《顶碗少年》评课稿
《顶碗少年》评课稿2篇
《顶碗少年》评课稿1
聆听了郑老师执教的《顶碗少年》,受益匪浅。这堂语文阅读课
田老师的整个教学思路是“以读代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在读
读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
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
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重视了学
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
学语文,在用语文。现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整体把握,抓主线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
“惊心动魄”展开。
(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
的高难度;
(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
(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
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
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
演的紧张程度。因此,田老师的教学首先是抓住了文章的主线,以此
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老师以此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抓住了文中的重
要字眼“少年”“碗”“观众”,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进一步感
悟少年不放弃希望,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在学生的`交
流过程中老师不失时机的进行朗读指导,加以点拨。实实在在让学生
在“读中思、思中悟”,最后出示一到扩展填空,进一步让学生在填
空时理解少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总之,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看出郑教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
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像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
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简
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顶碗少年》评课稿2
听了余应潮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顶碗少年》,从余老师的课中让
我们对如何开展低年段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真的是受益匪浅。
对余老师的课绝对不是刻意的褒奖,而是从实际出发,余老师课
堂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教师灌输方式,整
一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给学生以智
慧,给听课教师以启迪。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具体说明: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的能力”。可以见得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文整
体阅读,就是抓住文章中的一个至几个重要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要
求: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也能带动学生的阅读活动,并
深入到文章的每一处。在余老师导入新课后,他提出了要做到“一课
三练”。即请你勾画(勾画出本文的关键字词,并将连成句子);请你评
说(自选角度,用成语说出本课的故事,讲出原因);请你评析(开头?结尾?
文章的结构?正面的描写?侧面的烘托? )
小学对教师语言方面的要求是使用儿童化语言,易于让学生接受,
余老师作为一个年长的男老师,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能够做到语
己写的话时,老师能够和学生站在一起,双手拍拍学生,因为有老师
在身旁,所以学生不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虽然这些看起来似乎微不足
道,但也正是这和蔼的语言和亲切的举止使得孩子们能够以更佳的状
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整节课设计的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充分体现了板
块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整节课下来,教者不须看书,更不须看教案,
轻松自然地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法、教法兼而备之。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03:4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09681221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顶碗少年》评课稿2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顶碗少年》评课稿2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