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知识梳理+练习)
(含答案)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
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知识点1:人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
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
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
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
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
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
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
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
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
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
“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
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
机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如《表哥驾到》中,阅读下列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妈在洗碗,水龙头冲得哗哗响。她不看我,看着水盆,问:"刚才你不吃排骨,真是为了想
省给我吃?"
我抽抽鼻子:“我还有事。”
我也没朝她看,转身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句中的对话表明“我”对妈妈生硬的关心感到不满和委屈。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顶碗少年》中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
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 忽而卧倒, 忽而跃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描写, 表现了顶碗少年的高超技艺。
《表哥驾到》一课中,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髙。而且,我想立即
冲进去与表哥握握手,告诉他: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明“我”因境遇相似,对表哥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情,体现了”我”率真的
性格。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
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如《表哥驾到》
中,阅读下列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1、她每次在夸奖表哥时,总是带点嫌弃我的口吻。有什么办法!表哥虽然我没见过,
可早从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少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家,还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规格的鼓励。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
是想让老天刮暴风下暴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体现了“我”对立、消极、无奈、不服气的复杂心理。
2、表现人物自卑、好胜、得意的心理。
知识点2: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上面已经讲过,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
【例题精讲】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
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
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
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
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
转 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
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
娘 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12只,一
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少年很
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
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
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
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
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 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
来了, 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
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
神色。他 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
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
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
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
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
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
(3)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位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把碗交给少年,并低声对
少年说了一句话。请根据语境合理想象并写出老者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少年的第三次表演称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拼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少年的三次表演都写到观众的反应,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末说:“我确信,他是一个强者。”为什么作者说他是一位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
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2)略。
(3)白发老人可能会说努力吧,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4)惊心动魄|因为第三次表演是对少年顶碗技艺的考验,对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更是对少年毅力意志的考验,面对困难、挫折不低头、不气馁,战胜自我,才能真正成为
强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次表演是勇敢与懦弱、坚持与退缩的搏斗,因此可以称
为“惊心动魄的拼搏”。
(5)侧面描写,表现观众的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烘托顶碗少年表演的难度之高和技
艺高超。
(6)因为顶碗少年具有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拥有这种精神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就
能坚持下去,坚 持就会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顶碗少年是一位强者。
2.14(2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分
红橘甜了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
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
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
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
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
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
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
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
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
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
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
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
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一样。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
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
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
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
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
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
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
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
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
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
①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②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6分)
①(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分)①态度:精心侍弄。 ②心情:兴奋和渴盼。(3)做法:打电话
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①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②为了宽慰父亲,让他
高兴。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愁闷,期盼;惊讶;欣喜。 ②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 父亲见到儿子
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 (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4)(6分)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 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
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④儿子从父
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
爱意。(答案不限于此。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3.
阅读理解,完成问题。
父亲是一条鱼
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酒足饭饱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
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
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
只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
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
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
是它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
的烂草鞋……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
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
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和守候中逐渐长到寸许两寸粗细。
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
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
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
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我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
家乡那些村庄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
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
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
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
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
1.人物描写的方法和鉴赏角度有哪些呢?
2.1-62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
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
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
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
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
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
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
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
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
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
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
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
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
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
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
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
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
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
家园。
(1)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答案】(1) 勤劳、有责任心、善良.(答对两点即可)
(2)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
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
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 用雪景的美
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3)交代他离开家外出打工的原因,交代他挣钱的不易,为下文他掏钱救助小女孩表现他
的善良做铺垫;突出本文的主旨。
(4)“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 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
自己的女儿时的内心震惊.
(5)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心
(6)概括主题 分析主题 结合实际
课后巩固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棵小桃树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
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
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2挤满了人(仁)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
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
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
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
叫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
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
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
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
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
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新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
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
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客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
哭了一场天黑的时侯,在窗下坐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竞然还在长着,弯弯
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
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
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
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在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
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
少女,苍白白的脸儿,足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
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
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
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剩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
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
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
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
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3.引火上身、同归于尽我亲爱的,件那花是会开
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
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
的感激、思念之情。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伊犁凿井
伊犁①城中无井,皆汲水②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
多老树,苟其下无各,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以绠④耳。古
称伊 犁土厚水深,不谬也。
【注释】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汲水:打水。③佐领:清代官名。④绠:绳子。
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故草木不生( ) (2)苟其下无水( )
(3)树安得活( ) (4)不谬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皆汲水于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多老树”到“根下凿井”是怎样一个推理过程?用自己的话简单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1)所以(2)假如,如果(3)怎么,怎能(4)荒 谬,错误8. (1)都到河边去打水。(2)
如果老树根下没有水,树怎么能活? 9.树靠水存 活,树根下必有水,有水处便可凿井。10.
遇到困难,要善于联系,深人思考,才能较好地解 决问题。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 “谁踢坏的? ”捣乱鬼
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 “鬼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
师做了鬼脸:“哈…… 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
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
天别说梦话! 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
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
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请分析不同人物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 将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
舌,混淆是非; 高芳芳正义、 勇敢, 不留情面; 李星性格软弱, 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
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01:4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02431221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知识梳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知识梳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