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
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
而斗争。"
这是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
言。保尔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精神以及他的名言所阐述的至高无上的生命意义,曾经激励
了几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强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献终生。
从历史的深处,有一位"中国的保尔"向我们走来,他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
心中的英雄楷模、党的好儿子、军工专家吴运铎。这位老英雄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炮
弹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但他无怨无悔,乐观向上,以超乎常人的坚忍不拔
的毅力继续战斗在军工事业第一线,用忠诚和坚强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或许正是需要我们共同追寻的闪光足迹。
为了革命,他付出了什么?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湖北大冶源华煤
矿做童工、当学徒,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和志同道合的三位同伴奔向皖
南云岭,参加了新四军。穿上了粗布军装,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模样,年轻的吴运铎充满了
自豪感。他暗暗地警示自己:吴运铎,你已经是一名革命,从今天起,你肩负着为中华
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重大使命!
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和吴运铎谈话。先是简单介绍了我军的光荣历史,又谈了三
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我军的优良传统。最后说:"你是机电工人,会修枪,会造炮,我们部队
正缺枪,你还是去兵工厂造枪吧!"还再三嘱咐他:拿枪和修炮、造枪都是革命的需要。你们
是技术工人,应该到那里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革命做出贡献。于是他被分配在司令部修械所
工作。
吴运铎当时其实根本不会修枪,兵工这一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但他想,我投身革命队
伍,就是要跟党走、听党的话。为了革命,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
服的,不懂不会的东西是可以学会的。1939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抱定
"把一切献给党"的决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为了革命,幼时因家贫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便辍学的他,在革命队伍中边实践边学习,自
修了机械制造专业基础理论,成为修枪造枪造子弹的行家里手,先后在新四军二师军械制造
厂和新四军兵工厂担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没有资料,没有材料,没有厂房,他和战友
们克服重重困难,开动脑筋,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
场上发挥了消灭敌人的作用。由于敌人重重封锁,研制子弹没有火药原料,他们想方设法找
代用品,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没有酒精,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
替酒精使用;制造弹头材料更缺,他们试着把铅融化了注入模型做弹头,铅不耐高温,后改
用铜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子弹头,里面灌上铅,才试验成功。为制造军用机床,他组织
大家用废铁堆里找到的几节切断了的钢轨,中间钻洞安装上模型,然后把铁轨固定在案上,
算是代用的"冲床"了......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一批批步枪、子弹,运往前线,去消灭侵
略者。这就是以吴运铎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创造的奇迹。无怪乎史沫特莱参观了他们的兵工厂
后,大声说:"吴运铎,我以一个国际友人的名义,向你表示敬意!"
为了革命,为了试制各种药,吴运铎三次负伤,炸瞎了左眼,炸断了左手的四根手指,
炸坏了右腿,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无数伤疤。第一次负伤是在1939年,启动发动机时没有抓
牢手柄,手柄落在左脚上砸出了一个小伤口,谁知得了破伤风,差点丢了命。第二次负伤是
在1941年,这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兵工厂化整为零,吴运铎率领的小分队主要负责子
弹生产。在"茅屋工厂",他亲自动手,将收集来的旧炮弹引信上的管拆卸下来备用,突然,
一只管在他左手里爆炸了,顿时他被炸成了血人......数十年后,他回忆说:"我知道这是一
项很危险的工作,我要亲自做这工作,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危险的时候,应该站在大
家的前面,不能把危险的工作推给别人。"第三次负伤,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解放
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当时我军急需选择有重工业基础的城市,建设一个有炼钢、炮弹、
火药等门类的联合兵工企业,党中央将目标锁定在大连。这年春天,由于左眼里的弹片无法
取出,吴运铎常常头晕失眠,非常痛苦。组织上安排他和妻子陆平来大连休养。听到要建兵
工企业的消息,作为军工专家的他怎能安心静养?他坚决请求恢复工作,获得批准。在一次
进行炮弹爆炸试验中,他再次被炸成重伤:左手腕骨头被炸断,右腿膝盖下被炸烂一半,右
眼蹦进一块弹片,伤口流血不止......
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建成我军第一个军械制造车间并首次制造出步枪,制造出我军第
一批平射炮和枪榴弹,制造出42厘米口径、射程可达4公里的火炮,研制了拉雷、电发踏雷、
化学踏雷、定时地雷等多种地雷,在只有8个人的条件下,年产60万发子弹......吴运铎九
死一生。然而他说:"丰硕的胜利果实,是需要战士的鲜血浇灌的。"
在和平年代,他做了些什么?
新中国诞生一个多月后,党组织送吴运铎去苏联治疗眼疾。
莫斯科郊外50公里处的松林疗养院,风景秀丽,十分宜人。吴运铎在这里休养了20多
天,便开始接受治疗。这时,他的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也不好,长期红肿流泪,看东西头
昏。身上共有几十处伤口,有许多炸弹的小铁片都没有取出来,已经和肌肉长到一起了。腿
上的关节因为长期被石膏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走起路来都是直的。对于来自中国的英雄,
前苏联政府和人民予以热情接待,派出的医生为他治病。经过手术,他右眼内残留的弹片取
了出来,恢复了视力。随后,又安排他医治腿关节毛病和神经衰弱症。
一段时间后,吴运铎身体状况日渐好转。苏方安排他参加了五一节红场观礼,参观了向
往已久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还见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达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他1943年就反复读过,那种感动和震撼仿佛还在心间。尤其令他佩服的是,保尔无
限忠诚地对待党的事业,在战场上是无畏勇敢的战士,在建设中又是一个出色的劳动者。保
尔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吴运铎不断上进,特别是在他负伤的日子里,保尔就是他心中的榜样,
千百倍地增强了他斗争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参观博物馆后他在纪念册上留言:"保尔,
你给了我们中国人民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战胜了一切困难和一切敌人。"
吴运铎和保尔的经历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在苏联友人眼里,在中国人民心里,吴运铎就
是"中国的保尔"。
1951年,吴运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特邀的全国劳模代表,参加
了国庆观礼。10月5日,《日报》发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
功臣吴运铎》的长篇报道。10月11日,吴运铎应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在总工会作了三个小
时的专场报告,讲述了自己怎样从一个穷苦孩子当上了煤矿工人,又是怎样从一个普通工人
参加了新四军,为革命修枪修炮到造枪造炮,三次光荣负伤,在身上、腿上、头皮上、耳朵
上,共有30多处伤痕,体内至今还留有20多块和肉长在一起的弹片,严重地损害了健康,
左手炸掉四个指头,左眼球被摘除,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台下的
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此,"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
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
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使吴运铎声誉鹊起、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的原因并
不是他在军工领域的成就贡献,而是缘于一本书的出版。这本书就是吴运铎所写、1953年工
人出版社出版的《把一切献给党》。
在"文革"中,吴运铎也受到了冲击,被扣上"假劳模"等帽子,下放五七干校。可是,真
正的战士是不会丧失斗志、虚度年华的。年过半百、一只眼瞎着、一条腿瘸着、患有严重哮
喘病的他,不管干活多累,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争分夺秒地读书学习,戴上老花镜,先后读
《毛选集》四遍,《鲁迅全集》两遍,还读了一些文史书籍,抽空还做数学题,并主动帮
助生产队搞科学试验,从煤矸石里提炼农业生产急需的氮肥。
他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直至生命的终点。
英雄无言,历史呼唤什么?
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因病逝世,享年74岁。逝世前一天,国家民政部、人事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他"全国自强模范"称号。那一天恰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早在1983年病重期间,吴运铎就立下遗嘱:后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
保存骨灰。
在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时候,他说:"爹亲娘亲,不如党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
假若我能返老还童,假若我有来生来世,我还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把一切献给
党!"
忠诚可感,天地为之动容!
他去世后,据说由于级别的原因,遗体未能覆盖党旗。但是,历史可以作证,吴运铎是
中国共产党秀的儿子!
唁电、信函,从全国各地雪片一样飞来,表达着对这位老英雄的深切缅怀和由衷景仰。
他的妻子陆平默默地翻检着这些函件,悲痛的心得到一些安慰。
英雄已去,精神长存;浩歌一曲,穿越时空。
或许,20多年前的那个定格的历史场景,从某种意义上就诠释着一种精神的传承。1983
年3月3日,身残志坚的"优秀团员"张海迪在北京见到了66岁的吴运铎。那天阳光和煦,春
意融融。吴运铎从记者口里得知张海迪特别想见他,便兴致勃勃地赶到她住的万年青宾馆。
张海迪坐在轮椅上,激动地握住吴运铎的手,说:"吴伯伯,您好!您身体好吗?"吴运铎害
怕海迪站起来吃力,向前紧走两步,说:"好!好!你身体怎么样?吃饭好吗?"海迪忙答:"
我好!我好!"然后,她说出埋藏在心底许久的话:"这些年,我非常感谢您,是您的《把一
切献给党》那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最初,我也觉得自己不行了,不中用了。后来,看了
您写的书,心想,您老受了伤,几经磨难,还继续战斗,又搞创作,使我非常感动。"吴运铎
鼓励海迪:"要乐观!"海迪坚定地说:"对!多少年来,我就是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
一切献给党》作为精神支柱才生活到今天。"并表示要向吴运铎学习,准备写一本自传体小说。
几天后,吴运铎给张海迪写了一封信,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天,我时常想,
我们的时代,的确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就使得不仅仅是健康的人们,就是残疾人,只
要他有一颗强烈的振兴中华的心,就都能为国家作出贡献,青年人更是这样。""我们时代的
青年人,都应有远大的理想。而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他的精神才永远是充实的。这理想,
就是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而献身。"
张海迪学习继承了吴运铎的革命精神,她的人生之路同样是不平凡的。
历史呼唤什么,答案应该毫无疑问。呼唤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呼唤革命的理想主义情
怀,呼唤无私奉献的精神,呼唤坚强正直的品格,呼唤对革命历史敬谨的态度,呼唤对人民
英雄永恒的景仰。
这些,可都是民族魂魄的元素和基因哪!
【不能奔跑了,那就坐上轮椅飞翔】
10年前,在山西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名叫陈思的小姑娘,她酷爱跑步,只有12
岁的她,却早已经为学校争回无数田径比赛的荣誉,做一位长跑女运动员是陈思的梦想。
但命运似乎总爱和有理想的人开玩笑--在一次放学途中,一场车祸永远地夺走了她的双
腿,陈思的跑步梦彻底破碎了!
原本活泼开朗的陈思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看着同学们尽情地奔跑玩耍,她那幼小的心
灵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在长期的孤独和自卑中,陈思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同学们都找到
了合适的工作,而她数十次求职都被拒之门外。陈思失落和无助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渐渐
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有一次,她在自己的手腕上连割了三刀,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后
送往医院,才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在病床上苏醒过来后,她与家人相拥大哭。
后来,太原残联的一位领导来看她,并开着车带陈思出门散心。那次,陈思见到了许多
残疾朋友,他们都坐在轮椅上,有的能拉一手好提琴,有的能写一手好字,还有的甚至在参
加劳务加工。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陈思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微笑,她在心里暗暗想:"我也
一定能找到一件适合我做的事情!"
这之后不久,陈思在网上看到了一段美国残疾人表演"轮椅舞"的视频。轮椅舞是一种残
疾人在健全舞伴的辅助下与其合作表演的舞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后来被国际
残奥委确定为残疾人运动项目,这项舞蹈虽然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韩国和日本已经非常
风行,但在中国却还是一个新名词。看着视频里舞者们优美的舞姿,陈思心里一阵激动:既
然我不能奔跑,那为什么不坐上轮椅跳舞?
就这样,陈思悄悄地跟着视频学起了轮椅舞,虽然没有舞伴,但许多可以独立完成的动
作还是让她练得有模有样。她还经常参加省、市各级残疾人活动,生活慢慢变得丰富起来。
2008年12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使陈思真正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中国残疾人奥林
匹克运动管理中心要来山西省招轮椅舞运动员。残联将陈思报送上去,到北京参加全国轮椅
舞蹈集训选拔。陈思兴奋得大叫了起来。
陈思在北京只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舞蹈培训,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参赛资格,然而开赛
在即,她却连自己的舞伴也没有。回到家后的陈思只能干着急,这时,一位名叫孙昊的人走
进了陈思的世界,他是一位已经有15年拉丁舞蹈经验的小伙子。他无意中听说了陈思的事情,
于是决心帮助这位坚强而且有理想、有追求的女孩实现梦想。
训练很快开始,陈思每天都坚持练十多个小时。因为陈思经常要在瞬间抓住高速旋转的
轮子,她的双手被划得伤痕累累,长满血泡。有一次,孙昊拉着陈思做旋转四周的动作,由
于力度没有把握好,竟将陈思连人带轮椅一起甩了出去,然而,被摔得眼冒金星的陈思,竟
面带微笑地安慰他说:"没关系,这点疼算什么呀!"陈思练得浑身是伤,却从没因此而想过
放弃,她咬牙坚持着。也正因为这种刻苦训练,陈思的舞技得到了飞速提高。
2009年3月20日,国际轮椅舞蹈公开赛在北京开赛,陈思和舞伴孙昊配合默契,以优
美的动作、高难度的飞旋技压群雄,获得了第三名。比分出来后,首次参加这种国际大赛的
中国队沸腾了,这个成绩一举填补了我国在轮椅舞蹈领域的空白!初战告捷,陈思在短暂的
喜悦之后,立即又更努力地投入到舞蹈训练中。
天道酬勤!前不久,陈思又接到了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轮椅舞大赛的邀请,陈思挂掉电话
后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的舞伴孙昊得知后,当即拍着胸脯表示无论如何也要陪她参加
这次比赛。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思恨不能马上赶到比赛的地点日本,但是繁琐的出国手续直
到开赛的前两天才办好。陈思匆匆赶到日本,连集训的时间都没有就开赛了。所以比赛时陈
思心里有些紧张,生怕和舞伴配合得不够默契。这次国际比赛分初赛、复活赛和决赛,虽然
没有经过集训,但扎实的功底还是让他们在初赛中拿到了第二名,直接进入决赛。决赛结束
后,陈思和孙昊在舞台上焦急地等待着比赛结果。这时,一名日本工作人员走过来对陈思说
了一串日语,这让陈思听得一头雾水,一旁的香港选手却兴奋地拍拍陈思的肩膀,为他们翻
译说:"你们得第一名了,一会儿颁完奖,主办方希望你们能上去展演一下。"
不久,主办方宣布比赛结果,陈思和孙昊果然得了第一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
两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领奖之后,陈思和舞伴就上去单独展演,这让陈思觉得无比自豪,音
乐声再次响起,陈思在轮椅上跳起优美的舞蹈,那种美妙的感觉,让陈思觉得自己就像是一
只大鸟,正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当展演结束时,她已经泪流满面......
载誉归来的陈思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又有了更新的梦想:希望将来自己能做一名轮椅
舞教练,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能和她一样,在轮椅上舞出精彩的人生!
本文发布于:2023-11-20 08:2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439866220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珍爱生命的名人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珍爱生命的名人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