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质的用法
1、(名)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
2、(动词)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
车百乘,质于齐。”
3、(名)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
白章。”
4、(形)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
5、(名)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心不
若余之专耳。”
6、(名)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
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7、(名)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
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名)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
王有质。”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
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恨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
意)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胡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8、故君之所以患于某某某者三(危害)
9、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10、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或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相当'有的---,有的-
--)
3、一食或粟一石(有时,偶或)
4、云霞明灭或目睹(也许,或许)
5、贱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用在动词前,加强不
定语气)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如果)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疾
6、举疾首而相告曰(疾首:头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彰(强、猛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及
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2、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
就'的意思)
6、其伤于缚者,即幸留(即使)
7、闻鸡鸣。即起盥栉(就,就是)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既
1、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3、将某某某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某某某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5、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令:假如)
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7、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
间
1、凡天地之间(两事物的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某某某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某某某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某某某(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3、举先王之某某某,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某某某(由,自)
6、弟走从某某某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某某某(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
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非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
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故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本文发布于:2023-11-20 06:5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43451332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言实词质的用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言实词质的用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