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贸研究
2007.4
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
罗小兰
()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文章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歧视买
::
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能促进就业完全歧视买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此外
,;,,
关于上海市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就业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有正作用。
,
由此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工就业。
,,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最低工资就业效应
:;;;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实行最低工资法迄今已有年时间但反对实行最低工资的呼声却一直存在。张五常
13,
()
2002,,
就对我国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最低工资是一种价格管制它降低中国企业
的竞争力破坏工商业分红制度因此虽然最低工资意图维护低收入者但结果却使得这些下层工人找
,,,
不到工作。薛兆丰也认为最低工资法不可取。理由是市场供求是劳动力价格的唯一决定因
()
2004,
素。政府强行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会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竞争力削弱、劳动力大量失业等恶果。因而
最低工资的规定要么得不到真正严格的执行有等于无要么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平新乔则指
,;,2005
()
出我国尚有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当前农民收入畸低的情况下他们会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65%,,
工作从而使最低工资制度形同虚设。而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会提高民营企业用工的实际成本与违
,,
约成本客观上削弱城镇就业量。显然学者们反对实行最低工资的一个主要理由为最低工资会对就
,,,
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失业增加。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都是以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
,,
然而就我国现实而言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低技能劳动者这
,,,
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买方垄断市场显然与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这一理论前提相悖由此也使得我们对我
,,
国最低工资就业负效应的结论提出质疑。那么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垄断情况下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对我
,,
国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买方垄断下最低工资的
?,
就业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就上海市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
二、已有的研究
国外早在世纪末就开始了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基本观点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
19,:
认为最低工资增长会引起低工资工人就业的减少。提出了失业效应模型认为最低工资
George1946,
()
政策是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预不仅减轻不了贫困而且还扭曲了资源配置并且最低工资高于劳动
,,,
收稿日期22
:20070506
作者简介罗小兰2女江西新余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
:1972,,,,
()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政策效应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
——
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All rights rerved.
力市场均衡工资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利用时间序列方
,,Neumark1999
()
法对年个国家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最低工资增长会减少青年人的就业国与国之
1975-19976OECD,
间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的表现有所不同最低工资增长的就业负效应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导致更为严
,,
重的就业负效应。他们还发现政府如果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话将会减小最低工资增长对于
,,
青年人就业的负效应。等研究了法国和美国最低工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
Abowd1999,
()
工资增长会引起就业减少。具体来说法国最低工资每增长就会减少男性工人、女性工人
,1%1.3%1%
的就业美国最低工资每增加也会导致男性工人、女性工人的失业。第二种观点认为没
,1%0.4%1.6%
有任何明显证据证明最低工资增长会对低工资工人的就业产生负效应有的人还提出了最低工资增长
,
会增加就业。、和对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快餐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研
CardKatzKrueger19931990,
()
究发现绝大部分德州快餐店没有因为最低工资增加而减少就业。研究了波多黎各最低
Krueger1994
()
工资增长后的就业情况认为最低工资就业负效应的有力证据是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出来的而最
,,
无力的证据来自于跨行业的分析。他通过跨行业的数据分析得出关于最低工资就业负效应的结论是不
可靠的。
综合起来现有的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国家为对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
不多。由于采取的方法和研究的时间段不同学者们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始终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
从最低工资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较完善的国家假设政府干预前的市
,,
场工资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最低工资也没有对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
三、分析框架———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
不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买方垄断条件下形成的工资较低而卖方垄
,
断工会垄断条件下形成的工资较高。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买方垄断。所谓买
()
,
方垄断就是指企业是大量劳动力的唯一买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买方垄断通常表现在分割的劳动力
,,
市场中。以我国为例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次要劳动力市
,
场中劳动供给过剩劳资双方力量、谈判和博弈能力高度倾斜呈现出买方垄断市场的典型特征。
,,,
显然买方垄断的企业对工资有决定权。根据企业是否对劳动者实行工资歧视可以将买方垄断分
,,
为无歧视的买方垄断和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2
()(
nondiscriminationmonopsonyperfectlydiscriminatingmo
nopsony
)
。
1.
无歧视的买方垄断
对于无歧视的买方垄断者来说他在以较高工资
,
雇佣新劳动者的同时必须给原有的劳动者涨工资只
,,
要他们的技能相同。否则会影响其劳动积极性的发
挥。这样企业雇佣劳动者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平均
,
工资成本。
图描述了无歧视劳动力买方垄断下最低工资对
1
就业的影响。其中为企业平均工资成本即劳动
,AC,
力供给曲线为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为企业的
,MC,MRP
图 无歧视买方垄断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1
边际收益线。当厂商是无歧视的买方垄断厂商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
本的原则企业雇佣的最佳劳动数量为点支付的工资为
,Q,W
00
,
低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就业
点及均衡工资水平。
QW
如果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时他们愿意提供的劳动供给为
W
11
,,W
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为
Q
11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发生变化。表现为达到之前边际成本等于最低工资
,:Q,
33
——
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All rights rerved.
水平呈水平状超过之后边际成本回复到原来的边际成本曲线呈向右上倾斜状。此时按照边际
,;Q,,,
1
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均衡点就会发生变化雇佣数量达到
,,Q
1
,
大于没有实行最低工资法时
的雇佣数量
Q
010
,Q-Q
增加量为。
()
从理论上讲恰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应在至之间而不能高于点否则会增加失业。如在
,WW,W,
0
3
W-QW,
221
点就有
,Q
(
)
数量的工人失业。最好的结果是制订的最低工资标准等于这时的工资和就
33
业量与完全竞争的工资与就业量完全一致即依靠政府的干预消除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当然这一
,,
最优结果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实行。
,
2.
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
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指企业开始雇佣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劳动力
,,
供给量的不足企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来吸引新的劳动者但企业原有劳动者的工资不变仍维持在
,,,
较低的水平上。此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企业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线及平均工资成本线三线合一。
,
在没有最低工资情况下企业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
,Q
,,,
与完全竞争情况相同但工资较低只有最
后一个工人可以得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雇佣的边际成本线同样发生变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W,,,
分是水平的最低工资第二部分是重新回到原劳动力供给曲线。尽管均衡点仍为原来的均衡点雇佣数
,,
量仍为
Q
,,
但工资支付发生了变化。在最低工资之前雇佣的劳动者统一得到最低工资之后雇佣的劳
动者存在工资歧视企业必须支付更高的工资。也就是说在完全歧视下最低工资增加劳动者的工资
,,,
收入但对就业没有影响。
,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无歧视买方垄断情况下实行最低工资可以增加就业使就业保持或接近于
,,,
均衡就业点在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
;,
3
3
3
四、实证分析
国外关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通常是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对就业与最低工资及经济
,
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也将沿用这一模型对上海市进行实证分析。鉴于最低工资的实行主要影响低
工资、低技能的劳动者就业具体到我国它主要是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低端劳动力因此我们将解释变
,,,
量锁定为农民工就业。具体模型如下
:
函数关系为
:L=FMW,GDP
()
估计方程为
:LNL=C
()
012
+CLNMW+CLNGDP+
()()
ε
其中为上海市农民工就业量为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为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L,MW,GDP,
C
12
、分别表示最低工资及对农民工就业的弹性为期望为零的随机误差项。农民工及数
CGDP,GDP
ε
据来自各期上海市统计年鉴。其中关于农民工目前我国在统计上尚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也缺少准确
,,
的统计数字。我们将它粗略定义为城镇从业人员与城镇职工之差。我们认为这不会影响分析结果。最
低工资标准数据来自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网。论文数据的时间长度为年。为了保证跨
1993-2005
年度数据的可比性及消除变量数据的波动性我们根据年不变价对相关分析数据进行了缩减处理
,1990
和对数变换。
1.
静态回归分析
我们通过考察、的偏相关系数来具体确定它们对农民工就业的作用方向。对上述估计方
MWGDP
程作回归。从估计结果来看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
OLS,R
=0.935,F65.138,DW
值为但・值只有
0.814,,,
反映方程的残差序列存在相关这会导致参数估计无效。为此必须消除序列相关。差分法虽然
2
能较好地克服序列相关但该方法得到的方程往往存在拟合不佳的缺点因此我们考虑采用
,,Cochrane-
Qrcutt,,,
迭代法。对处理后的模型检验发现残差项已无自相关也不存在异方差表明该模型优于原模
型。根据模型结果可知从长期来看除了预期中的对农民工的就业有正作用外最低工资对农民
,,GDP,
——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All rights rerved.
工的就业同样也为正作用变量系数为说明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农民工就业将增加
,0.377,1%,
0.377%1
()
见表。
表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估计结果
1
为了进一步验证最低工资与农民
工就业的关系我们对变量序列进行
,
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由检验结果表
(
2,1%
)
可知最低工资标准在的显著
性水平上是农民工就业的格兰杰原
因。另外即使在水平上也
,GDP10%
OLSCochrane-Qrcutt
估计结果迭代法结果
t-t-
值解释变量系数解释变量系数值
0.007-12.015-11.7980.041
0.519LNMW0.539LNMW0.3770.090
0.087LNGDP1.487LNGDP1.4990.503
0.9350.923
常数项常数项
()()
()()
调整后的
R
2
不是农民工就业的格兰杰原因。一个
DW0.8141.386
・
解释是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
,
F65.13811.443
统计量
中存在着大量的制度障碍尤其是户
,
籍制度和排他性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这无疑会大大削弱与农民工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
,GDP
向量自回归分析
2.
在考察最低工资对就业长期影响的动态分析方面我们选定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
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
LY
tPt-it
=C+BLY+U
ρ
i=1
p
其中
:
LNLCBBBU
()
t11112131
LNGDPCBBBU
()
t33132333
2
BLNMWCBBU
22t221232
LYC=BU
tPt
===
()
这里~
,UN0,
it
(
σ
)
,2
变量的滞后期为。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变量相互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得到较好反映。农民工数量变化主要受其自
,
身滞后变量、最低工资滞后变量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和受
LNLLNMW,0.8331.128,GDP
()()
t-1t-1
滞后变量的影响较小系数仅为。三变量中最低工资滞后变量的影响
LNGDP,0.148,LNMW
()()
t-1t-1
最大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最低工资较敏感与前面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下面给出模型估计结果
,,:
LNLLNL
()()
tt-1
0.3560.8331.1280.148
LNMWLNMW
()()
tt-1
LNGDPLNGDP
()()
tt-1
+-0.211-0.1311.421
=-8.285+0.006-0.3310.364+
-0.5400.1880.0220.576
-0.2100.614-0.926
-0.221-0.3360.675
LNL
()
t-2
LNMW
()
t-2
LNGDP
()
t-2
各方程拟合系数、值见表。
F3
表变量序列的因果检验
2
零假设值
LNMWLNL0.00598
()()
不是的格兰杰原因
LNLLNMW0.433
()()
不是的格兰杰原因
LNGDPLNL0.125
()()
不是的格兰杰原因
LNLLNGDP0.921
()()
不是的格兰杰原因
P
表向量自回归模型各方程统计检验结果
3
R
2
0.9982270.9904430.981064
0.9946820.9713300.943193
281.578951.8200825.90511F
调整后的
R
2
统计量
——
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All rights rerved.
五、简单的结论
最低工资对就业究竟产生什么影响与劳动力市场完善与否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两方面入手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理论研究表明在无歧视的买方
,:
垄断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能促进就业在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
,;,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就上海市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是从静态关系来
,:
说最低工资是农民工就业的格兰杰原因最低工资增长对农民工就业有正作用从动态关系来说滞后
,,;,
一期的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存在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实证分析结果对无歧视买方垄断条件下最
,
低工资促进就业的理论研究结论给予了有力支持。
本文由此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工就业。上海市实施最低工
,,
资制度十余年来最低工资标准虽几经调整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从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水平的
,,
比例来说年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元仅相当于职工平均工资的远远低于~
,2005690,24.1%,40%
60%,,
的国际水平。事实上当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过低时不仅会大大挫伤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
性阻碍城市化进程而且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产生大量诸如儿童辍学现象有损社会福利。
,,,,
参考文献
:
平新乔民营企业中的劳工关系
.2005.[EB/OL].http://www.ccer.pku.edu.cn/download/4231-1.pdf.
薛兆丰最低工资法不可取世纪经济报道
.2004.[N].21,11-18.
张五常最低工资种祸根南方周末
.2000.[N].,11-15.
ABOWDJM,KRAMARZF,MARGOLISDN.1999.MinimumwagesandemploymentinFranceandtheUnitedStates[R].CEPRDiscus
2
sionPapers,No.2159.
CARDD,KATZLF,KRUEGERAB.1993.Anevaluationofrecentevidenceontheemploymenteffectsofminimumandsubminimumwa
2
ges[R].NBERWorkingPaper,No.4528.
GEORGESJ.1946.Theeconomicsofminimumwagelegisl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36.
KRUEGERAB.1994.TheeffectoftheminimumwagewhenitreallybitesareexaminationoftheevidencefromPuertoRico[R].NBER
WorkingPaper,No.4757.
NEUMARKD.1999.Theemploymenteffectsofrecentminimumwageincrea-evidencefromapre-specifiedrearch[R].NBERWork
2
ingPaper,No.7171.
AnalysisoftheEmploymentEffectofMinimumWages
inChinasMonopsonyLaborMarket
′
LUOXiaolan
Ο
()
SchoolofPublicFinanceandAdministration,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Shanghai200433
Abstract:
Thispaperstudiestheemploymenteffectofminimumwagesinthemonopsonylabormar
2
ket.Theresultshowsthatinthenondiscriminativemonopsonylabormarkettheminimumwagerulehasa
Ο
positiveeffect,whileintheperfectlydiscriminativemonopsonylabormarkettheminimumwagehasnoin
2
fluence.Acastudyalsoshowsthattheminimumwagecanpromotetheruralworkersemploymentin
Ο’
Shanghai.Finallythearticlededucesanimportantpolicyofincreasingtheminimumwagestandard.
Keywords:
labormarket;monopsony;minimumwage;employmenteffect
()
责任编辑 彭 江
——
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23:0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406441220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