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
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中。
2、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___________
3、《___________》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___________》。
4、“南宋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人。
6、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___________
7、六朝三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10、仰韶文化彩陶以___________类型和___________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二、选择题
11、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 )
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12、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13、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翠 D.王原祁
14、“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15、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舔
16、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17、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
A.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19、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20、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三、名词解释
21、吕天成《曲品》的品曲标准有何特点?
22、文道一贯
四、简答题
29、移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王履、华山图序
2、董其昌
3、霍去病慕前石刻、马踏匈奴
4、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5、郑板桥、李鲜
6、折衷东西方
7、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舔
8、定居农业
9、安济桥(赵州桥)
10、半坡、庙底沟
二、选择题
11、C
12、D
13、D
18、D
19、A
20、B
三、名词解释
21、答:《曲品》是一部品评明代传奇作家和作品的专著,全书共收录明代天启以前的传
奇和散曲作家150人、作品名目190多种。凡是嘉靖以前的作者和作品分为“神”、
“妙”、“能”、“具”四品;以后的作者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上、中、下
三等。对重要作家作品加以简单的评述。吕天成《曲品》的品曲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传奇作品来说,以孙月峰的“十要”为衡量依据
“十要”即“第一要事佳,第二要关目好,第三要搬出来好,第四要按宫调、协音。律,
第五要使人易晓,第六要词采,第七要善敷衍,淡处做得浓,闲处做得热闹,第八要各角
色派得匀妥,第九要脱套,第十要合世情、关风化。”在对各部作品的评价中基本上都贯
穿了这一思想,但又有他自己的新发展。
(2)吕天成的品曲标准有了一定的新发展
①重视戏曲文学剧本内容的真实和情节的新奇
如他评《荆钗记》云:“以真切之调,写真切之情,情文相生,最不易及。”他评《还魂
记》云:“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
不新,真堪千古矣。”
②强调化工肖物之美,而无人工雕琢之迹
《曲品》卷上评高明时则说:“化工之肖物无心,大治之铸金有式。”卷下评《拜月亭》
云:“天然本色之句,往往见宝,遂开临川玉茗之派。”要求剧本情景交融,生动传神例
如吕天成在评《琵琶记》云:“蔡邕之托名无论矣,其词之高绝处,在布景写情,真有运
斤成风之妙。”评
《结发》云:“情景曲折,便觉一新。”
③要求描写人情世态的细致入微
如吕天成在评《金印记》:“写世态炎凉曲尽,真足令人感喟发愤。”评《符节》:“描
写田、窦炎凉态,曲折毕尽,的是名笔。”由此可见,吕天成的《曲品》对戏曲的文学剧
本是非常重视的,这在当时的戏曲理论批评中是比较突出的。
22、答:文道一贯是朱熹倡导的文学观点。他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
的枝叶,二者不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
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他强调道外无物,也就是强调道外无
文。他坚决反对道自道、文自文的看法。
23、答: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
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
27、答: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
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
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
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
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28、答:游于艺是孔子关于审美和艺术对人的人格修养之关系、作用的美学思想。“游于
艺”出自《论语·述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得来的。在这里,“游”是游泳、邀游的意思,
“艺”是指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教育以六艺为主,主张学习不仅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
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
74篇,“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
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2)赋、比、兴
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
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
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
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的情感。朱熹《诗集
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
法。
31、答:(1)第一义说的含义
严羽认为对诗家三味的领会,各人有程度深浅的差别,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有水平高下之
区分,因而悟也有透彻之悟和一知半解之悟的不同。诗家之悟是与学习前人作品有关系的,
前人作品则又有第一义与第二义之别,第一义之作是指那些艺术水平最高、体现诗歌的美
学特征最为突出的优秀作品,第二义之作是指那些总体水平不错,但有明显毛病,不堪为
学者之榜样,故非学诗之正门大道。
由第一义之作悟入,称为第一义之悟;由第二义之作悟人,则称为第二义之悟。由第一义
悟人,可以达到透彻之悟,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义之悟与透彻之悟是一致的。但是第一
义之悟也可以是一知半解之悟,这是和学诗者本人的悟性有密切关系的。不过,由第一义
悟入即使达不到透彻之悟,终究比第二义之悟要好,不会走入邪门歪道,“虽学之不至,
亦不失正路”。如果从第二义悟入,则因为“路头一差”,就要“愈骛愈远”,不但达不
到透彻之悟,甚至连一知半解之悟也不一定能达到,可能会变成“野狐外道”。
(2)第一义说的重要性
严羽的“第一义”是指优秀诗歌的客观标准,“悟”是艺术思维的领悟能力,“悟”的对
象是“第一义”的诗歌。严羽强调第一义之悟的重要性,对诗歌艺术高水平的鉴赏能力,
要靠认真学习优秀诗人作品来培养,必须“熟参”第一义之作,方能有“真识”。
因此初学诗时“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不从第一义悟入,就会有
“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乃至“愈骛愈远”,如能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则“久之
自然悟人”,这称为“直截根源”,也就是“顿门”。这样的悟才是“透彻之悟”,而不
是“一知半解之悟”。所以,严羽的诗禅说比他以前各家之诗禅说,是大大地高出一头的,
在理论上也都要深刻得多,系统得多。
32、答:刘熙载的“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
言”。这句话是指怪石之所以“以丑为美”,所以“陋劣之中有至好”,是在于它表现了
宇宙元气运化的生命力。这一审美观,发源于庄子的命题,即美与丑可以转化、神奇可以
化为臭腐。
③化丑为美,即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是中国美丑观的又一重要观念其效果是通过对丑
恶现象的艺术加工引起审美快感。因为艺术所展示的不是现实中原封不动的丑,而是被赋
予了艺术形象的对象,它的内容会引起人们道德伦理的批判,而形式却给人以艺术享受,
唤起审美快感。甚至很多人认为丑的形象比美的形象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这里的化丑为
美又分两种,即由人物外表丑化为对象心灵美的,和化人物丑为作家美的。丑显示着生命
力的旺盛,勃发着一种恶狠的,自虐性的快感。
33、答:(1)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一样,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因
为他们是脱离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来谈论人性问题的。
(2)荀子提出“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命题,认为人的美(荀子这里讲的“美”在很大
程度上是与“善”混同的)不在于自然天生的容貌,而在于后天人为的道德学问修养,却
有着合理的因素。
(3)荀子这个命题包含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人的美起于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改造,因而人
的美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产物。
(4)人的形相容貌也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因为人的内在的“心术”总要在外在的形相容
貌上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并不认为形相容貌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他要求人的
形相容貌、举止表情都要符合“礼”的规范。
(5)从荀子的观点来看,人的容貌举止除了有自然意义上的美丑,还有社会意义上的美
丑。
34、答:(1)人的美感确有共同性,人的相同的感觉器官构成了这种共同美感的生理基
础。所以孟子上述论述有它的合理因素。
(2)孟子不了解人的感觉器官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也不了解人的美感不仅有共同性,
而且有差异性(时代差异、民族差异、阶级差异、个体差异)。这是孟子的局限。
(3).孟子认为人生来对于理义都有共同的爱好,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但是孟子正
是从这种天赋道德观念论引出他关于音乐舞蹈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
五、论述题
35、答:金圣叹以一部《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奠定了他在中国《水浒》评论史,
乃至中国整个小说批评史上最为杰出的地位。这部《水浒》,是在删改袁无涯刊一百二十
回本《忠义水浒全传》的基础上,托称“古本”,再加以大量的批语,认真而详细地揭抉
了《水浒》的创作精神和艺术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风行了有清一代三百年。金
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小说艺术思想及其理论批评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人物论
金圣叹是从人物的互不雷同中,从《水浒传》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中,提出“性格”这一
概念。他从最根本处寻找到了小说审美特征的基础。金圣叹把一部小说审美的成功原因归
结为性格,表明了他对小说审美素质有了最准确的把握。这在中国小说美学史上矗立起一
座里程碑。从此,“性格”便成为中国美学人物论的核心和审美评价的主要标尺,一直沿
用至今。因缘生法,设身处地。这是小说美学性格论的审美体验问题,也是人物创造论的
他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中说:“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
文物之林。”即“格物”,即是接触、感受、体悟外界事物。
这种“格物”的前提是必须“澄怀”,即不带偏见,不存杂念。“盖其心清如水,故物来
毕照”(第六十一回夹评),能普遍地、客观地格物。因此,他一再强调“格物之道,以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19:0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92053220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年湖北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年湖北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