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全国-美学
总分:92
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
1、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 )(1分)
A:王夫之
B:叶燮
C:梁启超
D:鲁迅
2、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 )(1分)
A:毕达哥拉斯
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1分)
A:康德
B:席勒
C:布洛
D:叔本华
4、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1分)
A:艺术的功能
B:艺术的本质
C:艺术的起源
D:艺术的存在
5、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 )(1分)
A:柏拉图
B:狄德罗
C:鲍姆加登
D:黑格尔
6、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1分) )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关系联想
7、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是( )(1分)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8、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 )(1分)
A:实践存在论
B:实践论
C:存在论
D:辩证法
9、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查滓”的是( )(1分)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柳宗元
10、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
家是( )(1分)
A:英伽登
B:布隆博格
C:汉斯立克
D:克罗齐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
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种审美形态是( )(1分)
A:崇高
B:悲剧
C:伟大
D:荒诞
12、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1分)
A:《诗学》
B:《理想国》
C:《诗艺》
D:《论崇高》
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 )(1分)
A:形式
B:无形式
C:质地
D:体积
14、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 )(1分)
A:艺术存在论
B:艺术形式论
C:艺术行动论
D:艺术功能论
15、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1分)
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
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
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16、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 )(1分)
A:艺术形式
B:艺术意象
C:艺术的思想内容
D:创作主体
17、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 )(1分)
A:教化功能
B:核心功能
C:外围功能
D:启迪功能
18、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 )(1分)
A:崇高
B:滑稽
C:优美
D:喜剧
19、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 )(1分)
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
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
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
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二、多选题(共3题,共6分)
20、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2分) )
A:荷加兹
B:哈奇生
C:休谟
D:康德
E:谢林
21、喜剧的次级形态有( ) (2分)
A:滑稽
B:讽刺
C:幽默
D:荒诞
E:可笑
22、“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主要缺陷包括( )(2分)
A:脱离主体的现实情感
B: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三、文字题(共10题,共67分)
23、名词解释:审美理想(3分)
24、名词解释:以美育代宗教说(4分)
25、名词解释:崇高(4分)
26、美育的基本特点。(6分)
27、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6分)
28、悲剧的基本特征。(6分)
29、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6分)
30、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6分)
31、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12分)
32、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14分)
0804-全国-美学
总分:92
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
1、【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答案:C
解析:在梁启超那里,美育是通过情感去感化别人,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人
们的心田。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看成熏、
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激发、提升功能,同样也
是美育功能的涵义。故选C。
2、【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答案:C
解析:柏拉图就曾经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
态。故选C。
3、【考点】构成阶段
答案:C
解析: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但也始终面临着很多
争议。故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布洛。
4、【考点】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
答案:C
解析:从艺术的起源角度定义的有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从艺术的本质角度
定义的有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
有载道说、娱乐说。故选C。
5、【考点】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
答案:C
解析: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
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所以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鲍姆加
登。故选C。
6、【考点】想象
答案:B
解析:类似联想是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人们常用的比
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本质上都建立在类似联想的基础上。中国古代诗歌创作
中的比、兴等表现方法也与此相关。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便是以此为基础的。故选B。
7、【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答案:A
解析: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
9、【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答案:C
解析: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10、【考点】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答案:A
解析: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层、语义层、
图式层、客体层。
故选A。
13、【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
答案:B
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
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
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抗拒的。
14、【考点】艺术的存在方式
答案:A
解析:本体论原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原或本性的最根本
部分,亦可译为“存在论”。现在我们借用到美学中来,主要是讨论艺术的存
在论,即艺术的存在方式。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中,尽管人们对艺术的看法与
态度千差万别,可是从没有人否认艺术的存在。
解析:虽然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
层次。
17、【考点】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
答案:C
解析:艺术的商业广告功能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
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
18、【考点】优美
答案:C
解析:在西方早期,美和优美往往混为一体。因此,在广义上,美包括崇高、
优美、悲剧、喜剧、丑和荒诞等形态,但在狭义上,美则主要指的是优美。故
选C。
19、【考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答案:D
解析:意境有两种艺术类型,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两种类型最初是由近
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故选D。
解析: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中叶以前为第一
阶段,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等人。经验主义美学的
第二阶段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后,其代表人物是休谟。
21、【考点】喜剧
答案:ABC
解析:喜剧包括滑稽、讽刺、幽默等次级形态。故选ABC。
22、【考点】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
答案:ABCD
解析:“有意味的形式说”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包括
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了社会的历
史发展,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和历史演进,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
秘主义。故选ABCD。
三、文字题(共10题,共67分)
23、【考点】审美理想
答案: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
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24、【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答案:(1)是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
(2)他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则是强制的、保守的、
有界的。
(3)主张美育代宗教,以发挥美育在提升人生价值方面的独特作用。
25、【考点】崇高作为审美形态
答案: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
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
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
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26、【主考点】诉诸感性
【副考点1】潜移默化
【副考点2】能动性
答案:(1)诉诸感性。美育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
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
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2)潜移默化。美育对于人
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逐渐
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3)能动性。美育能让人从中获得
充分的自由,这不仅表现在主体对于美育的陶冶是心甘情愿的,而且表现在主
体接受美育时能够表现出主体能动的创造性。
27、【考点】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答案:(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
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
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
28、【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
答案:(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
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29、【考点】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答案:(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
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30、【主考点】呈现阶段
【副考点1】构成阶段
【副考点2】评价阶段
答案:(1)第一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
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第二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
美对象的构成活动。
(3)第三阶段是评价阶段,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
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
31、【考点】艺术技巧
答案:(1)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
艺。
32、【考点】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答案:(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
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
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18:5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9156595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真题0804.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真题0804.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