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___________》。
2、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___________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3、“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花鸟画风格。
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锋对《点石斋画报》
的主要执笔人___________的评价。
6、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___________
7、清初“四僧”中的___________,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8、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___________》,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9、宋代画家王希孟的___________,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0、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___________时代的美术。
二、选择题
11、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12、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13、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
A.黄慎 B.华 C.金农 D.罗聘
14、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5、现存最大的喇廉式塔是( )
A.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16、“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
A.飒露紫 B.拳毛翳 C.白蹄乌 D.特勒骤
17、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18、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舔
19、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0、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三、名词解释
21、发愤著书
22、四端
26、直寻
29、简述对孟子美感共同性的评价
33、简述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主张与影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霍去病慕前石刻、马踏匈奴
2、战国
3、徐熙、黄签
4、陈淳、徐滑
5、吴有如
6、郑曼陀
7、挥寿平
8、舞蹈纹彩陶盆
9、千里江山图
10、石器
二、选择题
18、C
19、B
20、A
三、名词解释
21、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
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
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
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
“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
22、答:四端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伦理学概念。它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
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四端”是指:“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侧隐、羞恶、辞
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23、答: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之一,即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本质。最早出自东晋
顾恺之《摹拓妙法》“以形写神”。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
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后来将形与神应用到批评文学文本的形象和内涵,影响深
远。
24、答:诗有别材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诗学观点。《沧浪诗话·诗辨》:“夫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别材就是指诗歌创作者的对于诗歌创作
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才能,这种才能不是文字、议论和才学的能力,而更主要的体现在“妙
悟”上。严羽以“别材”说反对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 “以才学为
诗”的不良倾向。
25、答:审美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理论观点。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又称为
“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
成的形象显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
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把审美意
象可以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阐释一种哲
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
象。
26、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
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
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
“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
(3).孟子认为人生来对于理义都有共同的爱好,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但是孟子正
是从这种天赋道德观念论引出他关于音乐舞蹈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
30、答:(1)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圣人”这个等级,他的人格美就能
对社会风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强调人格美的这种功能,强调“圣人”的人格美可以影
响社会风尚,这是孟子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
(2)孟子把“圣人”人格美的这种功能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就是他所谓“神”: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3)孟子这里说的“神”,和《易传》中说的“神”,并不是一个概念。孟子说的
“神”,是指圣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化育天下的神秘境界;而《易传》说的“神”,则
是指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们对于这种规律的把握。
(4)孟子说的“神”,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易传》说的“神”,则带有唯物主义的
色彩。
31、答:(1)乐象说的出处及含义
《乐记》中的乐象说指的是《乐象篇》中的:“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乐
是心被外物感动产生的,声是乐的表现形式。由此,“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
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
君子以好恶,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观众自得其乐,又不厌弃大
道;将大道发挥得很充分,并不为私欲所动。这样的乐舞,体现了情感又确立了道义,岳
武结束之时德行更受尊崇。君子观后更加好善,小人观后痛改前非,所以说“教化百姓的
方法,乐是最重要的”。乐象说是儒家关于音乐教化作用的阐发。
(2)乐象说的主要内涵
①乐象说认为音乐可以反映社会政治状况
《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
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这里提出的是“声音——乐——心—一物”的音乐的社会政治作用论。音乐
源于物,又作用于物。这就是后来“文学一—人心—一治道”的公式的由来。
②乐象说认为音乐通过影响人心能起到改恶从善的作用
《乐记》认为音乐的功用在于“治心”,它可以使人欲无穷的人性得到节制,而不至于产
生悖逆诈伪之心,达到改恶从善的目的。民心善恶又关乎社会风俗,并直接影响到政治的
治乱。所以由音乐可以见出政治良赢,是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为此,《乐记》认为
音乐乃是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一步突出了文艺和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对后
世关于文艺的教化功用认识影响深远,如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32、答:(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
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
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氯的动人形象。
(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33、答:(1)明代前后七子派的代表人物
“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
的十四人。
(2)前后七子派的主要主张
①标榜“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②他们贬斥文学受宋儒理学影响而形成的“主理现象”,认为文学应该重视真情表现的主
情论调。
③提高民间文学创作的地位,以为真诗乃在民间,因此散发出浓烈的庶民化气息。
④后七子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强化和具体。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
气,起身反抗制士人思想,迁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
(3)前后七子派的影响
①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思潮产生的格调影响
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文坛
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比如诗人沈德潜,曾标榜前后七子的复古业
绩,指出:“弘、正之间,献吉(李梦阳)、仲默(何景明),力追雅音,庭实(边贡)、
昌谷(徐祯卿),左右验靳,古风未坠。……于鳞(李攀龙)、元美(王世贞),益以茂
秦(谢榛),接踵囊哲。”他论诗主张从前后七子的文学论点中吸取内容,重新举起复古
旗帜,以为“诗不学古,谓之野体”,并且着眼格调,直接继承了前后七子复古的衣体。
②前后七子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晚明时期公安派代
表人物袁宏道在《答李子髯》一诗中写道:“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机轴虽不异,尔
雅良足师”,对李梦阳、何景明的文学活动加以肯定。同时他曾经颇有见地地赞赏民间所
传唱的《壁破玉》、《打草竿》之类作品为“多真声”。这一论调显然与李梦阳“真诗在
民间”的说法神理相通,或者可以说是李梦阳“真诗”说的某种延续。又如王世贞“有真
我而后有真诗”的看法,似乎可以从公安派直抒胸臆的“性灵说”中找到它的影子。这些
从一个方面显示出前后七子与晚明文人文学主张上某些内在的联系。
34、答:(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五、论述题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
分缕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
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铁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
空前。
①开纪传体正史先河
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
学的角度讲,《史记》
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
烁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
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
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蝎;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哪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
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毙、优崩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②奠定纪传体的基本格局
心而为文”,也和《离骚》一致。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
的人物。同时《史记》还有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
①《史记》的塑造了性格鲜明地人物形象
综合借鉴了前代各类史书的体例,创立了以人物为本位的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纪传体体例。
《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展示了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一幅历史人物的画卷。从上层
社会的统治者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无所不有。《史记》所涉人物四千余个,其中许多是
塑造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艺术手法:
a.围绕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形象的塑造精心选材、谋篇布局。常常是抓住人物生平中的重大
事件,或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来组织安排。
b.以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性的人物行为,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尤其善以细节描写传
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
c.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在戏剧性的情节场面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②强烈的抒情性语言
《史记》的语言风格总体上说,具有朴拙通畅、雄浑劲健、疏荡爽朗、横放不羁的特点,
但也有多样的显现。
《史记》大量地使用人物对话,多能做到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叙述语言丰富生动、
简洁精炼、明白晓畅。
有口语化、通俗化的倾向。《史记》的语言还具有强烈的抒情特征。
c.纪传体的体例对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小说中许多作品以“传”为名,以人
物传记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这主要渊源于《史记》。而从唐传奇
到明清小说,其中都可以看到《史记》的痕迹。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18:2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892712201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年湘南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