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梁启超在我国首次提出 ( B )
A.快乐教育 B.趣味教育 C.以美育代宗教 D.游戏的冲动
2.美育的载体是 ( C )
A.文字 B.符号 C.形象 D.概念、判断
3.审美感知愉悦的特点有 ( C )
A.稳定性、和谐性、意会性 B.美与真的交织、美与善的交织
C.直接性、易变性 D.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4.家庭美育的特点是 ( C )
A.计划性、系统性强 B.以自育为主
C.对人的影响最持久、最深广 D.美育设施多样化
5.审美直觉感受力的最基本因素是 ( A )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领悟 D.审美态度
6.音乐的基本特征是 ( B )
A.再现性 B.表现性 C.生活性 D.多变性
7.“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的是 ( A )
A.审美实践 B.审美创造 C.审美理论修养 D.艺术修养
8.音乐主要是借助于声音的( D )直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A.高低 B.强弱 C.缓急 D.流动
9.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 )
A.社会实践 B.生理需要 C.社会的发展 D.人自身的发展
10.把审美创造力称为“美育中的精灵’’的人是 ( C )
A.加里宁 B.柏拉图 C.苏霍姆林斯基 D.亚里士多德
11.文学在少儿审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B )
A.培养少儿的审美知觉能力 B.培养少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C.发展少儿的直觉洞察力 D.培养少儿的听觉感知力
12.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产生强烈
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是 ( A )
A.美育的愉悦性 B.美育的超功利性
C.美育的自由性 D.美育的形象性
13.“移情”现象属于 ( C )
A.科学情感 B.道德情感 C.审美情感 D.低级情感
14.梁启超认为,进行情感和趣味教育可以从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四个方面
人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 ( C )
A.劳作 B.游戏 C.艺术 D.学问
15.听觉艺术的审美媒介是 ( D )
A.耳朵 B.审美心理 C.音乐 D.声音
16.“耳中见色,眼里闻声”指的是审美知觉的 ( A )
A.互通性 B.完形性 C.情感性 D.主动性,
17.美的大量存在的形式是 ( B )
A.自然美 B.社会美 C.形象美 D.行为美
18.视觉艺术中的书法、建筑和园林艺术较为偏重于 ( C )
A.摹拟 B.再现 C.表现 D.线条
19.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和( C )
A.理性 B.感性 C.协调性 D.想象性
20.美育的形象性是指具体可感性、生动丰富性和( B )
A.主观任意性 B.深邃意味性 C.抽象概念性 D.逻辑推理性
21.“以美育代宗教”这一主张是______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 )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22.人们通常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心理愉悦特点之中的( A )
A.意会性 B.稳定性 C.和谐性 D.差异性
23.下列各艺术类型中,不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C )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雕塑
24.著名美学家______曾经说过:“美是生活”。( B )
A.康德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席勒
25.中国古代美学家对美与善统一的观点多有论述,其中______曾说:“里仁为
美”。( D )
A.孟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26.关于美育的功能,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只发展人的感性,不发展人的理性
B.只发展人的理性,不发展人的感性
C.既发展人的感性,也发展人的理性
D.不发展人的感性,也不发展人的理性
27.______是指审美主体通过主体感觉、知觉的审美愉悦,领会到审美意象中某
些深刻意蕴,获得一种诸心理功能的和谐所产生的美感享受。( B )
A.悦耳悦目 B.悦心悦意 C.悦志悦神 D.悦口悦身
28.魏晋南北朝后,人们提出了______,认为对自然美的欣赏能给人一种精神上
的解放。( D )
A.“内模仿”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 D.“畅神”说
29.社会美的核心是( A )
A.人的美 B.物的美 C.事的美 D.力的美
30.近代思想家______在谈到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提出了“求美先求真”的
思想。( A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胡适 D.蔡元培
31.______是人的智力的最高表现。( A )
A.创造力 B.记忆力 C.理解力 D.表现力
32.对人的美的最高要求是( C )
A.仪表美 B.行为美 C.心灵美 D.语言美
33.席勒在1793年到1794年写的_______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
( A )
A.《审美教育书简》 B.《理想国》
C.《美学》 D.《审美心理描述》
34.无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它们总是具有_______的特点,为审
美主体所见、所听、所触。( C )
A.生动丰富性 B.深邃意味性
C.具体可感性 D.概念抽象性
35.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 B )
A.道德教育 B.情感教育 C.认知教育 D.形体教育
36.在《诗艺》中,明确而简练地提出“寓教于乐”这一著名观点的是( D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康德 D.贺拉斯
3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带有“比德”思想的话出自于_______之口。( A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38.被尊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美学家是( B )
A.康德 B.鲍姆嘉通 C.黑格尔 D.席勒
39.唐代女人以丰满为美,汉代女人以清瘦为美,正所谓“环肥燕瘦”,这一现
象说明了审美观的( A )
A.时代性 B.阶级性 C.地域性 D.种族性
40.著名美学家_______曾经说过:“美是生活”。( D )
A.叔本华 B.尼采 C.康德 D.车尔尼雪夫斯基
41.在文明社会,审美与人生的关系明显地偏重于( A )
A.个人的精神发展 B.个人的物质财富
C.个人的身体健康 D.个人的艺术技能
42.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实际上是_______的关系。( A )
A.美与善 B.美与真 C.真与善 D.美与知
43._______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最高表现,也是人类智慧的最光彩照人的花朵。
( D )
A.理解力 B.想像力 C.记忆力 D.创造力
44.______是美感的最高层次。( B )
A.审美直觉 B.审美愉悦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像
45.审美教育就是一种( B )
A.艺术教育 B.感性教育 C.理性教育 D.知性教育
46.趣味教育是美育的( A )
A.基础 B.中介 C.目的 D.方法
47.鲜艳的色彩引起人的( C )
A.遐想 B.兴奋 C.愉快 D.温暖
48.人的生理快感只是审美愉悦的( D )
A.一部分 B.前奏 C.条件 D.生理基础
49.美育的媒介是指( B )
A.传播艺术品的媒体 B.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C.联系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中介 D.美育的设施和机构
50.正因为审美愉悦有其生理基础,才使之具有了( A )
A.差异性 B.共同性 C.相对性 D.可感性
51.自然美的根源是由于( B )
A.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意识
C.人的心理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52.趣味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 B )
A.理性教育 B.感性教育 C.认知教育 D.道德教育
53.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协调性、情感性和( C )。
A.理性 B.感性 C.创造性 D.想象性
54.美育的形象性是指具体可感性、深邃意味性和( B )。
A.主观任意性 B.生动丰富性 C.抽象概念性 D.逻辑推理性
55.悦志悦神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一种( B )
A.感性愉悦 B.精神满足 C.理性愉悦 D.情感满足
56.生理快感与审美愉悦的重要区别是它的( D )
A.普遍必然性 B.共享性 C.深刻性 D.偶然性
57.美育在健康人格的塑造中( D )
A.可以替代其他所有教育 B.可以被其他教育替代
C.无法与其他教育相辅相成 D.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58.趣味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 D )
A.行政命令 B.道德教化 C.智育 D.审美
59.美育中的形象 ( C )
A.仅仅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B.仅仅作为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
C.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更重要的是目的
D.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
60.技术美的特征不包括( D )
A.易变性 B.人性化 C.功能美 D.超功利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 ABD(创造性) )
A.整体性 B.协调性 C.片断性
D.情感性 E.保守性
2.下列选项中对审美愉悦的描述正确的是( BCDE )
A.等同于生理快感 B.高级的精神愉悦
C.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D.具有普遍性
E.含有必然性
3.社会美的特点主要有( ADE )
A.相对的稳定性 B.形式重于内容 C.强烈的社会性
D.内容重于形式 E.相对的确定性
4.科技美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 CBE )
A.复杂性 B.对称性 C.简洁性 D.分散性 E.统一性
5.蔡元培提出美育包括( ABE )
A.家庭美育 B.学校美育 C.身体美育
D.心理美育 E.社会美育
6.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主要包括( BCD )
A.寓教于乐思想 B.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C.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 D.艺术的审美教育问题
E.道德纲领的实施问题
7.美育的特点主要有( ADE )
A.形象性 B.推理性 C.概念性 D.愉悦性 E.自由性
8.自然美的美育作用包括( A D )
A.陶冶情操 B.锻炼思维 C.训练形体
D.提升境界 E.体味人生
9.美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C D E )
A.培养专业艺术家 B.提高美学家的地位 C.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D.协调人际关系 E.发展两个文明
10.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包括( ABC )
A.必要的文化知识 B.参加审美实践 C.多接触美的对象
D.锻炼逻辑思维 E.提高美学修养
11.美感是一种包括了_______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心理过程。( ABCE )审
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
A.审美感知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E.审美灵感
12.美育的实践和实施包括( ABD )美育的媒介、美育的途径、美育的实施
原则和方法以及施教者的审美素养
A.美育的途径 B.美育的媒介 C.美育的性质
D.美育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E.美育的功能
13.社会美的特点主要有( ABD )
A.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B.内容重于形式
C.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D.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E.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14.美育的形象是( AC )
A.活的形象 B.有意味的形象 C.有生命力的形象
D.有固定形体的形象 E.有固定色彩的形象
31.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突出表现在( AB )在审美想象力、情感力与理解力
的培养以及艺术表达力的培养上。
A.审美想像力的培养 B.审美情感力的培养 C.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D.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E.艺术表达力的培养
32.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 ABDE )
A.美育的性质 B.美育的特点 C.美育的媒介
D.美育的功能 E.美育的任务
33.美育的任务、目的是( ABC )
A.提高审美能力 B.培养审美情感
C.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D.塑造体质结构
E.提高适应能力
34.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具体内容有( ABC )
A.解放人的感性 B.泄导人的感性 C.升华人的感性
D.道德教化 E.情感教育
34.( ABC )是绘画作品表现美好事物的媒介和手段。
A.线条 B.色彩 C.形体 D.结构 E.寓意
35.之所以说美育的形象是一种活的形象,是因为( ACDE )
A.美育中的形象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B.美育中的形象是目的而非手段
C.美育中的形象是客体的物象与主体的情意相融合的“审美意象”
D.美育中的形象是“形象大于思想”
E.美育中的形象是具有生命力的形象
36.科学美的美育作用有 ( ABC )
A.启迪人的智慧 B.激励人的奋斗精神
C.培养人的高尚品德 D.提高人对产品的审美能力
E.使人学会选择工业产品
37.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有 ( ABCDE )
A.整齐一律 B.节奏与韵律 C.调和与对比
D.比例匀称 E.多样统一
38.美育不同于德育的地方表现为( BCD )
A.美育主要针对人的理性来进行 B.美育具有超功利性
C.美育主要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 D.美育注重逻辑的训练
E.美育注重对外在规则的遵守
39.舞蹈的美学特征有 ( ABCDE )
A.动作性 B.抒情性 C.造型性 D.虚拟性 E.综合性
40.中国戏曲的程式性主要体现在 ( ACDE )
A.动作的程式性 B.时空的程式性 C.行当的程式性
D.脸谱的程式性 E.音乐的程式性
三、名词解释题
1.化育:强调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
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
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美育主要是一种“化育”。
2.《审美教育书简》:席勒在1793年~1794年间写的《审美教育书简》,首次明
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而且对审美教育的含义、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
作了系统地论述和全面地分析。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专著,——“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
3.悦志悦神:审美主体在精神境界所产生的愉悦,它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最
高层次上获得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人生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愉悦
4.社会美:社会美也称社会生活美,它是指社会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美。美
本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社会美是美的最早形态,使美的本质的最直接的
战线,也是美的大量存在的形式。
5.技术美: 是指人类的技术活动和技术产品所体现的美。他是技术与审美的结
合,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
6.审美想象:是主体在审美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活动。它是
审美主体依据已把握的材料,将自己的审美经验渗入其中,在广阔的心理时空中
神游,对众多的表象重新进行组合、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7.审美趣味:是主体对审美赇象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情趣、兴味和爱好。它是
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参照系,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
8.结体:结体也叫间架结构或叫布白。结体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系。字中有
点画的地方叫“黑”,无点画的地方叫“白”。
四、简答题
1.美育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①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需要开展美育。
努力开展审美教育,加强企业审美文化建设,提高企业领导者和生产者的文化素
质,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必
由之路。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加强美育。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某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得到一定的解决。审美教
育必将在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净化人们的情感、协调人们的心理、升华人们的
精神境界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经肯文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
用。
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普及美育。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敌大自然,削弱和消解人们对大自
然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发现自然界的珍贵价值个审美因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
关系,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并按照客观规律和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美化自
然,是自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审美对象。
④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推进美育。
审美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美育不仅是人类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
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2.简述文学的体裁和文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体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美学特征:
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典型生动、题材丰富。
3.简述美育的形象性的特点。
①具体可感性。
审美对象必须是一种具体可感的对象。无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他
们总是具有感性的特点,为审美主体所见、所听、所触、所闻,他们总是具有感
性的特点。
②生动丰富性。
现实事物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美的形象和美育
的形象也同样种类繁多,异彩纷呈。③深邃意味性,美育的形象不仅是一种“象”,
而且是一种融合着审美主体之“意”的象,是具有意味的象。
4.怎样欣赏音乐
(1)倾听作品的音乐效果——官能欣赏
①旋律的特点
②节奏的特点
③和声的效果
(2)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情感欣赏
(3)理解作品的深刻内容——理智欣赏
5.为什么说审美愉悦是人的高级精神愉悦?
答:审美愉悦虽有其生理基础,但它不等同生理快感,是一种远比生理快感高级、
复杂的愉快,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快乐也相区别,这是因为:
第一,审美愉悦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人的生理快感是在满足人的一种基本生
理需要时产生的,因而它只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并不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的加
入,它只是一种单一的“刺激一反应”过程。而审美愉悦是在满足了人的心理与
精神需要时产生的,它不仅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而且也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因
素的加入,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第二,审美愉悦具有普遍必然性。审美愉悦与生理快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生理
快感是偶然的、个体的、肤浅的,人各有不同,如有人喜欢吃辣的,而有人不喜
欢吃辣的。而审美愉悦则是必然的、普遍的,人们的感觉大致相同。如无论嘟个
国家、时代的人,只要生理正常,对杰出的艺术品总会赞叹不已的。
由上可见,审美愉悦不像生理快感那样肤浅、表面,而是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心
理和精神层面,它甚至转化为我们的行动,促使我们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丑恶的现
象,因此,审美愉悦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愉悦。
6.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服饰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服饰本身的美。服饰通过本身的色彩、线条、质地、图案、款式及装饰,充
分表现出服饰的美。
(2)衬托人体美。一方面可以掩盖或矫正人的身材与体形上的某些不足或缺陷,
另一方面也使体形美的人锦上添花。
(3)创造人的整体形象美。服饰不仅仅衬托人体美,它还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
人的整体形象美。
7.美育在塑造健康人格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美育在塑造健康人格中所起的作用有:
第一,美育通过发展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健康人格是
对以前所有片面人格的超越,是对理性人格的超越,因此,对于健康人格来说,
光有理性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而美育恰好就是一种感性教育,因此,美育能
通.过发展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
第二,美育通过协调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发展来塑造健康人格。美育是一种协调性
的教育,它是沟通人的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它不是通过压抑人的其他心理机能来
求得感性的片面发展的,而是通过人的各种心理机能的相互作用,感性和理性的
相互协调,从而塑造健康人格的。
8.视听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美育作用是什么?
答:视听艺术有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其审美特征有:
(1)它需要人的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欣赏,才能引起人的审美愉悦。
(2)它是综合性较强的艺术。
(3)它们是凭借造型、色彩等的综合活动过程来表现一定审美经验的艺术,因
而又属于时间艺术。视听艺术的美育作用:
(1)通感能力的培养。它需要调动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欣赏活动,使其审美主
体的多种心理功能积极参与、相互协调。
(2)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视听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它在培养和提
供诸感官和心理功能的协调与配合上有突出作用。
9.简述中西绘画美学特征的不同。
(1)审美趣味不同
中国画重神似,重表现;西洋画重形似,重再现。
(2)造型手段不同
中国画重线条、墨点、墨团;西洋画重光影、色彩。
(3)构图方法不同
中国画用散点透视法;西洋画用定睛透视法。
(4)画面内容不同
中国画画中有诗;西洋画以戏入画。
是在科学的公式、方程、实验以及理论体系中的自然内在规律的美。科学美的美
育作用有:
科学美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科学美的美育有助于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
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从而获得对真理的发现和审美享受。具体可表现为:
(1)启迪人的智慧。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求真,不断地揭示宇宙的奥秘,不
断地深入了解宇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科学美具有启迪的美育功能,
它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创造热情,使人的思维活跃,促进人去探索自然
与世界的奥秘,掌握真理,更全面地揭示客观规律。
(2)激励人的奋斗精神。科学研究是十分艰苦的劳动,它需要人不断地打破
前人的现成结论,勇敢地在未知世界中开拓。科学研究中这样敢于探索,勇于献
身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勇于开拓,敢于为真理而献身,不断去探索未知,为人类
造福。
五、论述题
1.概述美育与德育的基本区别,德育为何不能代替美育?
答:美育与德育虽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美育与德育还不是一回事,它
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绝不能把它们混淆和等同,不能以德育代替美育。它们的
区别是:
(1)性质不同。美育是感性、情感的教育。它主要是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
的心灵、培养人的“新感性”,使人的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它注重于熏陶、感
发,在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德育则是一种理性化、规
范化教育,它主要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品质,进行善的教化,主要作用于人的意
识、理性的层面,是以理服人,加强人的理性力量。
(2)功能不同。美育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个体精神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协调
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使二者的发展达到平衡统一,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美育通过维护个体的精神和谐,使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使群体和谐,社会稳定,美育还能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友好相处。
德育则是讲究伦理之道,强调规范、秩序,它要求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服
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律令,避免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以维护社会的
正常生活秩序与相对稳定。因此,美育与德育功能的区别在于:德
育是“礼”的教育,其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其内容是“和”。
(3)范围不同。美育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自然、社会、艺术、科技等各
个领域。而德育的范围则有一定的限度,它更多地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即使是
社会生活领域,也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道德准则来约束和判断。
(4)方式不同。美育是采取一种自由的方式来进行的,它不需要说服动员,
更不用强迫命令,而是依靠美本身的魅力来吸引人,凭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兴趣
爱好,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使人们在无拘无碍、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中受到潜
移默化的教育。而德育在教育方式上则带有一定的强加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求
受教者以理智克制情感,个体服从群体。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美育与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它们既不是等同关系,
也不是包含和主从关系,而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关系。因此,不能将它们混
淆和等同,也不能将它们相互代替。
2.为什么美育在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答:美育在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美育的性质和特
点决定的。
(1)美育的形象性,可以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发展人的想象力,促进右脑功能
的发挥,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使人走出平面的“二维世界”,进入广阔、立
体的“三维世界”。
(2)美育的愉悦性,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泄导人的情感、丰富人的情感、升华人
的情感。它使创造者以炽热的情感、充沛的生命活力从事创造活动,对自己的创
造事业充满乐趣,并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从而得到审美的愉
悦。
(3)美育的自由性,可以使人摆脱物质和功利欲求的束缚,使精神解放,胸襟开
阔,心态平和,想象力任意驰骋,幻想自由翱翔,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美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从一定
意义上讲,它是培养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
3.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以哪些方面?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
答: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其一,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
(色彩、线条、形状等)的感知能力。其二,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
蕴和情感意味的感知能力。
(2)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其一,是对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和对美的形态、类型
和程度的识别、判断能力。其二,是对审美对象的领悟和评价能力。
(3)发展审美创造能力,即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既然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包括以上几个方面,所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途径
也应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1)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有:
其一,发掘先天的审美潜质。人的先天的审美潜质是不一样的,在审美教育
中,应当善于发现和发掘受教者的这些先天的审美潜质,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
养,使他的天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其二,加强审美实践的训练。对审美感知力的培养,除了向学生讲授必要的
美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多参加审美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审美王国
的第一扇门,为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有:
第一,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
才能了解美、发现美,提高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文化修养、美学修养越高的人,他的鉴赏力就越强。
第二,要积极参加审美实践,大量接触美的事物。美的事物都是以特定的感
性形象作用于人,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动人。因此,审美鉴赏力除了需要美学理
论修养外,还需要不断参加审美实践活动,不断感触'经常体验,审美鉴赏能力
才能提高。 .
第三,要多接触美的对象,在比较中得到提高。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
怕货比货。”只有在不断比较中辨别美丑,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3)增强审美创造力的途径有:
第一,要激发审美创造欲望。没有这种创造的冲动和欲望,审美创造便难以
产生,创造欲望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关系到审美创造的效果。
第二,要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审美创造力量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
能力。因此,进行审美创造,就必须懂得美的规律,而美的规律是客观的,既不
可创造,也不可消灭,人们只能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而不能违背美的规律。
第三,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的作用,审美创造也不例外,因此,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注重创造性
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第四,要掌握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没有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再丰富的审
美感受和美妙的艺术构思也不可能转化成为艺术作品,审美创造技巧对审美创造
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4.论述美育的任务?
答:美育的任务,总的来说就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人们提高对美
的事物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个性
的和谐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美和审美等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
审美观受一定时期社会生活制约,同时也受世界观和美学传统的影响,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以及不同个人,审美观是不同的。
正确的审美观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原则,把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本
质的东西、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活动和行为、以鲜明生动的感性形式体现人的本
质力量的东西作为审美的标准。反对和摒弃一切假的、丑恶的事物,以审美的眼
光和态度来审视客观对象,按照美的规律美化自身、美化世界。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自觉批判与抵制错误的审美观,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2)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结构,是主体内部反映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结
构。它是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的中介,是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
审美结构的特点是: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即它所包含的理性因素,都不是
以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而是积淀、渗透在感性之中;对功利性的超越,对客
观对象没有实用、功利的欲求,而是对之采取观照和欣赏的态度;具有强烈的情
感体验。
塑造审美心理结构是很重要的,它不同于智力结构、意志结构,是人的健全
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心理结构所无法替代的。它可以净化人的个体
私欲,使人的盲目冲动秩序化,从而培养起一种感性和理性融合、情感和理智协
调的心理定式,树立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升华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个性和谐、
人格完整。
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在儿童时期尤有
重要,因为儿童有一种特有的原始完形能力。到了青少年时期,它会由于人的逻
辑思维的发展而逐渐减弱或消失,此时更应进行审美教育,使人的“心灵的另一
部分”保持和发展下去,使人全面发展。
(3)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人善于感知
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①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主要包括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的感知能
力以及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和情感意味的感知能力。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其他
审美能力萌生、发展的基础,是通向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只有通过审美感知这
个大门,才能与美的事物发生关系,才能进入审美过程而获得美感。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首先要发掘人们先天的审美潜质;其次,要加强审美实
践训练。
②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包括审美鉴别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两个方面,审美鉴别能力
又包括对美和丑的分辨能力以及对美的形态、类型和程度的识别、判断能力。
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首先,要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其次,要积
极参加审美实践,大量接触美的事物;最后,要多接触美的对象,在比较中得到
提高。
③增强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主体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
的事物的能力。这是审美教育的制高点和落脚点。
增强审美创造能力,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激发审美创造欲
望;其次,要认识和掌握美的规律;第三,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第
四,要掌握熟练的审美创造技巧。
上述审美教育三个方面的任务,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审美感知能力
是前提,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深入和发展,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巩
固和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16:4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836052201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育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育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