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李源 刘承良
来源:《地理教育》2022年第10期
摘 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创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强化原始创
新能力,恰逢其时。当前,南京、济青(济南、青岛)、杭州、武汉、西安、成渝等城市纷纷
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然而这些中心城市在科技基础设施、多
元创新主体集聚、研发投入效率、科技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基
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基本内涵,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各城市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创新高地;挑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10-0023-06
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同步交织的历史时
刻,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
结构,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的主阵地[1-2]。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科技竞争形势,同时为了适
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
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
心枢纽,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3],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
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强化国家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4];区域科技创
新中心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纽带,辐射带动地方创新发展的增长引擎,有望成长为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
在现实问题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各省市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热度快速上升,
“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热词,包括南京、济南、杭州等东部
沿海城市,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然而,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
和粤港澳大湾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创城市(以下简称
“争创城市”)仍存在诸多不足,面临众多挑战。已有研究对国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外科
学中心的建设历程及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对争创城市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鲜有提及[6-
7]。为此,归纳提炼众多争创城市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而为争
创城市提供政策建议,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面临的主要挑战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汇集一流科研机构,集聚尖端科研人
才,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的开放性和集成性科研创新体系[8]。当前,争创综合
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具备较好的创新资源禀赋、发达的产业创
新实力和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然而,从“人”“财”“物”三个维度考量[3],与当前四大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争创城市在平台支撑、要素集聚、研发投入、政策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
明显不足。
1.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匮乏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基石,然而争创城市的大型科研设施相对
匮乏。当前,我国各类大科学装置群、国家实验室及研发平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
创新中心等均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合肥、大湾区等科学中心城市(表1)。其中,大科学
装置群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国家实驗室相对集中于北
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中心城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则基本位于北京、成都、重
庆、上海、青岛等城市。与既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其他争创城市的战略科技力量
规模和等级差距明显,大多缺乏大科学装置群和国家实验室布局,且特色不够突出(图1)。
这些城市普遍面临: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匮乏,且与配套产业协同水平较低,无法
高效形成创新集群效应,直接限制了前沿性和颠覆性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图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与争创城市的战略科技力量(2021年)][注:资料来源于
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李源-> 2.多元创新主体吸引与留存能力有限 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发型企业是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 然而争创城市对多元创新主体的集聚能力仍比较有限。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 达、科教基础雄厚、制度文化开放、创新创业活跃、创新生态良好,具有人才引育的先天优 势,而争创城市多为区域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尽管具有良好的科教基础,但对于高层次人才 尤其是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磁吸效应有限,且拥有双一流高校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 科研机构的数量较少。同时,武汉等中心城市尽管拥有较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 构,但在上海等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的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等高质量人才留存能力较差。 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壮大对于科技基础设施、高层次人才等有着较高的需求,但争创城 市创新生态“土壤”普遍较贫瘠,无法衍生和吸引众多高技术企业(表2)。 3.研发投入规模与研发强度略显薄弱 提高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然而争创城市的研发投入规模强度略显薄弱。近 年来,争创城市研发投入金额和强度均有所提升,其中杭州、武汉、西安、南京、重庆和成都 的研发投入水平处于全国第二梯队,研发投入超过500亿元,但与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 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外典型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研发强度差距同样显著 (图2)。突出表现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规模远低于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城市,限制了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有效供给,亟待持续优化资金投入结构。 4.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普遍较弱 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然而争创城市的产业技术承接 能力普遍较弱,未能形成良性的官产学研协同联动(图3)。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成果 转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争创城市的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侧重于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缺乏对 成果实践应用水平和价值的考量,限制了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9]。企业产业技 术承接转化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瓶颈突出,进而导致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绩效不佳,企业承接技术转化积极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进而阻碍本地科研机 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5.科学创新体制机制政策亟待完善 纵观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的科学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了重要 的保障作用。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重大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政策、人才吸引留存政策、科 技金融政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等方面发挥了创新而高效的示范作用[10]。争创城市大多 仅在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中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明确具体支 持措施的城市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武汉、山东等省市。多数争创城市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方面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情况,仍需进一步发力,不断提高 科技治理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二、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路径 近年来,争创城市在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持续发力,然而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有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资金的支撑,也要依赖多元创新主体 的协作,更需要从全局高度进行系统谋划,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研发投入,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11](图4)。 1.培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一是明确自身定位,利用已有研究基 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研究特色,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 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启 动大科学装置培育建设工作,组织省市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接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项目,积 极争取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三是广泛开展合作,与邻近省市、四大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或国外科学中心及其高水平科研机构形成协同联合,在联合攻关、设备共享、成果 转化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集聚多元创新主体要素 高层次创新主体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根本。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 育力度。通过资金支持、知识激励等方式不断吸引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注重本地科技创 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研发投入规模和 强度,提高政府资金来源比重,提高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规模。二是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强重 大科研项目引导,强化基础研究部署,提高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比重,将资金投入到关键环节、 重点领域、前沿方向。三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激励企业投入基础 研发活动,多措并举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4.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基础研究,从而带动前瞻性、引领型原创成果突破,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同时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知识。二是增强创新主体活跃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 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增加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提高科研人员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意 愿和转化能力。三是加强官产学研联动发展,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促使科技成果与创新链和 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供给,同时利用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反哺 科技创新环节,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5.强化政策体制机制保障 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配套政策体系,敢于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国家科学中心的 先进理念和创新管理制度,从顶层设计出发,在科研平台、人才引进、研发投入、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更为科学、具体的政策,推动实现政策体系化[12]。 三、结语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一个复杂的巨型创新系统,创建过程涉及多主体、多要素长期且复 杂的协同配合,不同城市需積极借鉴国内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主要科技创新中心的 成功经验,综合考虑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在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创新主体吸引留存、科研经费 合理投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形成独特的路径创造和路径突破。 参考文献: [1] 刘承良,闫姗姗.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2, 77(2):331-352. [2] 刘承良,牛彩澄.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 2019,74(10):2092-2107. [3] 张耀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管理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2017(6): 5-12. [4] 李志遂,刘志成.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J].宏观经济管 理,2020(4):51-57,63. [5] 王立军,王书宇.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做法及启示[J].杭州科技,2020(6): 22-28. [6] 贾中华,张喜玲.高水平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发展,2020,20 (5):62-71. [7] 叶茂,江洪,郭文娟,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上海张江、合 肥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4):9-12. [8] 王振旭,朱巍,张柳,等.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城概念辨析及典 型案例[J].科技中国,2019(1):48-52. [9] 王泽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8(1):20-26. [10] 王成成.上海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分析及对合肥的经验启示[J].安徽科技, 2020(8):4. [11] 赵雅楠,吕拉昌,赵娟娟,等.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 2022,40(2):7-13. [12] 董超,吴善超,郑永和.科学中心资助机制的国际经验与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 2016,30(1):64-68. 通信作者:刘承良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05:3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43541219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挑战与对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挑战与对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