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5篇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1
1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组织全
省医疗专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咨询会。会上,湖南省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某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艾宇
航教授向杜家毫汇报了某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某某
团队身先士卒,全力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事迹。与会的
领导和专家听完介绍后,都被某某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
抢救患者生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
水。杜家毫也对某某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
他们点赞。
1月27日晚,某某市中心医院接到冷水江市的求助电话,称
有一名6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紧急支援。当晚,该院救治
专家团队便前往冷水江进行会诊,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转往某某
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28日零点五十分,患者被转至某某市中
心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
麻醉科、急诊内科、感染科、医务科、院感办、传染病管理科等
科室进行全院大会诊。随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某某市“新
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组组长某某便带领ICU专家团队全副武装进
入负压病房,全力对该患者进行抢救。
第 1 页 共 15 页
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在麻醉科专家的协助下,救治团队成
功进行了气管插管,及时为其输送了生命的“氧分”。某某发
现,由于患者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
便考虑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在反复向上级汇报、沟通后,得到
了省里专家的大力支持。可是,对于一个处于深镇静状态、全身
插满各种管子、且体型较肥胖的危重患者来说,要从仰卧位变成
俯卧位何其困难,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平时在ICU,我们需要45个人来为这类患者翻身,可是在
当前特殊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我们
最多一次进去三个人,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
成。”
随后,某某带领一名医生和护士,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
戴着影响视线的护目镜,为患者完成了超高难度的翻身,本来只
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他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可是俯卧后
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
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
“一定不能让气管脱落。”某某立即反应。由于视线不清
楚,俯卧之后患者头抬不起,口唇处不能暴露在外,某某和现场
“一线战士”,来不及考虑感染风险,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病
人的一点点好转,就是支撑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希望。
据悉,某某市中心医院是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
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自1月20日疫
情爆发以来,该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始终把人
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
前最重要的工作,全院上下积极响应,踊跃请战,医院某某0余
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写下请战书,申请加入医院“新型肺炎”
医疗救治小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名医疗应急救援队员
入选全省支援湖北第二梯队,近十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
申请书,请求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某
某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2
2021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正是千家万户阖家团圆的
日子。下午13时零2分,某某区中心医院的微信工作群,一条
“下午14时召开班子会,15时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的紧急会议通
知进入全体95名干部职工的眼帘。
短短十分钟之内,全体人员回复完毕!
1月24日下午15时,全院干部职工一个不落,全员准点到
会。面对这感人一幕,党支部书记、院长倪跃忠瞬间泪目,
向全体到会人员深鞠一躬致谢。
第 3 页 共 15 页
发热门诊的设置、分诊隔离通道的建立、高速路口体温检测
组排班、120急诊转诊的调度、村卫生室工作的部署、全院疫情的
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组的成立,在半个小时的会议中一气呵成。
除了服从,除了担当,全院干部职工没有任何的怨言。
会上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全院
职工放弃休假,积极投入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硬仗、保障
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自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中心
医院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手术室护士文嬡、外科护士廖琼、妇产
科护士朱丽臣等顾不上家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照顾,义无
反顾的工作在防控一线;门诊医师郭小玲仅用两天时间安葬逝
去的老父入土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年近六十的药剂科主任曾
贤忠亲自驾车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十二小时往返一千三百
多公里到邻省某市采购回一线医护人员急需的防护服;预备党员、
内科副主任袁玲置两个孩子在家而不顾,一心扑在专业防控
知识的宣讲和发热门诊的调度工作中;刘志艳、舒婷两位临床医生
除了坚守本职岗位,还多途径寻找口罩供应商,自费购买后再赠
送医院用于防护;支部书记、院长倪跃忠白天全面调度防控工
作,夜晚在常吉高速某某互通口体温监测点值守,坚持用无我奉
公的工作态度诠释着榜样的力量,带动着医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奋
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第 4 页 共 15 页
自战“疫”打响以来,全院所有抛却了个人困难,顽强
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在与
“毒魔”抗战的现实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
一个个白衣战士,为了打赢这一场“全民战疫”而齐心协
力、风雨兼程。在这个春节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此刻我们必须负重前行。2021年的春节,白
衣战士注定是最美的风景。病毒肆虐的当下,我们必当是最坚实
的力量和抗击疫情的守门人。病毒不止,我们奋斗不息;战斗不
止,绝不收兵。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3
某某市传染病医院,某某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集中治疗
点,集结了某某市人民医院和某某市传染病医院共同组建的医护
队伍,某某晚报记者走进医院,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
采访中,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现场坐镇的医院领
导,他们都不让某某晚报记者写他们的姓名:“我们只想好好干
活就可以了!”
防护服太贵 穿上就多干点儿活
早上8点,晨会结束。
“今儿轮到你进去给患者查体了,小心点啊。”
“穿好防护装备,仔细点!”
第 5 页 共 15 页
在众人的叮嘱下,一线医生仔细地进行手部清洁后,开始穿
着流程繁琐的防护装备:戴医用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鞋套穿内层
防护服戴眼罩穿胶鞋戴第二层手套穿外层防护服穿鞋套戴外层手
套,然后缓缓进入了隔离病区,开始了他今天的工作。
“近距离接触和治疗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医护人员的
防护工作极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被看不见摸不着且无孔不入
的病毒趁机感染,危急之时,还有性命之虞。”他说这些话时,
医院有关负责人的眼里,满是牵挂。
一线医生开始逐一进病房检查住院患者的情况。2号床的李明
(化名)近来情绪不太好。是啊,无论谁不小心患了病,心里都高
兴不起来。身体的病痛、心中的痛苦、埋怨的情绪和被隔离后的
孤独感,对任何一个人的意志都是莫大的摧残。
这时,来自医护的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明,我又来看你了,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好些了,可是——”话还没说完,李明就开始咳嗽了起
来。
飞沫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医生并没有躲开,反而快速走
过去给李明轻轻拍起背来。
远离家人被隔离在病房中的李明,感动之余心中一阵酸楚,
不禁红了眼眶。
第 6 页 共 15 页
“没事了,我们已经有疑似患者出院了,你再加加油,好好
配合治疗,出院也指日可待!你看你已经连续两天都不发烧了,咱
们马上就要看到光明了——”医生温柔地安慰她说。
患者点点头,开始配合医生进行查体。
看望完所有患者以后,两层又厚又不透气的防护服里的医生
已是大汗淋漓。护目镜里捂出来的汗直刺眼睛,头发、内衣都是
湿淋淋的。戴着N95口罩,换气也不是那么畅通,时间久了还有
点头晕。但他没有尽快脱掉防护服,而是协助护士们又开始了新
的工作。
“防护服很贵的,这段时间又难买,穿上了,我就多干点儿
活,我得把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他幽默地说。
隔离病区外 专家会诊严谨认真
上午10点,医生拿起对讲机,开始向隔离病区外的医疗专家
组汇报患者情况:“确诊患者李明病情稳定,腹泻症状减轻,腹部
不适明显好转——疑似患者王琳(化名)无发热、呕吐、头痛等症
状,体格检查正常。”
隔离病区外的专家组开始讨论了。他们是来自市人民医院重
症科、呼吸科、感染科的专家们,以及中医领域的专家。中医西
医在这场战役中并肩作战,互相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按今天患者的情况,之前的药物起效了,咱们可以继续用
药——”严谨认真的专家主任严肃地说。
第 7 页 共 15 页
“昨天患者喝了中药以后,腹部不适明显好转。2号床的患者
艾灸之后,腹泻情况也好多了。”中医专家欣喜地说。
——
病区外的专家们根据患者的查体情况,认真地讨论后开出医
嘱。
拿到医嘱后护士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隔离病房里的护士都是业务尖子
进隔离病房之前必须提前认真准备好要带进去的所有东西,
大到沉重的医疗器械,小到患者要的生活用品——为了防止病毒
传染,护士每次进去给患者做雾化、配药、治疗时,中间是不能
再出来的,所以准备工作必须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扎针,对操作技术的要求
真的很高,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患者或者自己。所以,在这儿的护
士都是业务尖子,她们精湛的技术完全可以胜任,输液、打针样
样干得好。
有位患者开玩笑地问护士:“你不怕进来被我传染啊?”
“怕啊,我第一次进来前怕得都快掉眼泪了,呵呵,可是我
不能让你们看见,我得坚强,那样你们心里才有依靠,才能有信
心,才能好得快些。”护士说。
病房放到指定的场所。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亲近的
人。
与此同时,消杀组的清洁工作开始了,这是病区内最脏最累
的活儿了,不仅要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还要对医护人员用过的
鞋子、病区内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清洗,还要背着重重的消毒液
箱对全病区地面和墙面进行消毒。几个小时下来,当脱下防护
服、摘下手套和口罩的时候,汗水早已打湿了衣服、浸透了手上
的皮肤,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腰酸背痛自不必说。
他们休班时也必须住在医院宿舍
按照传染病治疗原则,所有医护作为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
也是被隔离的对象,所有人都必须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即使当天
休班,也不可以外出回家。
下午3点,消杀组的新手妈妈交班后躺在宿舍看着手机中的
照片偷偷抹着眼泪:她远在大同的家中还有一个尚在哺乳期的婴
孩。上个月接到上一线通知的那一刻,她流泪了,但她擦干眼泪
后,把孩子安排好,带上回奶药,收拾好行李毅然决然地奔赴疫
坚持要上一线。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就开始打吊瓶,白天还要坚持
上岗,手背上的针孔每天被双层手套捂出的汗泡得不成样子。一
名护士,家里父亲和弟弟都生病住院了,只有老母亲一人照顾病
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她每天晚上打电话给母亲的时候都偷偷抹眼
泪。”
而另一位休班的医生正在打电话聊天,但不是和家人通话,
而是和患者:“嗨,我们也处于隔离状态,咱们可算是生死之交
了。可惜我们的住宿环境远远不如你们呢,你们才是VIP呀!”他
们用幽默拉近和患者的距离。
而此时,窗外的万家灯火格外璀璨——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4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
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某某区人民医院从1月28日
起,对医院出入通道进行了管控,在入口设置了预检分诊处,所
有进入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检测。
1月29日早上8点45分,记者在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大门口看
到,两名医护人员正在入口处对进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等。和
往常不一样的是,平时人员密集的医院此时见不到几个人,门诊
大厅的就诊人员也比平时少了很多,就诊群众都戴上了口罩。
医护人员对就诊群众检测体温。
据了解,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已经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就全部到岗,所有科室
第 10 页 共 15 页
医护人员也正常上班。目前,医院急诊科和门诊部大厅设为进出
通道,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可以从这里进出医院,但进入
时必须检测体温。
医院发热门诊已设置为禁止通行区,禁止车辆停放和非工作
人员、病人进出。另外,在门诊部大厅处还专门设置了“湖北返
乡人员登记测体温处”,由专人负责对从湖北疫区返回人员的体
温检测工作。区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李明兰作为第一批抽调人员
已经在这里负责检测体温两天了,她告诉记者,这两天来,她和
同事已经对十几名湖北返铜人员进行了体温检测,“如果检测到
体温过高、又是从湖北疫区回来或者接触过疫情人员的群众,我
们会马上对他采取相关隔离措施。”李明兰说。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作为某某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
治定点医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口罩等相关防护物资短缺。医
学装备科科长陈轶说,这段时间,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积极伸出
了援助之手。有人匿名给医院送来了8个护目镜,有药店店主捐
赠了130件防护服,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给医院送来了720个N95
口罩。陈轶表示,医院已经向社会发出了倡议,希望社会各界的
爱心人士能够提供相关物资采购线索,医院将通过合法正规方式
进行采购。
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5
场。此刻医务工作者绝对不能缺席,今年春节注定是个不一样的
春节,为了抗击疫情,在通渭县人民医院党委号召下,全体党员
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主动放弃休假,在岗在位,展现出县人民医
院“博文厚德,大医仁心”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战胜疫情,全体
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战斗,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带病上岗坚守防控救治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不能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发生以来,感染科医师某某带病和同事们并肩战斗在防控救
治一线。某某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从腊月二十七开始
到正月初一,他24小时坚守在病区,戴着严密的口罩、护目镜,
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水也不敢多喝,一天工作下来,他本
来就因病折磨的腰疼愈加明显,腰也直不起来,只能赶紧平躺着
缓解一下。腊月三十日,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他回来过年,从视
频中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听到他们娇嫩的声音,某某说他感到
自己是那么的无助,心里也暗暗难过。但是,想到病房里的病人
他说,作为感染科主任,他由衷地感受到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在
医治新冠肺炎病人过程中表现出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让人肯
定的。他们克服着孩子无人照料,自身身体病痛等各种困难留在
救治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展示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使命
担当。
谈及病区的情况时,某某说,在这里我们每天都会对每一位
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体格检查,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进行心理安
慰,思想疏导,并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尽最
大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恐惧,缓解他们精神压力,以保证每位患
者能够积极配合留观治疗。同时,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隔离病
房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饮食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主动支援夫妻二人齐上阵
呼吸内科医师某某,儿科护士王宇涵,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医
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
事,更是战友。今年春节,因为抗击疫情,他们夫妻主动进入隔
有丈夫的理解支持,她也感觉到很幸福。“职责所在,使命在
身,我们一起加油!”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勉励的一句话。
延迟婚礼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
普外科90后护士陈娟娟,原定正月初十结婚,为了坚守一线
抗击疫情,她主动推迟婚期,从正月初七开始便投入隔离病房紧
张的工作中,同“战友们”并肩作战。作为年轻的护士,她说,
“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我们都接受了严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患者的接诊、检查、治疗及自我防护等一系列相关救治流程
专业培训。”当问及家人的态度时,姑娘腼腆着说到:“我的家
人也很理解我,既然医院需要我,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岗位。我
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迟,等这场战役结束,再来准备做最美
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李艳艳、邢静护士因为长期戴口罩,
鼻梁、耳背的皮肤都被压烂了,反复的洗手、消毒使他们的双手
都开始皴裂,因为穿防护服如厕不便,她们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
时进入感染科的党彪大夫的妻子也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因
为工作两个小孩也只能留给迈的父母照看了;李晓红结婚不到十天
就放弃婚假,到感染病区工作——
当前通渭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为通
渭县第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余2例均为
医学观察患者。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稳。
第 14 页 共 15 页
新春佳节,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无情人有
情,正是有无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防疫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命
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第 15 页 共 15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01:2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28342946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医护人员心得体会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