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优秀6篇)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1
“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有杀死家暴丈夫获刑的母亲,有
因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在
担任“儿童之家”院长过程中,张桂梅对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愈发深刻。
这让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
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里女孩本就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
找,发现有的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了。
“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
须从提升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张桂梅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遭到
不少人的质疑,但张桂梅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
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
安就放狗咬我。”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到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
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
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XX年1月7日,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
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
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
找了位企业家和张桂梅对话,争取帮她解决女子高中的困难。
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
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提供50~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
火化的消息……
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2
学习了张桂梅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
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 “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
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
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
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
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
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
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
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
桂梅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所说: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
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她始终把教书育人 立德树
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
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
定 对党忠诚 在党爱党 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 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 做事做实。张桂梅,始终冲在最前线,
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
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
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 学科学,我们一
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
更需要我们!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3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 吃饭 自习
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 跑步去吃饭 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
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
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
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
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
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 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 教师的苦教,
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 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
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
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
我心里有学校 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
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
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
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
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
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4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
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
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
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
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
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
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
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几天后
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
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
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想为华坪做些事。”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
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
善事业。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
了众多孤儿的“妈妈”。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
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
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03年至20XX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
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5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
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
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
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
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
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
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
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
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
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
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
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 年 12 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
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
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 200 元
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 10 个小时的张
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
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
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
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
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篇6
她播撒的爱在流动和传递
“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
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
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
亮黑暗的那道“光”。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
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的毕业生邓婕回忆,“经
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吃苦耐劳、勤奋勇敢了。”
这是张桂梅的“特殊教育”。
张桂梅在探索中制定了“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
言、看红色影视、塑红色课堂、办红色校报”等教育教学方针,坚持每周开展“五
个一”党性教育活动(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
革命经典歌曲、每周开展一次党员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
片),她努力“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
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张桂梅说。
一个叫何先慧的女孩,对11年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
20XX年,华坪县中心镇河东村,张桂梅来到学生何先慧家里家访。看到何
先慧的妈妈衣着单薄,在地里割韭菜,张桂梅把身上穿的新棉衣脱给了她。知道
这件事后,何先慧的眼眶湿润了。她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没钱上高中,是华坪
女高接纳了她。
现在,何先慧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到周末,她就会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
帮忙。只要张老师打一个电话,她就会无条件支持。因为她知道,张老师播撒的
爱,在流动和传递……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00:56: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26564219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优秀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800字(优秀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