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集锦8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
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调教师的敬业奉献,
就是要教师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
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不断加强学
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
术和手段。教师敬业奉献,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
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
一项教学工作,不求,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那究竟要怎样才
能做到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呢?
一、心目中有追求。
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会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地去追求,并会付出终身的努
力。如果你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经营,你就会和事业同欢乐,共成长,你
就会爱思考,勤琢磨,给自己设定目标,在工作过程中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随
之再设定下一个目标,随着目标的实现,自己也就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名师的
称号,学生喜爱的老师等荣誉也会接踵而来,这就是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给我们
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工作中有目标。
目标是什么?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是人成长的方向。有了指明灯,有了方
向,我们才会有动力,才会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去努力不懈地追求。没有谁
一当教师,就会当教师,就成了一个优秀教师的。但有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努力
后,成为一个好教师,名师,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的。这都________于他们的执
着、敬业、奉献;________于他们在工作中目标明,方向清,在不断朝着目标努
力、奋进着。
三、行动中有体现。
除了心目中有追求,工作中有目标外,“敬业奉献,教书育人”还要体现在
工作中,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必须的:
1、时间的付出是根本。
要做好工作,要提高技艺,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学习需要时间,思考需
要时间、备课批改作业需要时间、辅导学生解答问题需要时间。因此,在时间上
来说,没有内外区别,有追求,有目标的人,他会随时利用时间,随时把握机遇,
随时都会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嘛,教师也一样。
2、责任的增强是重点。
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的栋梁,我们面
对的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必须
立足本职做好我们承担的教育责任,并时刻把责任装在心里,重要的还要落实在
行动中,落实到每一天每一节的教学任务中。
3、成效的明显是必然。
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为达成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
加以努力,加以奋斗,就会有成效。当然,我们还会在行动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
难,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要铭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这
就是我们教师行动的准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身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认真思考教师职业
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心中有追求,干中有目标,行动中有体现的人,不断地增
强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做一个合格并且优秀的好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2
一、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众多老师在论述问题时喜欢运用的引证,我也
对此深信不疑,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教师应把自己的爱倾注于每一个学生,
无论他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无论他的家庭是富豪子弟,还是贫穷家的孩
子;无论他是爱惹事的学生,还是守纪律的学生;也无论学生外表长得美,还是长
得丑。他们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都应得到同样多的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不是主张“有教无类”吗?他认为每一个人不论地位高低与贵贱都得到同样
的教育,都应得到爱的教育。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孩子,长得丑的孩子,老师更应
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他的教育理论中主
张“要向学生提出要求首先必须尊重、信任、爱护每一个学生。”他提出:“真
正尊重学生又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没有爱很难谈到教育。”市优秀老师的先进事
迹,就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师用爱为学生撑
起一片蓝天。这充分体现了有爱才是真正的教育,有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
有爱教育才兴盛,有爱教育才充满生机活力。
二、教育需要有高度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国家兴旺在教育,教育
的发展在教师。
所以教师肩负着国家兴旺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老师对教育有
高度的责任感,要有无么奉献的精神,懂得责任重于泰山,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
高度的责任心。懂得责任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要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要当校
如家,要爱生如子女。我市的优秀教师就是对教育有着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
典范。他却冲在教育的最前线,以身作责。他们这行为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
限忠诚,就是对教育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这种精神真是值
得每个老师学习的榜样。
三、教育的发展需要知识丰富和不断钻研的广大教师队伍教育需要广大的知
识丰富,业务精湛,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老师队伍。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乃至一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池乃至一江滔滔不绝的有
源之活水。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变迁,知识更替快如日转。如果老师还死守着原
有的那滩污水,还在以那滩死水里感到自豪时,他那滩水早已干涸,早已被社会
淘汰了。古人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
知识要不断地更新,有时老师要比还学生“潮”,要比学生还“时髦”,要比学
生还“酷”。先知者才可为人师。不然你那陈旧的知识只能教出迂腐的学生,如
今电脑的时代,学生了解的知识快而多,如果你都比不上学生懂得多,他们一定
不信服你,还可能说你已经“OUT”了。所以教师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
己充电,要做活老学到老的有心人。时代的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一个教书匠型的老
师向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转变。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在教学中不
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向书本学,要向同事学,要向教育专家学。并在教学
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钻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总结教学成果和
教学经验。才使自己逐渐地从一个教书匠里走出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专家型
老师。
最后,我呼吁,广大老师要积极地向优秀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爱生如
子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那种对教育有着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
们那种永不知足的学习和钻研精神,由此,我们的学校定能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乐
园,我们的孩子定能绽放更为艳丽的花朵,我们的教育事业定能取得更为辉煌的
业绩!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3
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虽处不同环境,
但有同种身份,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做学生锤炼品格的锻
造者,做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者,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领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
示范者。他们是广大优秀教师的代表,是全国教师队伍的缩影,作为新时代的年
轻人,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值得敬佩。
在平凡的岗位上,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书写
新时代铸魂立德育新人的灿烂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突出贡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这是
对教师、教育的更高认可,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更高要求。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4
曾经看央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总会报道一两个扎根于乡村或山区的先
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感动着国人,令人为之震撼。从事了教育工作之后,使我更
能深深地体味到这些深入到乡村或灵魂深处的人物的崇高品质,也更能体会到他
们的无私奉献及无悔精神,对他们肃然起敬。
林州模范教师王生英便是这样一位楷模,是教师的精神领袖:她扎根山区
30载,犹如一枝傲雪红梅,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了自我人生的华
丽乐章。我们读懂王生英,方可继承其优秀品质。
一、须得读懂大山
“山”在文化传统中是厚重的,是世代山民安身立命的处所。然而,“山”
也表征着传统的闭塞、愚昧、僵化与保守。封闭的群山,告别陈旧的传统,拥抱
崭新的现代,对有限的生存圈的突破,已成为世代山居的年轻一代的心灵渴望。
然而,悠久而强固的传统大山,去谈何容易!它需要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
需要的是冲出包围的行动,甚至需要付出几代人前仆后继的代价。山里的人终究
是挣扎着走出去了,然而,有一个人却选择坚守在这里,她就是教师王生英。
她的留守,是为了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只有她的留守,才能换来更多人走出
去的希望。因此她是真正读懂大山文化的人!
二、她不是“高大全”,她只是“有用的人”
在当代文学“十七年”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充斥了“高大全”式的人物。他
们都是尽善尽美的人,无论其思想、道德抑或行动。
而王生英老师,她却是一个腿脚不甚灵活的残疾人。在数几十年的从教生涯
中,她每天除了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外,还要穿过大河……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
能激发人的意志力。一身兼数职的教学工作,她竟没有任何怨言,“只要你乐意
去做,就没有苦和累”。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愿意把山区的教
育工作坚守到底。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她更觉得自
己是个幸福的人,因为她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她是个“有用的人”。
是的,当一个人有所奉献的时候,她的心灵必然是富足的,她的人生也必然
折射出不平凡的光。
三、须得自我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的。我热爱自己的
教学工作,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得尽善尽美。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的
浮躁、不能吃苦耐劳、遇到困难便满腹牢骚…这些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学
习王生英老师的事迹,使我下定决心渐渐改正缺点,有所进步!
近几日看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书上有这么几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世
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过于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实在妙绝!
而王生英老师正是这种教育实践的一个典型,更是我们所借鉴的榜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5
红崖子中心小学—杨倩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
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那么,不爱读书、不会
读书的教师又怎么能培养和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呢?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
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
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
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我非常喜欢《大学》
中的一段话:“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愿意读书,不光是为了课
堂更加精彩,更是为了滋养一份静心与静气。希望因书香的熏染而能在这喧嚣尘
世中保持童心的纯净澄明,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能够淡定而从容。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
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
信其道";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
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
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
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
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
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
“长流水”。“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
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
流水”,终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读书是当代教师的基本生活方
式,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
我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只有善于读书的教师,知识才会愈加丰富,课堂上才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张扬个
性,也才能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气。英国作家斯迈尔斯的《以书为友》中写到:
“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是壮大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身的捷径。”只有熟悉到
了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能主动的、积极地读书,也才能自己挤时间读书;
同时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由开始的被动学习,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真正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为了让教育生命
更加充实、幸福,那就让我们捧起书本吧,以书为友!让可敬的老师陪着活泼可
爱的孩子在书香校园里共享美丽人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6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在微观上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老
师,而站在宏观上说就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提炼的一种能者为师的,而“全
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作为行业的佼佼者,自然是能够称之为“师”的,他们是
更多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之“师”。教书育人楷模的身上总是有他们特别的地方,
即便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小事,这份坚持,这份恒心就是一种能力,他们在
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了全心全意,他们在践行这份重托的时候做到了尽心
尽责,他们爱自己的事业如同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行为示范为“师”标出最美的
刻度。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镜”。心中有大爱,身上有正气,手里有本领,脚
下有定力是先锋模范身上统一的品质,他们是一面镜子,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不
足,去学习他们敏捷的思维、用新科技、新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够让自己的心态
始终保持年轻,让自己为民的旅程始终保持活力。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改革先锋”和
“时代楷模”把自己的故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
中受到感染,追寻他们的脚步成为他们那样对人民、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厚植
这种“传精神、行正道、弘大爱”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更好地扎根人民,汲
取拼搏奋斗的力量,奉献国家。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精神为“指南针”。为更多的人引导方向,更能够提
升党员干部的新思想,新境界,在学习先锋楷模的过程中,立志成为他们的“接
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
智慧和绵薄的力量。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2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只
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努力实现从人师到明师最后到名师的转变。
人师。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
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
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
胸怀爱护人。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
明师。明师,即开明之师、明智之师、明白之师。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
基本职责,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照明灯。所以老师不
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路,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教
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名师。名师出高徒。名师是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定“名气”“名望”的教师,
是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美誉度的教师。这种名气、名望,来自名师的人格魅力与学
术魅力。名师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敬佩、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
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魔蛋、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
最为一名教师,人师是最基本的要求;明师是奋斗的目标;明师是不懈努力的
追求。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7
教师节来临之际,发布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虽处不同环境,但有
同种身份,他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做学生锤炼品格的锻造者,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者,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领者,做学生奉献祖国的示范者。
他们是广大优秀教师的代表,是全国教师队伍的缩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每
一位优秀教师都值得敬佩。
在平凡的岗位上,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决贯彻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书写
新时代铸魂立德育新人的灿烂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作出了突出贡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这是对教师、
教育的更高认可,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更高要求。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8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
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
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
不忘初心,时时不忘。始终把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
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党员,要时时不忘初心、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顶位置。
每个党员都要有“我将无我,为了”的崇高境界,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条件,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的根本利益。榜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不忘,才能在新时代善
作善成、一往无前,赢得光明未来;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牢记使命,事事牢记。在具体工作中,每个人的职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
但不管是谁,只要是党员,就得按党员的标准守初心、担使命,把使命付之于每
一个行动之上。
抓好落实,就是当担使命。为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每一个党员都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榜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本职工作,
对照自己的差距,抓好工作的落实,做好的公仆,心系、心系中华民族,把初心
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在每一个行动之上,时时不忘初心、事事牢
记使命。担当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习榜样的觉悟、榜样的修养、
榜样的作风、榜样的精神,来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本领,提升勇于当担
的底气,拥有善于担当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11-19 00:2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24858219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集锦8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集锦8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