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
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
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
近日,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陈
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
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
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
‘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
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
学习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
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
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
良多。18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近
18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
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
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
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
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
都值得我们学习。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
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
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
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
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
书记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
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
近日,茂名石化组织干部员工收看央视《新闻联播》以及《时代
楷模发布厅》节目的颁奖典礼,深入学习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的感人
事迹。干部员工纷纷表示,要学习陈俊武院士活到老,工作到老,为
国尽责,勇担重任的精神,牢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初心,立足
岗位奉献企业,事事争先、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在新一轮的发展浪
潮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中国石化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
一名劳模、工匠,我必须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把试验技
术研究透彻,把试验人才培养好。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车间党支部书记李灵敏表示,“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在陈俊武院士身上做了最鲜活的诠释。学习他勇于
超越、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就是要在公司转型发展、为生存而战的
事业中带头打破思想桎梏,以创新思维直面新困难新挑战,模范完成
工作,不让领导为我分管的工作操心。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用的还是苏联较为落后的炼油技术,难以
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流化催化裂化作为当时炼油
工业的关键技术,但国外一些国家封锁了最新技术。这类装置在全世
界仅几十套,时年34岁的陈俊武作为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
师,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终于有机会去国外学
习这项技术。
陈俊武:短短半年时间内把它的资料尽量变成胶卷,胶卷拍了
400卷,另外我们还拿到很多图纸资料,也记了很多笔记。
“取经”回来的陈俊武和技术人员干脆住进干馏炉旁的简易房里,
睡大通铺,争分夺秒设计适合中国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由上百套仪表、数千个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组成。
经过1300多个日夜攻坚克难,陈俊武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
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
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70载奋斗人生,因与祖国同频共
振而更添荣光、更加精彩。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
扎根云南丽江深山12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
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6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
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这就是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近几年她的事迹被央视等全国
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家喻户晓。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
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
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
执着追求,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
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
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
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强烈的教育情怀,才成就了今天的张桂梅。张桂梅的办学校,她的目
的是“让大山里的女孩能够飞出去”,为这个目的而付出努力,不辍
追求,这就是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让山里的(女)孩子也能走进最
好的学校。”这是张桂梅的办学初衷。她创办免费的华坪女高,就是
出于改变山里女孩命运,改变其家庭的目的。在她看来,山里的女孩
子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此,我们看到她长期拖着
病痛的身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是她的诺言,
为了办好学校,她带着老师,拿命在拼。比如,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
时,常常有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她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
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
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
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
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
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
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
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
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
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6
10月8日,镇海炼化党委中心组集中收看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
陈俊武颁奖典礼。镇海炼化代表、党委书记张玉明在学习研讨时表示,
陈俊武院士是石油石化人的榜样和典范,正是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
才默默奉献,才推动了石油石化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要学习陈
俊武院士热爱祖国忠于事业的家国情怀、坚持学习一生钻研的创新精
神、甘为人梯燃烧自己的育人精神、国字当先与时俱进的担当精神,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传承石化传统,全力推进世界级、高科
技、一体化石化基地建设。
镇海炼化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吕亮功在在学习研讨时表示,陈俊
武院士崇高的精神品质、精忠报国的博大情怀、不懈的创新追求都值
得我们石油石化人不断学习,在当前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我
们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
石化基地建设,加倍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精神令人敬佩,要以此鞭策激励自己干好工作,为推动公司发展作
出新贡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陈俊武院士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杰
出开拓者,是爱国奋斗奉献精神的模范践行者,是石油石化人的光辉
典范,我们要深入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弘扬科学报国光荣传统,发
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主动扛起建设科
技强国的使命担当,建功立业新时代。
研发中心员工、90后博士刘川川说:“怀着崇拜的心情看完《时
代楷模发布厅》陈俊武颁奖典礼,又通读了《陈俊武传》,陈老产业
报国、勇于探索、尊崇科学、甘为人梯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深深地
激励着我。我工作刚满一年,对科学创新的探索刚刚起步,一定要将
学习陈俊武院士和干好本职工作相结合,立足岗位、不断前进,在科
研领域挥洒自己的青春。”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7
新华社郑州10月8日电(记者韩朝阳)“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
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雪泥鸿爪,人生如斯,……有得
有失、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院士90岁时讲过的话。10月7日,
中宣部向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其科技报国、勇于创新、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品质引发社会强烈反
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是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长期在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带领团
队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推
动中国石油炼制、煤化工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如今,已92岁高龄
的陈俊武仍奋战在科研前线。
“我要学习陈俊武院士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精神,立
了科技报国精神,谱写了改革创新篇章,引领了弘文励教风尚,彰显
了高风亮节。”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说,有着63年
党龄的陈俊武院士是我们身边可敬可爱、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陈俊
武精神已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核,是公司巨大的精神财富。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8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
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
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
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
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
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
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
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
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参加工作30多年来,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
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
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
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
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
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
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
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
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
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
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
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
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
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
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
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
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
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
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
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
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
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
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
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
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
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
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
“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
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
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
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
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
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
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
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
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
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
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
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
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
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
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
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
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
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
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
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
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
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1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
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
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
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
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
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
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
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
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
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
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
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
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
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
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
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
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
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
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
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
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
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
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
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
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
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2
“我人生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
过的比我好,我就满足了!”这是张桂梅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
话,她的一生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她是伟大
的,无私的。看完了她的事迹,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
刻的反思。
我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所幸,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
踏入教育这个圈子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
我也有想过要读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劝说和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下,
我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比较吃香的计算机系,走进教
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学时,朋友介绍我去做一个兼职,是市
教委给的一个初中生科学实践课程,我当助教。有一次,因为安排上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语文
老师,很漂亮,普通话也很标准,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普通话没
有大多数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也记得我的最后一位
语文老师,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是他的最后一届学生,
也是他告诉我,年轻就要敢拼,敢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有着我
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两位老师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于我有着特殊
的意义。我更加记得去年的高思年会,年会上须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高
思和其他一些边远学校的合作,也带着我们的产品走遍了中国的每一
寸土地,也告诉我们有无数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
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那些孩子来
说,可能就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一个词——言传身教。我想新闻里那个想考到东三省的
女孩,也是受了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
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
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
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
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
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
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
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
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
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
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
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
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
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
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
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
“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
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
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
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
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
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
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
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
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
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
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
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
开他们。”朱有勇说。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4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
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
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
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
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
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
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
“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
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
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
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
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
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
“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
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
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
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
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
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
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
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
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
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
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
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
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
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5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
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
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
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
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
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
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
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
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
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
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
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
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
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
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
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
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
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
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
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
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
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
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
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
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
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
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
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
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
学“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年,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
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
务三农。
本文发布于:2023-11-18 22:0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316300219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