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
〔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
《曼娜回忆录》作者不详,但在文革时期,这本书被上
万人手抄传阅。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
欢迎阅读。
《少女之心》已被放行
知名度最高的“手抄本”之一、在人们心中被定性为“黄
书”的《少女之心》,即将堂而皇之地出版。
向记者提供这个消息的线索人表示:得知此事,他第一
反应是震惊,其次是愤怒,究竟是谁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连
《少女之心》这种作品也敢拿来出版?
第 1 页 共 12 页
经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该书出版人、文华图书发展公
司经理白士弘。白士弘称《少女之心》的手续均已经办妥,
并在春节前拿到文化部开具准印批文,现正在筹办印刷等事
宜,新书打算在元宵节之后推出。
据悉,白士弘已在一月初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展示过
《少女之心》的样书,反响良好,有不少书商下了订单。很
多四十多岁的人一看封面便痛快地承认“这书当年我抄过”。
来历
丹麦女记者上门送来“大毒草”
白士弘并非泛泛之辈,如今的手抄本热,跟他有着直接
联系。
该书的热销引发了一场回味手抄本的热潮,而且还导致一场
轰动一时的文坛纠纷——小说和电影剧本《一双绣花鞋》的
作者况浩文认为《一只绣花鞋》涉嫌抄袭,扬言要动用法律
手段维权。白士弘不得不飞往重庆面见况浩文……
在各路媒体的热炒之下,白士弘一跃成为贴上“手抄本”
标签的公众人物。
这场纠纷告一段落后,陆续有人给白士弘送来一些手抄
本,有的希望他能出版,也有的想卖点钱。就这样收集了20
多种手抄本,其中就有《少女之心》,当时白士弘并没有重
视它。
2001年初,白士弘又出版了收录七个手抄本代表作的
《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不久,一位长期研究“文革”
现象的丹麦女记者叶凤英(Perrylink)找到白士弘,拿来几
年前在书摊上买的一本《少女之心》,请他帮忙鉴定真伪。
3 12
关于这本《少女之心》的来历,书中介绍说是署名为“小
思”的作者“我”在坐牢时所交待的材料,后来被传抄出来,
最后被定名为《少女之心》,后来成了“文革”时期的“大
毒草”。
动力
是市场推动还是还历史真实
白士弘告诉记者,看过手抄本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少
女之心》故事情节似乎并不重要,倒更像一本青春期性教育
手册,的确有点“黄色”。但叶凤英拿来的这本却没有乱七
八糟的内容,都是些用类似日记体写成的青春回忆和那个年
代的日常生活。
经过一番调查,白士弘发现《少女之心》有多个版本流
传,但大都情节雷同,以“黄”取胜。白士弘猜测,叶凤英
拿来的这本《少女之心》,也许就是原作者多年后想澄清自
己所做的一次努力,也许这个本子就是《少女之心》的原始
4 12
版本。
白士弘说:“我决定,将这个版本的《少女之心》重新
整理出版,同时公开寻找原作者,一方面是为了在足以证明
原作者身份的前提下,按国家的稿酬标准付酬给她,表示尊
重;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她,更加直接地还我们一个真实的
历史。”
当然,《少女之心》无疑会非常畅销,这也是白士弘敢
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认为凡是手抄本,
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畅销书,“否则人们何必会花那么多时
间去抄它?”
故事
《少女之心》原是少女认罪书
那么,《少女之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且听白士弘慢
5 12
慢道来。
在那个大家整天忙于“革命”与“斗争”的年代,十六
岁的花季少女黄永红(不知道是否真名——记者注)在被下
放的父亲的指派下,发现了母亲与何叔叔“通奸”的秘密。
单纯幼稚的她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到憎恨,在学校如火
如荼的“学黄帅”运动的感召下,为了摆脱母亲“通奸”带
给自己的罪恶感,争做“黄帅”式的好少年,黄永红不顾母
亲多次恳求,将所看到的一切写成大字报贴到了学校门口。
但这次英雄伟大的“革命行为”,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想
的荣誉和解脱。妈妈被民兵带走了,爸爸和弟弟对她就像仇
人,同学们冷眼相看,不时把“破鞋”二字挂在嘴边,连老
师的赞扬也言不由衷,充满讽刺。
之后,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父亲回到城里,却与她形同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14:3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202773931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