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迷》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17 10:15:39 阅读: 评论:0

生辰花-制造技术

《旅鼠之迷》教案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一桌年夜饭)

《旅鼠之迷》教案

《旅鼠之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

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旅鼠

之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鼠之迷》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⑵了解作者和其创作,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⑶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妙。

2、能力目标:

⑴学习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⑵联类引申,引导同学观察自然,注重研究,了解自然的微妙。

⑶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

知识,清楚明了地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

尽的奥妙,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整体掌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掌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投影仪。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掌握文意,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妙;深层探究,明确课文会给我

们哪些启示;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感受其知识性、趣味性;延伸拓

展,关注自然的奥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妙。《旅鼠之谜》一

定能激发你发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

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

品,北极旅鼠也在其列,让我们跟随位梦华先生一同前往北极,见识一下这个跟

老鼠差不多的小东西吧。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

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橘红色,招引天敌吃掉自身,奇不

奇?假如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奇不奇?所

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没有解开谜团。

篇《旅鼠之谜》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妙。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播放由浙江电视台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北极纪行》片断。

投影显示由位梦华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相关章节。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圈点勾画,筛选需要积累的词语。

教师选三位同学投影显示自身整理的词语。

投影显示:

徘徊媲美笃信

仓皇逃窜紧追不舍小心翼翼急中生智饶有兴趣自言自语

神秘莫测无言以对齐心合力焦躁不安东跑西颠永无休止

无所畏惧浩浩荡荡前赴后继全军覆没难以置信鼠目寸光

传宗接代稀奇古怪道听途说若有所思相辅相成

2、同学再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妙。

教师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文句:“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妙”“这就

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妙”。

同学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旅鼠的第一大奥妙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

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的第二大奥妙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

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的第三大奥妙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

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同学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一起交流。

第一小组:“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

妙”。由此联想开去,大自然还有许多奥妙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妙是非常难解

的,有待继续探究。

第二小组: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

衍下去。

第三小组: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

家庭,来到遥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示出高尚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第四小组:“过去的事实似乎标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

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时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

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干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五小组:自然界自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

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六小组: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

求和谐发展。

2、重点体味课文最后丹尼斯说的话,他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同学自由讨论。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教师应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奇思妙想,引导同学关注

社会问题。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

(多媒体显示)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

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万人的速度增加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

公元2#年,全球人口将超越60亿……假如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

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倍……到公元3550

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年,人类的质量就会

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假如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

可估量的恶果。”

同学自由发言。

五、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

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妙,知识性强,但读来

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它和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文章的写

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同学考虑,明确: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和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妙;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妙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

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我”

不只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问有答,

反复解开疑问。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2、同学自主选例评析,品味知识性和趣味性。

3、教师也可选例,组织同学集体评议。

如: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作者写来烦而不乱,请细细品味。

如:篇末丹尼斯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有趣隽永,引人

入胜。

六、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

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妙,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

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教育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假如反观人类自身,能

悟到许多……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文章,把自身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七、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自然之道

一天黄昏,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

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洋海龟

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磅。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拼命地爬

向大海,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假如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

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假如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平安。

我恰好碰到了一个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

面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瑟瑟的声

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注意看。”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我们那位年轻的

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的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

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

道。

向导用手压住自身的嘴唇,说:“这是自然之道。”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它们。

“既然你们不干,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协助小海龟。

我们的#把那只反舌鸟给惊跑了。那位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

出来,协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然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个人都#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

急忙忙地奔向平安的大海,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个错误的平安信号,都从巢穴

中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龟们不只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的涌

出洞穴,而且它们这种疯狂的抵触为时过早。黄昏时仍有余光,因此,它们无法

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着眼

睛降落在海滩上。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着它们那在海滩上拼命涉水爬行

的“晚餐”。

“噢,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的叫道,“我们都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身初衷的

恶果,抓住一顶垒球帽,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费力地走进海水里,将小海龟放

掉,然后拼命地挥动手中的帽子,驱赶那一群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空中满是刽子手饱餐后的庆贺声。那两只秃鹰静静地立在海滩上,

希望再能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作为食物。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空

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无精打采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了。

这肃静也许包括着一种深思。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惊呆B、缄默C、争吵D、悔恨

2、小海龟为什么“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对这一现

象作出完整解释的一句话。

3、作者在描写“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身初衷的恶果”时,恰当地

使用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它们是#####、和#

(请用8个字作答)

4、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五种鸟。

5、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

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定回归大海。

B、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6、文中“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

7、文中加点词语“费力”“拼命”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8、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这肃静也许包括着一种深思。”这些人“深思”

的是什么?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深刻、最准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

号内。()

A、假如我们不惊跑那只反舌鸟,就不会发生这样凄惨的事情,是我们杀害

了这些可爱的小海龟。

B、这位向导把小海龟从洞中拉出来,实际上是协助海鸟把更多的小海龟引

出巢穴,导致了这场悲剧。

C、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鲁莽相助,往往适得其反。

D、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需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它,就必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时间紧张,可布置同学课后完成)

参考答案:

1、CADB

2、“黄昏时,假如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

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假如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平安。”

3、抓装走放挥动躯赶

4、反舌鸟军舰鸟海鹅海鸥秃鹰

5、D

《旅鼠之迷》教案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媲(pì)美挑衅(xìn)迷惘(wǎng)笃(dǔ)信啮(niè)齿稽(jī)徘徊

(huái)逃窜(cuàn)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

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

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

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

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

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

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

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

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

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

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

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

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旅鼠之迷》教案3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探究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

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4、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注人口问

题。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

和谐相外,关注人口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无穷的探索空间,无穷的精

神启发。我们要感谢自然,感谢她给予我们的这一切。在这神秘的自然里有许多

让我们震惊的事,(出示图片)还记得斑羚飞渡吗?那悲壮的一幕曾让我们的心灵

受到过极大的震撼。我们曾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们却

无从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救行为,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自然

界里,这样的难解之谜还有很多。

(出示旅鼠图片)

这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也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

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

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

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课文,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⑴找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生字。

⑵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认为值得我们积累的生词。

2、正音 教师出示重点生字字音,学生齐读。

媲(pì)美挑衅(xìn)迷惘(wǎng)笃(dǔ)信

啮(niè)齿滑稽(jī)徘徊(huái)逃窜(cuàn)

3、解词。

教师出示重点生词,解释并运用(造句)(学生积累生词)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过渡:(评价预习情况)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你知道旅鼠的“谜”

有哪些吗?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找出旅鼠的奥秘)

(提醒学生,注意勾划)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

归纳形成板书: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多媒体显示)

⑴惊人的繁殖能力;

⑵控制繁殖,吸引天敌;

⑶死亡大迁移;……

师追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边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其实旅鼠身上还有许

多的谜,请阅读课文,再去发现,提出你的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

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发言,诸如:

⑴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⑵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⑶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

呢?……

3、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

⑴教师过渡:同学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开动自己的

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⑵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

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5、教师总结文章:

同学们,课文通过“我”与丹尼斯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奥秘。

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旅鼠之谜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能感受到:这也许是自然正用

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控制着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敬

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刻含义。

四、讨论与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

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

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师生交流,适时出示多媒体:

(显示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

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

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

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

质量;到公元7#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

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1955年,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我的调查证实,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实在是太高了,几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长22%以上,甚至可能

接近30%,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已经达1300万之多。十年以后中国的人

口将达8亿多,五十年后(#)将增加到26亿,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将达高峰亿。

启示:1)、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

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2、本文的文体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

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自然是伟大的,是可爱的,是生我养我的家园。然而,人类为了经

济和物质上的享受,让我们的家园遭到了破坏,自然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

已快满目苍痍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们的家园吧!我们生每

一个人都应该觉醒:别再干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了,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六、拓展迁移(灵活处理)

1、师过渡:老师在导入时说了,神秘的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你读完了这

一篇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请把它谈

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

所欲言)

2、课后观察与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

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旅鼠之迷》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

3、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4、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写作短小篇章。

【教学重点】

写作观察小文章。

【教学难点】

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还有更奇的,一旦

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莫非要招引天敌来吃掉

纪了,至今还没有解开迷团。这篇《旅鼠之迷》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

个奥秘。

二、简介作者

位梦华,1940年出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

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

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

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

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19

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

个半月的综合性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

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

考察事业奔走呼吁。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

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

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2、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⑴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⑵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

象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⑶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1、默读课文。

2、你能否说说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

3、想想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

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是否同意他

的说法,表达出的思想。

4、 归纳归纳文章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

如:

⑴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

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

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

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⑵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

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迷。

⑶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内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

转化的新趋势。

⑷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

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三大奥秘,默读课文

二、了解文章写法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

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1、记叙的要素衡量: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2、通篇几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是大段大段的,讲的都

是旅鼠的奥秘。

《旅鼠之迷》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3、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的启示。

2、运用对话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2、理解文章末句的含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

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橘红色,吸引天敌吃掉自己,

奇不奇?如果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奇不奇?

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了,至今没有解开谜

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详细介绍旅鼠奥秘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挑衅(xìn)仓皇(cāng)哺乳(bǔ)媲美(pì)徘徊(páihuái)

收敛(liǎn)苔藓(xiǎn)迁徙(xí)啮齿(niè)繁衍(yǎn)

三、整体感知课文,合作探究问题

1、速读课文,找出关于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明确:

第一大奥秘:繁衍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第二大奥秘: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

2、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

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

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3、旅鼠的迁徙为什么说是“死亡迁徙”,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你的看法

是什么?

明确:有的专门研究了各地旅鼠迁移的方向,结果发现,他们最终的目的都

是奔向大海。看法可各抒己见

三、研讨重点,深层探究

师问:从课文中可以获得那些启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共同探讨。

甲组:“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

开旅鼠之迷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

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迷。

乙组: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

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丙组: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

去。

丁组:“旅鼠之迷”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的奥秘。“由

此联想开去,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

继续探究。

戊组: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

化的新趋势。

己组: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

谐发展。

四、难点探究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1、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2、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3、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六、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

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

种形式启发我们,教育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会悟到许

多……

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110

第一、第二题。

2、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观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校园生活的作文

《旅鼠之迷》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10:1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87339217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旅鼠之迷》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旅鼠之迷》教案.pdf

标签:北极旅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