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探析岭南画派在广绣发展中的体现
作者:彭紫珊 张纯桂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又分为潮绣和广绣,其中
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广绣的绣品中运用了岭南画派的中国画
作为绣稿。中国画又分为花鸟画和山水画,此次我们将以陈少芳老师的《我爱小鸡群》为例,
讨论中国画的构图、意境等与广绣绣品是如何结合运用的。
关键词:广绣;中国画;岭南画派;构图
一、广绣与岭南画派的接触与融合
19世纪末,中国在刺绣领域逐渐形成了苏绣、广绣、湘绣、蜀绣四大名绣,代表了全国
刺绣领域最高水平。当时在刺绣界有个行规:绣的不画,画的不绣所以当时的广绣并没有正式
开始与中国画相接触。广绣开始与岭南画派相接触是在光绪年间,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高剑
父先生担任了缤华艺术学校的校长,他的妻子宋铭黄女士亲自在刺绣班任教。后来宋铭黄随高
剑父到上海,另创办“上海女子刺绣院”,宋铭黄以高剑父的花鸟画作为刺绣画稿,改进刺绣针
法,被誉为“改革刺绣工艺的范本”。从此,广绣开始了与岭南画派相接触与融合。
二、岭南画派中国画在广绣绣品中的表现形式
国画做为中国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中国画技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
神。而广绣用针线代替墨线,用其丰富多变的针法,鲜明的表达出中国画的远近层次。现代以
中国画为底稿的广绣作品中,以光线的明暗表现其立体感,根据光线变化采用不同色彩的丝
线,用透视法表现场景远近。
三、中国画在绣品《我爱小鸡群》的体现分析
(一)初见《我爱小鸡群》
《我爱小鸡群》是广绣大师陈少芳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现代广绣的名品。作为观赏者我看
到这个作品的第一感觉是它不像绣品,更像一幅画,像是用彩铅上色的图画。初看第一眼我看
到的是一个少数名族的姑娘,在绿色的草地上开心的玩耍,一旁开着粉色的桃花,绿意
盎然,很春天很有活力;给人再看有种像回到小时候,在奶奶家无忧无虑玩耍的画面,这就是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08:3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81175232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探析岭南画派在广绣发展中的体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探析岭南画派在广绣发展中的体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