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篇

更新时间:2023-11-17 00:39:39 阅读: 评论:0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今日节气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篇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学生会复试问题)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

83487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1

一、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 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

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

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

发现历程法。

()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

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

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 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 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 的运算能

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

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

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1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 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 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

想方法。

()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

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

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

.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2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

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 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四、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

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

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

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

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

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

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83488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2

3

()认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学完高一数学的全部内容,并力争挤

出时间学习高二数学的第一章,为高三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继续实施“导学案教学方法”完善导学案,形成集美中学特色的教学

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做到简单知识自己能学会,较难

知识在老师点拔下能学会,难度大的知识在老师的讲解下能轻松学会。

()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周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两节,并及时的反馈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使老教师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变得活泼生动,充满生机,使新教师

教学水平逐步走向成熟而稳健;组织好期中、期末的复习、考试、出题、评卷、

讲评、个别指导工作,约在12周左右进行期中考试。

()加强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或者跟踪检测,以使他们

成为全市的数学尖子,为学校争光,进而带动全校数学成绩的提高,提高集美中

学的数学层次。

()重点工作放在中下等学生的教学、管理、辅导、心理调节与学习方法指

导上,使他们学所有所得、学有所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

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

以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更大的荣誉。

83489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3

.学情分析

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

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

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

值和人文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重点高中和私立学校扩招的影响下,

我校新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4

2. 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

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

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

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

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

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

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 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

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促进学

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

“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

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

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

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 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

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

感。

. 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

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

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

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

法表示函数。

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及其几何意义,

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

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

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5

2.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

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

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

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

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

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

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 与对

数函数y=loga x互为反函数(a > 0, 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合函数y=x, y=x2, y=x3, y=1/x, y=x1/2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

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

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

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

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

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 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

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

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

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

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

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

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

6

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

论证及应用问题.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

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

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

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教学措施和活动

1. 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

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83490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

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

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

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

7

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

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

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

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

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

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

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

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

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

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

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

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

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

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

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8

四、学情分析:

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

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

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

培养学生 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

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

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

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

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

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

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

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

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表

9

建成语-电的标志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00:3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52779217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安排表4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