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三军在浙江温州大荆的失利与蒋叔南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11-16 18:26:26 阅读: 评论:0

陈仲刘-音乐律动

红十三军在浙江温州大荆的失利与蒋叔南的作用
2023年11月16日发(作者:学习路上)

对无名烈士墓和“千人坑”史实的考证

——《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背后的故事

张善相

(一)

19888月,《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一书,由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被

湮没半个世纪的红十三军战斗业迹展现在世 人面前。许多牺牲的红十三军战士批准为革命

烈士;原被作为“土匪”看待的红十三军战士恢复了名誉;还活着的红十三军战士,定为“失

散红军”,得到优待。

我作为参加征编这本书的工作人员之一,感到高兴。接到新书后,我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

又深感遗憾:红十三军斗争史实中还有两件大事未搞清:一是在玉环县苔山岛上的无名烈士

墓依旧无名;二是埋在大荆“千人坑”中的红十三军战士仍是冤魂。

又经过十多年,在省市县党史工作者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无名烈士找到了真名,“千

人坑”旁建起了“赤魂亭”,两处都被当地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的遗

憾心变成了欣慰。

下面说说我所知道的这两件事调查考证经过。

(二)

苔山岛无名烈士墓考证调查经过

在征集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史料中,我前后三次去苔山岛访问当年参加红十三军活动的

老。我第一次去,他们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上级派来的红军领导人潘先 生,193012

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玉环,尸体掩埋在苔山岛50年了,只听说他是湖南人,不知道他

的真名字。要求我们做党史调查的,把他的真实 情况查清楚。老人们具体介绍了潘先

生在苔山岛活动情形,肯定他是红军重要领导人。还介绍了潘先生在九眼江双条浦江面上被

捕,在分水山北杀害,红军战士冒险 把尸体运回苔山岛,开追悼会,选墓地安葬的经过。

老人们说,50多年来,我们苔山人非常尊敬潘先生,保护他的坟墓。解放以后,坟墓周边

都开垦种农作物了, 潘先生的坟墓完好地保留下来。

我第一次去苔山岛时,亲身接触过潘先生的还有6人,我第三次与《台州日报》记者小

赵一起去苔山时,只留一位95岁高 龄的老人,他们每次都提一个共同的要求:把潘先生的

来历调查清楚,我每次都答应他们:“一定要调查清楚。”但是我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红

十三军与浙南特 委》的书已经出版了,书中选印了胡公冕、金贯真、陈文杰等29名红十三

军领导人简介。仍没有潘先生的名字。

我们编书时收集的资料中,有三个姓潘的 人。中共浙南特委文件中多处提到一个名叫

潘心殷,1931517日中共温州中心县委书记王国桢给中央报告说“我们最坚决的干

部„潘心殷等均于此时牺牲 了。”但他是哪里人,多大年龄,在红十三军任什么职务,都

找不到资料,没法编写他的简介。另一位姓潘的,1930924日向东方局写了一个《关

于浙 南党务军事及工作困难情况》的报告,具名是潘心元。但在浙南的历史文件和民间调

查中都没有这个人名字。《中共党史人物传》中有潘心元这个人名,说他 “1931年任中共

浙江省委书记”“19318月在浙江省温州市被捕牺牲。”时间和地点与苔山岛上的潘先

生对不上号,因此也没法编入。

1990 年我已到退休年龄,当时还集中精力在征编组织史资料,没有时间和精力查清“三

潘”的问题。于是我与玉环县党史办钟强商量,请他再提供一些资料,由我执 笔两人

合写了一篇《红十三军重要人物潘心元考证》一文,19906月刊登在《台州党史通讯》

总第十六期上。我们用当时已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考证,得 出的结论是:潘心殷即是

潘心元,他两次来浙南,第一次是19308月下旬来浙南巡视,一个月后回东方局,1930

1019日第二次到浙南。他的职务 是红十三军政委;牺牲时间是193012月上旬;

牺牲地点是玉环县外塘分水山;苔山岛上的无名烈士墓就是潘心元烈士墓。我们在文章最后

呼吁:“退一步 讲,即使苔山岛这座草墓里不是潘心元烈士的骸骨,那么潘心元烈士的骸

骨在浙南什么地方?苔山岛草墓下埋的又是哪一位红十三军战士?也得进一步调查考证清

楚。”

此文引起多方关注。温州党史办内部刊物全文作了转载,温岭坞根红十三军烈士陵园把

这篇文章放在陈列室里展出,《浙江党史》1991年第1 摘要作了转载,删去第四部分。

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浙江党史》的编辑同意我们“潘心殷即是潘心元”,“职务是

红十三军政委”的看法。对于我们认定 “潘心元牺牲在玉环,骸骨埋在苔山岛”的看法,

还得进一步调查考证。

1994年徐君夫调任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我把潘心元烈士的问题向他 作了汇

报。他很重视,主动向省委党史研究室汇报,取得省里重视。当年9月,由省委党史研究室

牵头,台州、温州、玉环等市县派人参加,组成“潘心元在浙江革 命活动资料征编组”,

开展深入调查考证。同年11月,徐君夫、钟强两赴湖南省,找到年已95高龄的潘心元

夫人周坤元老人。据她回忆:她收到心元最后一 封信是上海大东书局王一鸣转交的,心元

牺牲的地方是浙江温州九江。

我获悉周坤元老人谈话内容后,非常高兴,我说“王一鸣”“九江”这几个字,字字值千金,

苔山岛无名烈士就是潘心元,可以认定了。理由如下:王一鸣,原名金国祥,曾用名金学祥、

金雷鸣,化名兰尘侣、王一鸣、王文、王正鸣,玉环楚门 人,1925年在温州加入中国共产

党,是温州独立支队成员。1929年去上海读书,与上海党组织接上关系。1930年在上海参

加中共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学 习。他常往返于上海与浙南之间。3月参加浙南红军游击总

指挥部的筹建工作,后去上海。8月他与潘心元、严朴三人从上海到浙南。11月任中共台州

中心县委书 记后,又多次去上海向党中央机关汇报工作。由此可见,他与潘心元不是一般

关系。潘心元的家信由他转交是完全可信的。“九江”是“九眼江”的缩语。这三个字

快一点别人听起来成为“九江”。苔山岛老人回忆潘先生被捕的地方是“九眼江的双条浦江

面上”。这是乐清湾靠玉环楚门一边的一个小地名,外地人不知道,地 图上找不到。从没

有到过浙江的周坤元能讲出这个地名,一定是王一鸣(金国祥)传给她的。这与《党史人物

传》讲的潘心元牺牲在浙江温州也没有矛盾。因为当时 玉环县是属温州地区的。

史实搞清后,“潘心元在浙江革命活动资料编组”又走访了《中共党史人物传—潘

心元》撰写人,与他们交换意见,他们完全同意浙江的结论。19959月,中共浙江

省委批准省党史研究室的报告。

潘心元烈士在浙江的史实查清了,我们做地方党史工作的,放下了一颗悬心,保护

烈士墓65年的苔山岛民众,更加欣喜。他们在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筹资数 万元,用水

泥钢筋修好烈士墓和纪念亭。1997年玉环县人民政府命名该烈士墓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99年玉环县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潘心元资料专 辑》2008年清明前夕,潘心元烈士

墓开工奠基仪式在苔山岛举行。潘心元烈士精神将永远激励台州乃至浙江全省人民。

(三)

揭开被“名人”掩盖的冤魂“千人坑”

在编辑《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史料时,我们发现193036月间,在乐清大荆发

生三起战事,因果有些奇特。

3 月中旬,温岭坞根游击队程方明等7名战士化装成商人、香客。到雁荡山南壁宵寺隐

蔽活动,第三天就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包围,全部被抓关押乐清县监狱。418 日,经过狱

内外结合秘密策动,越狱成功,全部归队。被关在监狱里的游击队员能组织越狱成功,而化

装住在寺庙里怎么会全部被捕?难道寺庙里有“内鬼”。

同年5月初,驻在大荆的国民党军队一三五旅第九连,因发不到粮饷发生哗变,连长张

玉之率部投向坞根游击队。游击队派叶景泰率100余战士前去接收,计划将部 队拉进太湖

山里,再与红十三军一团联系。此时,一三九旅旅长李杰三通过大荆豪绅蒋叔南,秘密策划

张玉之“灭匪归营”,当部队进到叶藤岭时,张玉之指挥九连 士兵居高临下突然向红军战

士开枪,叶景泰等12名战士当场牺牲。其余战士撤出战斗,返回坞根游击根据地。515

日上海《民国日报》报道称“„李旅长亲率 一个步兵连,及机关枪、迫击炮各一部„于7

日在大荆将匪共500余人系数包围,战数小时,击毙匪40余名,生擒30余名,夺获枪械

50余支„”这次策划九 连反叛成功,本是蒋叔南的“功劳”,报上讲全是李杰三的功劳。

并且是夸大“战果”,而对蒋叔南一字未提。这其中有什么“奥妙”。

同年628日, 永嘉红十三军第一团徐定魁率部分战士与黄岩一部分农民武装共600余人,

进军海门折回路过大荆隘门岭时,遭到由蒋叔南指挥的地方武装伏击,10余名红军战 士当

场牺牲。红军被打散后,又连续搜山三天,被俘的红军战士全部押到大荆小山头处死。把尸

体掩埋在百岗岭船山。共被杀害471人。此后,这个地方被当地群 众称为“千人坑”。这

么一起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惨案,在当年国民党档案中和《民国日报》上,我们没有找到文字

资料。这又是为什么?

我与温岭党史办李 一鸣(当时我们一起被抽去温州参加整编红十三军史料)商量,一

起去大荆走访一下,在乐清党史办黄抗美陪同下,三人用步行的方式,去大荆,随机访

老年人,向他们了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闹共产”的情形。我们在叶藤岭脚不远的地方,

一位当年亲眼看到叶藤岭战斗的老农,向我们介绍了他所见所闻,与红二团 战士柳金标回

忆的情况基本相同,并没有《民国日报》上写的那样场面。

为了解隘门岭事件,我们在大荆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老者,说起“千人

坑”的事,个个摇头说“惨”,他们还说,当年有人假装“好心人”,把掺有毒药的食品送

给被困在山上的红军战士吃,中毒不能动了,被人抬到“千人坑”。

我们本来不知道蒋叔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走访过程中到雁荡风景点显圣门,在摩崖石

刻上看到他的名,才知道一定是个“名人”。在走访、座谈中,以及我后来参加 征编《括

苍游击根据地》时,接触到一些括苍老所谈及的,我才了解到蒋叔南这个人的一些情况。

他当过大官:“江南五省稽查”(袁世凯当政时的官)。后来 不当官了,回家做雁荡山的

“山大王”(他自称“山贼”)出版雁荡山影集,写雁荡山文章,在雁荡山景区岩石上题词、

留名、摩刻。还集资在雁荡山景区内修桥、 铺路、植树。有人说他“一生事业在名山”。

他交的朋友都是当官的,有名望的。他在家乡没有官职,但他发的话地方官不得不听,甚至

可以调动地方武装。为保 “一方平安”,他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杀。因此,他属下的人在雁

荡山捉到“匪犯”,可以送乐清县监狱关押。国民党军旅长处理部下发生的事件,要请他帮

助;国民 党地方政府要剿灭“匪共”,也要请他出面。

但是,他对自己的“扬名”是有选择的;对宣传雁荡山的事,他乐于扬名,连雁荡山上有“狗

头虎”也要写文 章宣传;对于帮国民党政府做事,他不要扬名。因此,当年发生在大荆的

三件战事中,在国民党政府档案和《民国日报》上找不到蒋叔南的影子。我们在征编《红十

三军与浙南特委》这本资料集时,只能凭老回忆资料,对隘门岭事件留下读者不易发现

的影子:章景濂执笔写的综述中,讲到红一团战斗时,“除了上述战 斗„外,诸如血

战溢门岭„”几个字。我在描画《红十三军活动示意图》中在“溢门岭”、“叶藤岭”两地

名旁加上“主要战斗地点”的标记。

后来我参加 《括苍游击根据地》资料征编工作中,与一些老谈及隘门岭事件时,

也有人另有看法。有说:当年蒋介石对共产党实行斩尽杀绝政策,蒋叔南是蒋介石的同姓加

同学,当然执行蒋介石的政策,“千人坑”事件不要全归蒋叔南。有说:当时永嘉山里下来

的武装,一部分没背枪支,只带扁担,像是从山里下山来抢粮的饥民,不 像正规红军。一

次我参加在永嘉县召开的《括苍游击根据地》征编工作会议,当时永嘉党史办正在调查

隘门岭血战史料。提到这件事引起大家议论。我也简要讲 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意思是:红

十三军一团是在农民武装暴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时间不长,武器不足,给养困难,缺乏正

规训练,没有统一着装,的确还像农民。 但他们是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的行动。对于这一

点,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承认的。国民党永嘉县执委会在193024月连续记载着“县

内匪共勾结为乱,形 势严重”、“楠溪匪共图谋大举”等等。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

报》1930824日报道“浙南红军集中向台州进攻”,我认为指的就是这一次行动。

在省市及有关县市党史部门重视下,又经过十多年深入调查考证,199910月,根据

中共浙江省委和温州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乐清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大荆镇小 山头建造隘门

岭事件纪念亭,定名为“赤魂亭”。20005月乐清市人民政府命名该亭及墓地为“乐清

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1月,浙江省人民政 府追认徐定魁为革命烈士。2009年清

明节,永嘉、乐清两县首次联合在大荆百岗岭船山上举行奠基革命烈士仪式。被一个“名人”

掩盖住的“千人坑”终于昭示 于天下。

(作者系原台州地区党史办干部)

【附录】

蒋叔南其人--红十三军大荆惨案的元凶兼始作俑者

蒋达生

蒋叔南(18841934),乐清县大荆镇人,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入《历代人物与温州》一书。

根据该书《一生事业在名山—由军事家到旅行家的蒋叔南》一文所记,这位“历史人物”的

一生似乎完美无缺:出生于一个贫困知识分子的家庭;早年保定军校学习期间便参加孙中山

先生创办的同盟会,积极投身于反清活动;辛亥革命时,在攻打高昌庙战役中立有战功;

亥革命后,与蒋介石共事,发现此人品质恶劣,‘喷而离开他;次年在总统府任职,当袁世

凯称帝之心暴露,“便以过人之胆量”“力陈帝制之非”,因而受到袁氏训斥;1915年秋,蒋

叔南因“不愿同流合污”“解甲归雁荡,走隐逸之途”;居雁荡二十余年,“淡泊明志,不慕

名利”“全力为开发建设雁荡山而劳瘁奔走”等等。①

笔者最近因工作关系,接触到关于蒋叔南的一些历史资料,十分遗憾地发现蒋的一生与上文

所述出入甚大,特别是漏述了当地七八十岁以上老人几乎人人皆知的一些“旧闻”。本着该

书“编后语”所说的“力求史料真实,寓论于史;对前人既不苛求,也不溢美”的精神,根

据手头搜集到的资料及往大荆采访所得,扼要介绍蒋叔南的历史的另一面,特别是他一手制

造的骇人听闻的红十三军大荆惨案。

蒋叔南何许人也?—蒋叔南,大荆镇东里村人,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有两个兄弟,一个是

清末举人,一个曾任常山县知事。这在当时,应该说在邻里中是炙手可热的,怎么会是“贫

苦知识分子家庭”呢?早年肄业于保定军校第一期,中途退学。辛亥革命时,他在温州教书。

奇怪的是另有一个“蒋叔南”参加攻打上海高昌庙战役,立有战功。民国元年,蒋介石在上

海任陆军八十九团(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因保定同学关系,蒋叔南去上海投靠蒋介石,

任该团团附。②二年,“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人处于逆境,蒋叔南改换门庭,北上投靠

袁世凯。蒋叔南深受袁氏青睐,成为袁氏亲信,曾任江南五省稽查(老百姓说是大侦探)。因

受袁世凯指使谋杀孙中山未遂,后曾被揭发逮捕下狱。③官场失意后,蒋叔南决定回乡当“乡

里王”,成为浙东南著名的大土豪。人称“大老爷”,背后却叫他“蒋天盖”(土话“天滚”

势可盖天的意思,与“南霸天”“北霸天”是同义词)。④

就在他“隐居”在雁荡山“淡泊明志”的岁月里,发生两起他参与、制造的屠杀红十三军的

流血事件。

193051日,驻大荆镇的国民党一三五旅九连因发不到粮晌发生哗变,连长张玉芝率

130余人投向温岭坞根游击队(浙南红军第二独立团)游击队派叶景泰率部份战士前往接

收。两支队伍会合后共三四百人,计划去温岭、乐清、黄岩三县交界的太湖山,与永嘉红军

会合。这时,该旅旅长李杰三来到大荆,串通蒋叔南,给张玉芝写了两封信。明的一封是蒋

叔南写的,以讨马为名;暗的一封是李杰三写的,只有“灭匪归营”四字。张玉芝慑于蒋、

李的威力,便又掉过枪口。7日,当队伍开到叶藤岭时,张指挥九连向游击队发起突然袭击。

游击队措手不及,许多战士在密集的弹雨中纷纷倒下,当场牺牲10余人。

同年628日,徐定魁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部份战士,由温岭大溪折返永

嘉,过隘门岭至乐清石坦山村时,遭蒋叔南指挥地主武装民团的伏击,当场牺牲10余人,

全被砍下头;后续部队溃撤。经连续三四天的搜捕,战俘全被押送到大荆。蒋叔南在小山头

私立公堂,对红军战俘逐一进行审问,然后全被枪杀在城隍庙旁边一块叫炭行的空地上,

年仅16岁的小红军也不放过。蒋叔南下令将尸体横三、竖三像柴月似的垒起来“示众”

血流淌满地。空地上堆放不下,因天气热尸体也发臭了’,即雇人掩埋在百岗岭船山。后来

抓到的便直接押送往船山,枪杀或刀砍在挖好的坑里(老百姓叫“千人坑”)不论死活与否,

统统掩埋。据后来他的侄子告诉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屠杀红军总数为471人。中队长徐定魁

被剖腹挖心。这便是骇人听闻尚未公之于世的红十三军“大荆惨案”

63年以前,在风景如画的雁荡山麓,居然出现这么一幅幅极不相称的血淋淋的画面,然而

这是残酷的历史事实,有人妄图掩盖是掩盖不了的。至今雁荡山区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个个

记忆犹新,追述当日目睹大屠杀的景象时心有余悸。对于叶藤岭事件,在蒋叔南死后他的儿

子们为他撰写的行述中供认不讳,但对隘门岭事件却讳莫如深。正如一位老农说的:“蒋叔

南杀了那么多人,老百姓心都慈()了”。蒋叔南企图杀共邀功,借以东山再起,结果却事

与愿违,老百姓对他无比痛恨,以致死后在行述中不敢写上。尽管蒋叔南在经营雁荡山方面

做了一些工作,毕竟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罕见的血腥屠杀红军战俘的杀人魔王,他的双手

沾满是红军战士的鲜血,是洗不掉的。把这样一个人,经过一翻妆扮,塞入“浙南历史人物”

为之树碑立传,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这决不是对前人的“苛求”。为之树碑立传的应该是

那些被惨遭杀害的红军战士,蒋叔南则应押上历史的审判台!

当我们现场采访时,几乎每个老人都谈起蒋叔南的死,津津乐道发生在60年前的富有传奇

色彩的故事,似乎是借以发泄对这个杀人魔王的无比愤慈和幸灾乐祸。1934年一个夏夜,

蒋叔南溺死在石门潭。根据当时在场的老人回忆,捞上的尸体缺少一只耳朵。一条毯挂在岩

壁树叉上,路上捡到他穿的一双咸草拖鞋。显见那么突然,那么匆促。分析起来,不像前面

那篇文章说的“夜游石门潭,失足落水而段”倒像是当地群众传说的受到人民严厉的惩罚,

是两个来自永嘉的“割稻客”(农忙时替人割稻的帮工)或“大本”(有本领的侠客之类的人)

干的。相传古时,这一带有条恶龙,常常为害百姓。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金都尉的前来伐

龙。后来恶龙被斩死,金都尉也死了。在龙滚过的地方便形成石门潭。后人立庙纪念金都尉。

在碧波荡漾景色幽美的石门潭,60年前又出现一条“恶龙”和两个“金都尉”,人们同样是

不会忘记他们的。

桥作文-弹冠

红十三军在浙江温州大荆的失利与蒋叔南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8:2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30386217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十三军在浙江温州大荆的失利与蒋叔南的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十三军在浙江温州大荆的失利与蒋叔南的作用.pdf

标签:温州雁荡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