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而: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b

更新时间:2023-11-16 17:55:24 阅读: 评论:0

错鄂-裂缝处理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而: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b
2023年11月16日发(作者:干老太太)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

●而:

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等。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⑵连词,表递进,一般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⑶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便”

因释其耒而守株(《察今》

⑷连词,表转折,译为“但”“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⑸连词,表假设,译为“如”“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冯婉贞》

⑹连词,表结果,可译为“因而”“因此”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⑻连词,表修饰,状语标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⑼代词,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⑽助词,表语气、情态、提顿作用。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⑾动词,译为“如”“像”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何:

⑴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⑵疑问代词,表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哪”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⑶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⑷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⑸复音虚词“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⑹复音虚词“何以”“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乎:

⑴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⑵语气助词,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⑶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⑷语气助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⑸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⑹用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乃:

⑴代词,你、你的。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⑵副词,表承接,译为“就”“才”“这才”“于是”等。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副词,表转折,译为“却”“竟”“竟然”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⑷副词,表事物范围的限制,译为“只”

项王乃自引兵而东,于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垓下之战》

⑸副词,用于主谓之间,表确定语气,译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垓下之战》

⑹助词,与“尔”等结合,组成复音词,译为“这样”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

⑴副词,表猜度语气,译为“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⑵副词,表反诘语气,译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⑶副词,表婉商语气,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殽之战》

⑷副词,表期望语气,译为“可要”“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⑸副词,表疑问语气,不译。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⑹连词,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⑺人称代词,他(它)、他(它)的、他(它)们的。

⑻人称代词,我、自己、我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⑼指示代词,其中、其中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⑽指示代词,这个(些)、那个(些)

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且:

⑴副词,表动作将要发生,译为“将”“将要”“马上”

若属皆且为所虏(《殽之战》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⑵副词,表动作行为发生、进行的短暂,译为“暂且”“姑且”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⑶副词,表动作行为达到的程度,译为“已经”“很”

⑷连词,表并列,译为“又„„又”

三军既惑且疑(《孙子》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⑸连词,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况且”“再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赤壁之战》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⑹连词,表让步,译为“即使”“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⑺连词,表选择,译为“抑或”“或者”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然:

⑴连词,表转折,译为“可是”“但是”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雁荡山》

⑵连词,与“而”连用,“然”译为“如此”“这样”“而”译为“可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⑶连词,与“则”连用,表顺承,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⑷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至谷中则森然干霄(《雁荡山》

⑸助词,用于名词后,与前面的“若”“犹”呼应,译为“像„„的样子”“如„„一般”

等。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口技》

⑹动词,译为“认为„„对”

沛公然其计(《鸿门宴》

⑺形容词,译为“是的”“对的”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⑻代词,译为“如此”“这样”

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若:

⑴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你们(的)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⑵动词,像,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⑶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⑷连词,表选择,译为“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⑸连词,与“至”“夫”连用,放在段首或层首,表转入另一层意思。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所:

⑴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短语,译为(所)„„的人”(所)„„

的事情”(所)„„的东西”(所)„„的地方”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所居之官则积年不徙(《张衡传》

⑵助词,与“从”“自”“由”等连用,依次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时间、处所、由来、原因

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抚军不忘所自(《促织》

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

⑶助词,与“为”呼应,构成“为„„所”短语,表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复音虚词“所以”,表手段、目的、凭借、原因等,译为“„„的方法(手段)“„„的

凭借”“„„的原因”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鸿门宴》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名词,处所、地方。

令鼓人各复其所(《国语·晋语九》

⑹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为:

wéi,动词,做。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wéi,动词,是。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wèi,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等。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wèi,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wèi,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wèi,介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为着”“为了”

wèi,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wéi,介词,表被动,有时与“所”呼应使用,译为“被”

还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wéi,助词,表疑问。

何以家为(《汉书·班超传》

何辞为(《鸿门宴》

●焉:

⑴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相当于“之”

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⑵疑问代词(助词),表疑问或反问。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⑶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此)“之”的作用。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促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⑷连词,用于条件和结果分句之间,可译为“才”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⑸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⑹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一般不译。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也:

⑴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⑵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书博鸡者事》

⑶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⑸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以:

⑴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方法等,译为“凭借”“用”“拿”“靠”“按照”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⑵介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由于”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指南录〉后序》

⑶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于”“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雨„„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⑷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和”“跟”“领”“率领”等。

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介词,帮助提宾,译为“把”

先以书遗曹,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秦亦不以城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连词,表并列,译为“而”“又”“和”

身既死兮神以灵(《国殇》

⑺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⑻连词,表承接,译为“而”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⑼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⑽连词,表因果,用于原因分句,译为“因”“因为”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⑾连词,表修饰,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而”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⑿连词,表转折,译为“却”

戎众以无义(《》

⒀连词,表结果,译为“以致”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⒁动词,译为“用”“做”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列传》

⒂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矣:

⑴语气助词,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

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⑵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⑶语气助词,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⑴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法,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

“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因击沛公于座(《鸿门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⑶动词,遵循,沿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⑴介词,引起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

“在„„中”“向”“到”“自从”“对于”“由于”等。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求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察今》

⑵介词,用在形容词后面,表比较,可译为“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⑶介词,用于被动句,引出主动者,译为“被”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⑷介词,表示对象的性质、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与:

yǔ,动词,赠与,赋予。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吾先死留苦与汝(《与妻书》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报刘一丈书》

yǔ,动词,交好,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yǔ,动词,共同,一起。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yǔ,动词,赞成。

吾与点也(《论语》

yǔ,名词,同伙,朋友。

必其人之与也(《原毁》

yù,动词,参与,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yǔ,连词,表并列关系,连接词或短语,相当于“和”“同”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yǔ,连词,连接句子,常与其他虚词配合,表比较、选择关系。

与其坐而待亡(《冯婉贞》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与其不逊也宁固(《训俭示康》

yǔ,介词,译为“和”“跟”“同”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yú,同“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不肯定,相当于“吗”“呢”“吧”

轻寡人与(《唐且不辱使命》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则:

⑴连词,表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连词,表承接,译为“就”“便”“原来是”“原来已经”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厉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⑶连词,表假设,用在前一个分句时,译为“如果”“假如”用在后一个分句时,译为“那

就”“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采草药》

⑷连词,表转折、让步。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⑸判断词,用在主谓间,表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者:

⑴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采草药》

⑵助词,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⑶语气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⑷助词,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等。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⑸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之:

⑴音节助词,用于三字之间,构成四字结构。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赤壁之战》

⑵音节助词,用于副词词尾。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⑶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隆中对》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⑸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⑹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⑺代词,第一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⑻代词,第三人称。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谏逐客书》

⑼指示代词,译为“此”“这”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⑽动词,译为“到”“往”“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登岳阳楼陈与义

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而: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b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7:5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28524217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而: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b.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20个)而:⑴连词,表并列,不译或译为“又b.pdf

标签:温州雁荡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