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第一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
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
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地理位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在一块风水宝地上,西依山,东临河,是一块戈壁沙漠上的绿洲。
至今,一提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许多人都会以是在酒泉。其实酒泉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自
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这里距离酒泉还有近300公里之遥。当时以“酒泉”命名,一
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
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当
时在行政区划上额济纳旗归属甘肃省,直到1979年才归属内蒙古阿拉善盟。
酒泉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
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
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
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发射历史
几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
的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
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
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
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
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
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
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
成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
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
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幕布。此后“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
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
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
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
逃逸救生。
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别称由来
“东风航天城”的由来也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
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名
称。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
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如今,走在这里处处可以发现“东风”的字样。不论
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都有叫“东风”的。
走进东风航天城,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
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
个现代城市。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
河路、红柳路等。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基地还拥有一个专用机
场和自备电厂,常驻人口数千人。
921工程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送上了太空,探索宇宙这一极具挑战
性的航天高科技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争逐的焦点。为此,我国制定了进行跟踪战略性高科技
发展的“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就是“863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被批准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因此工程命名“921”,发射
场定在了创造了无数辉煌战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前41天,江泽民总书记前来中心视
察,为中心题名“东风航天城”。 现在的“东风航天城”是在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两
个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21工程”从选址到竣工,前后不到四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发射场建设挖土石方
60万立方米,钢材用量达两万三千多吨,涉及建筑企业公司9千多家,万余名建设者汗洒
戈壁。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以及航天员区组成。
它综合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直转运的“三垂”模式及远距离测
试发控,具备同时测试一发、装配一发的功能。
1997年底,921工程发射场顺利竣工。在经历了1998年3月发射演练的考验后正式投
入使用。10月20日,921工程零高度逃逸试验首次顺利点火,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射迈出了
成功的第一步。1999年7月25日,随着921工程首发任务专列的进场,中国科学家苦战了
7年的心血第一次付诸了现实。全体官兵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1999年11月20
日6点30分,长征2F火箭点火起飞,12秒程序转弯,120秒抛逃逸塔,200秒整流罩分离,
586秒船箭分离,飞船准确入轨。“神舟”1号飞船的圆满成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心简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
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
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
射场。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
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
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
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
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
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发射场的
地理坐标是 28°14'42.11"N 102° 1'45.77"E。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
(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
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地理位置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
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卫星发
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
之中的不同区域。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
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
洁的地球卫星--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称闻名海内。而今,又以发
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
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
“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
发射历史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
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1985年10月,XSLC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外
星发射业务,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考察团体。先进可靠的设施和条
件,为外星的发射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服务。198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17
个颗国内外通讯卫星,这表明我国已是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掌握商业发射能力与技术的国家之
一,在世界航天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西昌航天城建设的加速和西昌内陆开放城市的崛
起及西昌青山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的设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给许多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
印象与回忆。
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
次国内外卫星发射。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
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
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
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
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
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
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心简介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
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
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中心先后
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
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地理位置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岢岚县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
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发
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
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这里冬长无夏,春
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发射历史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
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一
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
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
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
行的航天发射。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多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共发送22颗卫星,成功率100%,
扭转了“八五”期间、“九五”初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严峻局面,使中国航天在国际上重树雄
风。
不断放飞的卫星绚丽着晋西北高原的夜空。2003年10月21日,中心发射“资源一号”
02星和“创新一号”搭载星取得成功;2004年7月25日,“探测二号”卫星从这里冲向太
空,准确入轨;2004年9月9日,两颗“实践六号”卫星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相映生辉;
2004年11月6日,中心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再传捷报。
对外业务
我国航天发射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发射了多颗国外商业
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心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通信网的卫星发射服务合
同,从1997年9月开始,连续6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整
个组网发射中,该中心以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此后,中心
还成功发射了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4颗商业卫星。2007年9月发射第三颗中巴“资
源一号”卫星,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所获荣誉
中国航天在这里写下了多个“第一”: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
“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随着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已成功
将38颗(至2007年9月)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100%,居世界前列。
航天试验技术研究依托发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在攻关克难中结出累累硕果。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获部委级一等奖,22项获部委级二
等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获国家中青年人才奖和伯乐奖,20人获中国
航天基金奖,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6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取得学位。如
今,这里真正成为一座荟萃航天英才和尖端技术的“卫星城”。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地理位置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约北纬19度19分0秒,东经109度48
分0秒,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现在正在扩张,将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由于此地点的纬度较低,离赤道只有19度,
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建设是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而发展。这
中心将可以用来发射正在研制的重型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
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要,
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
天器的发射任务。
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火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
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
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据称,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
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同时,发射基地选在海南,火箭可以通过水
陆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
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另外,从海南岛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
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建设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设航天发射场时,就曾经把海南岛列为最佳场址之一,但鉴于
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沿海地区很容易被外国军队占领,最终不得不改在较为不易被攻击的
西昌。文昌发射中心在冷战后再开工建设。
海南发射火箭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1988年12月5日,中国第一座用于科
学研究的探空火箭发射场在海南岛西海岸建成,主要是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
试基地。同年12月19日成功发射了火箭。该发射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
试验基地之一,其建成对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基地项目从1994年开始启动,从1988年至2006年,此发射场已经
五次成功的发射了织女系列火箭。现在正在修建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最早可在2010年之
前投入使用。
竞争优势
美国、法国与俄罗斯等航天发射大国仔细研究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对国际发射市场的
影响。这些国家一致认为,海南发射场建成后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抢生
意”的可能性不小。
这些国家的媒体分析认为,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最
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
能力。
众所周知,要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中,就要消耗成百上千公斤的燃料。因此,卫星专
家总是在绞尽脑汁保证卫星功能齐备的同时尽量减轻卫星的重量。但运载火箭的体积不能无
限膨胀,卫星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减轻。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将中国的“长征F”火箭的推力从70多吨提升一个档次,让
中国发射卫星时节约燃料的有效办法,就是将中国的航天发射场从北方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搬”到南方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这就是新卫星发射场选在海南的原因。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该发射场的纬度为
南纬5°,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这也是
“阿丽亚娜”火箭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另外,由美国波音公司牵头的“海上发射”公司,不久前因为发射时火箭爆炸,海上发
射平台受损惨重,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海南卫星发射场的建成可以迅速填补低纬度
发射的市场空白。
美国航天发射专家还估计,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以及将来
的新大推力火箭,推力将可提升10%。在中国将来的登月计划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轻
易地将载人飞船送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或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建立中国的永久性航天
站。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6:2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23015217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发射基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发射基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