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
[摘要]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
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
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史的系列内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顺利
进行,需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实施开放性原则;需要采用先进的方
式手段,贯彻高效性原则;还需要结合地方优势,落实特色性原则。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资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
概念,是依据世界当代课程理念形成的新认识,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
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书指出:“课程资源
的缺乏是困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必然要
求学校提前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放学校,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
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对
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
源引入课程,即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途径。
一、有关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乡土与乡土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教育学上的概念被独立出来应用到教育
教学当中,其核心和特色要落在“乡土”二字之上。《简明古汉语字
-
1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典》中对,“乡”字的意义解释共有12种,其中核心要义包括:古代
地方组织单位;城市以外的地区;地方;出生地,家乡。另外,“乡”
字还含有一个特殊的语义就是“崇尚”。而字典上对“土”字的意义
解释共有14种,其核心要义除了泥土、乡土等外,还有以下三个特
殊含义:社神,土地之神;“八音”之一,指埙等陶制的乐器;通“杜”,
指根。
综合“乡”与“土”这两个语义的内涵元素,我们可以发现,
“乡土”不仅仅是人们出生的城市以外的某一个特定的地方,里面还
包含着祭祀、音乐以及值得人们崇尚的养育我们的根等丰富的内涵。
由此看来,“乡”与“土”的组合“乡土”一词,虽然是一个大家都
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笔者认为,“乡土”
的定义不是凝固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名词,
更多是个体内在的生活表征,包含着区域特点(自然要素)和经验意识
(人文要素),它随着一个人居住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此的认同和关怀
的程度而变化不定。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
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
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
和文化。”这是有关“乡土”概念的人文定义。由是观之,“乡土”一
词的价值取向不是二维的,而是四维的。即在“人”和“地方”之间
还涵盖着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故事以及为人为事所遗留下
来的情和理。所以,“乡土”这个概念呈现出“人、事、情、地方”
这样一个动态回环立体的四维结构,如图1。
-
2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至于“资源”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现代汉语规范词
典》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概而言之,“资源”
就是指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能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以及进入课程
的带有乡土意味的资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它的外延,二
是它的内涵。从其外延来说,乡土资源必须是反映某一个地区地域自
然特色的内容,其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而从其内涵来说,
乡土资源则要是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内容,其主题是
人们所熟悉的和亲切的。因此,我们所要表述的教育学意义上的“乡
土资源”是指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
的物质性以及非物质性的内容系列。
(二)课程与课程资源
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
与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
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而从“课程”扩充到“课程资源”,则
其指向性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充,在各种各样的文献和专家学者
的论述中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从概念的范围来界定的定义
吴刚平先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
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
-
3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2、从概念的指向性来界定的定义
范兆雄先生认为:“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
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
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3、从概念的组成结构来界定的定义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
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
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
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
的媒介。”
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得出—个共性的结论,就是“课程资
源”包含着两个核心关键词,这就是“教育内容”和“课程活动”。
也就是说,“课程资源”是在课程活动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有教育意
义的内容。 (三)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其开发意义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尝试给“乡土课程资源”下一个通俗易
懂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定义,那就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
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
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
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
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考察一下“乡土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乡土课
-
4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程资源所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地区的风物人情,是师生生活圈
子中熟悉的领域中的熟悉事物。重视这些内容,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
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
的。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引导师生回归到自己心灵中熟悉的领
地,通过发现、重温和贴近这些资源,从而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
所进步。这也是同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内涵一脉相承的。因此,
搞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对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推进新课程
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了新的逻辑思路,即
以相对确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参照系,打破学校围墙,沟通社区,建
立学生——教师——学者的联动机制,使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更切合
实际。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从以下方面着眼。
1、学科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体现。因而
就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西樵第一小学紧紧
抓住西樵本地的山水风物和社会经济等乡土资源,结合学科实际,进
-
5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行了一系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具体操作模式为:
第一,语文科:借助南粤名山——西樵山众多的自然景点、
名人故事以及西樵山上的诗篇、对联、石刻等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进
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校本教材。
第二,数学科:结合西樵是中国纺织面料之乡,经济贸易往
来兴旺发达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数学。
第三,英语科:利用西樵山是佛山新八景之首的特点,引导
学生学会用日常英语向游客或商家介绍西樵的景点、特产、名人事迹、
饮食习惯、布料等。
第四,科学科:通过收集西樵山上的植物标本,开展山上岩
层土质研究、桑蚕种养、缫丝过程、特色水产养殖等活动,培养学生
的动手探究能力。
第五,艺术科:组织学生到西樵山景点参观写生,欣赏西樵
山上的摩崖石刻,拓展学生欣赏艺术的资源。
第六,体育科:发掘西樵作为首个“中国龙狮名镇”、又是
一代武学宗师黄飞鸿的故乡的优势,开展龙狮进校园活动,组建学生
狮艺武术队,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愉悦学生的身心。
在这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
成为了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课程因乡土资源的开发介
入而活泼生色,乡土资源也因学科课程的规范指导而有了坚实的开发
载体,两者相得益彰。
2、参与的开放性
-
6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除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包括家长、当
地和外地的学者等社会人士。在由笔者主持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
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白于蓝教授等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本地的原佛
山大学地理系退休教授杜学成、《西樵山志》主编关祥老师等均亲自
带队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而参与开放性
的一大亮点就是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
如:倡导利用博客进行教师发展研究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博
士在了解了我们所作的研究后,热情地为我们的成果作序;海南省课
改实验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教育培训院院长蒋敦杰先生更是以《一个
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博客》为题留言指导。
这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就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中“你问我
答”的模式,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思想空间,从而促进乡土课程资源开
发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3、空间的开放性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要让
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我
们课题组的师生从2006年2月至12月期间,利用周末、五一、十一
等节假日时间先后组织师生10多次登上西樵山考察地质地貌、植被
生长、名胜古迹;30多次深入到民乐祖仁村解元巷、上金鸥松塘村、
樵园社区等地去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还20多
次进入到如西樵轻纺城、龙光集团等企业工厂开展面料织造生产等的
-
7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调查研究,可以说的上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乡土课程资源
开发。
(二)高效性原则
日常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性,追求课堂效率。同样,乡土课
程资源开发也要讲求实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新课程学科教学内
容的有益补充的目标。
1、开发内容的实效性
乡土资源的指向通常是带有历史性的内容和地域性的内容,
传统的方式是调查整理后再通过笔墨或者口耳传播。而在社会进入信
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其快捷迅速、超大容量和传播范围
广等特点成为乡土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利用南海作为全国信息
示范区的优势,创建了西樵教育研究课题博客。截至到2007年底,
师生在博客里上传各类图文资源847篇,评论留言1081条,博客浏
览量达441043人次。大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帖和留言,展开激烈的讨
论与评价,不断修正调查、开发所得资源,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的效果。
2、操作过程的有效性。
在内容和方法确定后,要落实好任务,保证责任到人,以达
到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五大部分18个专题,
分别由镇教研室教研员与历史、地理、生物和科学等四个中心教研组
组长负责统领18位老师组成五支研究小队,带领学生按专题进行归
-
8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类和开发。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包含三个层次,就是原色、原点和原味。
1、原色
“每一种文化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是丰富的色彩中必有一种
最基本的色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原色。文化原色有如细胞遗传
中染色体,她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赋予民族生命以基本的品
行。”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原色就是该地区群众共同的精神观念,
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具体到广东南海西樵,其文
化原色是一种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红色。从康有为走出西樵山三湖
书院,倡导“公车上书”,拉开“百日维新”的大幕,推行了一场轰
轰烈烈的变法;到陈启沅发明机械缫丝工艺,创办中国首个民族资本
工厂;再到今天敢为人先的狮艺以及龙舟等健儿的英勇战绩无不折射
出该地域奔放豪迈的文化原色。而这也正是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可
以纳入课程的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名人课程资源。
2、原点
“每一个族类的生存品味都有一个原点,其原点是该民族跨
越自然与社会、人文和祉在的风水岭,也是该民族根性的真正原生
点。”文化的原点就相当于文化的源泉,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提到
乡土文化的原点,笔者认为广东南海所在地佛山是著名的武术之乡,
又是明朝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崇文尚
-
9
百度文库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武之风就是本地文化的原点。现在南海区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正积极
打造南海文化品牌,擦亮“文康武鸿”这块招牌,即文有康有为,武
有黄飞鸿。这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同时他们也正是我们青少年今天
应该学习的榜样。可以说,崇文尚武已经成为西樵本地人内在的独特
基因,因而也就成为了当地学生精神方面的宝贵课程资源。
3、原味
每一个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品位,而品位由品味出,决定
地域文化品味的是一个地方群众心灵的选择,也是经历过历史的浪淘
之后沉淀下来的独特的元素。这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原味。广东南海
西樵目前正以旅游和纺织为发展龙头,打造西樵山这座理学名山和
“珠江文明的灯塔”这个新石器时期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品牌。发掘这
一文化原味,努力普及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资源,既可以让学生的心
灵得到陶冶,情趣得到提升,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
些特色资源也正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等课程的有效补充。
-
10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5:4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20995217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