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课程表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课程
1.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阎步克教授、邓小南教授)
古代,是神秘而遥远的过去;历史,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政治的兴衰变迁,文化的
陶育扬弃,渗透在当代,积淀在今天。欢迎大家走入我们的课堂,共同感受数千年历史的政
治风云和文化奥秘。
2.中国人民大学《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宋志明教授)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这是冯友兰先生的宏愿,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
宏愿。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国传统哲学之火?关键在于把握哲学精神、宇宙论、本体论、方
法论、知行观、价值观六个接点。
3.北京师范大学《千古名月》(于丹教授)
月亮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蕴,几乎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她自己的月亮神话,每一
个民族都有她自己对月亮的解读。月亮在宁静之下,让我们真诚地从内心唤醒了关于生命的
记忆,留下了那些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身边、陪伴我们走过生命历程的千古名句。月亮,
这一历尽千万年历史沧桑的见证者,通过穿越不同民族的文化视野,在每一个赏月者的内心
投射出了对世事的不同感悟,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心中的月亮又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跟随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一起解读《千古名月》。
4.南开大学《六大名著导读》(陈洪教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有六部诞生于明清时期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
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这“六大名著”代表了中
国叙事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也是传播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作品。诞生于历史长
河,却依然“活”在当今的中国文化中,它们为何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怎样的艺术魅力让它
们在今天仍然拥有千千万万的读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洪教授将引领
您走近“六大名著”。
5.东南大学《戏曲史话》(王廷信教授)
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漫长的历史、精湛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舞台表演体系令世
人叹为观止。王廷信教授的《戏曲史话》从村坊小曲、文人雅好、佳作如云、剧种多样等方
面简明扼要地道出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戏曲经典剧目的文学特质和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有
魅力,内容充实、见解独特、讲述生动、引人入胜,对大学生和普通受众学习和了解戏曲史
及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特点、理解和体悟戏曲文学的精髓及神韵大有裨益。
6.浙江大学《王阳明心学》(董平教授)
“宋明理学”是历时悠久、形态多样、成果丰硕而又波澜壮阔的一次思想文化与哲学运动。
王阳明心学既作为“宋明理学”之整体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又为明代中叶之后思想文化的发
展独辟新天。五百年来,照耀世道人心,激扬人间正气。王阳明传奇的一生令人神往,他博
大的胸怀令人景仰,他深邃的思想使他跻身于世界哲人之林。如果你想了解王阳明心学,浙
江大学董平教授将与你一起进入他的思想世界,体会他明莹澄澈的心灵,领悟他万物一体的
境界……
7.华南理工大学《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何镜堂院士)
建筑设计中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筑师面对各方压力应该如
何抓住主要矛盾?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
士,将通过《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把他多年设计生涯中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分享给大家。课
程内容既包括何镜堂院士最为主要的建筑理念——“两观三性”理论,也包括一系列他最满意
的设计作品的介绍。何镜堂院士还将与大家分享中国馆设计的心路历程。
8.四川大学《中国诗歌艺术》(王红教授)
一首好诗几乎就是一个精致的梦,写诗的人织梦,爱诗的人有梦。在纷繁万变的人生、
忙忙碌碌的当代生活中,内心深藏着“精神贵族”的梦,经由语言艺术渠道,实现心与心的碰
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领悟本民族高贵的人文精神,摇荡性灵,陶冶情操,是《中国诗歌
艺术》课程的题内之义。
中国诗歌何以震撼人心?诗的语言魔力何在?诗的时空与现实时空是一回事吗?本课
程将与你一同讨论这类有趣的问题。
9.清华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樊富珉教授)
你是否清楚自己进入大学后的目标是什么?你是否有过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喜欢干什
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困惑?《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生涯规划专题”将协助你走出
迷茫,认识自我,探索职业,确立目标,把握人生,为追寻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为什么生活中有的人快乐,有的人忧郁?为什么财富越多反而越不幸福?快乐的人都有
哪些心理特征?你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吗?《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积极心态专题”将和你
一起走进研究健康和幸福的积极心理学,探讨影响快乐的因素,养成凡事往好处想的习惯,
让你拥有积极的心态,幸福的人生。
10.北京师范大学《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峥教授)
你想了解爱因斯坦和霍金吗?你想了解神秘的黑洞和宇宙吗?《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
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创新历程和霍金不屈不挠的科学生涯。什么是双生
子佯谬?宇航员会比留在地球上的他的双胞胎兄弟年轻吗?怎样理解时空弯曲?黑洞有哪
些特点?如何理解宇宙大爆炸模型?它有哪些观测证明?有没有时空隧道?能不能制造时
间机器使人回到自己的过去?本讲座回答了上述问题,同时澄清了对宇宙膨胀、大爆炸和星
系红移的一些错误理解。
11.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王越院士)
在信息社会、信息科技的共同对立统一的快速发展中,产生了一个永远不可回避的问题,
那就是信息安全与对抗。“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那么信息系统安全对抗的矛盾演化的
顶层之“道”是什么?如何转化为可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如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
何系统提升信息安全的意识?又如何更为主动和灵活地破解信息安全与对抗问题以支持信
息社会的更好发展?《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给出了一种原理性的方案。
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演讲与口才》(姚小玲教授)
沟通与表达是职场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才能。沟通的前提是与人为
善,表达的基础是认识自己。沟通和表达体现的是对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张扬。怎样展现真实
的自己?怎样拉近你我他的间距?怎样阐释家国天下事?《演讲与口才》是你修养心灵的讲
习所、奋发励志的加油站。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概论》(杨超教授)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将不断征服天空、探索宇宙。
《航空航天概论》将为大家展示航空航天发展的壮丽史诗和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历程,通过
航空航天基本知识和飞行器科学技术的学习,领略航空航天的魅力,体会人类不断探索的奋
斗精神,畅想太空的奥秘和未来。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航空航天事业将不
断发展,人类对广阔宇宙的了解也将不断加深。
14.吉林大学《哲学通论》(孙正聿教授)
哲学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的最引人入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哲学不是宗教,为什
么它给予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它赋予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它启迪
人以真理?难道哲学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吗?让我们在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
方式的比较中去体悟哲学、走进哲学。
15.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庞维国教授)
为什么到了成年以后,外语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为什么有些知识记起来迅速,有些知识
学起来缓慢?为什么苦口婆心的劝学,不仅不能鼓励学生,反而让他们反感?为什么我们习
惯的学习方式有时低效,而高效的学习方式又让我们不太习惯?《学习心理学》带您走进学
习的心理世界,为您描绘学习的心理画面,为你纠正各种学习偏见,为你成长提供新的支点。
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认识宇宙》(向守平教授)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有多大?时间有开始和末日吗?人类在宇宙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
置?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吗?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认识宇宙》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
使你用不多的时间就可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进程,得知现代科学对上述问题的解答。
大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
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头顶上灿烂的宇宙吧!
17.武汉大学《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赵林教授)
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以美轮美奂的神话传说、崇高典雅的奥林匹亚竞技会、
寓意深刻的命运悲剧和充满睿智的哲学思想而著称于世。无论是爱琴海文明依稀如梦的断壁
残垣,还是城邦文明气势恢弘的神殿剧场,抑或希腊化时代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都在不断
地激励着后世人们的浪漫理想和英雄豪情,使得古希腊文化成为西方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和梦幻故乡。武汉大学赵林教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对整个希腊文明的发生、发展
和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生动而贴切地引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走进交织着神
话氛围和哲学意境的古希腊文明。
18.中南大学《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蔡自兴教授、刘丽珏副教授)
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写诗绘画和思考问题吗?机器智能最终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
呢?《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讲述了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以生动有趣的例子讲解了经
典人工智能的推理和搜索技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公众当前关注的研究热点:机器人学、计
算智能以及模仿蚁群、鸟群和鱼群社会行为的群智能技术。引人入胜的素材、精心设计的例
子、理论联系实际和通俗易懂的讲授,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神奇的人工智能世界,让我们一探
人工智能的奥秘。
19.湖南大学《现代礼仪》(袁涤非副教授)
现代社会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离不开现代礼仪。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大
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您想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
度有气质的现代人吗?您想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信任与尊重吗?您想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享受
成功的喜悦吗?请您欣赏湖南大学袁涤非副教授为您精彩讲授的《现代礼仪》。本课程分为
“礼仪概说”、“仪表仪态”、“言谈礼仪”、“生活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等八讲。理
论性、实践性、艺术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张弛有度,精彩纷呈,让您受用终生。
20.中山大学《视觉文化批评》(冯原教授)
《视觉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结合多种其它的理论资源,审视和考查各种不同
的视觉对象,形成一个新颖的、跨学科的解释框架。课程内容包括建筑、城市、景观、居所
等空间对象;也包括艺术、影像、声音和肢体语言等表意符号体系。其目标在于呈现出如何
塑造视觉表象的社会力量与历史过程,以揭示隐藏在视觉体验背后的各种社会生产机制,并
对审美、艺术和象征的领域提出诸多的解构性批评。
本文发布于:2023-11-16 13:2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1120732169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首批大学公开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首批大学公开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