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专栏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栏目导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紫台成立于1950年
5月20日,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也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
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台是中国天文学会的挂靠单位,《天文学报》(季刊)和英文刊
《Chin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的承办单位。紫台设4个研究部、5个实验室和7个野外业务观测台
站,共有26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元。
让我们从不同专业的角度,走进紫台的东亚地区最大最全的天文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图书馆”“中
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以及“中科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
室”“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巡礼
—— 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
Department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撰文 / 张 旸
在长江之滨、虎踞龙盘的金陵城内,坐落着中国第一
座国立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它是中国最重要的
天文学研究基地之一,近百年来在天文领域的开拓跋涉与
不倦奋斗,令其光耀华夏,蜚声世界。
有战略眼光的天文学家,他在那个时代的所闻所见,令他
强烈意识到创建现代天文台,开创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必要
性和紧迫性。
专 栏Column
紫金山天文台古天文仪器
辛亥革命之后,北京的国民政府接管了原封建王朝钦
天监的观象台,成立了中央观象台,相当于当时的国家天
文台,由高鲁出任台长。但这基本上是只有古代青铜天文
仪器、没有现代望远镜的新瓶旧酒。高鲁先生作为身兼科
学家、政府要员的跨界人物,联络志同道合人士,在蔡元
培等的支持下,开始了创建现代天文台的努力。直到1934
年,这个一代中国人的天文之梦,终于在南京成真:先是
于1928年成立了以高鲁为所长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后来于1934年由高鲁的继任者、天文学家余青松先生主
持,在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上建成了紫金山天文台。
Column专栏
陆埮院士是中国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巨擘,一生作
出许多开创性的杰出贡献,培养出大批卓有建树的弟子高
徒,同时也是一位天文科普大家。陆埮院士生前每年都要
为大中学生举办二三十场科普报告,惠及无数学子,甚至
将一些学生吸引进专业天文学研究的殿堂。他与其大学同
学罗辽复教授合著的《物质探微:从电子到夸克》,以科普
著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思潮研究员是社会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行星天文学
家。他的科普方向主要集中在行星天文、陨石、不明飞行
物与地外生命探索等领域。他数十年乐此不疲地为广大天
文爱好者答疑解惑。听过他的科普报告、看过他的科普文
章和科普著作的青少年不计其数。王思潮的科普工作赢得
专 栏Column
夜观星象
在组织机构方面,紫金山天文台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
科普部,是中科院各研究所当中最早成立的专职科普部门
之一。它一方面统筹全台的科普工作,一方面主要负责紫
金山园区的开放运营,并立足该基地开展各类科普工作。
以多个观测台站为基础,紫金山天文台常规开展了内容丰
富的科普教育活动。例如晚间观星活动、特殊天象观测活
动、举办以天文为主题的活动或展览、儿童天文教育和天
文冬夏令营等。
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正在教育部门的资助下,计划利用紫金
山天文台的观测台站与该校共建科普天文台。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15: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032555216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巡礼——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巡礼——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