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15 13:44:33 阅读: 评论:0

仿佛的拼音-指鹿为马的故事

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2023年11月15日发(作者:疯牛)

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1.1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概况

1.1.1项目名称: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

法定代表人:徐胜涛

办公地点:兴隆县兴隆镇

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为兴隆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该局负责旅游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旅

游业的方针、政策、法规;拟定全县旅游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并

监督实施;对全县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实

施行业管理;指导协调全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

核准各类旅游接待设施项目;推行旅游服务标准,监督检查旅

游市场秩序、服务质量、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工作;受理旅游

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负责有关行政

复议工作等。

该局负责商务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内

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方

针、政策;拟订全县相应的发展规划及有关规定、办法和措施;

起草全县商品流通、物资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有关地方性规

章、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市场准则;调查研究流通行业重大

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参与拟定全县对外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

2

和相关政策,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全县进出口贸易状况,

出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和调整经济结构的

建议,指导、协调全县进出口工作;负责全县对外经济合作工

作;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机关事业编制38人,下设办公室、

旅游资源与市场科、旅游行业管理科、人事财务审计科、市场

科、外资外贸外经管理科、综合业务科、兴隆县畜禽定点屠宰

管理办公室、兴隆县酒类监督管理局。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项目编制工程咨询协议;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标准、规定、规范及定额以及

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3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规范和上级有关部门的

文件精神;

2.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功能需要、场地情况,综合

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合理统筹安排用房的性质,在投资

最省的前提下,达到项目建设单位的建设目的。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工

程方案、投资估算等内容进行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3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地理位

置东经11734.5分,北纬4023

36秒。位于燕山主峰南麓,长城北侧,

海拔960米,隶属于国家天文台光学开

放实验室,是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星系光

学天文观测基地。目前基地承担着三大任务:一是观测基地,

2.16 米望远镜及其他小望远镜都向国内外天文界开放;二是

技术基地,发挥天文高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国家任务;三是科

普基地免费承担各大学及研究生天文专业观测实习教育、

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设有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望远

,1.26米红外望远镜及与之配套的观测和研究设备、6090

米施密特望远镜、85厘米反射望远镜、80厘米反射望远镜、

60厘米反光望远镜。所处区域具有天文宁静度好,大气透明

度好的天文观测优势,每年有240-260天光谱观测夜,

100-120天测光观测夜。973项目研究人员利用施密特望远镜

的多色测光系统对一大批近邻星系团进行了观测,积累了大量

的数据,处理并发表了其中多个星系团的多色测光数据,得到

NASAIPACExtragalacticDataba收录;长期观测所积累的

70BATC巡天天区131415色中带滤光片的多色测光

数据,成为我国第一个被国际CDSVizieRService收录的

4

天体物理数据,为国内外天文学家共享。如天文学家还利用国

60厘米望远镜发现超新星40颗。不仅是中国天文学研究

方面的丰硕成果,也是国产光学望远镜在这一方面的新突破。

这个观测基地每年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20篇。

20104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

延东视察了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并就做好观测基地

周围环境保护,服务好观测基地建设,发挥好国家天文台优势,

带动科普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做出明确指示。陈全国省长就

落实刘延东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多次过问进展情况,

5月份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五项重要指示。

德市市委杨书记对此事高度重视,及时召集市、县有关负责

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由他亲自挂帅的专门组织机构,

2010612日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

委员刘延东和陈全国省长的指示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兴隆县

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国

家、省市领导指示精神,并与国家天文台共同谋划了建设“兴

隆天文科普城”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兴隆县天文科普城项目总

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兴隆县委县政府根据项目前期工作安

排,决定先实施天文科普馆项目。

1.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在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

调整的大背景下,兴隆县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区位

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谋划建设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

5

科普馆项目显得尤为迫切和紧急,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发挥兴隆县区位优势,推进科普旅游事业发展。

兴隆县地处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城市结合部,县城

距北京135公里、天津156公里、唐山160公里、承德126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省22个环京津市县之一,是我省

环京津休闲产业带重点县。同时,北京、天津有广泛的天文爱

好者群体,天文科普旅游有着巨大的客源市场。实施本项目在

丰富和推进兴隆县旅游市场的同时,又开展了天文科普宣传,

增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天文科学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科

学、爱科学、用科学意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现代

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施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符合兴隆产

业发展政策。

兴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燕山地区最为优秀的生态

资源,是京津周边最大一块绿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

65.76%,夏季平均气温比北京、天津低5-8℃,是京津“凉岛”

和“天然氧吧”,境内有海拔2118米被誉为“京东第一峰”的雾灵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北方小黄山”之称的六里坪省级森林

公园,有“北方张家界”之称的九龙潭等山岳景观和峡谷水涧地

貌,有亚洲最大的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

天文望远镜),还有发育在15亿年以前的兴隆溶洞等地质旅

游资源。全县旅游资源门类齐全(有峰、林、水、洞、天)

6

资源禀赋优秀,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已通过专家评审,每年迎来

大批北京、天津、唐山等地游客游览观光。近年来,兴隆县立

足兴隆实际,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

2009年承德市旅游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四大一推一建”(“大讨

论、大培训、大谋划、大招商,强力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国

际旅游城市”)活动,对兴隆县旅游产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将

休闲旅游产业做为兴隆的支柱产业,确定了建设环京津休闲旅

游强县的发展目标。兴隆天文科普馆项目,做为休闲旅游产业

龙头项目,符合兴隆县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同时,天文科普

馆项目的建设既可以为天文知识的科学普及提供活动场所和

平台,又能丰富兴隆乃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内涵,填补我国北

方天文科普旅游方面的空白。当地将借助该项目积极推进休闲

旅游产业发展,将兴隆打造成集峰、林、水、洞、天为一体的

环京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本项目属于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其他服务业中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

态旅游及其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文化艺术、新闻

出版、广播影视、大众文化、科普、体育设施建设及产业化运

营”项鼓励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实施天文科普馆项目可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步

伐。

兴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要把天文科普馆项目建成国内一

于一体,全国最大的天文科普基地、少儿科普基地,打造河北

省休闲旅游新亮点的总体目标。目标实现后,将为兴隆县经济

上一台阶创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

一步加快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步伐,扩大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

中比重,为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居民增加更多的收入。

(四)天文科普馆项目面临良好的建设机遇,是时代发展

的需要。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是世界最大的光学观测基地之一,

有亚洲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兴隆县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形

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几年前,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和国家天

文台积极谋划和推进开展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

目前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已被确立为国家科普基地,具备了

开放条件,项目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加之,国家、省市领导

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有承德市市委杨书记、国家天文台刘书记

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在承德市政府及市直部门的

大力支持,国内一流的天文科普馆项目必将早日建成,发挥效

益。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1.6项目概况

1.6.1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兴隆县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

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5公里处,处于规划的兴隆县

8

天文科普城的场区内的南部。本项目占地26435平方米,由

四块土地组成,其中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13246平方米,科

技馆场区11639平方米,北部两个山顶的天文观测台场地分

别为1000平方米和550平方米。本项目占用土地中,农用地

15567平方米(其中耕地8155平方米),建设用地1881平方

米,未利用地8987平方米。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与科技馆场

区隔一条直通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道路相对,科技馆服务

设施场区和科技馆场区北邻土地现状分别为林地和河套村民

居,南侧隔长河套村民居为112国道,科技馆场区东侧为河

套村集体林地,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西侧为林地。本项目建设

场址紧邻112国道,距兴隆县城8.6公里,距奇石谷和六里坪

景区5公里、兴隆溶洞18公里、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

公里。交通便利,场区周围基础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建设条件

较好。

1.6.2建设规模与内容

根据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功能需要以及场

地的实际情况,新建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登山步道2250

平方米。项目场区占地26435平方米。

新建总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其中:

科技馆: 6800平方米;

科普教室: 496平方米

科普天文台: 1040平方米;

综合服务楼: 3690平方米;

9

水泵房: 42平方米;

变电室: 72平方米;

锅炉房: 120平方米;

门卫: 30平方米;

消防水池:400立方米(科技馆场区)260立方米(科

技馆服务设施场区)

1.6.3主要建设条件

1.6.3.1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场址内现无给水设施,拟利用地下水作为本项目

水源,新打水井1眼,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目前场外无市政

排水设施,室外雨水经收集后排至场外河沟,生活污水经化粪

池处理,利用场区内排水设施收集后,利用新建的地下埋地式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场区绿化和道路浇洒。

本项目电源从112国道10kV线路T接引入场区变电室,经变

压后再向各建筑物供电,可满足项目供电需要。

1.6.4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6086.9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3928.11万元,设备购置费603.00万元,安装工程费55.3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49.66万元,预备费450.89万元。

资金来源:拟争取省预算内基建资金3000万元,其余

3086.96万元由市、县财政筹措解决。

1.6.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本项目建筑面积 12290 m

1.2 总用地面积 26435 折合39.65 m

2 建设内容

2.1 科技馆 m6800 地上3层地下1

2.2 科普教室 496 1

2.3 科普天文台 1 m1040

2.4 综合服务楼 地上3 3690 m

2.5 水泵房 1 42

2.6 变电室 72 m1

2.7 锅炉房 m120 1

2.8 门卫 m 30 2

2.9 消防水池 m400260 地下、2

2

2

2

m

2

2

2

m

2

2

2

2

3

m 2250 900米,宽2.5 2.10 登山步道

2

万元 6086.96

482 万元

3 总投资

4 正常年服务支出

11

5

6

正常年服务效益

年均节余

万元

万元

495

13

1.7结论与建议

1.7.1结论

本项目属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科普设施建设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方案符合兴隆县建设

总体规划。本项目是集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

目,项目实施后,不仅可普及天文和航天科学技术知识,为全

民科学技术普及提供教育场所,同时利用好当地区位优势,

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把本项目打造成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一

个亮点。同时对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兴隆县可持

续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依据现有的建设条件,

按照兴隆县天文科普城总体安排,确定的本项目建设规模和建

设方案合理。本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

可行。

1.7.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尽快建设并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应

加紧筹措资金和落实建设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12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兴隆县旅游情况

兴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兴隆县立足兴隆实际,

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2009年兴隆县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四大一推一建”活动,对兴隆县旅

游产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将休闲旅游产业做为兴隆的支柱产

业,确定了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2009年接

待游客4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亿元。2005-2009

期间每年游客增长率均保持了15%,成绩斐然。

2.2需求分析

兴隆县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以国家天文台在兴隆县观测基

地为依托,以转变当地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抓

手,加快推进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建设。确定项

目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天文科普教育、旅游休闲要求,把项目建

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天文科普基地、少儿科普基地,成为河北省

休闲旅游新亮点的总体目标。经预测,天文科普馆年旅游人数

可达6万人。

根据项目的总体定位、旅游市场情况,项目将建设科技馆,

科普教室,科普天文台,旅游接待综合服务用房及配套服务设

施。项目建设规模测算详细情况见下表。

3-1

项目建设规模测算表

预测应建规模 拟建

序号 建设内容 标准 备注

(平方米) 规模

科普城规划展示

1 科技馆 6800 6800

内容需要

2 科普教室 3.2平方米人 480 496 容纳150

3 科普天文台 1040 1040

60CM望远镜天直径18.4米圆形

3.1 532 532

文台和观测平台 建筑(2层)

直径18米的圆形

3.2 太阳天文台 508 508

建筑(2层)

4 综合服务楼 3790 3690

4.1 客房 13-16平方米床 3000 2900 200

4.2 中西餐厅 2.6平方米人 520 530 200人中西餐厅

4.3 会议室 1.8平方米人 270 260 150人会议室

5 水泵房 40 42

6 变电室 70 72

7 锅炉房 120 120

7 门卫 30 30

合计 平方米 12370 12290

8 登山步道 平方米 2250 2250

3-2

根据以上统计和测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应为12370

方米。

2.3建设规模

根据本项目的发展规划设想,通过对场区进行规划,综合

确定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登山步道2250平方米。

2.4建设内容

新建总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

其中:

科技馆:6800平方米;45×43

科普教室:496平方米(17.4×28.5

科普天文台:1040平方米;

综合服务楼:3690平方米;(15×82)

水泵房:42平方米;

变电室: 72平方米;

锅炉房: 120平方米;13.4×9

门卫: 30平方米;

山下至天文观测台的登山步道:2250平方米。

消防水池(2座)400立方米,260立方米

3-3

第三章 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3.1场址现状及利用情况

本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兴隆县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

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5公里处。本项目占地26435

平方米,其中农用地15567平方米(其中耕地8155平方米)

建设用地1881平方米,未利用地8987平方米。本项目占地

中建有长河套村民居建筑约2000平方米,共计10户。根据

兴隆县天文科普城总体规划要求,将村民建筑拆迁并妥善安

置,并办理土地相关手续后,可作为本项目的建设用地。

3.2 场址条件

3.2.1 地形地貌条件

641.0

669.0m,地势起伏较大。本项目所在地区为山区位于燕山山

脉中段南部,山势陡峻、河谷狭窄,山脉走向为东西,而且多

是南坡陡北坡缓,形成不匀称山脊,项目北部山顶较为平缓,

现建有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3.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了场外附近建筑物的勘察资料,其地层

情况简述如下。

(1)第①层杂填土

3-1

该层虽然在场地普遍存在,但埋深均>1.00m,冻涨范围

内,必须全部挖除。

(2)第②层卵石

混少量或部分漂石,充填或间夹砾沙透镜体,呈稍密-

密状。做重型触探(N)试验1.80m,平均击数9.6,界限

63.5

13.6-6.8,标准差1.787,变异系数0.186,经统计修正后标

准击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20kpa

本区属非全新活动断裂区,拟建场地内外无新老断层线通

过;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无明显地质灾害迹象,地质历史环

境稳定。地处对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地层结构简单,

液化土。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深,对于基槽开挖及基础施工无

影响;地下水的水质良好,对砼基础结构无侵蚀性,仅对钢结

构有弱腐蚀性影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确定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地震加速度为

0.10g,场地类别为二类。

b、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

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形成的含卵石壤土层。项目所在地区以八品

叶岭为分水岭,属柳河发源地,区域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夏秋

雨季时水量较大,水流源源不绝,春冬季水量较小甚至干枯。

3.2.3气象条件

3-2

兴隆县地处暧温带,属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大陆性季

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夏季闷热多雨,春季

干旱风沙盛行,秋季晴朗少风,温暖适中,昼夜温差大。天文

宁静度好,大气透明度好,每年有约270多个可观测的晴夜。

气温:年平均气温7.9度,最冷月份为一月份,平均气温

为零下9.8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9.4度;最热月份为七

月份,平均气温为22.3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6.6度。无霜期

145天,历年平均日照总量为2851.3小时。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735.1mm,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8

月份,降水量为533.2mm;冬季降水量较少,为12.2mm

春季降雨量为84.2mm;秋季降雨量为105.5mm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451mm,蒸发量最大月份出

现在5月份,年平均为248.5mm

风:境内全年受风影响,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秋冬两季

则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7米秒。45月份风速最

大,平均达2.8米秒;89月份风速最小,平均为0.35米秒。

境内山高谷深,影响四季风向。

总之,气象条件较好,可为项目建成后天文观测提供良好

的气候条件。

3.2.3 抗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本区抗震

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0g,场地类别

3-3

为二类。

3.2.4周边建筑与环境条件

本项目工程场址周围概况:场址位于兴隆县县城东南部的

兴隆镇长河套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5公里。本项目

占地26435平方米中,其中农用地15567平方米(其中耕地

8155平方米),建设用地1881平方米,未利用地8987平方

米。场址周围无污染源和名胜古迹,场址周围环境条件良好。

3.2.5 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

根据本项目总体设想,本项目建设地点经建设规划部门审

核,原则同意项目选址。

3.2.6 交通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兴隆县县城东南部8.6公里的兴隆

镇长河套村,南侧距112国道100米。兴隆县位于京、津、

唐、承四市中间位置,距北京市135公里,天津市170公里,

承德市125公里,唐山市165公里,公路四通八达,铁路

纵贯兴隆县全镜,可以从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丹东、

乌兰浩特直达兴隆县,特别是距首都机场仅120公里,地理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据悉,兴隆县将建成与京津唐承相接的

高速铁路、公路路网,届时,兴隆与上述城市具有同城效应,

互达时距在40分钟左右,为环渤海地区巨大的游客市场提

便捷的条件。

3.2.7 社会环境条件

3-4

本项目位于县城东南部8.6公里的兴隆镇长河套

兴隆县

村,自然环境较好。

项目承办单位是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县政

府直属的事业单位。

该局为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做出了卓越贡献。多年来,与周围单位和居民合睦共处,为当

地企业和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

到了当地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称赞,圆满完成了政府交办的的各

项任务,社会声誉好。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国土厅、科技厅、

交通厅、水利厅、承德市和县直各部门对兴隆县建设天文科普

馆项目都非常关注和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支持本项目建

设。

3.2.8 政策支持条件

20104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

延东视察了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并就做好观测基地

周围环境保护,服务好观测基地建设,发挥好国家天文台优势,

带动科普、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做出明确指示。对此,

张云川书记、陈全国省长高度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陈全国

省长于531日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五项重要

指示。兴隆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极贯彻落实国家、省领导指示精神,并与国家天文台共同谋划

了“国家天文台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兴隆县委、县政府决定

在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

5公里,先启动建设兴隆天文科普城中的天文科普馆项目。目

3-5

前,与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升级改造、河道治理等项

目已经启动,省交通厅500万元和省水利厅355万元的项目

建设资金已经拨付到位

本项目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鼓励类建设项目,为本项目的建

设提供了政策保证。

3.3 建设条件

3.3.1公共设施条件

供排水:项目建设场址内现无给水设施,拟利用地下水作

为本项目水源,新打水井1眼井深100米,出水量达50立方

米时,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目前场外无市政排水设施。

供热:目前场外无集中供热设施,本项目将配套建设燃气

锅炉房,满足项目的供热需要

供电:本项目电源从112国道10kV线路T接引入场区变

电室,经变压后再向各建筑物供电,可满足项目供电需要。

通讯:兴隆县电信设施完备,通讯线路通畅有富余容量,

项目所需通讯线路有保障。

3.3.2 征地拆迁条件

本项目征用长河套村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新征用土地

内有2000平方米的村民建筑,以及林业树木。将征用土地内

建筑予以全部拆除,移走树木,对场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天

文科普馆项目,以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

3.3.3 施工条件

3-6

本项目建设场地内已有建筑拆除后,场地开阔,可满足建

筑材料堆放、设备使用的布置要求,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3-7

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

4.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依据

4.1.1设计指导思想

本项目建设本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的总体指导原

则,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为依托,以“兴隆天文科普城

总体规划(草案)”为依据,充分考虑场地条件,按照兴隆县

规划局规划要求、兴隆县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细则、国家、省、

市领导的指示精神,规划建设科技馆、天文观测台、科普教室、

综合服务楼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满足项目的功能需要。在满

足场区内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安全、节能、抗震等条件下,

力求投资最省,实现本项目规划建筑目标。

4.1.2. 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0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200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JGJ113200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4-1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1991版)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4.2总平面布局

4.2.1总平面布置方案

总平面布置图是在广泛征求建设单位意见,充分考虑场地

和周围道路及外围建筑环境特点以及当地规划部门意见,公用

工程靠近符合中心,以投资最省、满足建设规模条件下的基本

功能为宗旨,根据项目的发展设想和经过多次修改确定的,

体情况见附图。

本项目征用的土地是由四块土地组成,共计26435平方

米,其中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13246平方米,科技馆场区

11639平方米,北部两个山顶的天文台场地分别为1000平方

米和550平方米。场区的入口均设在去国家天文台的道路(宽

6米的柏油路)上。根据各场区使用功能要求,将场区划分为

场前区、功能建筑服务区部分。为满足使用需要,在场区设有

广场、绿化景观和停车场地;科技馆场区的功能建筑建有科技

馆和科普教室,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建有综合服务楼、公用工

程用房。

本规划着重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创造优良环境氛围出发,

将场区道路沿建筑物和围墙周边布置,形成了环形消防和车流

通道,同时也保证了展览区域和服务设施场区内人行的安全与

4-2

开阔的活动空间。太阳天文台场区和60CM望远镜天文台及

观测平台场区,自成体系,有自己的院落。自山下道路通过盘

山登山步道进入观测台,登山步道宽2.5米,长900米。

4.2.2总平面图

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4.3工程方案

4.3.1建筑方案

4.3.1.1科技馆

(1)概述

科技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6800

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900

平方米。主要功能满足天文展厅、航天展厅、兴隆观测站展厅、

以及观展者互动功能需要,满足展示天文知识、航天成果及国

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科研成果,展出古代天文仪器及航天器模

型用房需要。

2)建筑功能

各层主要建筑功能如下: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主要为设备用房、储藏

室。设备用房包括集中空调机房、变配电室、排风机房,地下

库房战时可兼做人防工程,为人员掩蔽所

地上一层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主要为航天展厅,展出

古代和现代天文仪器及航天器模型、展示宇宙与航天等知识内

4-3

容、航天互动场地、消防控制室和一些辅助设施等用房;

二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为天文知识展厅(展示

天文奇观、天文基础知识、天文应用科学知识、世界天文发展

史)、天文科普互动场地和一些辅助设施等用房。

三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为兴隆观测站展厅、国

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科研成果展厅和一些辅助设施等用房;

3 建筑造型

科技馆在造型上,采用简洁的现代风格造型理念,建筑

布局上为长方形,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节能和朝向,尽量减少外

部阳光对室内观展的影响,形成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外墙

以玻璃幕饰面和铝塑板装饰为主,以体现了科技馆建筑的简洁

和典雅风格。

4 建筑层数、高度及层高

科技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地下一层层高5.1米,

首层层高7米,二、三层层高5.4米,建筑高度19米。

5 垂直交通

科技馆内设两部扶梯、一个无障碍电梯和三个步行楼梯,

两个步行楼梯可通往地下室。

6 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无障碍设施包括建筑入口处设无障碍坡道,楼内设

无障碍电梯,馆内设无障碍卫生间等。

7 防水设计

4-4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用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道及混凝土自防水措施,屋面采用排水系

统,卫生间、水泵房、开水间等需要有水操作的房间地面均作

防水处理。

8)建筑消防

科技馆耐火等级为一级。室外设有消火栓和环形消防通

道,楼内设有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科技馆内设两部扶梯、一个无障碍电梯和三个步行楼梯,

楼梯设防烟楼梯间,疏散宽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防

火分区以防火墙、防火卷帘和防火门划分,每个防火分区建筑

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各楼层均按严重危险级场所配置灭

MFABC5,落地箱装。

9)人防工程

本项目在地下室设有储藏间并兼做人防工程,人防等级为

六级,人防工程面积1500平方米。

10 建筑构造

地下室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墙,地上外墙部分为250厚加气混

凝土砌块砌筑,外贴60厚聚苯板,内墙地下为250厚小型混凝

土砌块,地上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风道壁采用100GRC

板。

11)门窗玻璃

4-5

外门窗气密性等级为六级,外窗均选用满足抗风压要求的

断桥铝合金窗中空玻璃,内门为木门,落地玻璃门均采用安全

玻璃。

4.3.1.2科普天文台和观测平台

科普天文台包括60CM望远镜天文台和观测平台建筑、

太阳天文台建筑。建筑平面分别为直径18.4米圆形建筑(2

层)、18米圆形建筑(2层),建筑高度11米,一层层高

3.3米。耐火等级为一级。天文台观测室屋顶成半球形,在球

面和一层竖向墙壁的接合部以及设在球面顶的天窗处,均安装

了机械旋转系统,屋顶和天窗可随意转到要观测的方向,使望

远镜指向天空中的任何目标。屋顶球面为钢结构,厚度20

米,里面和外面均由铝合金板铆接而成。

60CM望远镜天文台和观测平台可用于观测月亮、行星、

彗星、恒星、星云、星团等形态和天文现象。

太阳天文台专门用于观测和展示太阳大气中光球层、色球

层的物理特征及活动现象,观测和展示太阳光谱,有助于全面

深刻地认识太阳。

4.3.1.3综合服务楼

综合服务楼为地上三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

3690平方米,每层层高分别为4.5米、3.3米、3.3,建筑高

12.3米。一层为会议室,餐厅、电信机房和监控机房、管

理用房和部分客房等,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二层、三层均

4-6

为客房等,面积均为1120平方米。

4.3.1.4科普教室

科普教室为地上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顶为网架

结构,建筑面积496平方米,层高为5.4米。主要满足天文多

媒体展示需要。

4.3.1.5登山步道

登山步道长900米,宽度2.5米。路面结构为石板路面,

15 cm青石+15cm二灰土(3: 7,路两侧设置防护栏杆,

护栏为仿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4.3.1.6其他辅助设施工程

其他辅助设施工程除门卫为砌体结构外,均为单层框架结

构,砌体结构墙体材料为粉煤灰砖,框架结构墙体材料为加气

混凝土砌块。内外装修为一般粉刷,地面为地砖地面,门窗为

塑钢。

具体情况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建、构筑物一览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类别 单位 数值 备注

项目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12290

地上建筑面积 10390

地下建筑面积 1900

建筑物占地面积 5800

平方米(亩)26435(折合39.65)

m

2

m

2

m

2

m

2

4-7

绿化面积 8980

建筑密度 % 22

容积率 0.39

绿化率 % 34

m

2

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结构型式 备注

建筑面

(m)

2

6800

496

屋顶为网

架结构

屋顶为网2 框架结构

架结构

1040

532

科普天文台 3

框架结构 60CM望远镜天文3.1

屋顶为

1 科技馆 框架结构

科普教室

台和观测平台

面钢结构

框架结构 3.2

太阳天文台 508

综合服务楼 4 框架结构

水泵房 5 框架结构

变电室 6 框架结构

锅炉房 7 框架结构

门卫 8 砌体结构

3690

42

72

120

30

4-8

屋顶为球

面钢结构

9 消防水池(m) 钢筋混凝土 地下2

10 登山步道 青石板

3

400260

2250

4.3.2结构方案

4.3.2.1 设计依据和规范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 50011-200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4.3.2.2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0.30kNm

2

基本雪压: 0.30kNm

2

4.3.2.3基础数据和抗震设防标准

建筑物安全等级为: 二级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

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天文台和科技馆为乙类,其他建筑

为丙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9

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 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

4.3.2.4工程地质

(1)第①层杂填土

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存在,但埋深均>1.00m,在冻涨范围

内,须全部挖除。

(2)第②层卵石

本层含少量或部分漂石,充填或间夹砾沙透镜体,呈稍密

-中密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20kpa

拟建场地内外无新老断层线通过,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无明显地质灾害迹象,地质历史环境稳定,处于建筑抗震有利

地段,场地地层结构简单,无液化土。总之,地质条件较好,

适宜项目建设。

4.3.2.5结构型式:

本项目中除门卫为砌体结构外,均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墙

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科技馆、科普教室的屋顶为网架结构,

天文台的球面顶为钢结构,里外贴面为铝合金板;框架结构基

础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梁式条形基础,砌体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4.3.3给水排水工程

4.3.3.1设计依据

《自动喷水灭火统设计 GB50084-20012005

4-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4.3.3.2 给水工程

本工程水源为自备井,本项目拟在服务设施场区打1

井,井深100米,出水量约50立方米时。

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

日常办公部分用水定额30升人.天,使用小时数 8小时,

K=1.5,人数20人。

h

居住人员用水定额120升人.天,使用小时数24小时,

K=2.0,人数200人。

h

游客用水定额3.天,使用小时数 8小时,K=1.5

h

最高日人数600人。

绿化用水量标准为1.5升平方米•日,绿化面积8980平方

米。

水量计算见下表。

用水量计算表

用水人数 使用 最高日 最大时

用水项目 用水标准

绿化面积 时间 用水量 用水量

4-11

日常办公人员 20 30. 8h 1.5 0.6md 0.11mh

居住人员 200 120. 24h 2.0 24md 2.0 mh

600 3. 8h 1.5 1.8md 0.34mh

绿 8980m 1.5Lm·次 13.47 md 2.25 mh

不可预见水量 10% 4.0md 0.47mh

43.86md 5.17mh

2233

1

33

33

33

33

33

消火栓用水量:1)科普展区,室外消火栓为25升秒,

火灾延续时间2h,用水量18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

3

秒,火灾延续时间2h,用水量108m;喷淋为25升秒,火

3

灾延续时间1h,用水量90m;一次消防用水量378 m2

33

服务设施场区,室外消火栓为2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h

水量144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h

3

用水量108m;一次消防用水量252 m

33

4.3.3.3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2个独立的给水系统,分别为科普展区和服务设

施场区。由深井泵抽取的地下水分别送入科普展区和服务设施

场区的给水池进行沉淀备用。室外采用生活、消防分开的独立

供水系统。

科普展区给水系统,由设于科技馆地下一层的水泵房内的

生活水箱和变频设备加压供给,水泵房内设一座储水量为

10m的不锈钢生活水箱,水泵出水管设紫外线消毒器,防止

3

4-12

二次污染。

服务设施场区给水系统,由设于水泵房内的生活水箱和变

频设备加压供给,水泵房内设一座储水量为10m³的不锈钢生

活水箱,水泵出水管设紫外线消毒器,防止二次污染。

4.3.3.4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分2个区设置,分别为科普展区和服务设施

场区。

1)科技馆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室外消防管道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设地下式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引自室外地下式消防水池,经消火

栓加压泵进入本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成环状布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引自室外消防水池,经喷淋加压泵

接入建筑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系统,

统设计水量25LS。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一级。本系统由

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等组件和末端试

水装置,以及管道、供水设施及稳压设备组成。每套报警阀控

制喷头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低于 0.05Mpa

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设于科技馆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的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能

保证消防所需水压、水量要求。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给水,管道

上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设消防贮水池一座,容积400m

3

设消防车取水口。屋顶设消防专用水箱18m

3

4-13

2)服务设施场区内综合服务楼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管道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设地下式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引自室外地下式消防水池,经消火

栓加压泵进入本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成环状布置。

设于水泵房内的消火栓泵能保证消防所需水压、水量要

求。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给水,管道上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设

消防贮水池一座,容积260m,设消防车取水口。屋顶设消

3

防专用水箱10m

3

4.3.3.5.灭火器配置

本工程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一级,在各建筑物内的位

置明显和便于取用且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地点设手提式干粉(磷

酸铵盐)灭火器。

4.3.3.6 排水工程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系统和雨

水系统。

1)污水系统

排水量:除绿化浇洒用水外,生活排水量按给水量的90%

计,排水量为27.35md

3

本工程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排水体制,室外采用

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地下一层污水经集水池收集由潜水排污泵抽升排至室外

排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餐厅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

4-14

经排水管网排入中水处理站(地埋式),经处理后,回用至室

外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化、洗车用水。中水处理流程为格栅+

调节池+生化池+混凝沉淀池+滤池+消毒,出水水质达到《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要求,

中水出水量为30 md

3

2)雨水系统

承德市暴雨强度公式为:

q=2839[1+0.728Lg (P-0.121)][(t+9.60)+10]

0.87

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L(S·

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67F·q·ψ

其中:ψ——径流系数取0.6

F——汇流面积(,N=0.18kW

本工程在科技馆和综合服务楼内每层盥洗室内设电开水

器供应开水,饮用水定额按1.5L人天计算。

4.3.3.8主要设备表

主要设备表见下表

设备

编号

1 消火栓给水泵 XBD10.1530-125L 4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2个水泵房

11

4-15

2 喷淋给水泵 XBD12.625-125L 2 11

3 生活变频泵组 2 1

HLS-6

泵型号40SFL6-25

80QW42-9-2.2 水坑和消防电4 污水泵 2

位于水泵房集

梯坑内

屋顶水箱 5 消防水箱 18m10m 2

位于水泵房 6 生活水箱 2m×2m×1.5m 1

建于室外 7 消防水池 400立方米 1

建于室外 8 消防水池 260立方米 1

11 9 潜水泵 QY40-12-2.2 2

10 热水锅炉 1

2 11

33

GSF-60

处理量20 md

3

一体式(地埋)

污水处理站

4.3.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3.4.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J 216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

4-1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3.4.2设计范围

1、建筑的采暖工程设计;

2、建筑的消防防烟、排烟设计;

3、建筑地下室、卫生间等处的通风设计;

4、地下工程的通风、消防、防排烟及采暖设计;

5、科技馆空调设计。

4.3.4.3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承德市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2.5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8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7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5ms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0ms

极端最低温度:-23.3

最大冻土深度:1260mm

采暖天数:143

4.3.4.4室内设计参数

4-17

冬季 夏季

房间 新风量 噪声级

名称 mh.P dB(A)

1 办公室 50 50 18-20 24-27 65

2 会议室 30 50 16-18 24-27 65

3 大厅 30 50 16-18 24-27 65

4 客房 50 18-20 21-25 65

温度 湿度 温度 湿度

3

(℃) % (℃) %

4.3.4.5采暖热指标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依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J 2162002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见下表。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

2

食堂 影剧院

建筑物类型 办公 旅馆 商店

60-8

未采取节能措施 60-70 65-80 115-140 95-115

0

50-7

采取节能措施 50-60 55-70 100-134 80-105

0

餐厅 展览馆

结合兴隆县的气候条件并考虑节能建筑等因素,本规划采暖

热指标确定为:综合服务建筑:60Wm

2

4.3.4.6采暖设计

本项目服务设施场区的综合服务楼、水泵房、变电室和锅

4-18

炉房冬季设采暖设施,采暖热负荷为243 kW。采暖热媒采用

8560℃热水。由锅炉房提供。

采暖系统采用单管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管道材料选用焊

接钢管。采暖散热器采用内腔无砂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

4.3.4.7空调设计

1)综合服务楼根据需要安装分体壁挂空调机。

2)科技馆采用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夏季空调冷负荷

748kW,冬季热负荷为612kW冬季热源来自于服务区的燃

气锅炉房。

空调机房布置在地下一层,由制冷机组、空气处理机组和

换热机组组成。制冷机采用LSBLG840D 螺杆制冷机,单台

制冷量838kWN=210kW冷媒参数712℃,流量144m

3

风管及水管均设置相应的保温及防腐措施。

4.3.4.6 锅炉房

本项目冬季采暖热负荷总计890kW,服务设施场区内

建设锅炉房1座,安装燃气热水锅炉1台,型号GSF-80

0.96MW,天然气用量102 m。定压补水设备1Q=4m

33

N=5.5kW

全自动无人值守换热机组1套(用于科技馆),额定供热

1.0MW

全自动软化水装置1套,出水量2mh

3

4.3.4.7通风系统

4-19

地下设备用房、厨房、餐厅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厨房通风按照换气次数为30h进行设置。排风管道通

至屋顶,厨房烟气经净化后排至室外,厨房的排风机采用离心

式风机。厨房设置一定量的新风,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5%

送风口均匀布置排气罩前侧上方。

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所有卫生间均设置卫生间通风器,排风量按10h换气

次数计算,排风经建筑竖向风道排至室外。

排风系统均为低噪音钢制风机,风管采用镀锌钢板。

4.3.4.8防排烟系统

地下室排风系统火灾时兼做排烟系统。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

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为常闭加压送风口,火灾时打开

着火层及相邻层的加压送风口,加压送风口与加压风机连锁开

启。长度超过60m的地上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地下一层设备用房设排风(排烟)双速风机,独立进行机

械排风、排烟,利用窗井自然补风。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

气次数不小于6h计算确定。平时,开启排风风机进行排

风,利用窗井进行自然通风;火灾时,发生火灾的防烟分区的

排烟防火阀打开,排烟风机运行,同时利用窗井进行自然补风。

通风及防排烟风管采用氯镁树脂复合风管(不燃)排烟

风机选用消防专用风机,风机均采用减振吊装或减振落地式安

4-20

装。

送、排风机均选用低噪音及振动小的通风机,送、排风管

上均设消声器,风机进出口安装软接头,吊装风机均采用减振

吊架。

4.3.4.9 暖通设备

防排烟风机选用消防专用风机,风机均采用减振吊装或减

振落地式安装。消声器采用微穿孔板防火消声器,风管采用镀

锌钢板。

通风、空调设备均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通风机房做隔

声处理,风系统设备的送回风系统中均设消声设备,保证室内

外噪声标准。

暖通设备表

编号 型号 参数 台数 备注

1

LSBLG840D

螺杆冷水机组 1

838kWN=210kW

2

800KW

组合式空调器 20000mh;最大输入功率:1

3

36KW加湿量:13KGh

3

KQL150-315 流量150 m

3

冷冻水循环泵 2 11

N=22kW

KQL150-315 流量200 m

3

冷却水循环泵 2 11

N=30kW

4

4-21

5

冷却塔 1

全自动软化水装

DBNL-200,循环水量200

3

mh N=1.5kW

出水量5mh 1

3

6

7

GSF-80 0.96MW,天然气

燃气热水锅炉 用量102 mh 1

3

8

KQL65-160,流量30 m

3

热水循环泵 2 11

N=7.5kW

定压补水设备 Q=4mN=3.5KW 1

3

9

全自动无人值守

10

换热机组

全自动软化水装

11

额定供热量1.0MW

1

出水量2mh 1

3

多联空调室外机

Ql=50.4KW Qr=56.5KW

12 1

KTWJ-1

Nl=14.73KWNr=15.15KW

4.3.5 供配电工程

4.3.5.1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4-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4.3.5.2设计范围

包括以下内容:电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建筑物防

雷及接地系统。

4.3.5.3 供电设计

1)负荷等级及供电主要指标

本工程应急照明、障碍照明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等为二级

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科技展区设备总安装容量762kW,在低压侧采用电容器

无功补偿后本项目有功功率为479kW无功功率为163 kVar

视在功率506kVA补偿后功率因数可达0.95拟选用630kVA

变压器1台,负荷率为80%

服务设施区设备总安装容量480kW,在低压侧采用电容

器无功补偿后本项目有功功率为314kW,无功功率为107

kVar视在功率332kVA补偿后功率因数可达0.95拟选用

400kVA变压器1台,负荷率为83%

见下表:

2)供电电源

本项目电源从112国道10kV线路T接引入场区变电室,

4-23

采用电缆架空方式引入服务设施场区内变配电室。在变配电室

10kV进线处设高压专用计量装置。10kV电源采用单母线分段

接线方式。从变电室引110kV电源送至科技馆地下一层变

配电室,负担科技展区的用电负荷。每个区分别安装SCB

10-100.4-630kVA10-100.4-400kVA变压器各1

为保证二级负荷用电需要,在服务设施场区变配电室内安

装一台柴油发电机组CF-120

3)供电系统

2个变配电室敷设电缆至各区建筑的配电箱,由配电

箱向建筑物内分配以电缆放射式供电。高低压电缆均为沿电缆

沟或直埋敷设。楼内电源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TN-S

接地系统。配电系统为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供电。房间内管线

均沿墙,现浇楼板内暗敷设。无功功率在变配电室集中补偿。

建筑物内普通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装置,以保证人身安

全。建筑物内照明以荧光灯、节能灯为主,公共照明采用节能

灯具。一般照明:电源为交流220380V照度按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一般照明采用高效节能荧光

灯,门厅可采用美观大方的花灯,其它场所根据使用功能的需

要设置灯具。

4-24

科技展区电力负荷计算表

选定变压器的容量

和台数

1 科技馆 612.00 0.70 0.65 1.17 428.40 501.23

2 科普天文台 20.80 0.70 0.65 1.17 14.56 17.04

3 科普教室 39.68 0.80 0.65 1.17 31.74 37.14

4 给水泵房 70.00 0.60 0.60 1.33 42.00 55.86

5 场区照明 20.00 0.80 0.75 0.88 16.00 14.08 SCB

6 小计 762.48 532.70 625.34

7 同时系数0.90 686.23 479.43 562.81

8 补偿后低压侧负荷 0.95 0.33 479.43 162.81 506.32

9 电容补尝量 400.00

工作负荷 系数 因数 系数 有功 无功 视在

(KW) tgΦ (kw) (kvar) (kw) (Kx) COSΦ

需要功率计算

计算负荷

10-100.4-630kVA

压器1台,负荷率80%

4-26

服务设施区电力负荷计算表

选定变压器的容量

和台数

4 综合服务楼 239.85 0.80 0.65 1.17 191.88 224.50

5 给水泵房 80.00 0.60 0.60 1.33 48.00 63.84

6 锅炉房 120.00 0.65 0.80 0.75 78.00 58.50

7 场区照明 20.00 0.80 0.75 0.88 16.00 14.08

8 其他 20.00 0.75 0.75 0.88 15.00 13.20

9 小计 479.85 348.88 374.12

10 同时系数0.90 431.87 313.99 336.71

11 补偿后低压侧负荷 0.95 0.33 313.99 106.71 331.63

12 电容补尝量 230.00

工作负荷 系数 因数 系数 有功 无功 视在

(KW) tgΦ (kw) (kvar) (kw) (Kx) COSΦ

需要功率计算

计算负荷

SCB

10-100.4-400kVA

压器1台,负荷率83%

4-27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含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的电源由

配电室内独立的两回路电源引至各层EPS供给,备用照明根

据规范和需要设置,疏散标志灯在走道、楼梯间1m以下设置,

安全出口灯安装在疏散门的上方。

4)防雷接地系统

在建筑物(除天文台建筑外)屋顶设明装避雷带作防雷保

护,利用柱内四根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采用基础中的

钢筋和人工接地体,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建筑物内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处与结

构圈梁的钢筋连接一次组成均压环,均压环与所有防雷装置引

下线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

装置连接。10kV进线及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以防雷电

产生的高电位。建筑物内所有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采

用保护接地。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S。所有进出

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做总等电位联结。天文台建筑利用

屋顶和柱内钢筋作防雷保护。

4.3.5.4主要设备

4-27

从负荷性质、负荷大小,投资、管理因素考虑,高压柜选

KYN28A-10型共4面;低压开关柜选用GCK型共8面;

变压器选用节能型SC(B)10型干式变压器两台;另外在值班

室设置一套直流屏和一面信号屏;变配电室微保装置选用

PPS系列。

电气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1 变压器 1

2 SCB10-100.4-

3 高压开关柜 KYN28A-10 4

4

5 集中供电式应急照明

6

变压器 1

低压配电柜 GCK 8

电源装置

柴油发电机组 CF-120 1

SCB10-100.4-

400kVA

630kVA

2kVA 2

4.3.6 弱电设计

4-28

4.3.6.1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464-2008

4.3.6.2设计范围

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安防系统、数字会

议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4.3.6.3综合布线系统

本项目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用于所有的宽带服

务,可支持各种网络应用方案,支持各种网络协议及网络拓扑

4-29

形式,真正实现系统资源的共享。网络布线系统各由以下系统

组成: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在科技馆和综合服务楼内设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的配

线架水平出线全部采用快接式配线架,安装在标准机柜里;

作区子系统设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在建筑物内设电话机

房,满足与外部的通信需要;电话系统进入综合布线系统。

4.3.6.4 有线电视系统

在公共活动区域、休息室、会议室、餐厅等房间处设置电

视终端,系统分配网络采用分支分配方式,用户输出口电平为

64±4dB,有线电视信号由市网引入。垂直干线采用

SYWV-75-9,支线采用SYWV-75-5

4.3.6.5 安全防范系统

本工程安全防范系统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在建筑物内的一

层出入口、展厅、楼梯间、大厅、电梯轿厢内设摄像头;大门、

院内停车场、各建筑物出入口设摄像头。监控信号集中引至总

值班室监控主机。机房设置防盗安全门,出入口控制系统。

4.3.6.6 数字会议系统

4-30

在大会议室设置数字会议系统,用于发布通知及信息。

4.3.6.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根据消防规范要求,科技馆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系统组成为: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通讯系统;

火灾事故广播系统;

应急照明系统。

2、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有报警控制器、消防广播主机、消

防电话主机、多线控制盘及操作台、打印显示设备。

在走廊、展厅、大厅、电梯前室、楼梯间、多功能厅、办

公室等处设点式感烟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楼梯出口、电梯

前室设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及消防电话插孔;在变配电

室、空调及通风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等处设消防电话单机;

在电梯前室、走廊等公共场所设消防广播扬声器。

3、火灾发生时,探测器可迅速将火警信号传至报警控制

4-31

器,报警控制器经分析处理后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打开相应区

域的消防设施,以便及时扑灭火灾。达到预防火灾,减少火灾

损失的目的。

4、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

显示要求:

火灾报警控制;

自动灭火系统控制;

消火栓系统控制;

防排烟及空调系统控制;

电梯回降控制;

火灾应急广播控制;

火灾应急照明控制。

4.3.6.8火灾报警主要设备

火灾报警主要设备表

型号 单位 数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

火灾应急广播专用扩音机 1

火灾集中报警控制器 1

4-32

消防联动控制台 非标 1

消防直通对讲电话主机 1

电梯监控装置 1

联动电源设备 1

消防泵控制装置 1

4.3.7燃气

4.3.7.1气源

由于隆化县无天然气管道,因此,本项目所需天然气需外

运,由压缩天然气储气瓶运送。天然气低热值35.8兆焦立方

米(8600千卡立方米)

4.3.7.2耗热定额

燃气锅炉耗气量为102m;其它场地不得小于0.6m。在

3

管道分支处设闸阀或蝶阀,并设检查井。

管道选用无缝钢管,采用焊接及法兰连接。管道防腐采用

环氧煤沥青冷缠带(加强级)

4-33

第五章 节能方案分析

5.1 设计依据

5.1.1 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90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

知》 [国发2005]21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7]15号)

5.《“十一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06

12月)

7.《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国家发改委200565号)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2009

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5-1

13.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

工作的实施意见》

14.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15.《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5.1.2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

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

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

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能源紧张业已成为制约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省由于高耗能产业比重偏

大,致使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能源自给率不断降低,对外依存

度加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合

能耗、建筑业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等指标高位运行。2005

年全省能耗总量比2000年增加76.4%高于GDP增幅6个百分

点,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964.41吨标准煤,

分别高于全国0.741.82吨标准煤,全省一次能源自给率不足

50%。加强节能工作已成为我省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

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多项节能政策、法规。

其中国家《十一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到2010年每

5-2

万元GDP1990年不变价,下同)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

准煤下降到2.25吨标准煤,2003-2010年年均节能率为2.2%

202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2003-2020

年年均节能率为3%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2010

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

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提出“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6吨标准煤,比“十

五”期末总体节能降低20%左右,工业节能达到25%以上。初

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

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

系,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新机制。

本项目为一般公用建筑工程,属公益性项目,建成后具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5.2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2. 1 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耗种类

电力:公用工程设备用电、观测仪器和展览设备用电、办

公、生活设备用电、照明用电。

水:参观人员、管理人员、住宿人员生活用水。

天然气:冬季锅炉用气以及住宿人员就餐食堂的用气。

5.2.2 能耗数量

用电量:年34.7kWh

5-3

用水:项目生活用水由场区自备井供给,本项目生活最高

日用水量为43.86md,年用水量2.6万吨。

3

天然气:本项目天然气年用量45m

3

项目主要能源和含耗能工质的品种及年需要量表

主要能源

及耗能工备注

质名称

实物实物折算系数折标煤

计量单位年需要量

购入量自产量其他

实物实物实物

折标煤折标煤折标煤

1

2

新水

3

天然气

年总需

要折标

(t)

kWh t 438600 0.1229 53.9

t t 26000 0.0857 0.58

km

3

t 450 1.33 598.5

653

本项目全部能源消耗折合标准煤年用量为653吨年。

5.3节能措施

5.3.1建筑、结构专业

建筑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81-2009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等进行设计,控制

建筑体形系数及窗墙比,其中

科技馆(建筑物长×宽×高=45×44

×19)体型系数为0.14;窗墙面积比为0.30。综合服务楼(建筑

物长×宽×高=15×82×13)体型系数0.29,窗墙面积比为0.36

采取其它相应节能措施如下:

1)屋面保温采用100厚聚苯乙烯塑料板;

2)外墙作外保温,保温为60厚聚苯板;

5-4

4)外墙门窗、玻璃幕墙采用断桥铝合金中空(5+9+5

镀膜玻璃窗。

5外墙门窗气密性等级为:6级,外窗及外玻璃门的传

热系数限值应小于或等于2.8W(M2.K)

6)内墙非采暖房间(如楼梯间)与采暖房间墙体采用

聚苯板保温贴面。

5.3.2给排水专业

各种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公共区域的卫生间洗手盆设非

接触水嘴,小便器设感应开关,大便器采用脚踏阀。各种设备

采用节能低噪声型。

5.3.3暖通专业

(1) 本建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均符合《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2) 在建筑的空调热力入口处设热计量表和调节装置。

(3) 对非采暖房间的管道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保温层厚

度为,管径 DN5050mm;管径DN70DN15060mm

管径≥DN20070mm,厚度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的

要求。

(4) 通风设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冷冻水供回水管及空调

风管采用橡胶保温材料,设计注重管理措施,达到节能高效的

使用。

5.3.4电气专业

5-5

本项目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等进行设计,楼梯及电梯间灯具采用节能灯具及节能自熄式开

关。配电选用节能型配电设备,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配低

耗电量省电型镇流器。

5.4能耗指标和节能效果分析

DB13(J)81-2009

等标准、规范设计建设。本项目建筑节能

可达到国家、河北省新建建筑节能达到50%的节能目标要求。

5.5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在按照节能标准、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建

筑节能措施、照明节能措施等节能办法,达到了国家、河北省、

承德市建筑节能的要求。

5-6

第六章 环境保护

6.1 项目场址环境概况

本项目场址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村,

兴隆县

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项目占用土地现状由耕地、林地和

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组成。场地周围为道路、林地、民居,场

地周边环境较好,没有不利于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环境条件,

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文物保护区,项目场址环境较好。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污染主要为

建筑垃圾、生活污水、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噪声等。

本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固体废弃物及

噪声。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较小,对其采取环保措施。项目

建成后,本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运行期主要污染物详见下表:

序号 污染类别

1 废水 生活废水和餐厅废水

2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等

3 噪声 空调机、风机等动力设备及其它设备噪声

6.3环保措施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种类,拟采取以下措施防治:

1、废水

6-1

生活污水排至化粪池,餐厅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化粪

池处理,排入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排至埋地式污水处理站处

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场地道路和绿地浇洒使用,富余部分用

于河道景观。

2、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由保洁人员收

集后,外运至县城的垃圾转运站,由市政部门统一处理。

3、噪声

空调机、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均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

取减振措施,如:水泵做隔振处理,水泵进、出水管上装设可

曲挠橡胶管接头、水泵出水管做弹性吊架并设微阻缓闭止回

阀,以防止水锤和降低噪音;与设备相连管道采用柔性软连接,

降低噪声的产生及传播。

4、因周边临近道路及居民区,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噪

声和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场地土墩采取洒水和苫布遮盖等措

施,防止扬尘,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不设搅拌站。

5、搞好场区绿化设计,以更好地净化、美化区域环境。

6、在工程设计、施工及交工后使用中,严格执行环保部

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复意见,保护环境。

6.4环境影响评价

经过以上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治理和保护

生态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均得

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因此,

6-2

本工程实施后,区域内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

第七章 消防与劳动安全卫生

7.1 消防

7.1.1设计依据

a.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50084-2001

c.《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1.2 灭火系统

本工程中的科技馆耐火等级为一级,其他建筑为二级。

区内设有环形消防通道,科技馆和综合服务楼内设有室内消火

栓系统,科技馆内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及防排烟系统、灭火器灭火装置等消防设施。

7.1.3 消防水源、供水能力、贮水量及室内消防用水

a. 本项目设2个独立的给水系统,分别为科技馆场区和

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由深井泵抽取的地下水分别送入科技馆

场区和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的给水池。室外采用生活、消防分

开的独立供水系统。

b.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计算

1)科技馆场区,室外消火栓为25升秒,火灾延续时

2h,用水量18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升秒,火灾延

3

续时间2h,用水量108m;喷淋为2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

3

1h,用水量90m;一次消防用水量378 m。场区设300 m

333

7-1

消防水池一座。

2)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室外消火栓为20升秒,火

灾延续时间2h,用水量144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升秒,

3

火灾延续时间2h,用水量108m;一次消防用水量252 m

33

场区设260 m消防水池一座。

3

7.1.4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分2个区设置,分别为科技馆场区和科技馆

服务设施场区。

1)科技馆采用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室外消防管道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设地下式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引自室外地下式消防水池,经消火

栓加压泵进入本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成环状布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引自室外消防水池,经喷淋加压泵

接入建筑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系统,

统设计水量25LS。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一级。本系统由

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等组件和末端试

水装置,以及管道、供水设施及稳压设备组成。每套报警阀控

制喷头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0.05Mpa,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设于科技馆地下一层水泵房内的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能

保证消防所需水压、水量要求。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给水,管道

上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设消防贮水池一座,容积400m

3

7-2

设消防车取水口。屋顶设消防专用水箱18m

3

2)科技馆服务设施场区内综合服务楼采用消火栓给水

系统,室外消防管道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设地下式消火

栓。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引自室外地下式消防水池,经消火

栓加压泵进入本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管网成环状布置。

设于水泵房内的消火栓泵能保证消防所需水压、水量要

求。室外消防采用低压给水,管道上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设

消防贮水池一座,容积260m,设消防车取水口。屋顶设消

3

防专用水箱10m

3

7.1.7灭火器配置

a.变配电站按中危险级配置磷酸铵盐灭火器及防毒面具。

b.地下室消火栓旁设干粉灭火器及防毒面具。

c.其它各层均在相应位置设置干粉灭火器。

7.1.8管材

室内消火栓、喷淋系统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

DN100的消火栓管和自喷管采用丝扣连接;管径大于DN100

的消火栓采用法兰连接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管径大

DN100的喷淋管分段采用沟槽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

接。

7.2 劳动安全卫生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安全卫生的

7-3

有关设计标准、规范,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各类危害

因素,保证项目建设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7.2.1主要危害及防范措施

a.总平面布置及建筑设计布局合理,人流物流畅通,建筑

物的出口数量和疏散距离符合消防及安全的有关要求。

b.建筑装修材料及保温材料选用难燃及非燃性材料;项目

设计按规范设室内外消火栓、科技馆展厅设喷水灭火系统、

粉灭火器及消防报警系统,以便采取措施,及早组织人员疏散、

扑灭火灾。

c.电气设计按规范设置避雷及接地系统,保证电气安全。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组织机构

本项目前期由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承办。根据本项目性质

和项目法人制管理要求,项目可研报告批复后,将成立天文科

技馆项目法人,拟设处室4个,包括办公室、基建科、市场开

发科、后勤服务科。

8.2人力资源配置

项目建成后,按处室管理职能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初定人

员编制20人,主要领导和各部科长由旅游和商务局安排,其

他人员由社会招聘解决。

工作制度:一般情况下,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时间,实行八

小时工作制,遇节假日,轮流倒休。在有天象事件举办活动期

间,根据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各项观测接待工作。

8-1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标建议

9.1 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使用要求,本项目建设期拟定

1年。具体建设时间进度安排为:

1)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1个月

2)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1个月

3)施工图设计:1个月

4)工程招标:1个月

5)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含内外装修)7.5个月

6)设备安装3个月

7)竣工验收:0.5个月

9.2项目实施进度图

本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详见下图:

9.3工程招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3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规范和规模标准规定》确定本项

目招标方案。

本项目全部工程实施招标。招标的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

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

工程招标方案见“河北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

请表”。

9-1

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审计制和合同管理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在实施和建

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确保项目管理的科学、高效。

135516289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期(月)

实施步骤

立项、可研编制

1

及审批

方案设计及初步

2

设计

3 施工图设计

4 工程招标

5 建安工程施工

6 设备安装

7 竣工验收

9-2

河北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

项目名称 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 建设单位 兴隆县旅游和商务局

项目联系人及电话 项目单位负责人及电话 焦俊国

目建设建设内容 科技馆、科普台及场区配套的服务设施兴隆县兴隆镇长河套村,1

点和时限

金来源省预算内基建资金3000万元,其余总投资额 6086.96万元

构成 3086.96万元由市、县财政筹措解

合同估算额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万元)

决。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设备

重要材料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委托招标 自行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12290平方米。

拟选择的招标公告发布媒介 河北省招标信息网

9-3

拟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

情况说明:

建设单位(盖章)

2010926

9-4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1工程概况

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拟建于兴隆县县城东

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村,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5公里,

占地26435平方米。场址距兴隆县城8.6公里,距奇石谷和

六里坪景区5公里、兴隆溶洞18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

公里。交通便利,建设条件较好。新建建筑面积12290平方

米,其中科技馆6800平方米;科普教室496平方米;科普天

文台104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3690平方米;水泵房等附属

建筑264平方米;整治广场及道路11650平方米,绿化面积

8980平方米,登山步行道2250平方米。经估算,本工程总

投资为6086.9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485.89万元,工程

建设其他费用1049.66万元,基本预备费450.89万元。

10.1.2投资范围

1)本工程投资估算包括从项目筹划、设计、实施到竣

工验收、投入使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2)土建工程:建筑主体结构、内外装修等。

3)安装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采暖通风防排烟工

程,电气照明工程,火灾报警及保安监控工程。

11-1

4)设备购置费:主要包括电梯设备、水泵以及配电设

备等。

5)室外工程:道路广场及绿化等。

6)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10.1.3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河北省颁发的《河北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4)

及现行概算指标。

3)河北省颁发的《河北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4)

及现行概算指标。

4)河北省建设厅、发改委《河北省建设项目概算其它

费用定额》。

5)类似工程造价指标。

6)国家、部门、行业及地方的其它有关规定。

7)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有关规定。

10.1.4 编制方法

1)各建筑物建筑工程费根据土建专业设计结构形式,

参考河北省相关定额和类似工程造价水平估算。

2)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和运杂费,主要设备及材

料价格按询价估算,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5%估算。设备

安装工程费按现行有关规定和概算有关指标进行计算。

3)其他费用根据冀建质[2004158号文《河北省建

11-2

设项目概算其他费用定额》规定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计算。

a、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建[2002394号文有关规定

计取;

b、工程建设监理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

价格[2007670号规定并考虑市场行情计取;

c、前期工作咨询费:按国家计委[1999]1283号文规定并

考虑市场行情计算。

d工程勘察设计费: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

10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并考虑市场行情计取;

e招标代理服务费:按照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

文规定并考虑市场行情计算;

f、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计

价格[200225号文计算;

g、施工图审查费依据河北省物价局、建设厅冀价经费字

[2002]27号文规定,按设计费的10%计算。

h、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根据河北省有关规定,按7.5

平方米计算。

4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其他费用之和的8%计算,

涨价预备费根据计投资[1999]1340号文的规定,国内投资价

格指数按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

10.1.5建设投资构成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6086.96万元,投资估算详见表

11-3

10-1。其构成按费用划分见下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费用金额 比例(%

1 建筑工程费 3928.11 64.53

2 设备购置费 603.00 9.91

3 安装工程费 55.30 0.91

4 其他费用 1049.66 17.24

5 基本预备费 450.89 7.41

合计 6086.96 100

10.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投资即为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6086.96

元。

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6086.96万元,拟争取省预

算内基建资金3000万元,其余3086.96万元由市、县财政筹

措解决。

11-4

第十一章 经济影响分析

11.1 经济费用效果分析

兴隆县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属于科普教育和旅游

综合开发项目,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效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效

益。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则主要体现为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提高兴隆县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其净贡献难以确切地定量计算。

本项目实施后,可为京津冀的天文爱好者提供普及天文航

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场所,成为普及全民科学技术的场所,同时

利用好当地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把本项目打造

成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一个亮点。同时对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

整步伐,促进兴隆县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提高

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经济来看,本项

目的建设会使区域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保障国民经

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1.2 项目收支平衡分析

本项目属于非盈利性、社会公益性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不具备财务盈利能力,仅进行成本分析。

11.2.1 项目实施进度及计算期

本工程建设期拟定为1年,第2年以后正常运行;项目

计算期按15年计算。

11-1

11.2.2 支出估算

工资及福利费用,正式员工按3.0万元年.人计算,食堂

及旅店服务人员按1.8万元年.人计算。

公建部分的水费、电费和采暖费等,按照设计消耗量和当

地现行价格计算。

维修费根据固定资产原值考虑一定的维修比率估算。

其他费用主要为项目中心管理费用。

本项目预测年均总支出费用482万元,总支出估算详见

7-1

11.2.3 收入估算

本项目收入主要为参观展览收入、食堂餐饮收入和住宿收

入,参考当地市场行情和项目单位实际情况,参观展览收入按

每人次50元计算,住房租金按150元(间)计算,餐饮收入

50元人次计算。

本项目预测年总收入为495万元,总收入估算详见表7-2

7.2.4 收支节余估算

年总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形成收支节余。经估算,年均收支

节余额为13万元。收支节余估算见附表7-3

11.2.5评价结论

本项目计算期内预计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

本项目为非盈利性项目,能够收支平衡,维持正常运营,

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1-2

11.3行业影响分析

“十五”以来,我国、我省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制约科技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较为突

出,科普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知识和技术需求不断提高,使科技服务体系面临严峻

挑战。

本项目通过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不断增长的知识技术服务需求,有利于我国、我省“十一

五”科技事业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4 区域经济影响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会形成行业垄断。项目投资规模在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不大,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不会对区域经

济和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11-3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12.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12.1.1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本项目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长河套村,国家天

兴隆县

文台兴隆观测站南部,项目占用土地现状由耕地、林地和建设

用地组成。场地周围为道路、林地和民居,场地周边环境较好,

没有不利于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环境条件,周边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区、文物保护区,项目场址环境较好。项目实施要征地拆

迁村民的民居,拆迁安置后,或多或少的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

成一定影响。

本项目属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科普设施建设类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为一般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兴隆

县单一依靠旅游资源发展观光旅游的问题,充分发掘和利用国

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区位优势,发展天文科普事业,具有独

特的旅游产品发展优势。项目实施后,不仅可普及天文和航天

科学技术知识,为全民科学技术普及提供教育场所,同时利用

好当地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把本项目打造环京

津休闲产业带的一个亮点。同时对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步

伐,促进兴隆县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岗位,提高

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1

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建设程序,遵守国家的相关法

律,对当地居民生活不会太大造成影响。

12.1.2 项目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项目涉及的利益群体主要为受益群体,该群体是北京、

津、河北省境内喜爱天文的爱好者以及从事科普工作和研究的

人员。把天文科普馆项目建成国内一流、特色突出、参与性强,

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全国最大的天文科

普基地、少儿科普基地,打造河北省休闲旅游新亮点。本项目

建成后,将为上述人员提供良好的观测指导以及科普宣传服

务。

12.1.3 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兴隆县经济发展创出一条绿色发展之

路,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兴隆县调整产业结构

的步伐,扩大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为当地居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收入。

12.2社会适应性分析

12.2.1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广大天文爱好者和当地服务业从业人

员的根本利益,也给当地旅游增加新的旅游热点,吸引更多的

游客前来兴隆县观光旅游,为其他旅游点增加新的客源。同时

也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规定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该群

体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支持的。

12-2

12.2.2 政府部门对项目的态度

20104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

延东视察了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并就做好观测基地

周围环境保护,服务好观测基地建设,发挥好国家天文台优势,

带动科普、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工作做出明确指示。对此,

张云川书记、陈全国省长高度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陈全国

省长于531日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五项重要

指示。兴隆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极贯彻落实国家、省领导指示精神,并与国家天文台共同谋划

了“国家天文台兴隆天文科普城”项目。经调研,根据项目前期

准备情况,先实施天文科普馆项目。承德市和县直各部门对兴

隆县建设天文科技馆项目都非常关注和支持,均承诺为项目建

设提供良好服务,满足项目所需的建设条件要求。良好的社会

环境条件支持本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符合兴隆县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制

定了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项目与

所在地区的社会利益协调一致,不会引起社会矛盾和纠纷,

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12.3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12.3.1 主要社会风险因素

本项目建设需征用长河套村土地,存在征地风险;项目施

工中将对场地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存在环保风险;总之,

12-3

征地问题、建设单位能否按照环保措施实施项目,则成为本项

目的社会风险因素。

12.3.2 主要风险预防措施

为减少和消除上述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一是,在土

地征用和民居拆迁之前,应广泛听取土地所有者和村民安置的

意见,讲述国家有关土地征用的有关政策;二是在土地征用中,

严格按国家规定办事;在确定补偿和安置标准时,应充分考虑

村民的利益,把对村民的生活影响减少到最低。施工期环保措

施包括制定严格控制土方施工方案,做到不随意乱挖,乱倒垃

圾,把破坏的植被恢复原有状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

土流失;另外应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意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

项目对当地环境影响到最小。在村民新民居规划方案确定之

前,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建设前的公示工作。

总之,项目建设的社会适应性较好。

12-4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本项目属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科普设施建设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建设方案符合兴隆县建设

总体规划。本项目是集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

目,项目实施后,不仅可普及天文和航天科学技术知识,为全

民科学技术普及提供教育场所,同时利用好当地区位优势,

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把本项目打造成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一

个亮点。同时对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兴隆县可持

续发展,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依据现有的建设

条件,按照兴隆县天文科普城总体安排,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

和建设方案是合理的,本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可行。

13.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尽快建设并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应加紧

筹措资金和落实建设条件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13-1

营养与健康论文-祝福同事的话

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可行性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13:4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027073216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文科普城天文科普馆项目可行性报告.pdf

上一篇:天文知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天文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