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街头的雨树绿化
新加坡的雨树绿化
■文、 图/ 徐艳文
Rain tree landscaping in Singapore
到新加坡观光,出了樟宜机场坐上大巴车,沿路
两旁尽是一棵棵像伞一样的树,枝叶大、树荫多,树下
绿草茵茵,根本看不到一点土地。道路两旁树多楼少,
满目都是绿色,游人忍不住在车里开始拍照。我问导
游这是什么树,她说:雨树。
雨树在新加坡,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据说
平均每50个新加坡人就拥有一棵雨树。在这个炎热的
小岛上,到处都是雨树的树荫,这种树成了新加坡一
道独特的风景。
雨树并非新加坡的原生树种,它的老家在美洲的
热带地区,是英国人将它们引种到了这里。雨树和许
多新加坡人一样,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移居异域生
活。它们对生存环境并无苛求,能忍耐贫瘠艰苦,适应
了当地炎热高温湿润多雨的气候,迅速地成长。除了
能绿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遮阳挡雨之外,雨
树的叶子多汁味甜,是良好的饲料,茎干质硬纹晰,是
59
GREEN SCIENCE
绿色科普
居民区的雨树
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大众喜爱。
在植物分类学中,雨树属于含羞草科。雨树的叶
子也和含羞草一样,会收卷、闭合、下垂和张开。傍晚、
黄昏时分,雨树的叶子自动敛合;清早晨曦时,它的叶
子纷纷竞相绽展。特别遇到雨雾阴霾,雨树会将叶子
卷缩成筒。黎明阳光、雾散雨后,叶片自行张开,聚集
在叶筒内的雨露水珠滴滴飘落,形成如同下雨一般的
景象。因此,人们将这种能储存并释放雨水的树称之
为雨树。雨树生命旺盛,扦插成活,根系发达,生长迅
速,数年便可成荫。新加坡全年气候温暧,降雨充足,
没有地震,也没有台风,适合雨树自由自在地繁衍、开
枝散叶。
在新加坡,无论是走乌节路、圣淘沙岛、新达城,
还是游览新加坡河和克拉码头,到处都能看见雨树的
身影。雨树主干雄壮,却并不直挺,墩墩矬矬就急不
可耐地开杈分枝,那旁逸斜出的虬枝在空中屈曲盘
旋,不断分蘖,不断扩展,形成一个个高达20余米、宽
10-20米的巨伞般的树冠。卵圆的叶片成双成对,层
层叠叠、密密麻麻地在枝丫上摇曳婆娑,苍翠青郁,默
默地为大地遮阳避雨,显得舒展、潇洒、苍劲、古朴而
又幽雅。
一般说来,大树底下不会长草,这是自然界的普
遍现象。可枝繁叶茂、擎天盖地的雨树荫下,却是芳草
茵茵,葱绿盎然。有些绿色植物甚至攀爬上雨树的枝
干,悠然地晃荡着须叶,怡然绽开美丽的花朵。一株雨
树,就像一个温馨和谐的植物大家庭,大家相生共荣。
雨树那阔大的枝叶遮出大块的荫凉,庇护着城市以及
城市中的每个人。雨树树形极其优美,枝条虽不粗大,
却能尽可地伸展,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每当微风吹来,
枝叶随风颤动,雨树更加婀娜多姿。城市中心地带英
式建筑掩映在雨树中,更显出美感。透过雨树的枝条
看那些白色的现代化建筑,别有一番意境。
早在1963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倡导植树运
动,并亲定雨树作为绿化树种。通过快速大面积地种
植、移植速生,雨树改变了新加坡人的居住环境。炎热
的气候、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噪声
60
WORLD ENVIRONMENT
20193178
年第期 总第期
新加坡路边的雨树
等不利因素,都在雨树的增加中削减。今天遍布
新加坡、为市民遮风蔽日的雨树,很多都是当年
植树运动时种下的。随后,新加坡人将一些生长
慢但漂亮的树种间种在快生树丛之中,在绿化
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美化环境。接着,多样化的树
种和花草开始装点城市大街小巷或不同场合,
形成了新加坡个性化的园林景观。绿化为市民
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雨树高高在上遮风蔽日,
旅人蕉以独特的形象装点着现代化建筑,九重
鸽等灌木围绕在街边的座椅旁,散发着幽香气
味。后来,新加坡人又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搭
配,追求层次丰富、对比协调,致力于创造环境
的艺术化。他们把创造自然野趣和精致巧趣相
结合,作为绿化造景的目标。
新加坡人从绿化到美化、多样化、艺术化的
过程,是从外到内逐渐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也
是绿化的功能性从服务于人的触觉和视觉、到
听觉和嗅觉、再到味觉和心灵不断深化的过程。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给人以一种不加
新加坡路旁的雨树
61
GREEN SCIENCE
绿色科普
修饰的自然美感。处处层次丰富,草地、灌木、乔木自
然搭配,树种混种形成的自然生态景观比比皆是,行
道树及灌木任其自然舒展蓬勃生长。这种做法有很
多好处:首先是不加修饰的绿化环境能吸引鸟类的聚
居,让环境更趋于自然,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其
次是使人处处仿佛置身于郊野树林之中,满足了人类
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同时自然美观的环
境舒解了现代人的压力,使人不断从中获得活力。再
次是减少人力修剪的劳动,降低城市环境的维护成
本。
新加坡人在排水渠两侧修建绿地,形成绿化走
廊;又在绿化走廊中设计步行道网络,系统连接公园
和建筑区的中心绿化带。人们可以摆脱机动车交通的
喧闹,漫步在雨树覆盖下的步行网络中,或骑自行车
来往于各建筑区之间,心情舒畅悠然自得。鸟儿也可
以在绿色通道的引导下,自由往来于各公园之间。这
不但使鸟类在都市环境中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展,同时
也提高了整座城市的生态系统质量。
新加坡环保服务于人的功能性,强调绿化服务于
人的功能性甚于单纯追求视觉的美观,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宗旨。
中国的很多城市,近年来不断改善绿化环境,出
现了一批所谓的花园城市,但对比新加坡仍有很大差
距,需要吸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新增绿地
为城市环境带来变化,这只是基础,更要着眼于美化、
多样化、艺术化,营造怡人的城市氛围。同时增强绿化
的功能性,如树种的选择应考虑遮阳挡雨、降噪吸尘,
使环境不仅优美,而且实用;实行绿地系统网络化:结
合城市的步行道,规划建设网络化的绿地系统,为市
民的休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促进城市生态
系统更上台阶;完善法律规章,并严格加以实施:新加
坡为实现花园城市的目标,制定了完善的法律规章,
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
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包括自家
土地上的老树;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必须达到总用地
的30%-40%;在规划管理中,要求报审的施工图中增
加园林绿化设计;一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先进行绿
化等。这些指标和规定的严格实施,正是新加坡成为
花园城市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工商局
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
62
WORLD ENVIRONMENT
20193178
年第期 总第期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01:2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982566909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加坡的雨树绿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加坡的雨树绿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