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

更新时间:2023-11-14 17:16:36 阅读: 评论:0

出梁庄记-选择英文

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
2023年11月14日发(作者:中考化学)

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

吉林省新农村办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期】2017(000)021

【总页数】2(P18-19)

【作 者】吉林省新农村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

鹿圈子村位于生态名城通化县东部,坐落在白鸡峰自然保护区东坡脚下。鹿圈子村

因古时安居屯的野生鹿多由此得名,而“鹿圈”又是满语的音译,为挂锅之义,

“子”是汉语的口语。鹿圈子村交通便利,南距集安旅游城30公里,北距通化市

28公里,幅员面积43.1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259公顷,耕地面积2860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村辖8个居民组5个自然屯,全村385户,总人口

1138人。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古朴悠久的传统民居、民俗文化打造富

有本土风情的美丽乡村。自2008年以来连续八年被通化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农

村建设标兵村”,2010年被通化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魅力村庄”,2011

被吉林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村”,2012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

态文化村”荣誉称号、被中国农业部评委“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2013年被

评为“省级生态村”、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近年来,鹿圈子村委会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大力开展村内的满族、朝鲜族传统

民居保护修缮工作以及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加强了村容村貌、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古村落氛围浓郁:修建围墙8600延长米,仿古式围墙

1600延长米,仿古大门1座,仿古门楼46个。对入村道路、村内主次街道、村

部、休闲文化广场、农户庭院绿化美化。栽植绿化树15000株,栽花30000平方

米,栽植果树3000棵,种草10000平方米,庭院绿化率90%,达到村内景致优美。

基础设施建设稳固:修建集安旅游线水泥路13公里,中桥2座,板函6座,实现

了方便出行屯屯通;建危房30户,实施全村农户房屋改造整村推进项目218户,

改善居住条件;修建边沟1100米,村屯内治理小流域2150延长米,完成了全村

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安装路灯16盏。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人居环境绿色清洁:

积极开展清洁能工程,建沼气池20个,安装太阳能30个。在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中,垃圾场4000平方米,垃圾分类间2间,改厕280户。配备垃圾清理车4台,

每个村民小组设置垃圾收集点,每户发放2个垃圾桶,对村内垃圾存放点每天早

上垃圾车辆开始收垃圾,由保洁员负责装车。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新建1150平方

米休闲文体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0套,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丰富村民业余文化

生活。

1.兴利除弊走科学发展之路。多年前,该村守着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只靠种植玉

米、大豆这种世代相传的耕作手段来谋生,模式严重地阻碍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

收。经过多次反思总结,村两委在市、县乡多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探索出一

条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打造好鹿圈子村传统村落品牌,发展民俗游,让市场经济

活起来,致富的路子多起来。围绕土地流转,在多种多样产业化上做文章,走出一

条村由“三委”引导、能人示范、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的发展路子。农民通过土

地流转每亩地每年收入300500元,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被发展大户雇佣。

在当地就可以赚到钱。如今的鹿圈村蔬菜、花卉、中草药种植项目和旅游项目安排

就业10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收入10000元左右,村民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2.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增强人文魅力。村部设置了图书室、阅览室,定期组织村民参

与扭秧歌、舞蹈来陶冶情操。每年组织参加县乡级体育运动会,丰富农民的业余文

化生活。村里配备了村级卫生所,县乡医疗部门不定期到村里宣传和义诊,各类疾

病得到及时治疗,医疗卫生不断改善。利用“互联网+”的模式,为村民提高方便、

快捷、全程的综合服务。在文化品牌创建上注重现代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创建

思想,把宣传弘扬村里历史的人物、文物、地理地名等进行推介,不断增强村民的

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

3.发扬优良传统传承文明村风。通过“干净人家、美丽庭院”的评选,该村评选出

干净人家80户,美丽庭院50户。在评选“通化好人”活动中,16户居民榜上有

名,涌现出一批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好干部。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

大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让鹿圈子村实现了山美、水美、人美的

工作目标。

为达到保护传统民居与持续发展和谐共赢的目标,多年来鹿圈子村积极利用民俗资

源,不断探索开辟旅游发展新思路。为培育常态旅游产业,在辖区内打造有白鸡峰

东坡景区和关东民俗文化村景点两处。其中,关东民俗文化村占地五十亩,建筑不

同风格的满族、朝鲜族房屋40余套。推出了以少数民族独有的房屋建筑、器皿、

工具、服饰、礼仪、饮食等为特色的民俗体验游。为延伸旅游产业链,鹿圈子村依

托民俗旅游项目,还推出了系列具有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内涵的休闲农业、农事体

验游。利用花卉基地、农民采摘园、绿色养殖等旅游产品,构成了集吃、住、游、

购、娱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

50多人。2015年又投资300万元完成续建工程,占地60亩,扩大了旅游规模,

打造关东民俗、挖掘历史、守护文化,吃青山饭、挣旅游钱,进行生态立体开发。

旅游业带动了本地区农副产品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和林下经济发

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林下参6000亩。其中在2016年通化市森赫农业公司在我

村新发展林下参2000亩,解决剩余劳动力120人,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65

万元,每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花卉150亩,中药材200亩,养殖林

200万只。经济林500亩,形成了“山地栽松树,山沟养林蛙、平地种药材,

庭院搞养殖”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鹿圈子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兴建旅游景

区,搞好绿、美、亮工程,带动了“农家乐”、“特色餐饮”、“土特农副”的产

业发展。打造了传统民俗文化这个品牌,保护了生态环境,培育了民俗生态旅游项

目这个特色项目,带动村民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宽广道路。

初级软件工程师-轻而易举是什么意思

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

本文发布于:2023-11-14 17:1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953396215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曾为呦呦鹿鸣处今朝魅力展新姿r——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pdf

标签:圈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