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的本质与危害
“圈子文化”本质是利己主义
“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从形式上看是党
内宗派主义的变种,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
混迹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但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利。归根到底这类
圈子都是个人利益关系的同盟。它们交织着权力、地位、关系、面子,
将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发展为饱含“人情”的人际承诺,为其赤裸裸的
目的蒙上一层“温情脉脉”面纱。
“圈子文化”最注重界限。圈子看似松散,但却“画圈为牢”,水泼不
进,针插不入。不管人与人关系多么错综复杂,一个人进没进圈子,
是谁的圈子却分得一清二楚。在圈子内,可以呼朋引伴,称兄道弟,
觥筹交错,互相照应,彼此绝对心照不宣;但对圈子外,或冷若冰霜,
形同陌路,或表面和气,暗中使绊,乃至排斥打击,落井下石,斗争
起来毫不手软,让人感叹圈内圈外是“两重天”。“圈子文化”很讲究中
心。圈子实行的是家长制。圈子中的人际关系如同费孝通先生在《乡
土中国》中描写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
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就是圈子的“家长”。“家长”掌控着
圈子内外部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圈子的运作,圈子其他成员只能唯“家
长”马首是瞻,老老实实服从指示。圈子还实行等级制。圈子之内谁
是老大,谁是心腹,谁是马仔,谁也不会搞混。“上下有等、尊卑有
序、贵贱有别”之类的在圈子中最适用。
“圈子文化”最关键的是规矩。这种规矩是潜规则,摆不到台面上,
也落不到纸面上,但是谁要敢坏了规矩,那今后肯定是在圈子里“混”
不下去了。圈内圈外,第一位的规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圈内
人要是混出了名堂,必定要彼此拉一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是
出了问题,则必定要统一口径,百般包庇。因此社会上常常听见某个
地方“拔出萝卜带出泥”,被“一锅端”。圈子上下,第一位的规矩是“江
湖义气”。下属对待老大要“忠心耿耿”,老大对待下属则要“义薄云天”,
你为我效犬马之劳,我为你两肋插刀。至于这种规矩是否符合党纪国
法,是否遵从组织原则,都在所不问。这样畸形的“圈子文化”让一些
领导干部成为利益团体的附庸,丧失了独立的政治人格、清醒的政治
判断。任其发展,将是对组织纪律的严重挑战,将对党的事业和党的
组织造成极大的伤害。
“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专制主义延续几
千年的陈腐观念、人身依附、等级制度、门客政治等等在党内仍未得
到完全肃清,并且在思想日益多元、利益日益分化的今天还有所发酵。
一些人仍然在搞任人唯亲、任人唯派,进行人身控制,围绕自己打造
盘根错节的现代“宗族”,将组织内纯洁的关系江湖化、庸俗化。
“圈子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每个小圈子就是一个
小团体、小山头,它们时常闹独立性,只强调局部利益,无视整体利
益,往往通过内部被异化的伪团结、相互间无原则的争斗,于无声无
息中解构了组织意志,了组织意图,裹挟着组织的运行。“圈子
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组织的运行围绕一个“公”
字,圈子的运行围绕一个“私”字。混迹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但目的无
非是为了获利。归根到底这类圈子都是个人利益关系的同盟。它们交
织着权力、地位、关系、面子,将单纯的利益交换关系发展为饱含“人
情”的人际承诺,为其赤裸裸的目的蒙上一层“温情脉脉”面纱。
匡正风气,破除“圈子文化”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关键要摆正组织
和个人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每一个党员都必
须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个人都在党的领导
下进行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组织之中。要自觉
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认真接受党组织
的监督。
要时刻牢记感恩组织,而不是感恩个人。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
己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靠组织关心培养,而不是靠圈子帮衬。因此要
对组织心怀感恩、心存敬意,更加自觉地相信组织、更加紧密地依靠
组织。但是这种感恩的对象只能是组织,而不是组织里的任何领导,
决不能因为某些领导曾经有过提携之举,就搞庸俗的“投桃报李”那一
套。领导作为组织的灵魂,对组织控制力强、贡献大,很多时候
是组织意志的代言者。但是每个党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领导
都只能代表组织,而不能代替组织,在组织之内每一个党员的政治人
格都是平等的,绝不存在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要明白自己是
组织的党员,而不是谁的家丁、门客,不能将个人进步等利益诉求寄
希望于对某些领导的“效忠”上。要时刻牢记维护组织利益,而不是维
护个人私利。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组织利益,更不能拿原则送
人情、做交易。
圈子文化的现实意义
近来,官场中的“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山
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附庸思维——不论实际情况
如何,总想着去跟对人,甚至认为这比工作成绩、个人表现都重要。
当下,附庸思维已经跨出官场,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
种社会病。
拉帮结派、占山头、划圈子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我国几千年的
传统社会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比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等。其实,
抛开一切附庸在圈子文化之上的种种优势与弊端,仅从“存在即为合
理”的本质上思考,圈子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正所谓有人就有江湖。
例如,从企业管理学上分析,任何一个企业都必然存在员工间较
为固定的圈子,总会有几波人走得特别近,关系很铁,称兄道弟。而
且,企业管理者认为,这样的圈子有助于稳定雇佣关系,有助于企业
管理,不应该被毁灭,也不必过于担心带来的弊病,因为,在市场经
济环境下的私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有一套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
任你圈子多么牢固,在危害企业利益时候都毫无力量。
既然如此,政治生态以及社会生态上的圈子文化为何会带来“潜规
则盛行”,“系统内部帮派林立”,“很难就事论事”,“组织内部分化”,“滋
生腐败问题”,“扭曲评价标准”等等的问题呢?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面临着各种人事的复杂关系,你来我往之
下,必然与某部分更加要好,与某部分人略显得合不来。就是交朋结
友,也得看性格机缘,很自然亲疏有别。在工作上,学校里,社会中,
谁还没有一两个混得熟的圈子呢。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个圈子就必
然带来上述的种种弊端吗?非也!
你的圈子本是你人际交往的需要,你跟人的亲疏有别,不能也不
应该就成为你判断是非曲直,辨别功劳业绩,丧失自我主见的标准和
依据。你跟他好,他是你圈子里的一员,不等于你得为碌碌无为的他
溜须拍马,虚造功绩,贴金点赞;他不是你圈子力的人,也不等于你
得指鹿为马,睁眼说瞎话,罔顾了众所周知的事实。
于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可怕的不是圈子及其文化,而是,我们
的心里有没有一杆公道的秤,有没有公平公正、就事论事的标准,有
没有对真善美的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
个有信仰的人,组织,社会,国家,民族,必然对事对人有着是非曲
直的公论,必然能够建立并遵守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而绝不是依据
所属圈子的喜恶,罔顾事实,攀属附庸,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
升天。
有圈子本来是好事,说明你活在这个社会里不孤单,有良师有益
友,学习上可以共同进步,事业上可以互相帮助,生活也可以互相帮
扶,就是一起娱乐,也能找到玩伴。但圈子绝不是社会交际的牢房,
圈内圈外犹如仇人,圈子也绝不是为人理事的准则,圈内圈外颠倒黑
白。
本文发布于:2023-11-14 14:5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9450482151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圈子文化的本质与危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圈子文化的本质与危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