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变》教案含反思
《我会变》教案含反思1
设计意图
《我会变》选自山东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册主题三
中的《变大变小》。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在本次
活动中,教师通过出示孩子最喜欢的气球让孩子探索气球变大变
小的变化,孩子的兴趣高、探索欲望极强。在孩子知道了物体有
大有小的基础上,知道了世界上事物的大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继而通过玩气球——变魔术——变小人等一系列游戏活动,在和
孩子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中让孩子了解了同一种物体可以
变大,也可以变小,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
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大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气球、木耳、雨伞、胖大
海、扇子,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
了?(出示没吹的气球)
第一部分: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你们想玩吗?你能让气球变大吗?(每人一个气球试一
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大。有的小朋友力
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大,怎么办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
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大?(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
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大,你能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吗?用什
么方法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幼: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第二部分: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大变
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出示: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
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
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变大”
或“变小”的愿望。
5.你们相变吗?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
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6.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
人,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播放课件)
延伸活动
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大
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咱们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
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从整个活动的效
果来看,幼儿兴致比较高,较好的实现了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幼儿的联想,幼儿虽然年龄小,
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此活动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探索求
知,想象、表现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将自己动作一绘
画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
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
《我会变》教案含反思2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生养自己的辛苦,懂得感恩。
2.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3.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一: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
2.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西游记》第1集;活动室墙上张贴着有关胎儿生长(从受精
卵开始到出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西游记》动画片,让幼儿欣赏“石猴出世”画面,
了解孙悟空的来历。
2.引导幼儿讨论:我从哪里来?
二、自由探索,发现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1.幼儿自由结伴去看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探究:小宝
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
2.启发幼儿想一想: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鼓励
幼儿与同伴交流。
三、交流分享,了解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1.请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一些秘
密。
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直接回答或把问题反抛给幼儿进行讨
论。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胎儿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
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
么。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
生长变化:
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
要爱妈妈。
【活动延伸】
1.制作小礼物送妈妈。
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二: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探索成长的秘密,发现自己在成长变化。
2.感受成长的不易,体验成长的快乐。
3.学习按顺序排列物品。
【活动准备】
1.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一组照片。
2.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穿戴过的衣服鞋帽等。
3.制作幼儿成长课件,水粉颜料,树和小路形状的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一张教师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孩
是谁。
2.逐一出示教师从小孩到大人的照片,引导幼儿发现人是慢
慢长大的。
二、观看幼儿成长录像,引导幼儿感知、讨论成长的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讨论、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2.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身体(身高、体重等)的变化。
3.鼓励幼儿讲一讲自己在生活自理及知识经验积累等方面
的变化。
三、利用旧物、照片排序,让幼儿了解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1.引导幼儿按时间顺序,摆放个人照片,幼儿间互相观看、
议论。
2.组织幼儿将收集的小时候的衣服鞋帽等物品和照片,按时
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布置“我在变”的主题展
板。
四、肢体表现,体验生长的快乐。
1.鼓励幼儿想像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10个月都在干什
么。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及
生长变化:
3.教师小结,让幼儿了解妈妈怀胎十月及分娩的辛苦,懂得
要爱妈妈。
【活动延伸】
1.制作小礼物送妈妈。
2.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活动三:身体变一变
【活动目标】
1.探索身体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身体进行造型。
2.学习合作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1.一个杂技小人偶,一根魔法棒。
2.多媒体教具。
3.“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杂技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操作杂技小人偶进行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杂技
小人偶每个身体动作的变化,会变出一种有趣的身体造型。
二、幼儿尝试人体造型创作。
1.幼儿自由动动自己的头、手、脚及各关节,尝试摆出几种
模拟造型。
2.快速变形:教师手执魔法棒扮演魔法师,口中念:“魔法
魔法变变变……定!”此时魔法棒指向哪位幼儿,该幼儿就要快
速摆出一种人体造型。
3.分享交流:说说摆出的造型名称和变动的身体部位。
4.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采用站、蹲、坐、躺、弯腰、屈膝等姿
势变化进行人体造型创作。
播放“行为艺术”作品录像片,引导幼儿欣赏成人的人体造
型艺术创作,感受人体造型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自由分组,尝试合作创作人体造型。
1.幼儿自由结成合作小组,共同讨论、协商、合作摆出造型,
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各组的造型拍摄下来。
2.利用视频转换仪欣赏幼儿的作品,并请各组介绍作品的构
想及名称。
活动四:表情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的各种表情,知道不同的表情表达不同的情
绪。
2.关注他人的表情变化,学会关心他人的感情。
3.体验积极的情绪,锻炼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布置一间“表情屋”:在舞蹈室内的墙镜上贴一些表现快
乐、生气、悲伤、惊讶、害怕、紧张等表情的大图片。
2.表情小图片若干。
3.动画片《毛毛生气了》、《表情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带幼儿进入“表情屋”,认识不同的表情和
情绪。
1.引导幼儿欣赏墙镜上的表情大图片,与同伴说一说表情图
片所表达的情绪,并在镜子前模仿各种表情动作。
2.组织幼儿交流:这些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认为他们现
在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你什么时候会有和他们一样的表情?当你
和他们有同样感觉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二、播放动画片《毛毛生气了》,引导幼儿学习识别他人的
情绪变化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1.观看动画片,观察毛毛生气的原因和表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曾经为了什么原因生气?感觉是怎样的?
怎样表示?
3.教师小结:人很多时候生气只是因为一些小事情,人生气
时心情就不快乐,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影响到他人的
心情。
4.组织幼儿讨论让自己或他人不生气的办法。
三、游戏《表情变一变》。
1.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情图片,集体做出相应的表情,比比谁
的反应快。
2.猜表情:请个别幼儿上前抽取表情图片,并根据所抽的图
片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请大家猜他所抽到的是哪一种表情图
片。
3.翻牌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种表情图片牌随意盖住,一人一次
翻牌机会,随机翻出一张表情图片牌,对方说出并做出相应表情,
说错做错的让“翻牌人”刮一下鼻子,说对做对的刮“翻牌人”
一下鼻子。
四、播放歌曲《表情歌》,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各种表情所表
达的'情绪。
大班主题活动设计——《我会变》
1.幼儿听歌曲自由照镜子做“变脸”游戏。
2.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配合脸部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创设“心事倾诉屋”,引导幼儿对着自己喜爱
的玩偶诉说心事,缓解不良情绪。
活动五:七彩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在音乐中感受各种情绪。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绘画的形式来表达情绪。
【活动准备】
1.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磁带。(节奏舒缓、明快、喜气洋洋
等各种音乐)
2.布置“七彩心情谷”,里面有不同内容的场景。(布满星
星的夜空、春暖花开的山野、喜庆中国民俗年、 热闹的森林等)
3.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带领幼儿参观“七彩心情谷”,引导幼儿参观各种场景。
二、表达体验“七彩心情”。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自由选择场景,在场景中用肢体表达对
音乐的感受。
三、分享交流“七彩心情谷”的经历。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我在七彩心情谷里听到了什么,看
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和场景。
四、画一画七彩心情。
1.播放音乐,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根据自己的心情画画。
要求每听一段音乐,就画一张新的图画,直到音乐播放完毕为止。
2.分享交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画的是哪一段音
乐,心情是怎样的?用什么形象或颜色来表达的?
活动六:未来的我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美术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未来的自己。
2.体验长大的快乐,对未来的自己充满憧憬。
【活动准备】
1.“哆啦A梦”和“时光机器”玩具。
2.一间操作室,有用来装扮角色的半成品材料。
3.多媒体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画人物“哆啦A梦”,激发幼儿兴趣。
鼓励幼儿交流:“哆啦A梦”有许多宝贝,这些宝贝有什么
用?重点引导幼儿说说“时光机器”的作用——可以看到未来的
自己。
二、幼儿讨论,展望未来。
1.假如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器”到达未来,看到长
成大人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的,可能做什么工作。
2.讲讲未来自己的服饰、工作环境、工作用品等。
三、坐上“时光机器”——扮演“未来的我”。
1.幼儿围成圆圈转动,模仿“时光机器”的运行到操作室。
2.幼儿选择半成品材料装扮自己(如:配套的服饰和工作用
品)。
3.布置工作环境,扮演角色,进行“我是××,我在……”
的游戏。{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扮演游戏情况拍摄下来}
4.“哆啦A梦”提醒幼儿时间到,坐上“时光机器”,卸装
变回原来的自己。
四、分享交流:
1.利用视频转换仪让幼儿看看他们的扮演游戏。
2.随时定影,让画面上的幼儿介绍“未来的我”。
【活动反思】
首先,是体育课中的一些基本的队列和口令及手势没有很规
范和明确,幼儿在排队时有一些混乱。这一点也可能是平时训练
的不够多,或者不够正规,孩子们在听到老师排队的口令后出现
不同的列队方式。他们大多是按照平时散步或者外出活动的排队
方式,或者是三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的方式。
其次,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还是缺乏一定的细心观察和总结
的能力。在练习转圈和玩“风车转转转”游戏时,我要求孩子们
观察别人的动作,通过对比总结哪一种转圈的方法好,试图让他
们自己总结出转圈要求的动作要领,但是在实操中孩子们虽然能
区分谁的方法好,但是却不能自己独立用语言组织说出动作要
领。这一点跟老师的语言引导有很大关系,很多时候重点让幼儿
观察某一个部分可能会更快得到答案。
再次,对课程的游戏部分的预知和估计不足。游戏中出现孩
子们转圈数不清,旁边的小朋友乱数的情况,往往要求转5圈,
每个孩子都只转了4圈就停止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
的,但是却没有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只能老师在旁边数圈数。而
且在游戏中,幼儿在找图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着急,很
多孩子对图片的指认能力下降,找一幅图片需要很长时间,这也
可能是跟图片摆放的位置和图片的色彩有关,如果我把相同图片
分开在两张桌子上,并且每张图片打印成彩图可能会有所改善。
回想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也有很多让我很欣慰的地方。我
特意选了两个比较调皮的小朋友去参加课程,本来担心他们会捣
乱,但是一节课下来,我感觉他们的表现还比较好,对游戏也很
感兴趣,胜负心很强。在比赛的时候两次都是红队和蓝队打成了
平手,因为好胜孩子们都还要继续比赛,甚至有两个孩子在输掉
比赛之后激动的要哭了。其实平局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
反而是激发了孩子们对接下来的比赛更有信心和欲望了。孩子们
能在转完5圈后依然能完成走独木桥、奔跑等动作,让我对他们
刮目相看。这次的课程中的游戏是他们能力内的挑战,大班的孩
子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体能,让我的体育课堂
活力四射。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18:3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717492147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会变》教案含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会变》教案含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