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前沿
13
《红楼梦》的反乌托邦写作
王干
一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的经典小说,真正称得上
是“说不尽的《红楼梦》”。它留下的诸多空间,让后人
在阅读研究时常读常新,总是能品出其中新鲜的味
道。一般说来,中国古典小说与后现代的写作方式没
有太多的联系,尤其《红楼梦》这样的以梦作为书名标
题的小说常常表现为古典小说的方式。梦者,乌托邦
代名词也。《红楼梦》之所以称为“梦”,在于潜藏着一
条反乌托邦写作的路径,当年曹雪芹创作时虽然没有
这个概念,但他“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思路正
与反乌托邦的写作精神不谋而合。
20世纪初,西方文学出现了反乌托邦写作,最初
基础出发,发挥了人类可能的想象力,虚构瑰丽美妙
的海市蜃楼,来慰藉心灵。
其实在中国文学很早就出现了这种乌托邦的写
作,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记述一个世俗的渔人
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桃花源中,那里没有阶级,没
有剥削,人们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是最早的乌
托邦社会。桃花源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
体现了人们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往。之后中国诗歌
一直有这种乌托邦的情怀,李白、李商隐等在诗中常常
抒发对人间仙境的憧憬和模拟,在《西游记》中对女儿
国的描写也是另一种乌托邦。《红楼梦》出现的大观园
也是借鉴了女儿国这样一种乌托邦的形式。
乌托邦写作总表现为或对于未来的憧憬,或追忆
“往昔”以达到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而反乌托邦写作
是基于对世俗乌托邦的幻灭感而产生的对于乌托邦
本身的一种反抗。换句话说:反乌托邦写作是因为世
俗的、规划的乌托邦带来的希望、理想的破灭而产生
的对于希望、理想、梦幻本身的否定,是因为盲信而产
生的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带来的彻底的绝望、拒
绝。红楼成为梦,就是这种希望的破灭,绝望的“好
了”。
由科幻小说引起,继而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反乌托
邦(Dystopia)又译作“反靠乌托邦”“敌托邦”或“废托
邦”,反乌托邦主义的代表作有英国赫胥黎的著作《美
丽新世界》,英国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
八四》,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从柏拉图的《理想
国》到奥威尔的《1984》,乌托邦的观念与内涵不断衍
变,但它始终涉及一些基本的价值范畴,如希望、未
来、理想、信念等等。而反乌托邦写作则没有代表人
类理想与希望的君子国,人类看到的只能是一个满目
疮痍的现在。
乌托邦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多年来,《红楼梦》是作为古典主义写作的经典来
想国》中提出来。乌托邦的原词(Utopia)来自两个希看待的,尤其《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创造,更让人容
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好”的意易把它和乌托邦联系起来,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由于
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乌有之对大观园的美丽和清净的推崇,在《红楼梦的两个世
乡”。意思是不存在的场所,延伸意思为不可能有的界》一文中把大观园内和大观园外分为两个截然不同
好地方,或者理想的世界,理想国转化为乌托邦具象的世界,他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
的概念,是英国人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我想分别叫它们作乌
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
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图以外的
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世界。作者曾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
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界的分别何在。譬如说,‘清’与‘浊’,‘情’与‘淫’,
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我们可以
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这是人类从现实存在的说,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的线索。把
二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14
南方文坛2016.6
SouthernCulturalForum
握到这条线索,我们就等于抓住了作者在创作企图方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
面的中心意义。”
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但“贾母等连忙路旁跪
这种观点见解独到,问世之后,受到学界的好
下”,贾母是元春的祖母,按中国的伦理,辈分高的应
评。“两个世界”的观点在《红楼梦》研究史意义非凡,
该接受孙女辈的朝拜才对。贾母的这一跪下便彻底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红学的被考证派和索隐派大
撕破了大观园乌托邦的幻觉,大观园依然是现实世界
行其道的时候,“两个世界”说从审美的角度而非史学
的一部分,不是桃花源般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天伦之
的角度、从文本的角度而非实证的角度,给红学研究
乐没有取代政治制度,在皇妃目前,祖母也只是一个
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过,余认为大观园是理想国而
草民。大观园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原则在运作,在起
非现实世界的观点,有待商榷。问题在于余先生只看
作用。小说接着写道:
到大观园乌托邦的外在形式,而没有看到大观园反乌
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
托邦的本质。
不免哭泣一番。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
大观园显然是《红楼梦》中具有乌托邦性质的一
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
个所在,它几乎成为人间仙境的代名词。大观园之所
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
以给人们特别美好的印象,在于大观园的外在形态和
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
内在格局特别地诗意和高雅。大观园的建造是为了
听了,忙命快请。
给元春省亲而建造的,元春册封皇妃之后,贾府进入
大观园不是化外世界,皇妃元春省亲,连贾宝玉、
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鼎盛时
薛宝钗、林黛玉等同辈姐弟、姐妹也属于外眷,不能相
期留下的一个标志就是大观园,大观园的富丽堂皇,
见。而之后贾政在元春面前的言行,更是说明封建等
皇家气象,再加之深厚的文化内涵,委实是美轮美奂,
级制度冷酷和残忍。小说这样写道:
千古绝唱。曹雪芹优美的文笔更是将园内的景致书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
写为天外华景、人间胜境。作家不厌其烦地写季节的
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
转换和节令的更替,写贵族之家华宴盛餐,器皿道具,
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
件件奇美,饮茶,品酒,赏花,看戏,棋牌,逍遥天外。
方,然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
可以说,曹雪芹在这里用显摆的方式来展示昔日生活
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
的奢华堂皇,一盏一茶,都道不尽人间的春色和秋
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
光。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但这种日常生活又是平常人
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
家节日也寻不见的美酒佳肴,艳风彩韵。这样的美生
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
活、贵族生涯,确实充满乌托邦的气息,不食人间烟火
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
的气息。
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
不过如果《红楼梦》简单地将大观园营造为一个
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
脱离现实和尘世的乌托邦,曹雪芹写作大观园的意义
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
就被浅化了,大观园虽然美丽,虽然看上去和谐,但依
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妃亦嘱
然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倒是皇妃元春比其他人
“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有着清醒的认识,大观园是省亲用的,某种程度上也
一个“帘外”,隔开的不是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
可以说是皇上的行宫,所以在大观园的牌坊上书写
而是现实世界的一道鸿沟沟,权力导致的鸿沟让亲人
“天仙宝境”二字,但元春见此赶紧让人换成“省亲别
说话也是官腔官调,没有一点人情味。贾政左一口
墅”。小说里这样写道,“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
,右一声“我君”,是尽了臣子的职责,但父亲对“隆恩”
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
淡薄如水,一句“贵妃切勿以政夫妇女儿的血肉之情,
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天仙宝境”
属于乌托邦性质的,而“省亲别墅”则是现实的存在,
残年为念”,让人读后,更加感受到冷冰冰的现实和官
元春的命名一方面说明元春的低调,另一方面也说明
场的无情。这样冷酷的现实,我们能视为乌托邦和理
大观园的非乌托邦性,省亲说的是大观园的实际功
想国吗?
能,“天仙”属于子虚乌有。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大观
或许有人说省亲过程不是大观园的主体,大观园
园也不是世外桃源,元春省亲进入园中,“只见园中香
的主体是类似女儿国的乌托邦,那才是曹雪芹营造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当代前沿
理想世界。因为是皇妃的行宫,大观园自然不能容下
男性的身影,而年幼的青春萌动的贾宝玉被特许在这
样的女性世界里,更是平添了一份令人艳羡的神秘和
向往。和太虚幻境一样,大观园是女儿国,女儿是水
做的,在这样的水世界里,没有男性的污浊和丑恶,贾
宝玉认为,已婚的女性就变丑了,变俗,而大观园正是
这样清爽干净的世界。应该说,与其说大观园是皇妃
元春的别墅,还不如说是曹雪芹为贾宝玉“水论”和
“泥论”营造的理想世界。
大观园是女性的世界,贾宝玉那句“女人是水做
的,男人是泥做的”。颇有女权主义的色彩,《红楼梦》
确实有扬女压抑男的倾向,小说为闺阁立传的宗旨在
开篇就言说很明白,小说是“风尘怀闺秀”,“闺阁中本
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红楼梦》也曾被称作《金陵十二钗》,更是直接表白女
性的立场。而小说中的男性,除了贾宝玉外,基本都
是或浑浊肮脏或世俗无能,女性的形象从贾母到小丫
鬟鸳鸯都是光彩照人,尤其是进入园内的女性,确实被
审美化。但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是简单地矮化
男性美化女性,他深刻而婉转地洞察到女性世界的复
杂,洞察到她们与外部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看到,如花似玉的女子在大观园的天地依然
明争暗斗,宝黛之争,出现在大观园中,袭人和晴雯的
较劲也在大观园里,那些老妈子的庸俗乃至卑劣的举
动和园外世界没什么区别,而抄检大观园更是后来官
府抄封贾府的预演。晴雯是《红楼梦》里的亮点人物,
晴雯可以说是大观园的精灵。晴雯是最有乌托邦情
结的人,她被诸多研究者认为没有奴性,在于她的幻
觉。晴雯的可爱之处,在于她的率真和热情,当然还
有勇敢、泼辣,在于她认为自己不是奴才,她那些闪闪
发光的言论很多是冲着袭人去的,比如,她当面斥责
袭人的话,“谁又比谁高贵些?”,其实是为了与袭人争
怡红院第一红人的位置。晴雯的自信来自那个在王
夫人等人看来不靠谱的贾宝玉对她的平等,所以晴雯
忘记了奴才的身份。所以才有“撕扇子千金买一笑”
这样富家公子和富家小姐的奢华场面,而晴雯恰恰不
是一个富家小姐,她过了富家小姐林黛玉、薛宝钗、史
湘云的嘴瘾,但在等级分明的贾府里这样的瘾过完之
后是要付出代价的。人们往往同情晴雯被驱逐出大
观园的悲惨结局,但很少提到晴雯的凶残和狠毒。小
说有一段写她对待比她更小的丫鬟:
15
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前凑。晴雯
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
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
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
了!”坠儿疼得乱哭乱喊。
这个场景我们后来在《白毛女》中见过这样的情
景,那是地主婆对喜儿的施虐。而晴雯本身也是一个
喜儿一样的用人,但她手段居然和地主婆一样残酷凶
狠。坠儿偷窃平儿的虾须镯当然是该惩罚,但是坠儿
年幼,方十岁出头,晴雯这种过激的有违自身身份的
做法,称得上恶劣甚至邪恶,一丈青是一种毒蛇的名
字,这簪子作为晴雯攻击坠儿的利器,其狠毒不言自
喻。晴雯还借势赶走了坠儿,和后来王夫人赶走晴雯
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样的大观园和宁国府、荣国府本
质上是一致的,不能因为大观园的景致美丽就可以掩
藏人间的这些丑陋和邪恶。晴雯的遭遇也像大观园
一样,刚入园时,风光无限,到被逐出园时,灾难至
死。晴雯的命运就是一曲《红楼梦》,她的悲剧在于她
生活在幻觉之中,晴雯的红楼一梦,是大观园乌托邦
破灭的最好注解。
三
真正具有文学意义的乌托邦,或许是小说里描写
的太虚幻境。乌托邦是音译,或许翻译成太虚幻境更
为准确。《红楼梦》第五回对太虚幻境进行极为详细的
描写,太虚幻境可谓美艳到极致,环境优美,“幽微灵
秀地,无可奈何天”,仙女香艳,如云成群。而那些酒
和茶更是人间没有的稀罕之物:
茶,叫“千红一窟”,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
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
红一窟’。”
酒,叫“万艳同杯”,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
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
艳同杯’。”
香,叫“群芳髓”。警幻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
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
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不用说“群芳髓”尘世中没有,“千红一窟”茶,万
艳同杯”酒,也是人间难寻的,凤凰和麒麟本来就是传
说中的神兽,“麟髓”,”凤乳”,恐怕神仙世界也难找
寻。真正的乌有之物。但细读则发现,曹雪芹对这样
的乌有之物,并不是确认它的存在美,而是消失美。
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晴雯道:“你
瞧瞧这小蹄子,不问他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
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16
南方文坛2016.6
SouthernCulturalForum
“千红一窟”,其实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杯”其实是宝玉的梦中现实。《聊斋志异》中也曾出现过太虚幻境
“万艳同悲”,“群芳髓”,其实是“”群芳碎”。茶哭,酒
的幻境和奇景,但是那些被狐媚们捉弄之后,醒来才
悲,香碎,这正是太虚幻境的虚和幻。
发现是荒郊野外,残庙孤灯,虎豹豺狼。而贾宝玉在
这种反乌托邦的写作精神,从贾宝玉一开始进入
梦中梦已破,乌托邦在城中已破,不是梦醒后才破,不
太虚幻境就开始暗示,贾宝玉看到太虚幻境门楼上有
是城破了才破,这正是《红楼梦》的反乌托邦的精髓所
两块牌匾,一块写着“太虚幻境”,一块写着“情天孽
在。太虚幻境里的香、茶、酒妖艳娇娆,最后升华为
海”,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后贾天祥手中的风月宝鉴,
色,但紧接着就是空,“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地狱一
一面是迷人的美女,一面是死亡的骷髅,当然贾瑞后
般的恐怖。太虚幻境的声色犬马、美酒佳肴,尽一时
来被成骷髅。而四名美女的名字和身份,则是互相构
之盛,但鲜花美酒的尽头,却是虎狼之窝,也就是死亡
成了某种解构,“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
之穴。意淫也好,真淫也好,贾宝玉阅尽人间春色之
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痴梦、钟情是乌托邦的理想
后,等待的是万丈悬崖深渊。
国的,而引愁、度恨则是现实的烦恼的,这四个美女就
四
构成双面的风月宝镜,一面是情和痴,一面是愁和恨。
太虚幻境貌似脱离人间烟火的光怪陆离之中,也
无论是大观园的与世隔绝,还是太虚幻境的天上
含着人世间的情愁爱恨,甚至情仇爱恨。我们再看那
人间,都不是小说的全部,都是小说的一部分。园外
个掌管这些女性命运的警幻仙子,她手下的机构有
世界,境外世界,也是《红楼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
容。在大观园外,存在着荣国府和宁国府,而在贾府
司”。从这些“机构”的名称来看,太虚幻境就不是一
之外,有着更广阔的现实生活。《红楼梦》的主导思想
个没有悲哀、没有痛苦、没有仇恨的所在,在太虚幻境
是通过贾府的兴衰折射整个晚清封建社会的走势,秦
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关于十二钗的
可卿临死前托梦王熙凤也是预言,秦可卿对王熙凤说,
判词,也是贾宝玉看到的是“薄命司”的一部分“档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案”,这些“档案”提前预告了金陵十二钗们的悲惨命
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
运,这些“档案”有点像孙悟空在地狱里看到的阎王
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
薄,泄露了十二钗们凄美的结局。
诗书旧族了!”,她告诉王熙凤眼下,“烈火烹油,鲜花
因此太虚幻境虽然美若天仙,人间绝境,那些莲
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
裙舞动,委实赏心悦目,那些仙茶、圣酒、天香,也委实
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在舌尖上流韵溢色,但那些凄美的判词散曲一出,就
“盛筵必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红楼梦》因
注定太虚幻境其实是悲金悼玉的戏台,是埋藏群芳的
为写盛宴达到了高峰,甚至写秦可卿的葬礼也充满了
坟墓和花冢。
盛宴气象,继而让一些研究者就这个盛宴般的葬礼产
小说对太虚幻境的意象化的描写之后,还具体写
生重重联想,怀疑其秦可卿的身份来了。秦可卿在小
到贾宝玉的迷失,虽然“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
说里隐藏的可能要比呈现的多,也就用了海明威的冰
曲”,但这些只能滋生淫欲,贾宝玉因此也被警幻仙子
山理论,八分之一在海面,八分之七在海底。她的这
称为“天下第一淫人”,虽然警幻仙子知道“意淫”才是
个豪华葬礼,还是在营造“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烈,
真谛,但对冥顽不化的贾宝玉,警幻仙子只能采用“脱
在营造盛宴的盛,同时在营造乌托邦的乌,太虚幻境
敏疗法”,让自己的妹妹秦可卿去行儿女之事。“那宝
的幻。在“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之后,
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
而那些”千红”自然只能同哭,“万艳”们只能同悲,“群
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
芳”们也只能碎了,都“好了好了”。“为官的,家业凋
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之游到了高潮,乌托邦的世界
如痴如醉。但是紧接着的画面,却让贾宝玉从梦中惊
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
醒:
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
因二人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
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
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
路,并无桥梁可通。
这不是现实世界,而是贾宝玉的梦中世界,是贾
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
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华庭灰烬,盛宴倒灶,群芳凋谢,红
(下转32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32
南方文坛2016.6
SouthernCulturalForum
一个悟道者前路。画面最为经典的一幕则是“人们已【注释】
经再也辨认不清坐在船上的师徒两个的面目,但还能
望见林的红色围巾,还有那在空中飘拂的王佛的胡
须。”这一红一白两种色彩,别具象征意味。白须往往
象征得道成仙,而红色,意味着鲜血和牺牲。两种颜
色,也隐喻了通往心灵自由之“仙界”的坎坷。
从《王佛脱险记》所体现的道家思想可以看出,尤
瑟纳尔在吸收东方文化时,并不止于猎奇,她更重视
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意义,真正感悟了道家思想。
以她的话来说,要从中挖掘“不可分割的思辨观点”。
尤瑟纳尔笔下的中国人也是更具有传统中国文化属
性的中国人。尤瑟纳尔用道家思想来塑造人物,也用
人物更好地来阐释作者所理解的道家哲学。也正因
此,王佛、林等人物才别具光彩,出神入化,在文学史
上以短小的篇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马提厄·加莱的谈话》,江苏颖、阎沐新译,见柳鸣九编选
《尤瑟纳尔研究》,440、420页,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①④[法]马提厄·加莱、尤瑟纳尔:《开阔的眼界——
②[法]让·德·奥姆松:《在法兰西学院接纳尤瑟纳尔
③[德]卜松山:《时代精神的玩偶——对西方接受道
⑤⑦⑧孙昌武:《道教文学十讲》,4、3、7页,中华书局
⑥余华:《解读〈王佛脱险记〉》,见《菊花的幽香》,131
典礼上的演说词》,徐继曾译,见柳鸣九编选《尤瑟纳尔研
究》,544页,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家思想的述评》,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2014年版。
页,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安殿荣,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5级博士生)
(上接16页)
楼曲终。曹雪芹营造一个乌托邦,然后可见在当时也价格不菲。宝玉也说这杯子够刘姥姥
自我解构,正是后现代反乌托邦写作的策略。曹雪芹“度日”,让妙玉送给刘姥姥。妙玉还忘不了昭示自己
的色空哲学和“好了”思想只是暗合了而已,我们不必的高洁:“幸而那只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吃过的,
牵强地理解为他的先见之明,只能说伟大的作品常常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妙玉自
经得起后来者创立的各种理论的考量,或者说任何新然不能用,可妙玉用过的杯子也不能给刘姥姥用,不是
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作品的基础之上。刘姥姥嫌弃妙玉,而是妙玉的高洁不容刘姥姥玷污啊!
《红楼梦》十二钗中有一位女神级的金钗,也是作妙玉的洁癖是一种精神的乌托邦,就气质而言,
家倾心打造的绝色。余英时说《红楼梦》弘扬洁净的
精神,女尼妙玉可谓洁净之最。住在大观园的人,基空。这样一个视天下为俗物、视众人污浊的“槛外
本都是皇亲国戚,因为大观园原本就是为元春省亲用人”,最终却和“风尘肮脏”这样的处境联系在一起,以
的,妙玉是唯一与贾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来户”。在至于脂砚斋不忍心说出这种肮脏的环境,而用“朽骨”
大观园中,她还是众人仰视的女神。无论是贾母还是之类模棱两可的意象来替代,留给读者的空间,更说
王夫人,都得高看她一眼。“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明妙玉被劫以后的凄惨命运。诗云:
仙。”在栊翠庵品茶的场景中,充分写出了她的高洁和
才华。在《红楼梦》里,只有贾宝玉、林黛玉说他人的
份儿,妙玉说贾宝玉“蠢”。而林黛玉,更是一个雅了
又雅、洁了又洁的冰雪玉人,但妙玉居然借泡茶说她
是“大俗人”,而林黛玉居然没有流泪,也没有生气,坦
然接受了妙玉的讽刺,实在是难得。
宝玉的蠢、黛玉的俗,已经衬托出妙玉的一骑绝
尘,但妙玉的洁癖还没有表演充分。茶局结束,刘姥
姥吃过的那只成窑杯,妙玉嫌脏不要了。这杯子在今
天绝对是国宝级的,连纨绔子弟贾宝玉都舍不得扔,
她高蹈在宝黛之上,然而,“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泥淖中
这是妙玉的写照,其实也是《红楼梦》的宗旨。乌
托邦是洁,乌托邦也是空,但最终泥淖之中。■
2016/8/8于瀛洲园酒店
(王干,小说选刊杂志社)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18:1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70430214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梦》的反乌托邦写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梦》的反乌托邦写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