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09级文科人才基地班 姓名:赵鹏 学号:
“母亲节”需要突出中国特色吗?
在如今“地球村”的年代,很多国家受到华人的影响纷纷过起了中国春节,也
没见哪个国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春节”,由得效仿别人的节日,不如多研究一下
我们自己的传统历史,创新推出国人都能接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知识产权”
的节日,以此来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才是需要研究和动脑筋的地方。
近日有媒体大量报道中国已将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为我国的“母亲
节”,据了解,此为无中生有。正在召开研讨会的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
政策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有着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他们对
这种无中生有的母亲节报道深表忧虑和关切,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
节”(5月13日《新华网》)。
这几年,在我们中国的城市里,实可谓“洋节横行”,无论是西方的圣诞节、
情人节,还是时下刚过去的“母亲节”,都让都市里的年轻人乐此不彼,也让商
家们赚个盆满钵满,如果作为都市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倒也无可厚非,但从这几年
的发展速度来看,不只是小县城跟着大都市效仿,甚至连农村集镇都兴起了这些
洋节风尚,看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成为社会大众所默认的“公众节日”。
实际上,这些“洋节”的本身并不包含多么深奥的文化价值,但却充满着普
世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就比如“情人节”和“母亲节”,一个是象征着美好的爱
情,一个是体现着母亲的伟大,美好的爱情是世界年轻人的共同追求,母亲的伟
大,子女对母亲的尊重和关爱,也是我们人类所应当恪守和倡导的基本伦理,之
所以这两个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年轻人追捧,确实是因为节日所倡导的价值
内涵具有普世共识。
在看到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受到热捧,也有专家提议,把我们农历的每年七
月初七定为“中国情人节”,虽然其文化内涵比西方“情人节”丰富许多,又有
“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做支撑,但不仅响应者寥寥,更不能与西方情人节
的影响所能及,人们还是把每年的2月14日作为“正宗”的情人节来度过和消费,
现在,“母亲节”又后来居上,特别是今年的“母亲节”,不仅城市大街小巷商
1
家处处打起了“母亲节”的促销战,媒体、网络更把母亲节的氛围营造的分外浓
郁,今年如此,明年后年可想而知,风力只能说越来越猛。
从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的专家话语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来,如果说他们对无中生有的报道深表忧虑,倒不如说是对人们热衷于西方的
“母亲节”更为担忧,急切的希望国家确立我们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试图用
我们的“中华母亲节”来取代西洋的“母亲节”。此举希望是美好的,但既没必
要,成为现实恐怕也是遥遥无期。
的确,中国的传统孝道非任何一个国家可比,尤其是对于母亲的尊崇,更可
以解读为一部悲壮史,几千年来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而唯一能够获得的尊重和孝
敬就是来自于子女,封建王朝从来没有尊重女性,但也把子女孝敬母亲视为做人
之根本,众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建议把孟母生孟子成为母亲的农历四月初二作
为“中华母亲节”也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但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现实,即便是立
法确定“中华母亲节”,能够取代业已形成共识的西方“母亲节”吗?
诚然,我们理解专家和人大政协委员们的良苦用心,但是孝敬母亲这一人伦
基本道德是没有国界的,据考证,现在的“母亲节”,虽说是美国的节日,但最
早起源却始于古希腊,是美国人“盗取”古希腊的“泊来品”,但却在美国得以
“发扬光大”进而风靡世界,我们的年轻人虽然“撷取”了这个日期,但具体孝
敬母亲的方式,却又颇具我们自己的特色,而且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中国
风俗习惯孝敬母亲的方式也会越来越浓,我们真的没有必要非在日期上突出中国
特色不可,在如今“地球村”的年代,很多国家受到华人的影响纷纷过起了中国
春节,也没见哪个国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春节”,由得效仿别人的节日,不如
多研究一下我们自己的传统历史,创新推出国人都能接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知识产权”的节日,以此来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才是需要研究和动脑筋的
地方。
2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14:3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57229214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母亲节”需要突出中国特色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母亲节”需要突出中国特色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