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
作者:张 越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01期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如何让经典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日
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经典诵读发起地的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
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试图从经典诵读展示“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两个方面浅谈自己
的一得之见。
2006年底,山东省桓台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经典诵读工程,历时三年,
硕果累累。从此,沉寂了多年的校园,传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琅琅读书声。孩子们被精湛的
语言、深邃的思想所陶醉、所启迪。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浸润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感触颇多。在此,仅就诵读展示演出的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
与各位同仁作从交流。
一、脚本设计
1. 主题先行。经典文化,源远流长,经典作品浩如烟海。诵读展示内容,应先确定一个合
适的主题如爱国主题、战争主题、节日文化主题、乡音乡情主题、自然风物主题等等佳作,便
于把握诵读的主线,这是脚本设计的奠基工程。
2. 精心选材。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符合主题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感同身
受,确曾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无奈。这就要求撰稿者,紧扣主题,反复筛选,找出与主
题最适合,且在语言方面炉火纯青的佳作。笔者曾围绕“爱国主题”,精心选择了王昌龄的《从
军行》、乐府民歌《木兰诗》、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3. 组织材料。材料是杂乱无章的,按照内容的相近性,不妨将他们设计几个章节,使之在
彼此独立的基础上,达到整体上的高度统一。笔者曾根据所选古诗文内容,把它们分成四个章
节,即“沙场征战”、“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少年中国”。
4. 巧设过渡。材料分类后,思路愈见明晰,但材料之间的衔接问题又出现了。这就需要用
富有诗意的精美语言去连接它们,使之从一个内容自然地链接到另一个内容上去,在语言逻辑
上水到渠成,从听觉上真切自然。如,我用“青山有幸埋忠骨,惊涛有情唱英灵。说不完„精忠
报国‟多少事,道不尽赤胆忠心几多情”自然引入了岳飞《满江红》的诵读内容。我还用“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我少年壮志,写我少年中
国”引入《少年中国说》的诵读。
龙源期刊网
5. 分好角色。为了更好地展示诵读成果,需要对诵读内容进行角色分配。可设一男一女主
持诵读。尤其是过渡语,更要精心设计,使主持的诵读成为引领队员理解作品,把握作品情感
基调的核心。如,开场白“(男)当把爱国之情融于一个个文字时,我们便能写出激昂的文
章;(女)当把爱国之情编织成一串串音符时,我们便能奏出奋进的乐曲;(男)当把爱国之
情洒向华夏大地时,(合)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便会找到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引出第一章“沙
场征战”。在一分一合的诵读中,很快把作品引入意境。
6. 丰富效果。诵读展示,也应突出一定的舞台艺术效果,以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
合。如《从军行》可设计成吟诵的形式;《木兰诗》可设计成独唱、舞蹈加后台方队互动的演
出形式,力现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少年中国》诵读时,可设计6名男生随诵读节奏挥动
红旗跑场,丰富舞台演出效果。
7. 合理配乐。经典作品极富节奏和韵律,古之就有合乐而吟(唱)的诗作。如王维的《送
元二使安西》(即《阳关三叠》)、《关山月》等作品即是。适当编配音乐,可起到渲染诵读
气氛,烘托作品情感的作用。开场音乐设计成一段优美深情的小提琴独奏,仿佛主人公向祖国
诉说忠诚,让观众马上进入作品的意境。一段激昂的音乐引出《从军行》的吟诵,一段急促的
号角音乐引入《木兰诗》的表演,由大号奏出的低沉、雄壮的音乐导入《满江红》的诵读、一
段莫扎特“含泪式微笑”的音乐进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诵读,以小号奏出的辉煌乐章引入
《少年中国说》的激情诵读……
二、诵读指导
1. 读准字音。对脚本上模糊不清的文字读音,要利用《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
书做到逐一“过关”,决不可“想当然”。为了更好地训练读音,开始可以对作品的韵味、情感稍
微降低要求。读准字音,才能为后面的指导环节做好铺垫。如探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中
“车”的读音时,我通过查资料,请教其他老师,最后确定读“chē”;探讨“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的“爪”字读音时,我借助字典,确定了“zhǎo”的读音。因为老师的疏懒而导致学生终生读错
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值得反思。
2. 弄通文意。古诗文诵读是一项投入情感的美学体验活动,因此,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把
握,直接影响诵读质量,不可忽视。这一步处理得当,能有效降低作品处理的难度。如《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就要向学生讲明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特点,理解作者悲天悯人,
心系劳苦大众的济世情怀。
3. 读出韵味。首先要读准节奏。要结合古诗文特点,让学生正确划分朗读节奏,便于统一
整体的诵读步调。我们学过的诗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五绝和五律可划分为两个音
节。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根据此特点,即可划分其余的诵读节奏。词主要按意义
单位划分,如“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这是按动宾之间划
分。古文节奏按意义划分,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07:2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3145489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诵读展示之“脚本设计”和“诵读指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