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写怀》赏析四篇

更新时间:2023-11-13 06:56:10 阅读: 评论:0

创造美好未来-任凭拼音

岳飞《满江红·写怀》赏析四篇
2023年11月13日发(作者:独领风潮)

导语】绍兴六年,岳飞第⼆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是孤军深⼊,既⽆援兵,⼜⽆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

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

⽤。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莫等闲,⽩了少年

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缺。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待从头、收拾旧⼭河,

朝天阙。(壮志⼀作:壮⼠;兰⼭缺⼀作:兰⼭阙)

译⽂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被顶飞了。独⾃登⾼凭栏远眺,骤急的风⾬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

⽚报国之⼼充满⼼怀。三⼗多年来虽已建⽴⼀些功名,但如同尘⼟微不⾜道,南北转战⼋千⾥,经过多少风云⼈⽣。好男⼉,

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时徒⾃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进攻,连贺兰⼭也

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的⾁,谈笑渴了就喝敌⼈的鲜⾎。待我重新收复旧⽇⼭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

告胜利的消息!

【篇⼀】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抗战期间这⾸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感染了中华⼉⼥。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

⾼楼,⾃倚阑⼲,纵⽬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满怀沸腾激昂。——⽽此时秋霖乍⽌,风澄烟净,光景⾃佳,翻助郁勃之

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歇四字,笔致不肯⼀泻直下,⽅见⽓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

词矣。

开头凌云壮志,⽓盖⼭河,写来⽓势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辞,以引动浮光掠影

之⽿⽬——⽽乃于是却道出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四个字,真个令⼈迥出意表,怎不为之拍案叫绝!此⼗四

字,微微唱叹,如见将军抚膺⾃理半⽣悲绪,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物,可为见证。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同轻;驰驱

何⾜⾔苦,堪随云⽉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律⽽⽤,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前后,⼀⽚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抱恨⽆穷,此是古代君⾂观念之必

然反映,莫以现代之国家观念解释千年往事。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三⼗已去,⾄此,将军⾃将上⽚歇拍处莫等

闲、⽩了少年头,空悲切之痛语,说与天下⼈体会。沉痛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寄壮怀,英雄忠愤⽓概,凛凛犹若神明。盖⾦⼈猖獗,荼毒中原,⽌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将军⽽

⾔,匈奴实不难灭,踏破贺兰,黄龙直捣,并⾮夸饰⾃欺之⼤⾔也。饥餐渴饮⼀联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以畅其

情、尽其势。未⾄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在。

有论者设:贺兰⼭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千⾥万⾥,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名⾂⽼赵⿍,他作《花⼼动》词,

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他作《虞美⼈》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

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兵时,均⽤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计斩楼兰王,

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贺兰⼭匈奴,是⽆可⾮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碧⾎,倾出肺腑。即以⽂学家眼光论之,收拾全篇,神完⽓⾜,⽆复毫

发遗憾,诵之令⼈神旺,令⼈起舞!然⽽岳飞头未及⽩,⾦兵⾃陷困境,由于jian⼈谗害,宋皇朝⾃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

冤,闻者发指,岂复可望眼见他率领⼗万貔貅,与中原⽗⽼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此种词原不应以⽂字论长短,然即以⽂字论,亦当击赏其笔⼒之沉厚,脉络之条⾿,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

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乐艺术课也。

【篇⼆】

岳飞这⾸《满江红》,是很引⼈注⽬的名篇。

为什么这⾸词第⼀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尖锐

激烈的⽭盾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兵占

领。他很有民族⽓节,毅然从军。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战功。敌⼈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

并且传⾔说:撼⼭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兵,直⾄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五⾥了。⾦兵元⽓⼤

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好的抗战形势,⾮常⾼兴,决⼼乘胜猛追,收复中原。就在这关键的

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议和,⼀⽇连下⼗⼆道⾦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年之⼒,废于⼀

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

死。岳飞被害时,才三⼗九岁。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写作者要为国家建⽴功业的急切⼼情。开头这⼏句写在潇潇的⾬声停歇的时候,他倚着⾼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

⽅,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愤填

膺,怒发冲冠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也顶起来了。三⼗功名尘与⼟,表现作

者渴望建⽴功名、努⼒抗战的思想。三⼗岁左右正当壮年,古⼈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功名还与尘⼟⼀

样,没有什么成就。⼋千⾥路云和⽉,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战⽃。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与少壮不努⼒,⽼⼤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兵,收复中原的⽃争,显然起到了

⿎舞⽃志的作⽤。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随便解释。空悲切,即⽩⽩

的痛苦。下⽚写了三层意思:对⾦贵族掠夺者的深仇⼤恨;统⼀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诚之⼼。靖康

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俘虏北去

的奇耻⼤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恨,何

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缺的原因。古代的战车叫长车。贺兰⼭,在今宁夏回族⾃治区的西北边。

有⼀种说法,认为这⾸词不是岳飞写的,理由之⼀就是根据上⾯这句话。因为岳飞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即渡过黄

河向东北进军,不会向西北进军的。驾长车踏破贺兰⼭缺,不是岳飞的进军路线。因为对这句词的解释牵涉到这⾸词是不是

岳飞写的问题,因⽽显得更为重要了。原来这是⽤典。《西清诗话》载姚嗣宗《崆峒⼭》诗:踏碎贺兰⽯,扫清西海尘。

两句诗是针对西夏讲的,所以⽤贺兰⽯。姚嗣宗是北宋⼈,岳飞借⽤这个典故,借⽤他要打败西夏的壮志来表达他要打败⾦

兵的豪情,所以这句词没有问题。⼭缺,指⼭⼝。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敌⼈的刻⾻仇恨

和报仇雪耻的决⼼。壮志,指年轻时的理想。胡虏是古代对我国北⽅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指俘虏。这⾥所谓

胡虏匈奴,皆代指⾦贵族掠夺者。最后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两句说,等到收复中原、统⼀祖国的时候,就去

报捷。旧⼭河,指沦陷区。,宫殿。天阙,指朝廷。我国古代进步的知识分⼦,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 爱国的表现。

在封建社会⾥,尤其在民 盾激化,上升为主要⽭盾的时期,忠于朝廷与爱国常常是紧密结合在⼀起的。因此,岳飞在

这⾸词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保卫祖国疆⼟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

从艺术上看,这⾸词感情激荡,⽓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

【篇三】

岳飞⼯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满江红》英勇⽽悲壮,深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腔

热⾎的英雄⽓概。这⾸的上⽚,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

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下到停⽌。抬头远望,⼜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的志愿。三⼗多岁的⼈了,功名还未

⽴,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尘⼟⼀样,都是不⾜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千⾥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

战⽃,只要这征途上的⽩云和明⽉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这⼀段表现了岳飞急于⽴

功报国的宏愿。

下⽚,靖康耻,……朝天阙。靖康⼆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

的巢xue,肚⼦饿了,我要吃敌⼈的⾁;⼝渴了;我要喝敌⼈的⾎。我有雄⼼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

复了⼭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这⼀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的决⼼和信⼼。

这⾸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种浩然正⽓、英雄⽓质,表现了报国⽴功的信⼼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侍从头、收拾旧⼭河。把收复⼭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

出来,读了这⾸词,使⼈体会,只有胸怀⼤志,思想⾼尚的⼈,才能写出感⼈的词句。在岳飞的这⾸词中,词⾥句中⽆不透出

雄壮之⽓,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按说这是⼀种很惬意的⽣活,可是却按不住⼼头

之恨⽽怒发冲冠。⼀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情。

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说明了岳飞⾼尚的⼈⽣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

岳飞在这⾥⾮常巧妙地运⽤了尘与⼟云和⽉。表⽩了⾃⼰的观点,既形象⼜很有诗意。

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很⼤,接着上⾯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为国家收

复⼭河,不能等待了!到了⽩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地结束词的上⽚所表达的作者⼼情。

下⽚⼀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

康之耻,⼏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把驾长车、踏破贺兰⼭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笑谈渴饮匈奴⾎都以夸张

的⼿法表达了对凶残敌⼈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和⽆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不直接说凯

旋、胜利等,⽽⽤了收拾旧⼭河,显得有诗意⼜形象。

【篇四】

上⽚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痛惜前功尽弃的局⾯,也表达⾃⼰继续努⼒,争取壮年⽴功的⼼愿。

开头五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起势突兀,破空⽽来。胸中的怒⽕在熊熊燃

烧,不可阻遏。这时,⼀阵急⾬刚刚停⽌,词⼈站在楼台⾼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失掉的国⼟,想到了重陷

⽔⽕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

把帽⼦也顶起来了。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尖锐激烈的⽭盾的

结果。壮怀激烈!啸是蹙⼝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愤填膺,怒发冲

。岳飞之怒,是⾦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路请缨,报国⽆门的忠愤之啸;岳飞

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句⼀⽓贯注,为我们⽣动地描绘了⼀位忠⾂义⼠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完成抗⾦⼤业。三⼗功名尘于⼟,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

渴望建⽴功名、努⼒抗战的思想。三⼗岁左右正当壮年,古⼈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功名还与尘⼟⼀

样,没有什么成就。三⼗是约数,当时岳飞三⼗⼆岁。功名,即前⾯说到的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宋朝以三⼗

之节为殊荣。然⽽,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受殊荣,⽽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完成抗⾦救国的神圣事业。正

如他⾃⼰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到不过象尘⼟⼀样,微不⾜道。⼋千⾥路云和⽉,是说不分阴

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战⽃。是对未来的瞻望。⼋千是约数,极⾔沙场征战⾏程之远。云和⽉是特意写出,是说

出师北伐是⼗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

⾦的胜利,上⼀句写视功名为尘⼟,这⼀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为轻,国家为重,⽣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

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兵,

收复中原的⽃争,显然起到了⿎舞⽃志的作⽤。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

随便解释。空悲切,即⽩⽩的痛苦。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既是岳飞的⾃勉之辞,也是对抗⾦将⼠的⿎励和鞭

策。

词的下⽚运转笔端,抒写词⼈对于民族敌⼈的深仇⼤恨,统⼀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诚之⼼。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犹未雪;⾂⼦恨,何时灭?突出全诗中⼼,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

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缺的原因。⼜把驾长车、踏破贺兰⼭

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笑谈渴饮匈奴⾎都以夸张的⼿法表达了对凶残敌⼈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和⽆畏

的乐观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待从头、收拾旧⼭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把收复⼭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

以⼀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

收拾旧⼭河,显得有诗意⼜形象。

这⾸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种浩然正⽓、英雄⽓质,表现了报国⽴功的信⼼和乐观主义精神。词

⾥句中⽆不透出雄壮之⽓,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

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社团活动-消防119

岳飞《满江红·写怀》赏析四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06:5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2977089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岳飞《满江红·写怀》赏析四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岳飞《满江红·写怀》赏析四篇.pdf

上一篇:满江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