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
析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剧烈。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
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
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
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译文】
我生气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单独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
风雨刚刚停留。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布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犹如尘土微缺乏道,南北转战八千里,
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
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旧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怒,何时
才能消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
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
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成功的消息!
【赏析】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剧烈的生气的感
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的抱负与现实发生锋利剧烈的冲突的结果。因
此,必需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
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据。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参军。他指挥的军
队,勇敢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
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
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气大伤,预备逃归,
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特别快乐,决心
乘胜猛追,收复中原。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
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十
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
说,岳飞受诏逗留,抵抗诏令,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他害
死。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了解了这些状况,对这首词中布满的剧烈
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片写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迫心情。开头这几句写在潇潇的雨声停
留的时候,他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眺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
剧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勉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
的不反抗政策,真是生气填膺,“怒发冲冠”。“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大,
是说由于特别生气,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三十功名尘与
土”,表现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古人
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懊悔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
么成就。“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
战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的意思一样,反映了乐观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
争,明显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见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
降派,形成了鲜亮的对比。“等闲”,作任凭解释。“空悲切”,即白白的苦
痛。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
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热诚之心。“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
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落,徽宗、钦
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
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退(“臣
子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缘由。
古代的战车叫“长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边。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理由之一就是依据上面这句
话。由于岳飞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即渡过黄河向东北进军,不
会向西北进军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是岳飞的进军路线。由于对
这句词的解释牵涉到这首词是不是岳飞写的问题,因而显得更为重要了。
原来这是用典。《西清诗话》载姚嗣宗《崆峒山》诗:“踏碎贺兰石,扫清
西海尘。”这两句诗是针对西夏讲的,所以用“贺兰石”。姚嗣宗是北宋人,
岳飞借用这个典故,借用他要战胜西夏的壮志来表达他要战胜金兵的豪情,
所以这句词没有问题。“山缺”,指山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充分表达了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壮志”,指年
轻时的抱负。“胡虏”是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污辱性的称呼。“虏”,
指俘虏。这里所谓的“胡虏”、“匈奴”,皆代指金贵族掠夺者。最终“待
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两句说,等到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时候,
就去报捷。“旧山河”,指沦落区。“阙”,宫殿。”天阙”,指朝廷。我国古
代进步的学问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国的表现。在封建社会里,
尤其在民族冲突激化,上升为主要冲突的时期,“忠于朝廷”与爱国经常
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飞在这首词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
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亲密结合着的。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概磅礴,风格豪放,构造严谨,一
气呵成,有着剧烈的感染力。
扩展阅读:岳飞轶事典故之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着
《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
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
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
参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
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
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
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
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
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
《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
话。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06:4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28875214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爱国诗词:岳飞《满江红·写怀》原文译文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