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

更新时间:2023-11-12 23:05:47 阅读: 评论:0

青花陶瓷-污泥消化

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茉莉花)

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

作者:胡梅 柴建亭

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2年第04

关键词:中兽医;中药学;学习方法

中兽医是畜牧兽医专业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中药学研究中药的药性及临床功效

等,上承中兽医基础理论,下接方剂学知识,实用性较强,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

成部分。由于理论课学时有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而中药学涉及中药种类繁多,知识点琐

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方法,学生往往有难学难记之感。学生只有學好中药学,掌

握每味中药的性能功效,才能更好地理解方剂的组成、功效及方解,才能在临床用药时遵循中

药配伍原则准确开方。由于中药药味数量多,每一味药都涉及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

应用、用法用量等知识,内容涉及面广,学生学习过程中颇感枯燥乏味、记忆困难。同时,由

于现代中西兽医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中兽医学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困难,难

以将知识融会贯通,影响学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中兽医

课程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一、中药学学习重点

(一)中药基本知识

学习中药学,首先应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并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

毒无毒等知识。这些知识将贯穿到每味具体中药中,从中药性味归经人手,根据中药药性特

用于外感表证。症见恶寒发热,肢体疼痛,有汗或无汗,苔白脉浮等,掌握了这些共性可起到

以一通十的作用。

(三)中药的个性

掌握了同类中药共性后,再重点记忆每味中药的个性,如发散风寒药中,麻黄长于发汗平

喘,桂枝长于温经通阳,荆芥长于祛风透疹,生姜长于温中止呕,紫苏长于行气宽中,香薷长

于和中化湿解暑,羌活长于祛风湿止痛,防风长于祛风湿解痉等。有些中药具有特殊的功效和

应用,应重点记忆。如,乌梅具有安蛔之功效,连翘为疮家之圣药,巴豆具有泻下冷积之功

效,茵陈为治黄疸之要药,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等。

二、中药的记忆方法

(一)对比归纳记忆法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可以加强对中药的理解记忆。比较归纳主要以性味、功效、主治为主,

也可以从产地、来源、炮制、药名等方面入手。有些中药性味相同,但功效不同,如性味均苦

寒的黄连、黄芩、黄柏均为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虽功效相近,但各

有不同,黄连长于清心胃之火,具有治痢止呕之功效,偏治中焦之疾;黄芩长于清肺火,具有

凉血安胎之功效,偏治上焦之证;黄柏长于泻肾火,具有清退虚热之功效,偏治下焦之病。有

些中药来源相同,但采集时间不同则功效不同,如陈皮与青皮,陈皮为橘成熟果皮入药,药性

缓和,具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之功效,善理脾、肺之气,为治脾胃气滞、痰湿壅滞证之常用

;青皮为橘未成熟果皮入药,药性峻烈,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效,善疏肝胆之气,

用于肝气郁结、食积气滞之证。有些中药入药部位不同功效不同,如麻黄与麻黄根,麻黄草质

茎入药,为发汗解表之要药:麻黄根及根茎入药,为固表止汗之要药。有些中药炮制不同而功

效不同,如生地黄与熟地黄,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酒蒸

效,大黄配伍芒硝具有泻热通便之功效。通过药对记忆法可以发掘中药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

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三)取类比象记忆法

学习中药过程中,可以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记忆中药的功效。比如,全蝎、蜈蚣、乌

稍蛇、地龙等虫类中药取虫之善于爬行之特性,多数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痉之功效。连翘

心、莲子心、竹叶卷心、淡竹叶、竹茹等与心有关或竹类中药取其藏神安静之特性,多数具有

除烦安神、清心利尿之功效。夜交藤、鸡血藤、忍冬藤等藤类中药取藤条柔韧屈伸之特性,多

数具有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之功效。杏仁、瓜萎仁、火麻仁等种仁类中药因富含油脂而具有

润肠通便之功效。

(四)微课记忆法

用多媒体进行中药学教学,选择性地将一部分中药设计成微课,用针对性强、趣味性强、

内容简短精炼的微课形式,以更有情境、更有趣味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而且使学生通过接受声音、影象、

图文等栩栩如生的教学信息,增强学生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金银花之妙用,利用精美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和精彩的讲解,学生微课学习过程中更能

集中精力,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五)顾名思义记忆法

很多中药名包含了中药的功效或应用,故可以通过中药名联想记忆其功效,可增强学生学

习中药的理解性和趣味性。如,防风为祛风之要药,具有祛风解表、息风止痉之功效,番泻叶

具有泻下通便之功效,决明子具有明目退翳之功效,木通具有渗湿利水、利尿通淋之功效,骨

碎补、续断具有续筋接骨之功效,益智仁具有补肾益智之功效,泽泻具有泻利水湿之功效,何

首乌具有补益精血,治疗精血亏虚引起的须发早白之功效。

(六)歌诀快速记忆法

在中药学习过程中,可参阅中药歌诀书籍,歌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容易熟记,通过歌

诀快速记忆中药的性味、功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比如,通过记

忆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歌诀,掌握中药相反和相畏的生姜配伍禁忌,又如,菊花的功效可

以简单记忆为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熟地黄可简记为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香薷可简记为

夏月之用香薷,犹如冬月之用麻黄,生姜可简记为散寒力轻,为呕家圣药

(七)中药典故记忆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中药有关的典故、传说故事以及中药学现代研究成果

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首乌、杜仲、车前草药名的由

来,麻黄、枸杞子、人参的传说等;古时一些中药趣联,如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

也颇有深意。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可增添学生学习中药的趣味性。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医家故

事,如神农尝百草、华佗三试茵陈蒿、李时珍吞服曼陀罗以身试药,体现医者悲天悯人、兼济

天下的情怀以及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中药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医德素养

的教育。通过讲解中药学现代研究成果,比如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典籍、走访知名老中医,最

终研制全球抗疟药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八)中药标本记忆法

为了营造学习中药的氛围,在教学实习期间加强直观教学,带领学生在校内和校外识别、

采集中药,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采集的中药制作成中药标本,标注采集的中药名、采集部位

及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临床应用。如,同一植物可以采集不同入药部位,如枸杞,秋采其

子称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冬采其根皮为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又如桑树,

可采集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入药,这些中药入药部位不同,功效和临床应用也不同。通

过学生自己采集中药标本,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药性能和功效的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查阅资

(十一)临床病案分析记忆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插入一些临床上典型的病案,分析讲解病案的中医疗法,这种理论联

系实践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掌握中药的功效,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能力。

如,临床治疗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常用清开灵注射液,其主要中药成分包括板蓝根、金银

花、栀子、水牛角等,通过分析每味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建立辨证用方用药的思路,逐渐培养

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明确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为方剂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学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医理。中

药学教学应在学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素养和医德素养的全面教育。中药的

品种繁多,涉及知识点多,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才能将所

学的知识熟记于心、融会贯通。前贤也提出温故而知新,学习中药亦是如此,旦旦而学之,

久而不怠焉,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习效果才会日益显现。

作者简介:胡梅(1981-),女,河南中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专业教

学与科研。

(责任编辑 曹雯梅)

此时无声胜有声-垃圾分类演讲

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3:0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0154789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畜牧兽医专业中药学学习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