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中药学

更新时间:2023-11-12 22:50:55 阅读:1 评论:0

阑的读音-校园营销

中西医中药学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合同价)

中西医中药学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属于升浮药物作用的是 [单选题] *

A.泻下

B.收敛固涩

C.潜阳

D.开窍(正确答案)

E.镇惊安神

答案解析:升浮的药物,都有向上、向外的趋向,具有发表、透疹、升阳、涌吐、

开窍等作用。

2.生姜与生半夏相配伍,生姜可以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单选题] *

A.相须

B.相使

C.相杀(正确答案)

D.相畏

E.相恶

答案解析:相杀是指两种药物配伍,一种药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

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或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

3.黄疸胁痛患者应忌食 [单选题] *

A.辣椒(正确答案)

B.动物内脏

C.大蒜

D.鱼肉

E.水果

答案解析:黄疸胁痛患者忌食动物脂肪、辛辣、烟、酒等刺激物品

4.下列药物中,功擅辛温发散,祛风止痉,既可治多种皮肤病,又可治疗破伤风的

[单选题] *

A.荆芥

B.防风(正确答案)

C.羌活

D.白芷

E.藁本

答案解析:防风的功效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因其辛温发散,能祛风止

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尤善治疗风邪所致的瘾疹瘙痒。其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

内风以止痉,用于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的破伤风证。

5.桑叶具有而菊花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

A.平抑肝阳

B.清肝明目

C.疏散风热

D.清肺润燥(正确答案)

6.下列药物中,能够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恶,热淋涩痛的是 [单选题] *

A.石膏

B.天花粉

C.淡竹叶

D.栀子

E.芦根(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芦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故可以治疗热

病烦渴,胃热呕恶,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等病证。

7.下列药物中,既能治疗风热外感,又能治疗痈肿疔疮,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之要

药的是 [单选题] *

A.连翘

B.蒲公英

C.板蓝根

D.桑叶

E.金银花(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和痈肿疔疮,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8.下列药物中,具有止痉功效的是 [单选题] *

A.葛根

B.桑叶

C.蝉蜕(正确答案)

D.升麻

E.牛蒡子

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升麻的功效为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牛蒡子

的功效为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9.龙胆草的功效是 [单选题] *

A.清热燥湿、疏散风热

B.清热燥湿、止带明目

C.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正确答案)

D.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E.清热燥湿、消肿散结

答案解析:龙胆草的功效为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

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10.被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金银花

B.连翘(正确答案)

C.穿心莲

D.野菊花

E.大青叶

答案解析:连翘味苦,微寒,主入心经,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痈散结,有

疮家圣药之称。

11.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 [单选题] *

A.清热解毒、燥湿

B.清热解毒、凉血(正确答案)

C.清热解毒、利咽

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E.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答案解析:大青叶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

利咽;青黛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12.下列药物中,具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功效的是 [单选题] *

A.大黄

B.番泻叶

C.芒硝(正确答案)

D.牵牛子

E.巴豆

答案解析:芒硝具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的功效。

13.木瓜的功效是 [单选题] *

A.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正确答案)

B.祛风湿、温经止痛

C.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蒸

D.祛风湿、止痛、解表

E.祛风、通络、止痉

答案解析:木瓜的功效为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14.下列药物中,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功效的是 [单选题] *

A.防己

B.豨莶草(正确答案)

C.秦艽

D.络石藤

E.五加皮

答案解析:豨莶草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

15.茯苓具有而猪苓不具有的功效是 [单选题] *

A.利水渗湿

B.泄热

C.明目

D.宁心(正确答案)

E.祛风湿

答案解析: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猪苓的功效为利水渗湿。

16.下列药物中,善治湿热黄疸,为治疗黄疸之要药的是 [单选题] *

A.车前子

B.泽泻

C.茵陈(正确答案)

D.木通

E.金钱草

答案解析:茵陈的功效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其苦泄下降,性寒,善清脾胃肝胆

湿热,使之从小便出,为治黄疸之要药。

17.下列药物中,需要包煎的是 [单选题] *

A.通草、海金沙

B.瞿麦、地肤子

C.地肤子、滑石

D.海金沙、车前子(正确答案)

E.萆薢、蒲公英

答案解析:海金沙的功效为利尿通淋,止痛,入汤剂宜包煎。车前子的功效为利尿

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入汤剂。

18.薏苡仁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单选题] *

A.寒湿泄泻(正确答案)

B.小便不利

C.水肿、脚气

D.湿痹拘挛

E.肺痈、肠痈

答案解析:薏苡仁的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小便不利、水

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薏苡仁性凉,不宜用于治疗寒湿泄

泻。

19.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 [单选

] *

A.干姜

B.肉桂

C.鹿茸

D.附子(正确答案)

E.黄芪

答案解析: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亡阳证。其上

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0.下列不属于肉桂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 *

A.阳痿、宫冷

B.腹痛、寒疝

C.虚阳上浮

D.腰痛、胸痹

E.虚寒泄泻(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的功效,可以治疗

阳痿,宫冷;腹痛,寒疝;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虚阳上浮等病证。

21.下列药物中,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的

[单选题] *

A.小茴香

B.吴茱萸(正确答案)

C.肉桂

D.干姜

E.柴胡

答案解析: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能散肝经之寒邪,又可疏肝

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22.长于消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神曲

B.山楂(正确答案)

C.麦芽

D.谷芽

E.莱服子

答案解析:山楂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

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23.既可凉血止血,又能清泻肝火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槐花(正确答案)

B.大蓟

C.地榆

D.白茅根

E.侧柏叶

答案解析:大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均可凉血止血,但只有槐花兼能清肝泻

火,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24.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可治人体内外各种出血的药物是 [单选

] *

A.三七(正确答案)

B.茜草

C.地榆

D.蒲黄

E.白芨

答案解析:三七的功效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人肝经血

分,既善止血,又有化瘀生新的功效,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适

用,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25.下列不属于厚朴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 *

A.湿阻中焦

B.腹胀便秘

C.痰饮喘咳

D.风湿痹证(正确答案)

E.梅核气

答案解析:厚朴主治湿阻中焦,胱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梅核气

26.既可收敛止血、又可化瘀利尿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白芨

B.白茅根

C.蒲黄

D.三七

E.血余炭(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血余炭的功效为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治疗出血证,小便不利。

27.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川芎(正确答案)

B.延胡索

C.郁金

D.姜黄

E.乳香

答案解析:川芎辛温升散,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之要药;中开郁结,下调经水,

为妇科要药。

28.下列药物中,主入肝经气分,善散肝气之郁结,可平肝气之横逆,为疏肝解

郁、行气止痛之要药的是 [单选题] *

A.柴胡

B.佛手

C.香附(正确答案)

D.薤白

E.檀香

答案解析:香附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而善散肝气之郁结, 味苦疏泄以平肝气

之横逆,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29.既能治疗气滞血瘀痛证,又可治疗皮癣痛痒的药物是 [单选题] *

A.川芎

B.丹参

C.郁金

D.姜黄(正确答案)

E.五灵脂

答案解析:姜黄的功效为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气滞血瘀痛证,风湿痹痛,牙

痛,疮疡痈肿等。

30.下列不属于硫黄内服的主治病证的是 [单选题] *

A.遗精阳痿

B.腰膝酸冷

C.阴疽疮疡(正确答案)

D.虚寒便秘

E.虚喘冷哮

答案解析:硫黄的主治病证: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内服治阳痿足冷,虚喘

冷哮,虚寒便秘。

沉浸的读音-美丽的家乡

中西医中药学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2:5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80065589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西医中药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西医中药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