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

更新时间:2023-11-12 22:03:24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寒食节-作文500

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春季招生)

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

血随气动,莱菔子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

笔者曾以莱菔子15g,决明子15g,泡水代茶饮,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病人60余例,均收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兹举案例以证之。

李某,男,52岁,19911021日就诊。患高血压病10

年,时发头痛、头晕。3年前因脑梗塞住院治疗,后遗头中轰鸣,舒张

压居高不降,长期服尼莫地平、巯甲丙脯酸等效果不著。半月来头痛

头晕、头中轰鸣加重,夜不能眠。诊见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滑。

血压28/16kPa。遂用莱菔子15g,决明子15g,泡水代茶频频饮服。

服药3天,症状减轻,血压24/13kPa。继服1个月,睡眠好,诸症消

失,血压20/11kPa。上方间断服用,4年来血压情况良好。

莱菔子对气逆于上之呃逆,具降逆气、止呃之功,随证加用本品,

疗效显著。

如治患者王某,女,46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10余年,反复发

作上腹疼痛,多方医治,疗效不佳。1月来腹痛加重,呃逆频作,心悸

乏力,纳呆恶心。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虚,胃气上逆,治宜

健脾行气降逆。

处方: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15g,砂仁15g,鸡内金15g

厚朴15g,苏子15g,枳实15g,炙甘草10g。服6剂,除呃逆外余

症皆轻。遂予前方加炒莱菔子30g。服3剂,呃逆若失,继服6剂,

诸症消失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莱菔子治疗婴幼儿便秘

笔者数十年来用莱菔散治疗婴幼儿便秘,常获良效。

炮制及服用方法:莱菔子适量,水洗,淘净砂及杂质,文火炒熟

(以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去壳,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

药末510g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泡,待温频频喂服,亦可拌入奶粉或

稀饭中服用,每日2次,连服510天。

病案举例:苏某,女,16个月,198656日初诊。每

35天大便一次已4个月,便干成粒,便时哭闹,甚则肛裂出血。曾

多方治疗未效,不得已,用小儿开塞露方得以帮助排便。嘱用上方10

天,停用开塞露,自第5天起,每日或隔日大便1次,随访2年,未

复发。

按:莱菔子质润多油,能润肠通便,长于利气,“生升熟降”,

以助胃肠运化传导。莱菔子虽为化气消食之品,但性味甘平,不致耗

伤正气,戕害真元,且莱菔子炒熟气香味甘,白糖调拌,小儿尤乐服

用。

莱菔子治便秘、不寐

莱菔子功擅降气通便,豁痰宁神,若用之加入对证方药中,奏效

颇捷。

莱菔子降气除胀之功,类似枳、朴,而其通便之力则胜之,故可

用于各种实秘。又因其降气通便而不伤阴,亦可用于肠燥津乏之虚秘。

如习惯性便秘属脾阴不足,肠燥津乏者,即使常服麻仁丸亦难收长久

之效。盖因方中有大黄、厚朴,久用之,难免苦燥伤阴之弊。

笔者每投白芍3050g,生、炙甘草各510g,大滋脾阴为主,

加生草决明、肉苁蓉各30g润肠通便,疗效一般较满意。但遇少数顽

固病例,必暂加炒莱菔子3050g降气通便,奏效方捷。

1987125日治方某某,女,38岁,便秘3年余,腹胀,

大便67日一行,粪块坚硬,便时肛疼甚剧,常服果导片、麻仁丸、

番泻叶,外用开塞露,效差。察其舌偏红欠润,苔薄黄少津,脉弦涩。

投上方3剂,仍未解便,腹胀难忍。乃加炒莱菔子50g,服1剂大便

即通,腹胀大减,连服3剂,大便每日1次,腹胀除。为巩固疗效,

去莱菔子,续服12剂,随访3个月未复发。

临床时见有小儿便秘者,大便坚如羊矢,便时哭啼,又艰于服汤

药。治此者,可将莱菔子炒熟,轧为细末。13岁,每服3g47

岁,每服5g。开水调成糊状,兑入少许白糖,每餐饭前顿服,34

即见效。

莱菔子豁痰宁神之功,诸家本草未见记载。笔者治痰饮停于心下,

或痰热扰心而致不寐,用苓桂术甘汤或温胆汤化裁效差者,辄重加莱

菔子豁痰以增效。

1991813日治陈某某,女,46岁。不寐半年,每夜只能

浅睡12小时,多梦易惊,服安眠药方能入睡。伴胸闷,心烦,呕恶,

舌红苔黄粘腻,脉滑数。投以黄连温胆汤加石菖蒲、炙远志、天竺黄

等,服5剂,诸症减轻,黄粘腻苔稍退,但仍需服安眠药才能入睡。

乃加炒莱菔子30g。服药期间频吐粘涎,大便每日3次,服3剂后,

黄粘腻苔退尽,不用安眠药亦可入睡45小时。后以十味温胆汤合酸

枣仁汤化裁,连服15剂而愈。

莱菔子必须炒熟用之;若生用,小剂量可致呕逆,大剂量(30g

以上)则呕吐。

莱菔子治疗排尿功能障碍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莱菔子长于利气的特点治疗排尿困难取得满意

效果,兹举验案如下。

李某某,男,50岁,因肾绞痛于1996520日入院。静脉滴

注山莨菪碱后因膀胱逼尿肌松弛,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加而出现排尿困

难,予针刺、热敷无效。患者伴咽干,烦渴欲饮,小腹胀满。此为肺

热壅盛之候,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热壅于肺,肺气不能肃降,

水道通调不利,故小便不通。予莱菔子10g炒熟一次吞服,约20分钟

后小便自排而愈。

曾遇两例患者,留置导尿数天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使

用他法治疗无效,采用上法治疗,症状均在1小时内迅速缓解。

排尿功能障碍属中医癃闭范畴,其根本病因在于膀胱气化无权。

《证治汇补》指出:“一身之气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

故小便不通,由肺气不能宣布者居多,宜清金降气为主……”。莱菔子

长于利气,气机利则水道通,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莱菔子有对抗肾上腺素的作用,且炒品效力

明显强于生品,故莱菔子炒用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括约肌舒张,

从而改善排尿功能,对动力性尿路梗阻效果好,对前列腺增生引起的

机械性尿路梗阻也有一定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认为莱菔子有耗

气的作用,虚人慎用,笔者在实践中观察到,气虚患者使用本法同样

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

莱菔子外用治疗术后腹胀

笔者用单味莱菔子,研成细末后外用,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有促

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共观察65例,年龄1962岁,平均41.5岁。其中急性肠梗

阻术后21例,外伤性肠破裂、肠修补术后18例,化脓性阑尾炎、阑

尾切除术后13例,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7例,十二指肠溃疡穿

孔、修补术后6例。

治疗方法:炒莱菔子200g,研成细末,用纱布包成药垫状,置于

脐部,再用TDP照烤加温,至腹胀缓解。结果经上述治疗后,65例腹

胀全部缓解。

术后腹胀是因腹部手术时,胃肠遭受到暴露和手术操作刺激、肠

腔内积气过多所致。胃肠道蠕动恢复正常,肛门排气后即自行缓解。

如果术后数日仍未排气,没有肠鸣音多为肠麻痹。如腹胀伴有阵发性

绞痛,肠鸣音亢进,甚至出现气过水声,多为粘连所致的机械性肠梗

阻。严重腹胀可使膈肌升高,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对胃肠吻合

口和腹壁切口愈合也有影响,故必须及时处理。

术后腹胀是因手术损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所致。六腑

的生理特点是以通为用、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满。

治则宜理气通腑。莱菔子味辛甘性平,主降气平喘,化痰消积,理气

除胀。生用则性善上升,炒用则性善降。

经临床65例应用体会,炒莱菔子外用能消除术后腹胀,促进术后

肠功能早期恢复,对预防腹腔内粘连的发生有显著的作用。

急性湿疹外用莱菔子

笔者曾用自制莱菔子膏治疗急性湿疹4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

介绍如下。

莱菔子膏制法:取莱菔子60g,放置于热砂锅中拌炒30分钟,取

出冷却后研末,与适量棉籽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取适量莱菔子膏

敷在患处,每日1次。

如治章某,男,45岁,农民,1994910日就诊。患者3

前在稻田施肥后始觉双下肢内侧及阴囊外瘙痒,继之皮肤潮红、肿胀。

刻诊:患处瘙痒不止,浸淫成片,局部有少量结痂,伴心烦、食欲减

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急性湿

疮湿热型,内服药以清热利湿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合二妙丸加减,同

时嘱以患者用10%的黄柏溶液外洗、湿敷,并配合青霉素、抗过敏药

等治疗,7天后症状仍无改善。后用莱菔子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3

天后病情减去大半,7天后痊愈。

《日华子本草》有莱菔子“醋研消肿毒”之说,《本草纲目》亦

有治“发疮疹”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莱菔子对各种致病菌及

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蹈的组词-学历鉴定

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2:0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9780430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莱菔子降压、止呃功效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