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178)_真题

更新时间:2023-11-12 22:02:18 阅读: 评论:0

影视中心-关于感恩的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178)_真题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天龙八部谁写的)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178)

(总分98,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毒性表现以损害机体肝肾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功能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副作用

B. 特殊毒性反应

C. 急性毒性反应

D. 长期毒性反应

E. 变态反应

2. 长期摄入,能表现出原浆毒作用,干扰组织代谢及引起皮肤损害的重金属是

A. B.

C. D.

E.

3. 寒凉药长期给药,对动物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A. 降低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

B. 降低胆碱能神经-M受体功能

C. 升高细胞内cAMP/cGMP水平

D. 心电活动增强

E. 自主活动增加

4. 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有兴奋作用的药物

A. 黄连 B. 柴胡

C. 石膏 D. 肉桂

E. 知母

5.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功效的药物大多有下列哪种成分

A. 无机盐

B. 糖类

C. 蛋白质

D. 挥发油

E. 苷类

6.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A. 减少毒性

B. 协同作用

C. 减少个体差异

D. 更易吸收

E. 加速分布

7. 通过炮制可以消除毒性的药物是

A. 乌头

B. 杏仁

C. 大黄

D. 炉甘石

E. 延胡索

8. 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有双向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g类抑制中枢

B. Rb类兴奋中枢

C. Rg类、Rb类均兴奋中枢

D. Rg类、Rb类均抑制中枢

E. Rg类兴奋中枢、Rb类抑制中枢

9. 有抗疟原虫作用的成分是

A. 黄芩素

B. 苦参碱

C. 青蒿素

D. 小檗碱

E. 绿原酸

10. 大黄、番泻叶、芦荟致泻的有效成分是

A. 硫酸钠

B. 结合型蒽醌苷

C. d-儿茶素

D. 没食子酸

E. 脂肪油

11. 除哪项外,均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A. 豨签草

B. 五加皮

C. 雷公藤

D. 独活

E. 人参

12. 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是

A. 麝香 B. 茯苓

C. 肉桂 D. 干姜

E. 木香

13. 肉桂强心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直接兴奋α受体

B. 直接兴奋β受体

C. 促进钙通道开发

D.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

E. 兴奋肾上腺皮质

14. 哪项是水蛭抗凝的活性成分

A. 槲皮素

B. 水蛭素

C. 山柰酚

D. 龙脑

E. 藁本内酯

15. 可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是

A. 冬虫夏草

B. 黄芪

C. 甘草

D. 当归

E. 枸杞子

16. 药物长期应用容易形成依赖性的是

A. 人参

B. 甘草

C. 黄连

D. 陈皮

E. 罂粟壳

17. 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

A. 中枢神经系统

B. 心血管系统

C. 呼吸系统

D. 消化系统

E. 泌尿系统

18. 祛风湿药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 发汗

B. 降压

C. 抗炎镇痛

D. 调节胃肠运动

E. 利尿

19.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在阈浓度以下,但药理效应还持续表现,称为

A. 副作用

B. 后遗效应

C. 依赖性

D. 急性毒性反应

E. 变态反应

20. 长期摄入,可引起卟啉代谢紊乱,阻碍血红蛋白合成,并直接破坏红细胞的重金属是

A. B.

C. D.

E.

21. 有关中药四性对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寒凉药能提高热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

B. 滋阴药能提高阴虚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

C. 温热药能提高寒证患者细胞内cGMP含量

D. 助阳药能提高阳虚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

E. 温热药能提高寒证患者细胞内cGMP/cAMP比值

22. 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A. 知母

B. 黄连

C. 淫羊藿

D. 大黄

E. 黄柏

23. 昆布、海藻治疗瘿瘤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挥发油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有机酸

E. 无机盐

24. 相恶配伍产生的作用是

A. 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C. 产生毒性

D. 减少耐受性

E. 增加吸收

25. 不适宜的中药材贮藏条件是

A. 干燥 B. 低温

C. 避光 D. 日照

E. 阴凉

26. 下述何药解热作用最强

A. 麻黄 B. 桂枝

C. 柴胡 D. 葛根

E. 细辛

27. 清热药抗内毒素的主要作用环节是

A. 中和内毒素

B. 降解内毒素

C. 破坏内毒素正常结构

D. 抑制内毒素引起的炎症

E. 以上均是

28. 芒硝致泻的成分是

A. 硫酸钠

B. 大黄酸

C. 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

D. 大黄酚

E. 大黄素

29. 可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成分是

A. 秦艽碱甲

B. 粉防已碱

C. 泽泻

D. 天麻

E. 苦楝皮

31. 下列除哪项外,均含有对羟福林

A. 枳壳 B. 枳实

C. 青皮 D. 陈皮

E. 香附

32. 除哪项外,均是活血化瘀药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的药理学基础

A. 改善血液流变学

B. 改善血流动力学

C. 改善微循环

D. 抗血栓形成

E. 增强骨髓造血功能

33. 除哪项外,均是补益药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A. 促进核酸合成

B. 调节糖代谢

C. 改善脂代谢

D. 促进蛋白质合成

E. 升高血红蛋白含量

34. 用药后出现发热、皮疹、荨麻疹、哮喘、黏膜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此属于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后遗效应

35. 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中药是

A. 马兜铃

B. 苦参

C. 茯苓

D. 猪苓

E. 丹参

36. 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A. 氨基酸

B. 有机酸

C. 皂苷

A. 心脏毒性

B. 肝肾毒性

C. 黏膜刺激性

D. 兴奋脊髓,抑制呼吸中枢

E. 胃肠道反应

39.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机体所产生的从躯体或精神上渴求用药的表现是

A. 副作用

B. 后遗效应

C. 依赖性

D. 急性毒性反应

E. 变态反应

4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B. 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C. 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D. 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E. 基础体温降低

41. 辛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挥发油

B. 有机酸

C. 鞣质

D. 糖类

E. 蛋白质

42. 清热药、泻下药的药味主要是

A. B.

C. D.

E.

43. 属于复方配伍禁忌的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44. 中药的贮藏条件一般要求是

A. 干燥、低温、避光

B. 干燥、冷冻、防虫

C. 干燥、低温、防虫

D. 干燥、冷冻、避光

E. 干燥、避光、防虫

45. 以下除哪项外都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A. 发汗

B. 解热

C. 抗病原微生物

D. 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E. 抗炎、镇痛、调节免疫

46. 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的清热药是

A. 人参 B. 苦参

C. 桂枝 D. 黄芩

E. 桔梗

47. 商陆皂苷抗炎作用机制主要涉及

A.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B. 抑制白三烯

C.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 抑制炎症因子

E. 抑制白细胞趋化

48. 免疫抑制作用最强的中药是

A. 柴胡

B. 防己

C. 秦艽

D. 五加皮

E. 雷公藤

49. 有明显利胆作用的中药是

A. 麻黄

B. 甘草

C. 五加皮

D. 苍术

E. 茵陈

50. 关于理气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中,不正确的是

A. 调节胃肠运动

B. 调节消化液分泌

C. 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D. 调节子宫平滑肌

E. 利胆

51. 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是

A. 降低血液黏度

B. 降低红细胞压积

C. 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

D. 减慢血沉

E. 以上均是

52. 哪项无增强造血功能的作用

A. 人参

B. 党参

C. 当归

E. 后遗效应

54. 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A. 大肠经

B. 肺经

C. 肝经

D. 心经

E. 肾经

55.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 抗惊厥

B. 改善血液流变学

C. 抗血栓

D. 改善微血流

E. 改善血流动力学

56. 毒蛋白类成分主要存在于哪类药材中

A. 花蕾类

B. 果实类

C. 茎叶类

D. 根类

E. 种子类

57. 多数寒凉药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B. 降低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

C. 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D. 增强能量代谢

E. 增强胆碱能神经-M受体功能

58. 甘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挥发油

B. 有机酸

C. 鞣质

D. 蛋白质

E. 生物碱

59. 清热药没有的药理作用是

A. 解热

B. 抗炎

C. 抗衰老

A. 水煎液

B. 糖浆

C. 浸膏

D. 注射剂

E. 酊剂

62. 多数清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

A. 提高免疫功能

B.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C. 提高细胞免疫

D. 提高体液免疫

E. 降低免疫功能

63. 大黄素抗炎作用机制主要涉及

A.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B.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C.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D.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

E. 抑制白细胞趋化

64. 镇痛部位在中枢,无耐受性、无吗啡样成瘾作用的中药成分是

A. 秦艽碱甲

B. 青风藤碱

C. 汉防己素

D. 雷公藤多苷

E. 粉防己碱

65. 用于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是

A. 防己 B. 苦参

C. 大黄 D. 葛根

E. 附子

66. 理气药对消化液分泌的影响是

A. 促进作用

B. 抑制作用

C. 没有作用

D. 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

E. 与机体所处状态无关

67. 丹参扩张冠状血管的活性成分是

A. 丹参酸

B. 异阿魏酸

E. 后遗效应

69. 长期服用雷公藤对肝、肾、生殖系统有损害作用,此属于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后遗效应

70. 中药药效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

A. 肠道蠕动

B. 肠道内菌群

C. 肠道内pH

D. 肠道内食物

E. 肠道内水分

71. 桔梗中皂苷类成分发挥祛痰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使痰液中黏多糖纤维断裂

B. 抑制呼吸道分泌

C. 兴奋呼吸中枢

D. 抑制纤毛运动

E. 刺激咽喉黏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

72. 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是

A. 肝毒性

B. 神经毒性

C. 心脏毒性

D. 肾毒性

E. 黏膜毒性

73. 温热药长期给药引起机体的变化是

A. 痛阈值降低

B. 惊厥阈值升高

C. 心率减慢

D.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74. 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中药是

A. 有可变性

B. 有特殊性

C. 有双向性

D. 有不明显性

E. 有稳定性

77. 大黄与芒硝同用治疗热结便秘,属于下列哪种配伍方法

A. 单行 B. 相须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78.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 人参 B. 麻黄

C. 当归 D. 附子

E. 枳实

79. 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肌表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的中药是

A. 桂枝 B. 葛根

C. 麻黄 D. 防风

E. 荆芥

80. 除哪项外,均是泻下药的药理作用

A. 泻下

B. 利尿

C. 抗病原体

D. 解热

E. 抗炎

81. 秦艽抗炎、抑制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挥发油

B. 糖类

C. 东莨菪素

D. 粉防己碱

E. 秦艽碱甲

82. 下列哪项不是利水渗湿药的药理作用

A. 利尿

B. 抗病原微生物

C. 利胆保肝

C. 香附、三七

D. 沉香、香橼

E. 枳实、水蛭

85. 哪种中药成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A. 川芎嗪

B. 水蛭素

C. 延胡索乙素

D. 丹参素

E. 阿魏酸

86. 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时出现的妇女月经过多,属于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后遗效应

87. 除哪项外,均有致畸作用

A. 甘遂

B. 制何首乌

C. 芫花

D. 莪术

E. 天花粉

88. 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有效成分溶出

B. 减低中药毒性

C. 减弱某一药理作用

D. 增加生物利用度

E. 加强某一药理作用

89. 不属于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的是

E. 升高细胞内cGMP/cAMP水平

92.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5-HT含量增高的中药是

A. 石膏 B. 附子

C. 干姜 D. 党参

E. 黄芪

93. 有收敛、固涩功效的药物的成分是

A. 挥发油

B. 糖类

C. 有机酸

D. 蛋白质

E. 氨基酸

94. 对胃肠黏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的中药毒性成分主要是

A. 强心苷类

B. 重金属类

C. 生物碱类

D. 有机酸类

E. 毒蛋白类

95.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A. 药物的品种

B. 炮制加工

C. 药物剂型

D. 药物配伍

E. 药物作用的双向性

96. 下列除哪项外,均有镇痛作用

A. 细辛挥发油

B. 麻黄碱

C. 柴胡皂苷

D. 桂皮醛

E. α-薄荷酮

97. 属于容积性泻下药的是

A. 大黄

B. 芒硝

C. 巴豆霜

D. 火麻仁

E. 牵牛子

98. 秦艽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B. 收缩血管

C. 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

D. 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

E. 抑制白三烯释放

99. 茯苓利尿的主要成分是

A. β-茯苓聚糖

B. 茯苓醇

C. 茯苓素

D. 茯苓多糖

E. 茯苓酸

100. 有镇静作用的中药是

A. 枳实

B. 金银花

C. 猪苓

D. 吴茱萸

E. 鱼腥草

101. 能使子宫平滑肌张力降低的药物是

A. 枳实 B. 枳壳

C. 陈皮 D. 香附

E. 木香

102. 有明显的祛痰作用的药物是

A. 川芎 B. 白及

C. 蒲黄 D. 三七

E. 桔梗

103. 服用洋金花可引起次日口干、视物模糊等症状,此属于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特异质反应

E. 后遗效应

104. 可引起剥脱性皮炎的药物是

A. 大黄

B. 雷公藤

C. 苍耳子

D. 郁李仁

E. 细辛

105. 中药的采收季节主要影响的是

A. 贮存

C. 氰苷

D. 生物碱

E. 皂苷

108.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

A. 痛阚值和惊厥阈值升高

B.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增加

C. 脑内5-羟色胺含量增加

D. 脑内酪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

E. 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109.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DA含量减少的中药是

A. 党参 B. 附子

C. 干姜 D. 黄芪

E. 黄连

110. 苦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挥发油

B. 有机酸

C. 糖类

D. 生物碱

E. 鞣质

111. 相须、相使配伍的目的是

A. 减毒拮抗

B. 增效协同

C. 减少不良反应

D. 减少耐受性

E. 增加吸收

112. 附子炮制后入药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B.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

C.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D. 帮助机体吸收

E. 杀酶保苷

113.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

A. 反应迟钝

B. 心脑血管功能较差

C. 肝肾功能减退

D. 药物吸收缓慢

E. 运动协调功能下降

114. 下列药理作用,除哪项外,均与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相关

A. 抗炎

B. 发汗

C. 抗毒素

D. 抗肿瘤

E. 调节免疫

115. 属于刺激性泻下药的是

A. 大黄

B. 芒硝

C. 郁李仁

D. 火麻仁

E. 酸枣仁

116. 对免疫功能有抑制效应的药物是

A. 人参

B. 大黄

C. 桂枝

D. 枳实

E. 雷公藤

117. 下列哪种药物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A. 茯苓

B. 茵陈

C. 泽泻

D. 猪苓

E. 金钱草

118. 温里药助阳、散寒,治疗四肢厥冷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强心

B. 抗心律失常

C. 改善循环

D. 抗休克

E.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119. 除哪项外,均有抗血栓作用

A. 丹参

B. 川芎

C. 延胡索

D. 枳实

E. 水蛭

120. 哪一组药物均能通过刺激胃黏膜,产生反射性祛痰作用

A. 桔梗、远志、满山红叶

B. 紫菀、天南星、浙贝母

C. 桔梗、前胡、皂荚

D. 苦杏仁、桔梗、满山红叶

E. 天南星、满山红叶、远志

B. 生半夏

C. 川贝母

D. 浙贝母

E. 苦杏仁

123. 与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相关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 抗溃疡

B. 调节胃肠运动

C. 强心

D. 利尿

E. 抗病原体

124. 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是

A. 副作用

B. 特殊毒性反应

C. 后遗效应

D. 急性毒性反应

E. 变态反应

125. 服用马桑所表现出的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主要毒性物质基础是

A. 强心苷

B. 黄酮苷

C. 氰苷

D. 生物碱

E. 马桑内酯

126. 灌胃温热药,并结合高温环境制备的热证动物模型,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

A. 心电活动减弱

B.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

C. 体温升高

D. 自主活动减少

E. 胆碱能神经-M受体功能提高

127. 除哪项外,均有中枢抑制作用

A. 钩藤

B. 羚羊角

C. 金银花

D. 板蓝根

E. 桂枝

128. 咸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 产生毒性

D. 减少耐受性

E. 增加疗效

130. 生大黄炮制成熟大黄的目的主要是

A. 增加或改变药效

B. 矫味

C. 消除毒性

D. 增强补益作用

E. 以上均非

131. 婴幼儿用药需慎重,其原因主要在于

A. 体重轻

B. 对药物代谢能力差

C. 对药物排泄能力差

D. 药后反应较隐蔽

E.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全

132. 关于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病原微生物

B. 抗毒素

C. 发汗

D. 解热

E. 抗炎

133. 属于润滑性泻下药的是

A. 大黄

B. 芒硝

C. 番泻叶

E. 郁李仁

137. 下列哪项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

A. 藁本内酯

B. 3-丁叉苯酞

C. 香桧烯

D. 大黄酚

E. 川芎嗪

138. 镇咳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A. 桔梗、半夏

B. 款冬花、川贝母

C. 枇杷叶、半夏

D. 半夏、苦杏仁

E. 苦杏仁、浙贝母

139. 长期使用罂粟壳、麻黄,可出现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依赖性

D. 特异质反应

E. 后遗效应

140. 不属于中药毒性成分的是

A. 强心苷

B. 马桑内酯

C. 氰苷

大暑诗词-恐怖小故事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178)_真题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2:0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97738213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178)_真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执业药师执业药师中药模拟题2021年(178)_真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