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鞌之战——精选推荐

更新时间:2023-11-12 19:35:05 阅读: 评论:0

螃蟹粥-黄色小鸭

齐晋鞌之战——精选推荐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那个下午)

链接: 东山 齐晋鞌之战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 国觞

这是一首弃妇倾诉自己爱情悲剧的诗。诗歌的第一、二章回顾当年定情结婚

的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婚后的不幸,男方负情背德;第六

章表示对男方的深恨。诗歌采用叙事的口吻,回忆当年定情之际,仍觉情意绵绵;

说到今日的不幸,哀痛不已。诗中谴责了一个以虚情假意骗取爱情的男子。当初,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似乎心诚意厚;可是结婚之后,

却“二三其德”,甚至粗暴凶残。这位弃妇提醒那些天真热情的姑娘们,千万不

要迷惑于爱情!男子轻义,很容易就将情意抛在一边;女子重情,便难于自拔。

这些激愤的话中饱含着她不幸的爱情体验,极其沉痛真切。

诗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了古代劳动妇女的

美德。她心地单纯、善良,对爱情一往情深,对婚姻有独立自主的要求,敢于冲

破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她诚挚无私,定情之后能够把自己的一切寄予给心爱的人。

她热爱生活,“夙兴夜寐”而甘心食贫,但对氓的虚伪暴虐则不能容忍。一旦冷

酷的现实教育了她,她便变得清醒、理智、镇定而刚强。她不肯逆来顺受,更不

能委曲求全,这位心灵刨受创伤的女子最后决心和虚伪男子一刀两断。所以,

值得同情,又值得尊敬。

这首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诗中较多地运用叙事手法,结合抒情,对婚姻悲剧的发展过程勾勒了轮廓,

又抒发了她的哀愁、愤怒、自慰以及对氓的批判、对人生的感慨等复杂感情。

些部分既是叙事,又是抒情,如第五章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

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既反映了婚姻悲剧的发展过程,又是即事抒情。

这样,使诗歌所叙述的事实本身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叙事抒情相结合,也表现

在诗句的构成方面。为了恰当地表达女主人公回忆所激发的委屈和怨愤,诗人运

用大量感叹句,并把这些感叹句造成了排比形式。如第五章共十句,构成五联整

齐的感叹句式,每联偶句都以语气词“矣”煞尾,这一连串的感叹句,恰当地表

达了女主人公缠绵深沉、不绝如缕的幽怨。真是一唱三叹,使诗歌收到了以情感

人的效果。

运用比喻是这首诗的重要特点。诗以比喻构成形象,而所运用的比喻都是以

生活为基础的。由于女主人公养蚕卖经,所以非常熟悉桑蚕之事,于是信手拈来,

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来比喻结婚初期生活的美好;用“桑之落矣,其黄而

陨”来比喻后来生活的惨淡,都很形象贴切。由桑蚕进而引申到鸠食桑葚,以此

比喻男女之间过分沉溺于爱情。诗人运用联想,将这些极普通的草木飞禽构成寓

意深刻的艺术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厌战情绪。诗中的这个征人

随军东征已经很久了,在这个阴雨蒙蒙的日子,他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慆慆

不归”一语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限感慨,而“零雨其濛”的景色则使全诗笼罩

着一层愁惨气氛。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许多独创之处。

首先,是以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为思想主线,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抒

情结构。诗歌的第一章写征人欣喜自己能够生还。他一听说要离开东方,心儿就

飞到了西方的家乡,兴奋地想象自己不再从事征战。第二章写征人想象家园已经

荒芜了,无人修剪的瓜篓爬到房檐上结子,土鳖在屋里跑来跑去,蜘蛛在墙角结

网,场院上印着鹿迹,磷火飞来飞去。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这是他日夜

思念的地方。第三章写他想象自己的妻子正在为思念他而叹息。第四章回忆三年

前新婚时的情景,设想着重逢的欢乐。诗歌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征人在回乡

途中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渴望。

其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全诗每章前四句的复唱,既有情,又有景。

迷濛的细雨所形成的阴郁气氛与诗人忧郁、惆怅的心境相一致。复唱在每章之首

重复出现,使得全诗贯穿着这种基调。

第三,诗中对农村景象的描写,无一不饱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农民的

同情,对家园和亲人的关切之情。

齐晋鞌之战

鲁成公二年,齐侯伐鲁,卫军侵齐。鲁、卫军败,向晋求救。晋出师救鲁、

卫而伐齐。于是,齐、晋在鞌地爆发了这场战争。这是一场诸侯间的争霸战争。

本文正面叙述了齐晋鞌之战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双方将帅在战争中的表现和性

格。

在《左传》对鞌之战的记述中,本文只是节选了其中间一部分。此前写鲁、卫向

晋国求救、晋国出兵的经过;齐晋两军相约第二天开战和齐将高固的骄傲气焰。

此后写了齐侯逃脱以后,多次冲入晋军寻找逢丑父,晋军率领的联军狄人和卫人

不敢加害齐侯,齐侯得以返回国都;又通过一女子急切询问齐侯和父亲的情况,

表现了齐人关心国君和国家的命运。

就节选部分本文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两军交战,齐侯骄傲轻

敌,晋军坚韧顽强,同仇敌忾,在主帅负伤的情况下击败齐军。第二层,写韩厥

追赶齐侯,逢丑父为齐侯任患而被俘。

战斗一开始,齐军占尽优势。晋军主帅卻克和御者张侯受重伤,驾车的战马

受惊,失去控制。但为什么是晋胜齐败?我们从本文对战场的细节和人物的描写

可以看出端倪:

齐军方面,齐侯骄傲轻敌。双方排定阵势后,齐顷公说:“我们先把晋军消

灭了再吃早饭!不给自己的战马披甲就带头驾车冲锋。好象消灭晋军不过是举

手之劳。主帅如此,必然影响到部下。

而晋军在战斗的劣势中同仇敌忾,顽强战斗。主帅卻克和御者张侯都受了重

伤,卻克继续擂鼓指挥作战,张侯折断射中自己的箭继续驾车。这时不是卻克鼓

励部下挺住,反倒是部下张侯和郑丘缓鼓励主帅卻克挺住:“擐甲执丘,固即死

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大概卻克的伤势十分沉重,已经支持不住,张侯

在手掌和手肘被射穿的情况下,一手抓住四根缰绳驾车,一手接过鼓槌擂鼓指挥

进攻。在追击齐侯的过程中,綦毋张的战车被毁,要求上韩厥的战车继续战斗。

他站到左边、右边,韩厥都用手肘撞他,让他站在自己的身后。这是因为韩厥头

天晚上梦见自己的父亲叮嘱他交战的时候不要站左边,也不要站右边,而在追击

的过程中齐侯也刚好把他左右的人都射倒了。韩厥是为了保护綦毋张才那么做。

这种同僚之间的关爱,也说明晋军上下团结一心。难怪在卻克的指挥车失去控制,

往前冲去的时候,晋军能一鼓作气冲上前去,从而打败齐军。

当然,齐军虽败,齐顷公差点被俘,但并没有一败涂地,元气大伤,因为齐

军也是上下团结一心的。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头天晚上手被蛇咬伤,但他为了能

参加战斗,隐瞒伤情上阵。在韩厥紧追不舍的情况下,冒充顷公被俘,让顷公逃

脱。而顷公逃脱后,带着少数人马三次冲进晋军战阵和狄军、卫军战阵,要救出

逢丑父。齐军只是输在骄傲轻敌。

《左传》以善于记写战争闻名于世。最为可贵的是,作者没有把战争作为孤

立的事件去对待,不是把战争看成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把战争参与各方的政治、

外交、民心背向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其胜负的原因。本文虽然只是截取这场战

争的交战一段,但把齐侯骄傲轻敌、晋军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导致晋胜齐败写得

清清楚楚。

《左传》善于记写外交辞令的特点,在本文中也有突出的表现。韩厥在追上

齐顷公后,拿着绊马索站在顷公车前。他不是立即上前俘虏齐侯,而是拜了两拜,

行了稽首礼,并在酒觞上放一块玉敬献给顷公,才开口说话。他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出兵的理由。鲁、卫和晋是盟国,齐打败了鲁、卫,鲁、卫求救,晋国必

须出兵相救。但他没有明说,而是说“我们国君派我们来替鲁国、卫国向您请求,

求您放过他们”。第二,转告晋侯的意思:“不要让晋国军队深入齐国国土。”

这两层意思说得很简短,因为在齐侯下战书时,卻克的回书已经讲了这两层意思。

第三,要俘虏齐侯。这一层意思说得更加委婉:先说自己不幸得很,恰巧碰上了

齐侯的队伍,没有什么地方躲避,并且害怕躲避齐侯的车驾会成为晋侯的耻辱,

于齐侯也不大光彩。再说关键的话----“我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战士,冒昧地向您

禀告,我这个人愚鲁不会办事,因为人才缺乏,勉强代理这个职务。”言下这意

是,我既然担任了这个职务,就要做我该做的事情了。什么是该做的事?此时当

然是俘虏齐顷公。韩厥的这番话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符合“礼”对尊卑上下

的要求,说得堂而皇之。韩厥不直接俘虏齐顷公,却先“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

进”句句话都那么委婉,因为韩厥是臣,齐顷公是君,他不能违“礼”其次,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柔中有刚。韩厥的每句话,都不明说,表面上柔,骨子里

刚。再次,语意清楚明白。含蓄而不晦涩。韩厥的话,第一层意思表明这场战争

他们有理,第二层意思表明在这场战争中有节,第三层意思表明要俘虏齐侯,

不含糊。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以历史事例和警譬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命题。从而告诫人们,不能耽于安乐。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列举了舜、傅说、膠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名人的经历,

并进行论述。这六位名人经历不同:舜本是一个种田的人,被尧起用为辅佐,

继尧为帝;傅说本是一个隶人,在筑墙时被殷帝武丁起用为相;膠鬲本是贩卖鱼

盐的人,被西伯姬昌推荐给纣王,最终成为周朝的名臣;管仲本已成了囚犯,

齐桓公起用为相;孙叔敖本是海滨的一个隐士,被楚庄王起用为令尹;百里奚曾

被俘作为陪嫁品送给秦穆公夫人做奴隶,逃跑后又被楚人抓住,秦穆公用五张羊

皮赎回任以国政。这六个人经历不同,但都是受过长期磨难,终成名君或名臣。

文章据此进行分析,认为老天爷要把重大使命赋予一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

灵受折磨,让他的筋骨受劳累,让他的肠胃受饥饿,让他人身受穷困,他一行动

就打乱他的作为,让他总是不能如愿。由此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个人要经受住种

种磨难----忧患,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人。并进而分析了原因:因为种种磨难(忧

患)能触动这个人的心灵,让他的性情坚韧,让他增长才干。所以磨难也是一种

财富。

第二层,用警譬的事理进行论证:人常常犯错误,这样才能改正;心志受到

困挠,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催人奋发;心情表露在脸上,思想通过语言吐发出来,

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掌握法度的大臣和辅助国君的士人,在国外

没有相抗衡的邻国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灭亡。如果说第一层是用典型例子进行

论证,那么第二层是用人们能接受的道理进行论证。犯错误、心志受困挠、思虑

受阻塞,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忧患;不经受这种种忧患,也就是没有经受锻

炼,人是脆弱的,不可能大有作为。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内没有掌握法度的大臣

和辅助国君的士人,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邻国外患的忧惧,君主往往容易骄奢淫

逸,当然就容易灭亡。这一层告诉人们:小到个人,没有经受忧患,就不能大有

作为;大到一国,没有忧患,就容易灭亡。

第三层,总结前两层的论述,得出结论:在忧愁祸患中可以生存,而在安逸

快乐中容易灭亡。

本文在写作上有明显的特色:

第一,针对性强,发人深省。人,都喜爱安乐,害怕磨难,这从祝福语和用

“安”、“宁”等字眼命名(人名、地名)的那么多就可以看出来。本文针对人

性的这种弱点,用典型事例和警譬的事理向人们证明:一个人耽于安乐,小则没

有作为,大则有性命之忧;一个国君耽于安乐,则会导致国家灭亡。这对耽于安

乐的人无疑是当头棒喝,引人深思。

第二,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在中国议论文发

展史上,《孟子》处于对话体的发展阶段。比起《论语》的语录体有了很大的进

步,但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成熟的专题论文。不过,《孟子》中也有某些篇章已

形成了专题论文的刍形,《鱼我也欲者章》和本文。本文虽然还没有能概括全

文中心的标题(标题是编者加的)但已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充实的论据和严密

的论证过程,就是说,具备了论说文的三要素。在论证的两个层次中,前一个层

次用例证法,事例真实而又典型。对这样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无疑

非常可靠,令人信服。后一个层次没有举具体例子,但所用的几个材料都是令人

信服的,读者凭所见、所闻和自身经历,可以举得出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得出

的结论同样令人信服。由于前两层的论述充分而有力,第三层的结论显得水到渠

成,无可辩驳。

第三,行文简洁,惜墨如金。文章第一层用典型事例进行论证,所举例子都

高度概括,毫不拖泥带水;分析的语言也极为简练,不可再减一字。第二层不举

例子而用事理进行论证,是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可简则简,节省笔墨,使行文

简洁。全文只用了不到200字就把一个大道理论述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可见

孟子语言方面的功力是何等深厚。

《国觞》选屈原的《九歌》。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

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九歌》共11篇,除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曲外,

其余10篇各写一神。这10篇中,有9篇神话题材的作品,只有本篇是写人神,

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这首祭歌描写了激烈而沉重的战争气氛,赞美将士们为国牺牲的忠诚和勇

敢。全诗分两节:

第一节写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场面。开头写楚军的装备和威严,接着激烈的战

斗开始了,战车相摩,短兵相接,旌旗蔽空,敌兵若云。在箭如雨下的激烈战斗

中,楚方将士前仆后继、争先恐后地与敌人搏斗。但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战斗,

敌人猛烈进攻,楚军战斗失利。楚马伤亡惨重。但将士们不肯后退一步,

战鼓擂得更响,一个个视死如归,与敌人战斗到底。最后,都壮烈地战死,弃尸

战场。

第二节歌颂将士们为国牺牲的忠诚和勇敢。这一节前四句写将士们出征时的

心态:出征就不打算生还,即使身首分离而心不可屈。后四句诗人以极大的敬意

礼赞了这些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首诗写的虽是一次失利的战斗,但写得激昂壮烈,正气凛然,充满了爱国

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诗中为爱国者树立了英雄群像,读来令人敬仰,激人心志。

这首诗风格刚健质朴,雄浑悲壮,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老人去世安慰的话-最尊敬的人

齐晋鞌之战——精选推荐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9:3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8890589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齐晋鞌之战——精选推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齐晋鞌之战——精选推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