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一、“模块预控法”解读
“模块”引自于IT用语,是指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
单元、部件或程序语句的集合,一般具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基本特征,内部
特征是指模块的内部环境具有的特点,外部特征是指模块外部环境联系的
接口和模块的功能。
引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上,“模块”即指在一个项目平台上按功能细分
若干安全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子功能,使风险得到
有效消控。一般也具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基本特征,即既能通过定制措施和
标准出色完成特定的安全功能,使相应风险得到有效消控,也能及其他模
块等外部管理环境做好功能的相互组合衔接、协调配合,合力完成系统的
安全功能。
“模块预控法”即在一个项目平台上按实按需细分并添加若干安全功
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风险预控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安全生产管
理内在规律和秩序对接组装起来,成为功能相互组合衔接、协调配合的系
统集成,合力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功能,实现安全生产
和管理预定目标。
二、实施“模块预控法”的意义
及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模块预控法”具有管理主线更明确、
核心关键更突出、重点要素更明朗等特点,这种科学有形的预控,更有利
于风险管理和安全目标的实现,可以大大消除人、物、系统的安全风险度,
1 / 9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具体表现在:
(一)管理概念更明确。将复杂系统、模糊笼统的安全管理概念进行
简易单一、明确清晰的按类按功能模块化区分,更有利于针对性、功效化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且区块明确罗列后不易出现漏管区或失管区,全面系
统。
(二)管理要素更明确。分模块定制控险措施、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
更有利于有效抓住管理的主要矛盾和要素,避免顾此失彼而出现管理上的
“缺胳膊少腿”或“短斤缺两”,避免避重就轻而发生实施上的“丢西瓜
拣芝麻”或“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便于“扩展”、“自由定制”和“即插即用”。可根据安全功能
和管理需要随时进行模块的增减或调整,也允许模块间内容的局部重复、
交叉或相互融合,对模块边界不要求作严格辨识区分;细分的模块和定制
的措施标准,可做到“即插即用”。
(四)更有利于操作。不同项目可根据预定的模块、控险措施标准和
管理方式,结合项目实际进行菜单式管理、点菜式实施,使复杂问题变得
简单化。
(五)更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有了固定的控险措施和标准,可以通过
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化、程序化、系统化控制,实现专业
化管理。
(六)更有利于均衡执行到位。不同项目可方便地进行模块、措施标
准、管理方式的复制和定制,有利于各项目执行中不走样,实施中不反复。
三、“模块预控法”的实施关键
2 / 9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模块预控法”的实施,其核心由三个关键环节构成,即:细分安全
功能模块、定制控险措施标准、保障衔接实施到位。
(一)细分安全功能模块。依据不同风险类型和特点,不同安全环节、
功能和管理元素、要素,细分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和专业安全功能模块。
(二)定制控险措施标准。按模块的功能特点、风险因素、风险规律
和安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科学规律性、系统有效性的控险标准库
和管理链,实行有形的分类指导和有序管理。
(三)保障衔接实施到位。保障按细分的安全功能模块,定制的控险
措施标准实施到位,以及确保按安全内在规律性和秩序对接组装到位,成
为功能相互组合衔接、协调配合的系统,有效消除风险,实现预控目标。
四、“模块预控法”的具体应用
(一)安全功能模块的划分
按照管理对象和安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岗位类、设施类、管理类
和工程类等安全功能模块类型,各类型又根据管理要素和风险因素的不
同,可以再细分为多个模块进行分块管理。
岗位类可以细分为培训教育、持证上岗等模块。
设施类可以细分为场地布局、场内组织、临时用电、小型机具、机械
设备、支撑体系、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模块。
管理类可以细分为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操作施工、队伍管理、后勤
保障、安全氛围、科技保安、应急管理、台账管理、现场管理等模块,也
可针对夏季、冬季、特殊天气和时期施工管理,细分模块,制定针对性的
控险措施和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工程类模块是前面三类模块在工程中的实际组合应用,可以按分部分
项工程细分为路基开挖、路基填筑、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桩基、基坑、
墩柱、梁板预制、梁板安装、现浇梁、桥面系、隧道开挖、隧道衬砌、航
道疏浚、航道护岸、码头以及钢筋加工、拌和场等模块。
(二)控险措施和标准的定制
各功能模块的控险措施、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应紧密结合模块的功
能特点、风险因素、安全要求和项目实际等要素,按照有针对性、有效性
的要求,参照以下原则和要求定制相应的系列措施、标准库、管理链以及
组合方式。
1、岗位类模块
⑴培训教育系统化(模块代号为1.1,下同)。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教
育制度,实施好三级教育、岗前培训、班前活动、风险告知、安全技术交
底、动态教育、专项活动等培训教育活动,并配套构建安全校、安全讲台、
安全墙、“三违”曝光台、安全手册、口袋丛书等培训教育设施和教材,
形成完整系统的全过程、全环节、全员化培训教育体系。
⑵持证上岗全员化(1.2)。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须经专业机
构培训考核合格,确保全员持证上岗;其他工种人员和辅助人员也应全面
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必要的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容许上岗,同时,做
好继续教育和动态教育培训工作。
2、设施类模块
⑴场地布局区域化(2.1)。将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进行标准化分
区,并保证施工区及非施工区具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实现互不干扰和安全
4 / 9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分隔。
⑵场内组织渠流化(2.2)。将预制场、拌和场等场内的人、车、物料、
车间进行标准化分隔和渠化分流,各行其道、各施其工,尽力提高人的安
全度。
⑶临时用电放心化(2.3)。严格按用电规范精心做好用电方案设计,
细心做好用电设施敷设和安装,做到线缆布设安全,电器配置规范,并由
电工进行专人管理,建立用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配电箱、开
关箱等用配电设备进行定型设计制作,切实提高安全性。
⑷小型机具定型化(2.4)。将照明设施、护栏施工挂篮、盖梁张拉及
封端挂篮、张拉挡板等小型设备作定型设计制作,对电焊机、切割机、气
体瓶等小型机具按安全要求作外罩、底座等定型设计加工,并配上必要的
灭火设施,确保使用安全性,提高安全保障度。
⑸机械设备全控化(2.5)。对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按相应的安全
生产管理要求,按特种设备、特制设备、定型设备、自制设备、常规设备、
运输车辆等分门别类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做到源头、使用、撤场各阶段
在程序上全过程受控、在环节上全要素在控。
⑹支撑体系合规化(2.6)。各类承重支架体系、挂篮、模板体系、脚
手架、操作平台、栈桥、平台等严格按相应规范设计制作,严格把好构件
和材质关,严格按程序落实好方案编审、监督实施、检验验收、使用管理、
动态检查保养等规定动作。
⑺防护设施标准化(2.7)。对出入口、沿线交叉口、基坑边沿、临空
临边、作业场站、爆破物及有害危险物存放处、梯道等所需的安全防护设
5 / 9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施进行标准化配设,按安全要求和控险目标进行标准化设计、定型化制作,
确保防护设施安全、有效。
⑻安全标牌标配化(2.8)。在施工现场入出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
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梯道口、沿线交叉口、孔洞口、桥梁
口、隧道口、基坑边沿、临空临边、作业场站、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
液体存放处等事故易发生的危险部位和场所,按规定进行标准化配置,确
保安全标志设置足够、有效、明显。
3、管理类模块
⑴组织管理体系化(3.1)。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规定为总纲和引领,
形成组织机构健全有效、人员配置符规合理,安全生产各负其责、各司其
职,安全责任全员签订、到底到边,安全制度全面系统、完整有效,安全
管理网格化分工落实、无缝化闭合控制,考核奖惩执行有力、联动到位的
全过程、全环节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⑵技术管理程控化(3.2)。按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需要,紧密结合项
目实际,按规定程序开展好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据
此梳理危险性较大工程和主要风险源、风险点、风险环节,有针对性制定
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并严格按程序做好审核、专家论证、审查
审批、监督实施等工作,确保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到位、有效。
⑶操作施工规程化(3.3)。梳理各项人工作业、机械操作、工程施工
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分门别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操作施工规程,
确保规程全领域覆盖、执行全方位到位。
⑷队伍管理统筹化(3.4)。将各类分包、协作、劳务合作队伍纳入到
6 / 9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责任、制度措施和管理
规范,实行统一的考核奖惩和内部诚信评价,既做到协同统筹管理,又能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⑸后勤保障人本化(3.5)。在生产工人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保障上
都能以人性化、人本化出发,如在衣食住行上多保证基本需求,在学习娱
乐上多配备必要设施,在生产工作上多考虑条件改善、劳动保护和必要休
息设施,在工资报酬上多保障权益获得等。
⑹安全氛围格调化(3.6)。各企业可结合各自的安全文化特色特点,
通过设置安全校、安全讲台、安全镜、安全文化墙、安全宣传栏(窗)、
安全展板、安全横幅、安全标志、安全色等多种载体,营造具有自身特色
和特有格调的安全氛围,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技能的提升。
⑺科技保安智能化(3.7)。充分利用网络、物流网、通信、监控等现
代科技手段,建立科技保安全的长效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起远程视频监
控、车载视频监控、在线监管巡查、结构安全动态监控、人员安全信息卡
等管理系统,实现远程化、信息化、动态化监管,实时化、自动化、智能
化预警。
⑻应急管理常态化(3.8)。在制定完善、系统、有效的应急预案基础
上,结合项目实际经常性配备必要的应急资金、应急人才队伍,就近设置
应急物资库,配设适量适用的应急物资,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使应急工
作走上实用化、常态化管理轨道。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息的如实及时登录、在线动态监管、自动巡查预警等功能,实现台账管理
信息化。
⑽现场管理无缝化(3.10)。根据各模块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标准,通
过细化量化检查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施工现场各部位、各环节、各要素的
安全到位情况进行程序性逐项检查落实,并采用现场巡查检查及现代科技
手段实施动态化的检查监管,实现现场管理无缝隙、隐患问题全消除。
4、工程类模块
工程类模块可按照模式化、规范化原则,根据各类工程特点、施工工
艺、安全要求和控险目标,将岗位、设施、管理三类模块进行有针对性、
有规律性的对接组合和协调衔接,形成从场地布设、设施设备配备、安全
防护和安全标志配置到操作施工规程和各类安全管理要求的明确,进行标
准规范式的设置配置,并构建相对固定的组合模式,实施模式化、规范化
的施工管理和清单式、标准式的对照检查,并据此评价安全生产管理的到
位程度。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
块主要有:
路基开挖模块:岗位类(一、二次全选)+设施类(一次选择2.1+
2.3+2.4+2.5+2.7+2.8,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管理类(一次全选,
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
桩基模块:岗位类(一、二次全选)+设施类(一次选择2.1+2.3+
2.4+2.5+2.7+2.8,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管理类(一次全选,二次
选择若干项内容)
现浇梁模块:岗位类(一、二次全选)+设施类(一次选择2.1+2.3
+2.4+2.5+2.6+2.7+2.8,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管理类(一次全
选,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
隧道开挖模块:岗位类(一、二次全选)+设施类(一次选择2.2+
2.3+2.4+2.5+2.7+2.8,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管理类(一次全选,
二次选择若干项内容)
(三)模块化管理的实施保障
在细分的安全模块并定制相应的控险措施标准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
办法和制度、落实责任制和措施、确保经费保障和使用、强化管理和考核
奖惩,正确把握模块间对接组合、衔接配合的内在规律并构建起安全逻辑
关系,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保障模块预控法实施到位,
以一个个模块的风险预控,实现系统风险的有效消除和控制,使本质安全
目标成为现实。
9 / 9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9:2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88331230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安全生产管理“模块预控法”解读及应用指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