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7篇
企业会计制度模板(篇1)
财政部于20__年12月29日以财会[20__]25号文的形式发布了
《企业会计制度》(下称《新制度》,已于20__年1月1月起暂在
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股份有
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同时废止。与国经发布并
实施的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详细准则,但不包括20__年发
布和修订后重新发布的详细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相比,《新制度》在一般会计原则、会计确
认和计量、资产减值等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创新。它对进一
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整个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深远的意
义。
与原来行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制度》打破了全部制和行业的界
限。适用于除不对外筹资、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
外的全部企业(对于小规模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财政部将分别制定
简易会计制度和金融会计制度)。从结构上而言,《新制度》不再连
续原有“确认、计量与记录、报告分开”的结构,而是将会计“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并入一体,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会计制度
体系。《新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 1 页 共 20 页
一、正式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12项会计
核算的原则中不包括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我国发布的第一个详细会
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1998年及此后陆续发布的几个详细会计准则和对上市公司的某些重
大茶树进行推断时,也多次提出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在西方公认会计实务申得到普遍的接受
和运用,该原则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根据交易或事
项的安眠进行核算。而不应当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
依据。鉴于经济业务形式的多样性和日益简单性;强调反映经济业务
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对于信当反映交易和事项的本质显得非常重要。因
此,《新制度》正式将实质重于形式确定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
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二、《新制度》扩大资产减值的应用范围,更符合谨慎性原则
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反映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因此高质量的会
计准则及制度的制定必需对此作出反映。自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将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以来,1998
年和199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补充规定,例
如财会字[1999]第55号文件要求全部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计提应收
款项坏账预备、短期投资跌价预备、存货跌价预备和长期投资减值预
备,这对反映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状况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
第 2 页 共 20 页
次《新制度》进一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委员会第121号关于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
的资产计提减值预备。《新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
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依据谨慎性
原则的要求、合理地估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
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预备。”
与以往的规定不同,《新制度》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两个变化:
1、将资产减值的范围扩大。《新制度》将资产减值的范围由应
收款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等内容扩大到短期投资、应收款
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托付贷款等
八项内容。
2、对滥用谨慎性原则,计提隐秘预备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
为防止企业计提隐秘预备,利用。“预备”调节利润现象的发生。《新
制度》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
了谨慎性原则计提隐秘预备的,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并
在会计报表附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的影响。”
三、重新界定资产的定义并按新定义对各项资产进行确认和计
量。
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者掌握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项
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该定义并未体现资产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性
第 3 页 共 20 页
质,即资产应当能够“预期给企业带来将来经济利益”。一对资产本
质的不同认识必定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由于原来资产的定义强调企
业对经济资源的拥有和掌握,即便该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
利益,也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内进行反映;这无疑将造成企
业资产的虚增。
《新制度》连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进行的新定义;
在第十二条中将资产定义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
扔有和掌握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将来经济利益”。该定
义说明: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资源而不是将来的交易和
事项形成的资源;资产的本质是能给企业带来将来的经济利益。
根据新的定义,《新制度》对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相应的
修改:
1、固定资产规定的变化。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据固定
资产的定义,结合本企业的详细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
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
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可以依据
本企业固定资产本身的特点和实际的磨损程序由企业自行确定,而不
再由国家统一规定。
2、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规定的变化。
在此之前,期末待处理财产损溢其余额列入资产负债表,作为资
产反映。根据新资产的定义,待处理财产损溢,特殊 是待
处理财产损失不能给企业带来将来的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第 4 页 共 20 页
因此不应作为资产进行反映。《新制度》规定:企业的各项待处理财
产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缘由,并依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
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编制财务
会计报告前处理完毕,若在期末供应财务会计报告前未经批准的,应
在对外供应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进行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
以说明;如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
调整会计报表的年初数。
四、重新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进行规范
财政部分别于1998年和 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
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过多地运用公允价值
的概念,尽管在会计计量上更符合国际会计改革的方向,但是公允价
值在我国尚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于取得因此准则不仅难以操
作,而且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鉴于此,《新制度》淡化
了原准则中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概念,尽可能多地运用“账面价
值”概念对债务重组会计主要转变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债务重组时相
关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并将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而不计
入当期损益。上述规定避开了过多调账,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了利用债
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
五、对外供应会计报表的变动
《新制度》对对外供应的会计报表的数量、个别报表的编制方法
以及报表附注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修改,其主要的变动如
下:
第 5 页 共 20 页
1、增加对外供应报表的数量。企业原来对外供应的报表包括资
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安排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
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的确立原有的会计报表已经无
法满意投资者决策的需要,迫切需要供应股东权益变动、分部信息等
方面的报表。《新制度》增加了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资产减值预备
明细表以及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地区分部)。
2。修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原现金流量表要求对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根据直接法进行编制。同时供应以间接法编制的经营
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新制法》规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既可以
根据直接法进行编制,也可以根据间接法进行编制;在运用直接法进
行编制时,应供应按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3、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及格式进行规范。会计报表的附注有
助于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因此完整的会计报表应包括会计报表
的附注。遗憾的是,我国会计制度对此始终未进行必要的规范。《新
制度》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量变更的说
明;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
披露;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
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
其他事项。
企业会计制度模板(篇2)
第 6 页 共 20 页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
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以财务会计制度的问题为
出发点,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现状
(一)财务会计体系不完善
当今的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不够完善,相应的管理业有待提高,这
就给财务会计制度的落实造成了困难,最终导致财务会计管理效果不
尽人意。另外,还有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在运用企业资金时没有依据
相关规定进行使用,没有计划的使用企业的资金,最终使得企业的投
资成本偏高,扰乱了财务会计的市场秩序。
(二)财务管理意识不高
现在,大多数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企业相关的
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不够。例如,一些企业在招标的过程中,由于没有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招标得来的任务无法给企业带来
利润,甚至会使企业亏本,增加了企业正常运营的难度,不得不进行
借贷、抵押等方法缓和企业紧急的氛围,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债务,
而且加大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压力。还有一些企业在运营决策的时
候,不进行足够的市场分析,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常识,使得无形中增
加了大量的无效成本,并且由于财政监管不力使得事前预报和事中掌
握的能力无法发挥,最终只能被动的被市场的浪潮所冲垮。
(三)财务管理权责不明
企业的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相应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觉性越来
第 7 页 共 20 页
越差,即使企业本身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人没
有严格根据章程办事,况且也没有监督部门来确认管理人员是否符合
规章制度在工作,这样就使得财务管理的责权不分明,当消失问题的
时候找不到特地的人对此负责,并且财务管理人员的惰性也会导致其
办事效率地低下,执行能力较差。
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创新方法
为了使财务会计制度更加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应着重
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创新:
(一)调整管理职能
在我们针对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加以改进的工作中,必需要进一步
强调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借助政府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的调控,可以合
理建设财务会计今后的前行方向,精确的了解会计行为的切实方向。
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必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采取会计相关法律规章
制度的建立与改进,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秩序化开展,同时对于企业
财务行为做好相应的监督与管理。要想达到财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目
标,作为企业,在进行财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的选择运用多
样化的合理措施,满意企业财会工作的法制化开展需求。同时确保它
能够和当前企业发展多元化的趋势特点相符合,持续改进和财会体制
所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另外还要一步一步的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模
式相适合的财务管理体系。要想确保会计管理体制能够和企业本身的
切实需求更为吻合,就要号召企业和财务工充分的参与到体系的建设
工作中去,从而最大可能的展示出企业财会体系的法制化、合理化以
第 8 页 共 20 页
及系统化特征。
(二)进一步增加企业财务会计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与提升相关人员的素
质水平。因此作为企业,要选择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去实现对财务工综
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实现培训渠道的多样化,同时还要针对财务工
的实际工作内容,针对性的增加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让财务工能够
拥有喜爱工作岗位,为企业所奉献的精神,从而确保财务工其本身的
服务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健全
财务工的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组织与建设起一只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
伍,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以改革,以确保更好的推动企业财务管
理工作的发展。
(三)建设并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体制
对于企业来说,假如想要降低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性,就必需要
拥有科学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必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
及实际发展规划,组织建设起完善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体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多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在肯定程度上推动
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发展,为了能够使财务会计与市场经济
形势与企业发展态势想契合,我们应坚持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努力
开拓创新,通过对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和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来促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财务人员意识的增加,相信财务会计制度也
会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第 9 页 共 20 页
企业会计制度模板(篇3)
一、总则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本
制度;
2、为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
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
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
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财务管理细则
一、总原则
1、公司财务实行“计划”为特征的总经理负责制:属已经总经
理审批的计划内的支付,由相关事业部总经理的书面授权,财务负责
人监核即可办理;属计划外的,必需有公司总经理的书面授权。
2、严格执行《会计法》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接受财政、税
务、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时、准
确、完整。
二、财务工作岗位职责
(一)财务经理职责
1、对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核算组织程序等提出方案。同时负
责选拔、培训和考核财会人员。
2、贯彻国家财税政策、法规,并结合公司详细情况建立规范的
第 10 页 共 20 页
财务模式,指导建立健全相关财务核算制度同时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
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进行成本费用预报、计划、掌握、核算、分析和考核,监督
各部门降低消耗、节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其他相关工作。
(二)财务主管职责
1、负责管理公司的日常财务工作。
2、负责对本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选调聘用、晋升
辞退等提出方案和意见。
3、负责对本部门财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
4、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推行会计电算化
管理方式等。
5、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各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6、参与公司各项资本经营活动的预报、计划、核算、分析决策
和管理,做好对本部门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7、组织指导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决算,并监督贯彻执行;
帮助财务经理对成本费用进行掌握、分析及考核。
8、负责监管财务历史资料、文件、凭证、报表的整理、收集和
立卷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手续报请销毁。
9、 参与价格及工资、奖金、福利政策的制定。
10、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会计职责
第 11 页 共 20 页
1、根据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复帐、报账,做到手续齐备、
数字准确、账目清楚、处理准时;
2、发票开具和审核,各项业务款项发生、回收的监督,业务报
表的整理、审核、汇总,业务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保管及统计报表
的填报;
3、会计业务的核算,财务制度的监督,会计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工作;
4、完成部门主管或相关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出纳职责
1、建立健全现金出纳各种账册,严格审核现金收付凭证。
2、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得坐支现金,不得白条抵库。
3、对每天发生的银行和现金收支业务作到日清月结,准时核对,
保证帐实相符。
三、现金管理制度
1、全部现金收支由公司出纳负责。
2、建立和健全《现金日记帐》簿,出纳应依据审批无误的收支
凭单逐笔挨次登记现金流水收支帐目,并每天结出余额核对库存。作
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3、库存现金超过3000元时必需存入银行。
4、出纳收取现金时,须立刻开具一式四联的《支票回收登记表》,
由缴款人在右下角签名后,交缴款人、业务部门、出纳、会计各留存
一联。
第 12 页 共 20 页
5、任何现金支出必需按相关程序报批(详见支出审批制度)。因
出差或其他缘由必需预支现金的,须填写借款单,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方可支消失金。借款人要在出差回来或借款后三天内向出纳还款或报
销(详见差旅费报销规定)。
6、收支单据办理完毕后出纳须在审核无误的收支凭单上签章,
并在原始单据上加盖现金收、付讫章,防止重复报销。
四、支票管理
1、支票的购买、填写和保存由出纳负责。
2、建立和健全《银行存款日记帐》簿,出纳应依据审批无误的
收支凭单,逐笔挨次登记银行流水收支帐目,并每天结出余额;每工
作日结束后。
3、出纳收取支票时,须立刻开具一式四联的《支票回收登记表》,
由缴款人在右下角签名后,交缴款人、缴款部门、出纳、会计各留存
一联。
4、支票的使用必需填写“支票领用单” ,由经办人、部门经理、
财务主管(经理)、总经理(计划外部分)签字后出纳方可开出。
5、所开出支票必需封填收款单位名称。
6、所开支票必需由收取支票方在支票头上签收或盖章。
五、印鉴的保管
1、银行印鉴必需分人保管。
2、财务专用章和总经理印鉴分别由财务经理和出纳负责保管。
六、现金、银行存款的盘查
第 13 页 共 20 页
1、出纳人员在每周完成出纳工作后,应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的上存、收入、支出、结存情况,编制“出纳报告表”,并对由出纳
保管的库存现金,由会计或总经理指定人员于每星期五下午及每月终
了进行定期对帐盘查,其他时间进行抽查。
2、出纳应依据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帐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
帐单的余额进行核对,对未达帐项应由会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
表”进行检查核对。
3、其它依据相关会计制度及法规执行。
支出审批制度
一、目的
1、为简化支出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2、防止因私占用公司财产。
二、适用原则
(一)使用商业单位制,经营计划和财政预算内,授权行使终审权。
(经理/部门负责人对该单位之营业指标负全责)。
(二)部门经理可适当的将其权限或部份权限,以文字性形式,授
权给其副经理或部门主管等。
(三)授权方式可分为两类:
三、审批程序
1、计划内报销:
经手人、证明人(持原始凭证)、 分管经理(部门负责人)、财务
部
第 14 页 共 20 页
2、超计划报销:
经手人、证明人(持原始凭证和超支报告)、 分管经理(部门负责
人)、财务
四、计划审批内容
1、购买日常办公用品、计算机的外设配件和耗材之支出计划,
由运营中心收齐汇总,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原则上由运营管理中心统
一购买并库存,各部门登记领用,并进入各部门的费用。每月底由运
营管理中心向财务部供应有关方面的明细表(经各部门签字确认)。
2、固定资产与办公家具(包括机房与OA设备):其购买由各部门
报申请计划,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技术部、运
营管理中心统一协调核准后,对协调或购买情况写出需求报告,报公
司总经理批准统一购买,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入必需报总
经理审批。
3、参展/会费:由经办人随借款单附上邀请函与盖章完全的参展
申请表复印件,由部门经理审批,财务部审核付款。本地展会原则上
不得支付会务费;外地展会如在参展费中包含会务费用的,必需注明
人数与明细并履行上述审批手续。凡批准住会,予以报销来回车票与
会务费;不住会的,报销车票与差旅补助。
3、凡是参与境外展览会,必需至少提前一个月向公司总经理提
交专项申请报告,注明参展必要性、参展人数、费用预算等。经批准
后方可执行。
4、差旅费:各部门依据工作需要,制定出差计划,应注明出差
第 15 页 共 20 页
地点、事由、时间、人数、由部门经理审核出差的必要性和借款的合
理性、经理签字后交财务付款。各部门经理凭出差报告先由公司总经
理审批后方可借款。(全部境外出差必需提前书面请示总经理经批准
后方可执行)。
5、工资、奖金的支出:由公司人事部核准每月考勤,财务部编
制发放表,经理签字确认,并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财务发放。
6、业务费用:业务费用包括业务交通费(含油费、保养费、过路
费、搬运费)、快递费、礼品费及业务款待费。经总经理批准的计划
内业务费用由部门经理审批;计划外业务费用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企业会计制度模板(篇4)
【摘 要】本文对小企业会计问题的缘由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制度 问题缘由 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企业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
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全面扩展,构成了目前中国企业规
模结构中最庞大的一支,它们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
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国际贸易等
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小企业会计问题产生的缘由
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得小企业会计问题的
研究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小企业的特别性使得小企业会计与大企
第 16 页 共 20 页
业或上市公司的会计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些特别性,也正是小企
业会计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特别性――内部组织结构简洁,有
些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不规范
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全部制多样化,但由于其经营
规模不大,从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洁,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小企业
缺乏相应的决策机构,或者决策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业主(经
理)可能支配全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业主的学问和能力。小规模企业通常有少数员工负责日常行
政事务、会计处理和资产保管等,不相容职责分别有限。由于业主(经
理)直接管理企业,通常缺乏正式的业务报告制度。小规模企业即使
存在制度与授权程序,也常常是非正式的,且随便性较大。
(二)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特别性――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小企业会计人员
的素质与大企业的会计人员相比,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小企业的会计
人员消失了向一老一少两极发展的现象。前者年龄己大,学问更新缓
慢;后者多为刚刚离开学校,由于就业市场紧急而不得不进入小企业
的缺少实践熬炼的学生,他们若碰上新的会计制度变化,还要学习,
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没有人指导,从而使得他们的会计技能提高
慢。总而言之,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由于主客观缘由存在许多问题,
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别性
第 17 页 共 20 页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
尽、充分的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的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意信息使
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由于国家目前退出对
小企业的全部权的掌握,以及小企业的全部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
企业全部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再由于融
资方式的独特性,从而使得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大企业或上市
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着很大的差别。
(四)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所面临风险的特别性
小企业多集中在分散型产业,这种产业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
小,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产业的进入和退出障碍都很小。一方
面,小企业具有敏捷应变、飞快转产的能力,另一方面,小企业具有
肯定的投机性,缺乏长期战略规划。而且小企业大多是新兴企业,技
术力气薄弱,从而使得他们的业务一般比较单一,经营规模较小,经
营区域有限,经营活动的简单程度低于大中型企业,从而小规模企业
的会计账目就相应简洁。
二、小企业会计问题对策
(一)小企业会计计量的改进
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有相关性和牢靠性,对于小企业来讲,
考虑到其使用者主要依靠过去的信息进行决策,牢靠性应处于优先地
位,也就是真实的反映小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讨论小企业会计计
量时应留意考虑这一点。
1.计量属性的选择。由于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税
第 18 页 共 20 页
务机关,纳税是小企业的责任,同时在对小企业进行税收征管时要考
虑到其支付能力,因而我们在考虑小企业的确认时应结合税务会计来
考虑,即对小企业来讲主要按税法的要求进行确认。因此小企业会计
应主要按税法的要求进行。由于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考虑到
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小企业会计来讲我们也应坚持历史成本
原则,对于财务会计上常常用到的公允价值、市场价格、将来现金流
量贴现值等计量属性不予考虑。
2.计量单位的选择。由于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关心的
是小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因而,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货币
性信息。同时,由于小企业由于其面临的风险较大企业多,在小企业
的财务报告中对小企业所面临风险的状况有所反映,也就是在报告中
也应反映一些有助于银行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非货币性信
息。
此外,对于小企业的确认、计量、披露政策方面的选择,我们认
为应以简洁为原则,及尽量削减选择的空间。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
较低,其专业推断能力低下,若给予小企业会计太多的推断空间,则
可能会使得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无所适从。因而,小企业的会计政策选
择越简洁越好。
(二)小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
1.编制报告、公布信息上的特别处理。小企业业务简洁、生产
单一、资源有限(人力、资产、技术各方面),若与大型企业一视同仁
地严格根据一般会计准则编制报告,披露信息,则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第 19 页 共 20 页
首先,不利于小企业在市场上的公开竞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
严格标准将导致小企业暴露其商业机密和实力底细。这在肯定程度上
遏止了公平竞争,威逼了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其次,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小企业也不应当严格遵守适用上市
公司的会计规范,即使想根据适用于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来,也可能
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等缘由心有余而力不足。
2.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特别考虑。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
功能之一是满意纳税需要,小企业的经营业务较为简洁,而且小企业
会计信息的有些使用者并不完全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因而,本着简
化的原则,要求企业供应简洁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损益表,为了满意纳税的需要,企业的损益表中可以将应税
收入和非应税收入分开列示,将纳税时准予列支的费用和不能在税前
列支的费用分开列示。
3.对现金流量表的特别考虑。财政部于1998年3月28日颁布
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我国全部的企业从1998年1
月1日起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这种采用“一刀切”的
做法值得商榷。小企业供应会计信息的对外目标主要是纳税需要,从
而使得这张报表的用处相对降低。牵强要求编制此表,只能使得小企
业的会计人员疲于应付填报各种没有意义的简单报表而苦不堪言,即
使有些企业编了现金流量表也是拼凑的结果。因而建议小企业免予编
制现金流量表。
第 20 页 共 20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4:1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69946213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企业会计制度7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企业会计制度7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