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开卷)1-3
(三选一作答提交)
试题A(开卷)
一、材料分析题(20分)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国脱
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
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
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
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
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表示,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
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
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在脱贫攻坚
斗争中,1800多名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
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
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
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
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请结合材料分析:
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参考答案】
答: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
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用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
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廉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学习和发扬脱货攻坚精神,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拳献社会的实践中创
造有意义的人生。
与历史同向。当代青年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尊重、顺应历史的
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
强时代贵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与祖国同行。青年只有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
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时期,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
同发展。
与人民同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为人民
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
春,当一个人在青年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那么他所创造的
就是多彩的青春。
成就出彩人生要通过社会实践来现实,要通过事业来展现。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拳
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
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透。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
多名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社
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同时,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
业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人物,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
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好高鹜远、畏惧劳苦、贪图安逸,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抱憾终生。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子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
年。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
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
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
力、创新能力,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二、简答题
(10分)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
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
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内容方面,宪法规定
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宪法是国家法律当之无愧的“家长”。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
容。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推动宪法实施,是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完善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自觉把宪法的基本精神贯彻到立法的全过
程,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遵循宪法确立的制度
和原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立法活动,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
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应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在宪法的统帅下,形成了宪法相关法,《宪法及其相关法》是2002年5月
1日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配套
的规定。
民商法,民商法是指民法与商法。关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国际上有两种体
例:一是民商合一,二是民商分立。所谓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民法是
商法的母法,指导和统帅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别法,如瑞士、意大
利等国;所谓民商分立,是指民法与商法属两个并存的独立的部门法,通常在民
法典以外还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国、德国等国。我国尚未就属于何种体例作出明
确说明,但根据我国现今要求和现代民法发展趋势,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体例。
行政法,《行政法(第6版)》是日本著名行政法学家南博方先生历经二十余
载精雕细作之力作。全书共15章,总括了行政法的主要领域,描绘了日本行政
法和行政法学体系。《行政法(第6版)》既注重对传统行政法学体系和经典理论
的承继.亦强调对现代行政法实践和行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充分运用,大量引
用判例,并结合近年来日本行政领域和司法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对行政过程各个
阶段的相关行政法问题进行了精到的诠释,提示了行政法教材建设的方向。
经济法,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
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
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
社会法,社会法是旨在保障社会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权益的法律,又称
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它包括以下规范性法律文件:《劳动法》、《未成年人权
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归侨侨眷权益保障
法》等。、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
本阶级的利益,以国家的名义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予何种
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以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试题B(开卷)
一、材料分析题(20分)
材料一: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
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
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
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
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
主义壮歌。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
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
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
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材料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
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
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
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请结合材料分析: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答: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
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
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
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
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③ 民族精神与时
代精神紧密关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民
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冲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
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
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推
动一个时代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
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百折不挠
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在当代
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
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
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
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代。现在,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
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
巨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
多样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
神的伟大意义,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
神作为和谐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
实实在在的效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
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是摆在当代中国人民
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
光辉旗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
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把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放
在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不单是哪一个部门、
哪一个单位的任务,而是全党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责任。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
面都要广泛动员起来,以满腔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实际的行动,共同推动伟大的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必须把握历史方位,具有世界眼光,既传承历史文化的
精华,又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
化传统,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
践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
文明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
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国家意识,树立国家观念,引导人们自觉地将个人的荣
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紧联系在一起。要积极倡导时代新风,弘扬自强不息、
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奋发
图强,艰苦创业。总之,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中华儿女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
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力量、有条件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作出
自己的贡献。不论仕农工商,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职位高低,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
该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建设者、培育者和传播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
代精神,即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
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
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能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不断前进。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
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厦添砖
加瓦。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都要积极传播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大力讴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二、简答题(10分)
如何理解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1)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法调整
人的行为,同时也就调整了社会关系。作为法的调整对象的行为是指人的外在行
为。马克思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
不是法律的对象。”
(2)法是一种社会规范。①所谓规范是指对普遍的人、普遍的事情有约束
力的规则,不同于“对每一件事情对每一个人均有约束力”的说法,掌握此点,
即可以将法与具体的某个决定、某个判决书等区别开。②法不仅是一种规范,还
是一种社会规范。需要将社会规范与技术规范区别开,技术规范调整人和自然、
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规范是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技术规范与法律规
范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技术法律规范是技术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一种表现。 法
是由国家的公共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其他的规范如道德、习惯等,均是在社会生
活中自发地形成的,还有如现代社会出现的道德规范、纪律规范等。(党章也是
一种纪律规范) 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近几年的教材对于法的普遍性
的认识的阐述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有了更多的提法。以往的观点对“法的普
遍性”的理解是指法对一些普遍的人和普遍的事具有约束力。而现代关于“法的
普遍性”的理解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法在其效力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能够约束广泛的人和广泛的事情;其次,现代的法律规范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原则之上形成的;最后,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还不能完全地反映全体社会
成员的要求,但是越来越能够反映出广泛的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法是以权利和
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权利和义务在其他的社会规范中也有规定,但是法所规
定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的社会规范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有一定的区别,如在道德
规范中,其所体现的往往是人民对义务的要求,而法律不仅规定公民的义务,还
要规定公民的权利。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法越来越要求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法
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施行的。这是一种程序保障,而其他的社会规
范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后盾。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警
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器为后盾的强制,是所有的强制中最具强制力的强制。
社会越发展,法律程序性的规范越多,即越来越重视程序法律规范。在所有的社
会规范中,法律对程序性的要求也是最明显的。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
规范。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认可”通常有
三种情况:(1)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则,如习惯、经验、道德、宗
教、习俗、礼仪,使之具有法律效力;(2)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
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规范。(3)特定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
规则或原则,并赋予这种规则或原则以法律效力。
3、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
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以及可
以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些利益或者自
由。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
种,前者要求人们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如纳税的义务,后者要求人们不得做出一定
行为,如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正是由于法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
调整人们的行为,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然而,不同社
会规范的强制性在性质、范围、层度和方式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法的强制性不
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既表现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也表
现为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
试题C(开卷)
一、材料分析题(20分)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
中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
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
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
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
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
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全国人民都“为热
干面加油”!大家都说:“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武汉的患
病者也毫不气馁,说“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病好了我要去献血”。“武汉
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强音响彻中华大地。武汉人民、湖北人民识大体、
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
斗争,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
献!”“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
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
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
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
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
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
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请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作为时代新人,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
尚?
答:在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作为时代新人,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通过信仰上
的高度认同、思想上的不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工作,参与道德实践,
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层六中
金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
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
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了党的十八大,将其归纳为3
个层面、24字方针。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信体系”是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逻辑遵循和观点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仅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
基本特征,而且内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成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要义提炼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彰显了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
的繁荣昌盛,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文化自信。一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深人挖掘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结时代精神继承创新。二是
要从革命文化中继承基因。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成长于战争岁
月,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网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神等
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和平年代,以革命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是更为生动、更为可感的呈现。三是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手找资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了新时代”,这是党的一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
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讲,到 21世纪中叶,我国要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个人层面来说,作为新时
代的大学生,赶上了国家强盛富裕、全面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历
史发展的机遇更是沉旬旬的责任。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和利益现出多样化的态
势,各种价值观同时存在,使得大学生面临的精神环境呈现出严峻性与复杂性。
因此,作为时代新人,更应该在个人生活中严格遵守私人道德:在公共生活
中遵守规则,强调秩序: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勇于争先,履行新时代的劳动价值
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
气”。
二、简答题:(10分)
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无论职
业贵贱、财富多少、权力高低,法律面前一视同仁。
(2)政治权利和自由,理解本条的规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包括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宪法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有精神病的人和
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1982年宪
法关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问题,基本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同时,又对其
中的部分内容作出了修改:一是将“十八岁”改为“十八周岁”。二是将“社会
出身”改为“家庭出身”。三是删去了“有精神病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的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人人都享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
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尊重并保护每个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
是宪法规定的重要内容部分。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
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员在工作执法过程中将受
到每个公民的监督,人人监督,透明执法。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
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
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
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本条是关于公
民享有科学文化活动自由的规定。科学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
容,为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广大公民应当享有广泛的科学文化活动的自
由和权利,对此,国家也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包括受教育权利,每个公民都享
有受教育权利,国家通过实行义务教育以及其他职业性教育来保障每个公民都有
学可上,能学到知识;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
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1:1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59117213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春国开形考【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春国开形考【大作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