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

更新时间:2023-11-12 07:04:50 阅读: 评论:0

说说我自己-钟表图

大气污染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工夫在诗外)宋体

大气污染物: • 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 • • • • 粉尘 烟 飞灰 黑烟 雾

粉尘(dust):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能因重力 • 粉尘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 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 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 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级、 • 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级、输送等机 械过程形成的。 械过程形成的。 • 粒子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颗粒的尺寸范围,一般为1 粒子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颗粒的尺寸范围,一般为 ~200μm。 μ 。 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尘、 • 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尘、石 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 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

• 烟(fume):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它是 :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 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 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 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 • 烟颗的尺寸很小,一般为0.01一1μm左右。 烟颗的尺寸很小,一般为 一 μ 左右。 左右

x0c• 飞灰 飞灰(fly ash):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 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 的灰分。 的灰分。 • 黑烟 黑烟(smoke):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 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颗粒气溶胶的界限在有 粉尘、 飞灰、 些情况下很难区分。根据我国的习惯, 些情况下很难区分。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将冶金过程 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 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燃料燃烧 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 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 在其它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 尘。在其它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则 通称为粉尘。 通称为粉尘。 • 雾(fog):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工程中,雾一般泛 :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工程中, 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气的凝结、 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气的凝结、 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 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

碱物、 碱物、油雾等

可根据大气中的颗粒物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 • 可根据大气中的颗粒物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和可吸入颗粒物( )。 粒径大于10μ 的颗粒物称为降尘 由于重力的作用, 的颗粒物称为降尘, • 粒径大于 μm的颗粒物称为降尘,由于重力的作用,能 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粒径小于10μ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 • 粒径小于 μm的颗粒物称为飘尘,飘尘能够长期地漂浮 在大气中; 在大气中 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小于等于100μm的所有颗粒物称为总 • 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小于等于 μ 的所有颗粒物称为总 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 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小于等于10μ 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 • 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小于等于 μ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 粒物。 粒物。

x0c飘尘的载体作用 飘尘作为载体可吸附各种有害气体、液体、 • 飘尘作为载体可吸附各种有害气体、液体、化学致癌 这些有害物质随飘尘进入机体可产生各种毒效应。 物。这些有害物质随飘尘进入机体可产生各种毒效应。 此外,由于飘尘具有催化作用, 此外,由于飘尘具有催化作用,它能促进其吸附的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变成硫酸烟雾和硝酸烟雾, 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变成硫酸烟雾和硝酸烟雾,增强 其毒害作用。 其毒害作用。

气态污染物
• • • • • • •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 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 卤素化合物

主要是SO • 硫氧化物 主要是 2,它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数量较 影响范围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 大、影响范围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 煤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 • 煤和石油这些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通过燃 以上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 烧,90%以上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一般,1吨煤中含 以上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 一般, 吨煤中含 吨石油中含硫5~ 硫5~50Kg,1吨石油中含硫 ~30Kg,这些硫在燃烧过 ~ , 吨石油中含硫 , 程中将产生2倍于硫重量的硫氧化物排入大气 倍于硫重量的硫氧化物排入大气。 程中将产生 倍于硫重量的硫氧化物排入大气。 • 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过程也向大气排放二氧化 硫化物矿石的焙烧、 硫氧化物产生危害的原因主要是转化成酸雨, 硫。硫氧化物产生危害的原因主要是转化成酸雨,或危 害更大的硫酸烟雾。 害更大的硫酸烟雾。

• 氮氧化物 • 氮和氧的化合物有N2O、NO、NO2、N2O3、N2O4和 氮和氧的化合物有 、 、 但作为污染物的氮氧化

合物主要是NO和NO2两 N2O5。但作为污染物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 和

x0c种。它们一般通过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燃烧时生成或者在 高温下由空气中的氮(N 直接被氧化生成 直接被氧化生成。 高温下由空气中的氮 2)直接被氧化生成。 毒性不太大, • NO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 毒性不太大 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2, 当大气中有O 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 当大气中有 3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 其氧化速度会加快。 的毒性约为NO的 5倍。当NO2参 其氧化速度会加快。NO2的毒性约为 的 倍 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后, 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后,其毒性更 另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会转变生成硝酸盐微粒, 强。另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会转变生成硝酸盐微粒, 使金属腐蚀。 使金属腐蚀。

• 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各种炉窑、机动 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各种炉窑、 和柴油机的排气,其次是化工生产中的硝酸生产、 车、和柴油机的排气,其次是化工生产中的硝酸生产、 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 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其中由燃 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约占83%。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呈 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约占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呈 棕黄色,当含有大量氮氧化物的气体排出时, 棕黄色,当含有大量氮氧化物的气体排出时,看上去象 一条黄龙腾空,故也有人称之为“黄龙 黄龙”。 一条黄龙腾空,故也有人称之为 黄龙 。

• 碳氧化物 和 • CO和CO2是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发生量最大的一类污染 它主要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机动车排气。 物,它主要来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机动车排气。在 石油燃料的燃烧中,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CO;当氧 煤、石油燃料的燃烧中,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 ; 气充足时,则生成CO2。 气充足时,则生成 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 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排人大气后,由于大气的扩散稀 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排人大气后, 释作用和氧化作用,一般不会造成危害。 释作用和氧化作用,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但在城市冬季 采暖季节或在交通繁忙的路段, 采暖季节或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排气 扩散稀释时,CO的浓度有可能达到危害环境的水平。 扩散稀释时, 的浓度有可能达到危害环境的水平。 的浓度有可能达到危害环境的水平 在环境中,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一氧化碳有80%是由汽车 • 在环境中,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一氧化碳有 是由汽车

x0c排出的。 排出的。汽油在汽

车发动机中燃烧时排出大量的一氧化 空档行驶时废气中的一氧化碳高达12%,常速行驶 碳。空档行驶时废气中的一氧化碳高达 , 时排出的一氧化碳为空档行驶的1/4。因此, 时排出的一氧化碳为空档行驶的 。因此,城市空气中 的一氧化碳含量往往与交通量成正比。 的一氧化碳含量往往与交通量成正比。

• 有机化合物 排入大气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气和燃料燃烧尾 气以及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生产排出的废气。 气以及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生产排出的废气。有机化合 物种类很多,从甲烷到长链聚合物的烃类。 物种类很多,从甲烷到长链聚合物的烃类。 •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完全相同与严格意义上的 碳氢化合物,它除了含有碳和氢原子外,还常含有氧、 碳氢化合物,它除了含有碳和氢原子外,还常含有氧、 氮和硫原子。其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PAH)大多有致癌作 氮和硫原子。其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 大多有致癌作 特别是苯并芘是强致癌物质,因此作为大气受PAH 用,特别是苯并芘是强致癌物质,因此作为大气受 污染的依据。 污染的依据。

有机化合物的危害还在于它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 有机化合物的危害还在于它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生成危害件更大的光化学烟雾. 生成危害件更大的光化学烟雾

• 硫酸烟雾,是二次污染物。它是指大气中的SO2等硫化物, 硫酸烟雾 是二次污染物。它是指大气中的 等硫化物, 是二次污染物 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 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 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 胶。

由汽车、 • 光化学烟雾 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 (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 )和氮氧化物( )等一次污染物,

x0c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 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 、 酸酯( 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 )等二次污染物, 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 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蓝色烟雾 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 叫做光化学烟雾。 色)叫做光化学烟雾。 叫做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表现特征是烟雾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 • 光化学烟雾的表现特征是烟雾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条件包括:第一, •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条件包括:第一,大气中存在氮氧化 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这是形成烟雾的物质前提; 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这是

形成烟雾的物质前提; 第二,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辐 第二,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 ~ 的紫外辐 使氮氧化物分解; 射,使氮氧化物分解; • 第三,存在一定的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 第三,存在一定的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 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 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 近会聚,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近会聚,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 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 卤素化合物 在卤素化合物中氟(F)与氟化氢 与氟化氢(HF)、氯(Cl)与氯化氢 在卤素化合物中氟 与氟化氢 、 与氯化氢 (HCl)等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它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很 等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它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 等是主要大气污染物 大的毒性和腐蚀性,氟化氢甚至可以腐蚀玻璃。 大的毒性和腐蚀性,氟化氢甚至可以腐蚀玻璃。 卤素化合物一般是在工业生成中排放出来的。 • 卤素化合物一般是在工业生成中排放出来的。如氯碱厂 液氯生产排出的废气中,就含有20%-50%的氯气;又如 的氯气; 液氯生产排出的废气中,就含有 的氯气 提取金属钛时排出的废气中也含有12%-35%的氯。氯在 的氯。 提取金属钛时排出的废气中也含有 的氯 潮湿的大气中,容易形成溶胶状的盐酸雾粒子, 潮湿的大气中,容易形成溶胶状的盐酸雾粒子,这种酸 雾有较强的腐蚀性。 雾有较强的腐蚀性。 冶金工业中电解铝和炼钢、 • 冶金工业中电解铝和炼钢、化学工业中生产磷肥和含氟 塑料时都要排放出大量的氟化氢和其他氟化物。 塑料时都要排放出大量的氟化氢和其他氟化物。这些化 合物,大都是毒性很大的化合物。 合物,大都是毒性很大的化合物。

x0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①通 过人的直接呼吸进入人体; 过人的直接呼吸进入人体; 附着在食物或溶解于水,随饮水、饮食而侵入人体; ②附着在食物或溶解于水,随饮水、饮食而侵入人体; 通过直接接触或刺激皮肤进入人体。 ③通过直接接触或刺激皮肤进入人体。其中通过呼吸侵入人体是主 要的途径,危害最大。 要的途径,危害最大。

•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呼吸道疾 在突然的高浓度污染物作用下,可造成急性中毒, 病。在突然的高浓度污染物作用下,可造成急性中毒, 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例如, 年的伦敦烟雾事件, 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例如,1952年的伦敦

烟雾事件, 年的伦敦烟雾事件 三天内死亡4000人;长期接触低剂量的污染物,会引起 三天内死亡 人 长期接触低剂量的污染物,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和肺癌等病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和肺癌等病症, 例如, 年代以来各国城市肺癌发病率普遍增高 年代以来各国城市肺癌发病率普遍增高, • 例如,50年代以来各国城市肺癌发病率普遍增高,这主 要是因为城市大气烟尘污染严重和汽车废气排放量急剧 增加所致。此外, 增加所致。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尚未查明的可能与大气 污染有关的疑难病症。 污染有关的疑难病症。

• 颗粒物 • 颗粒物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或被吸收 颗粒物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 到血液及淋巴液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到血液及淋巴液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更重要的是飘 尘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尘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很多有害物质包括一些致病 致癌物质等都能吸附在微粒上,吸入人体后, 菌、致癌物质等都能吸附在微粒上,吸入人体后,会导 致急性或慢性病症的发生。 致急性或慢性病症的发生

x0c除了颗粒物的浓度和在其中暴露的时间外, • 除了颗粒物的浓度和在其中暴露的时间外,颗粒的粒径 大小是另一个影响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 大小是另一个影响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粒径越小,越不易沉积,长时间飘浮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 • 一方面,粒径越小,越不易沉积,长时间飘浮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且 容易深入肺部。一般,粒径在100μm以上的尘粒会很快在大气中沉降, 以上的尘粒会很快在大气中沉降, 容易深入肺部。一般,粒径在 μ 以上的尘粒会很快在大气中沉降 10μm以上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5~10μm的尘粒大部分会在呼吸道 以上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 μ 以上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 μ 的尘粒大部分会在呼吸道 中沉积,被分泌的粘液吸附,虽痰液排出;小于5μ 的微粒能深入肺部 的微粒能深入肺部, 中沉积,被分泌的粘液吸附,虽痰液排出;小于 μm的微粒能深入肺部, 0.01~0.1μm的尘粒,50%以上将沉积在肺腔中,引起各种尘肺病。另一方 的尘粒, 以上将沉积在肺腔中, μ 的尘粒 以上将沉积在肺腔中 引起各种尘肺病。 粒径越小,粉尘的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 面,粒径越小,粉尘的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 应的发生和发展。 应的发生和发展。

• 硫氧化物 • 二氧化硫能消除上呼吸道的屏障功能,使呼吸道阻力增 二氧化硫能消除上呼吸道的屏障

功能, 在二氧化硫的长期作用下, 加。在二氧化硫的长期作用下,呼吸道粘膜表面粘液层 增厚变稠,纤毛运动受阻, 增厚变稠,纤毛运动受阻,从而导致呼吸道抵抗力减 有利于烟尘等的阻留、溶解吸收和细菌生长繁殖, 弱,有利于烟尘等的阻留、溶解吸收和细菌生长繁殖,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 一般认为,空气中的SO2浓度在0.5×10-6以上时,对人体 一般认为,空气中的 浓度在 × 以上时, 的健康已经存在某种潜在性影响;( ;(1~ ) 的健康已经存在某种潜在性影响;( ~3)×10-6时,多 数人开始受到刺激, × 时刺激加剧, 数人开始受到刺激,10×10-6时刺激加剧,个别人还会出 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硫酸烟雾
• 硫酸烟雾对人体的刺激和危害更加显著。动物实验表 硫酸烟雾对人体的刺激和危害更加显著。 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SO 气体强4~ 明,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 2气体强 ~20 倍。

• 一氧化碳

x0c一氧化碳的危害作用, • 一氧化碳的危害作用,主要是它能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氧的输送能力。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氧的输送能力。高浓度的 CO能够引起人体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变化,甚至死亡。 能够引起人体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变化, 能够引起人体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变化 甚至死亡。 当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 • 当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 ×10-4时,大多数人感觉眩 头痛和倦怠等症状,若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 晕、头痛和倦怠等症状,若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10-5,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率增高,若一氧化碳浓度超过5×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率增高,若一氧化碳浓度超过 ×10-5 时,严重心脏病人就会死亡 .

• 氮氧化物 • 一氧化氮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引起痉挛和麻痹。动 一氧化氮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引起痉挛和麻痹。 物实验证明,其毒性仅为二氧化氮的1/5。 物实验证明,其毒性仅为二氧化氮的 。二氧化氮对呼 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其浓度与一氧化氮相同时, 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其浓度与一氧化氮相同时, 它的伤害性更大。 它的伤害性更大 实验表明,二氧化氮可直接进入肺部, • 实验表明,二氧化氮可直接进入肺部,迅速破坏肺细 引起肺水肿和持续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胞,引起肺水肿和持续性、阻塞性支气管炎,降低机体 对传染性细菌的抵抗能力,是哮喘病、 对传染性细菌的抵抗能力,是哮喘病、肺气肿和肺癌的 一种病因。 一种病因。
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为( ~ ) 可闻到臭味; • 环境空气中的

二氧化氮浓度为(1~3)×10-6,可闻到臭味; -6时,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达到 浓度为13× 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达到17×10-6时, • 浓度为 ×10 × 呼吸十分钟,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增加。 呼吸十分钟,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增加。 另外,二氧化氮被吸收后也可降低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 另外,二氧化氮被吸收后也可降低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同时对 肾和造血器官也有影响。 心、肝、肾和造血器官也有影响。

• 有机化合物 • 城市大气中有很多有机化合物是可疑的致突变或致癌物 包括卤代甲烷、卤代乙烷、卤代丙烷、氯烯烃、 质,包括卤代甲烷、卤代乙烷、卤代丙烷、氯烯烃、氯 芳烃、芳烃、氧化产物和氮化产物等。 芳烃、芳烃、氧化产物和氮化产物等。

x0c实测数据表明,肺癌与大气污染、苯并【 】 • 实测数据表明,肺癌与大气污染、苯并【a】芘含量的相 关性是显著的。从世界范围来看, 关性是显著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肺癌死亡率约比 农村高2倍 有的城市高达9倍 农村高 倍,有的城市高达 倍。

• 近代有机合成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气中的有机 化合物愈益增多,例如酚、 联苯胺、氯化乙烯、氯醇、 化合物愈益增多,例如酚、醛、酮、联苯胺、氯化乙烯、氯醇、 有机氯农药DDT、二硫化碳等。这些有机物大量进入大气中,可 有机氯农药 、二硫化碳等。这些有机物大量进入大气中, 能对眼、 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作用,对心、 能对眼、鼻、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作用,对心、肺、肝、肾等内 脏产生有害影响,甚至致癌、致畸、促进遗传因子变异。 脏产生有害影响,甚至致癌、致畸、促进遗传因子变异。

• 光化学烟雾 •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和毒害作用,当浓度为1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和毒害作用,当浓度为 会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超过1× ×10-7时,会刺激眼睛,引起流泪,浓度超过 ×10-6时, 会发生头疼,并伴有神经障碍,浓度达到5× 会发生头疼,并伴有神经障碍,浓度达到 ×10-5时,会 引起人的立即死亡。所以光化学烟雾又有“杀人烟雾 杀人烟雾”之 引起人的立即死亡。所以光化学烟雾又有 杀人烟雾 之 称。

对植物的伤害
•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首先是从叶背气孔周围细胞开 始,逐渐扩散到叶肉的海绵状软组织部分和栅栏组织细 胞部分,使叶绿素破坏,组织脱水坏死, 胞部分,使叶绿素破坏,组织脱水坏死,形成许多褪色 斑点。植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主要特征是, 斑点。植物受二氧化硫伤害的主要特征是,初期主要在 叶脉间出现斑点

,后期叶脉也褪色成白色,叶片脱水, 叶脉间出现斑点,后期叶脉也褪色成白色,叶片脱水, 逐渐枯萎。 逐渐枯萎。 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 ~ ) 并持续几天, • 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0.3~0.5)×10-6,并持续几天, 就会对敏感性植物产生慢性损害。 就会对敏感性植物产生慢性损害。二氧化硫直接进入气 植物叶肉细胞使其转化为亚硫酸盐, 孔,植物叶肉细胞使其转化为亚硫酸盐,再转化成硫酸 当过量的二氧化硫存在时, 盐。当过量的二氧化硫存在时,植物细胞就不能尽快地 把亚硫酸盐转化成硫酸盐,开始破坏细胞结构。 把亚硫酸盐转化成硫酸盐,开始破坏细胞结构。

x0c不同植物受二氧化硫危害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 不同植物受二氧化硫危害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菠 莴苣和其它叶状蔬菜对二氧化硫最为敏感,大麦、 菜、莴苣和其它叶状蔬菜对二氧化硫最为敏感,大麦、 小麦、棉花、苜蓿等也都很敏感。松针也受其影响, 小麦、棉花、苜蓿等也都很敏感。松针也受其影响,不 论叶尖或是整片针叶都会变成褐色,并且很脆弱。 论叶尖或是整片针叶都会变成褐色,并且很脆弱。玉 马铃薯、柑桔、黄瓜、洋葱等对二氧化硫有抗性。 米、马铃薯、柑桔、黄瓜、洋葱等对二氧化硫有抗性。

氟化氢对植物是一种累积性毒物。 • 氟化氢对植物是一种累积性毒物。即使暴露在极低的浓 度中, 度中,植物也会最终把氟化物累积到足以损害其叶子组 织的程度。 织的程度。 氟化物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 • 氟化物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但它不损害气孔附 近的细胞, 近的细胞,而是被正常的流动水分带向叶子尖端和叶子 边缘部分。当细胞被破坏变干时, 边缘部分。当细胞被破坏变干时,受害部分就变成棕褐 色。

• 受氟化物影响的植物最早出现的表现为叶子尖端和叶子 边缘呈烧焦状。对氟化物敏感的植物有玉米、苹果、 边缘呈烧焦状。对氟化物敏感的植物有玉米、苹果、葡 杏等。具有抗性的植物有棉花、大豆、西红柿、 萄、杏等。具有抗性的植物有棉花、大豆、西红柿、烟 扁豆、松树等。 草、扁豆、松树等。 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的有害成分主要是臭氧、 • 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的有害成分主要是臭氧、氮氧化 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物、过氧乙酰硝酸酯等。臭氧首先侵袭叶肉中的栅栏细 胞区,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受臭氧损害后, 胞区,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受臭氧损害后,植物叶子 表面出现浅黄色或棕红色的斑点。同时, 表面出现浅黄色或棕红色的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 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

到抑制,并发生提早落 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 落果现象。 叶、落果现象。

x0c一般臭氧浓度超过0.1× • 一般臭氧浓度超过 ×10-6时,就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时 就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菠菜、斑豆、西红柿和白松对臭氧显得特别敏感。 菠菜、斑豆、西红柿和白松对臭氧显得特别敏感。在某 些森林中的很多松树, 些森林中的很多松树,由于长期暴露于光化学氧化剂中 而濒于死亡。胡椒对臭氧具有抗性。 而濒于死亡。胡椒对臭氧具有抗性。

• 氮氧化物进入植物气孔后易被吸收而产生危害,最初叶 氮氧化物进入植物气孔后易被吸收而产生危害, 脉出现不规则的坏死,然后细胞破裂, 脉出现不规则的坏死,然后细胞破裂,逐步扩展到整个 叶片。实验表明, 下持续35天就能使柑 叶片。实验表明,在0.5×10-6的NO2下持续 天就能使柑 × 桔落叶和发生萎黄;在在0.25×10-6的NO2浓度下经过 个 浓度下经过8个 桔落叶和发生萎黄;在在 × 柑桔就会减产。 月,柑桔就会减产。 •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是光化学烟雾的剧毒成分。它 过氧乙酰硝酸酯( )是光化学烟雾的剧毒成分。 侵害叶子背面气孔周围的海绵状薄壁细胞, 侵害叶子背面气孔周围的海绵状薄壁细胞,使叶子背面 逐渐变成银灰色或古铜色,而叶子正面却无受害症状。 逐渐变成银灰色或古铜色,而叶子正面却无受害症状。 这是植物受过氧乙酰硝酸酯影响的主要特征。 这是植物受过氧乙酰硝酸酯影响的主要特征。对PAN敏 敏 感的植物有西红柿和木本科植物;玉米和棉花等对PAN 感的植物有西红柿和木本科植物;玉米和棉花等对 具有抗性。 具有抗性。 • 乙烯能够使花朵凋落、叶子不能很好地舒展。目前确认 乙烯能够使花朵凋落、叶子不能很好地舒展。 的是,乙烯对兰花和棉花有害。 的是,乙烯对兰花和棉花有害。

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 年 12 月 1~5 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出的有

x0c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 多人死亡。 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一周内有 60 多人死亡。 2.多诺拉事件 26~31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 1948 年 10 月 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致 害因素: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 害因素: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发病 43% 者 5911 人,占全镇总人口 43%。死亡 17 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 40 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 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

敦烟雾事件 1952 年 12 月 5-8 日,英国几乎全境被浓雾覆盖,从伦敦的 英国几乎全境被浓雾覆盖, 居民炉灶和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被逆温层封盖而停滞在低层无法 扩散。 扩散。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 4000 人,45 岁以上的死 亡最多,约为平时 3 倍;1 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 2 倍。 亡最多,

5.四日市哮喘事件 年以来, 日本四日市 1955 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 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年哮喘病发作, 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1961 年哮喘病发作,1972 年全市共 多人。 确认哮喘病患者达 817 人,死亡 10 多人。

x0c

英语考试质量分析-酣畅淋漓的意思

大气污染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07:0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43890213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气污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气污染.pdf

标签:大气气溶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