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 风 、 湍流 和浓度梯度的影响。
2. 当Γ< Γ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d
3. 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D≤10μm 的颗粒物。
P
4. PAN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5. 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 氧化还原 、 配合作用 、
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6.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 挥发 、 水解 、 光解 、
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
7. 天然水中的总酸度= [H]+ [HCO] + 2[HCO] - [OH] 。
323
8. 标化分配系数 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9.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 溶解氧 ,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
决定电位的物质是 有机物 。
1.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下例 b 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b. 降低水体的pH值
2.下例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的有 a 。a.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
o
3. 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V,其p为 a 。a.13.55
E
4.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 c 不发生变化。 c. 酚酞碱度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 b 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6.属于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的是 c 。 、NH
+-*-
44
2-+
7.下列关于环境化学研究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d. 环境化学研究对象的危害性。
8.大气中SO可在气相中氧化,也可在有水和颗粒物存在时进行液相氧化,下列不属于SO液相氧化
22
途径的是 c 。
被HO自由基氧化;
2
9. 下列不属于环境中多氯联苯的转化途径的是 d 。
d.水解作用
10.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 c __。
c.土壤的盐碱化
1. 湿沉降: 通过降雨降雪等使大气中的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2.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
源或能源时,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3. 专属吸附:是指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
4. 间接光解: 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这种反
应就是光敏化作用,又称间接光解。
5. 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
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
1. 某水体中含有300mg/L的悬浮颗粒物,其中80%为细颗粒(d<50μm),有机碳含量为10%,其余
的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5%。已知苯并[a]芘的K为10,请计算该有机物的分配系数。(标化分
OW
6
配系数K=0.63 K)(6分)
ocow
解:标化分配系数=0.63=0.63×10
KK
ocow
6
KKf f
p ocOCOC
= [0.2(1-)X +X ]= 0.63×10×[0.2×(1-0.80)×0.05 +0.80×0.10]
Sf6
=5.17×10
4
2. 若向纯水中加入CaCO,并将此体系暴露于含有CO的大气中(开放体系),问在25℃、pH为
3s2
()
8.0时达到饱和平衡时所应含有的[Ca] 浓度是多少?水在25℃时的蒸气压为0.03167×10Pa,干
2+5
空气中CO的含量为0.0314%(体积分数),CO的Henry定律常数是3.34×10mol/(L·Pa), CaCO
223
-7
的溶度积K=10 ,碳酸解离平衡常数K=4.45×10;K=4.69×10 (9分)
sp12
-8.32-7-11
解 [Ca]= =
2+
K
sp
**
0
KKK[H]
spspsp
2
[HCO][HCO]
2323
2*
KP
2HCO
KPKPKKKP
12HCOHCOHCO
[CO]KK[HCO]
31223
2
222
[H]
5
2
水在25℃时的分压为0.03167×10Pa,干空气中CO的含量为0.0314%(V/V),
2
K
H(CO)
3.34×10mol/(L·Pa)
2
2
-7
P(1.013100.0316710)3.141030.81Pa
CO
554
8.3282
-32+
1010
[Ca]==2.23×10mol/L
4.45104.69103.341030.81
7117
3. 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
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25℃碳酸平衡系数:pH=6.5,α=0.5845, α=8.669×10; pH=8.0,
12
-5
α
12
=0.9736, α=4.566×10).
-3
解:总碱度=c(α+2α) + K/[H] –[H]
T12w
++
令α=1/(α+2α)
12
c=α{ [总碱度]+[H]-[OH]}
T
+-
当pH在5-9范围内、碱度≥10mol/L或pH在6-8范围内、碱度≥10mol/L时,[H]、[OH]项可
-3-4+-
忽略不计,得到简化式 c=α[碱度]
T
当pH=6.5时,α=0.5845, α=8.669×10,
12
-5
则α=1.710,c=α[碱度]=1.710×1.6=2.736mmol/L
T
当pH=8.0时,α=0.9736, α=4.566×10,则α′=1.018,
12
-3
设需加x mmol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 则
cx =α′{[碱度] + 2 x}
T +
解得:x =(c-α′[碱度])/(2α′-1)=(2.736-1.018×1.6)/(2×1.018-1)=1.069 mmol/L
T
4. 从湖水中取出深层水,其pH=7.0,含溶解氧浓度为0.48mg/L,请计算pE和E。已知O的亨利定
h2
律常数K=1.26×10mol/(L·Pa) 。(6分)
H
(氧化还原半反应:1/4O+ H+ e1/2 HO pE=+20.75)
2 2
+ _ 0
-8
2
解:P= [O]/ K= 0.48×10/(32×1.26×10)=1.19×10 Pa (2分)
O2 2H
-3
氧化还原半反应:1/4O+ H+ e1/2 HO pE=+20.75
2 2
01/4+35
+ _ 0
-83
pE = pE+ lg(P/P )[H]=20.75 + 1/4lg(1.19×10/1.013×10)-7.0=13.27(4分)
O2
0
E= 0.059pE = 0.78 V (2分)
h
1.
试述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其组成和相互转化规律。
答:根据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可以将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核模(DP<0.05µm)、
积聚模(0.05µm-2µm)、粗粒子模(DP>2µm)。爱根核模主要由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
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所构成。积聚模中的颗粒物多为二次污染物,其中
硫酸盐占80%以上。粗粒子模多为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沫、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
次颗粒物,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相近。爱根核模和积聚模的颗粒物合称为细粒子,粗粒子模的粒子称
为粗粒子,爱根核模易于相互碰撞凝结成大粒子而转入积聚模,但是细粒子与粗粒子之间一般不会相
互转化。
2. 试述腐殖质如何分类和在环境中的作用。
答:按其在酸和碱溶液中的溶解度可分为三类:a.腐殖酸:能溶于稀碱液而不溶于酸的部分分,相对分
子质量由数千到数万;b. 富里酸: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的部分,相对分子质量由数百到数千;.c. 胡
敏质(腐黑物):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
腐殖质环境中的作用: (1)存在于天然水体(或土壤)中的腐殖质对金属离子有配合(螯合)
作用,对重金属在颗粒物上的吸附和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有重要影响;(2)对有机物有吸附效应、溶
解效应、对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对微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及光敏效应和猝灭效应等;(3)在加工生产
饮用水的氯化过程,原水中腐殖质与药剂Cl(反应,可生成三卤甲烷类化合物(THMS),及其中所含Br)
22
具有强制癌性,成为公众健康的一大隐患。
3. 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见教材125页~126页方程式。
4. 简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大气中的NH(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4)天气形
3
势的影响。
3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06:4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742714213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环科环境化学试题期中卷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环科环境化学试题期中卷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