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3-11-11 13:19:03 阅读: 评论:0

离骚节选-三角紫叶酢浆草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特教学校)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

篇一

沙家浜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著名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这

八个字也诞生在这片传奇根据地。1214日,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这

里,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通过重温我党曲折艰难发展壮大、星星之火逐

渐缭原的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沙家浜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约12公里处,地处阳澄湖畔。上世纪三十年代,新

四军曾在该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1958年,上海

市人民沪剧团根据真实事迹创作了《芦荡火种》讲述了那段人民抗争的战斗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纪,中国共产党的火种播撒在这块被芦苇环抱,水网交织的穷乡

僻壤,点燃了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怒火。求解放、争自由的斗争从此绵延不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以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

义勇军东进抗日,来到阳澄湖畔,斗日伪,歼顽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羸得

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大部队西进后,在模泾一代留下了数十名伤病员。而对日

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为了保护抗日火种,创建抗日根据

地,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横泾人民不畏艰险、节衣缩食、精神呵

护、重建武装,与日伪无期斗智斗勇,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新四军与横泾人民

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不朽诗篇。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沪剧《芦

荡火种》改编为京剧《沙家浜》,并作为革命样板戏在全国公映,小镇一夜间闻

名遐迩。

进入沙家浜景区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原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关于

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照壁: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以东

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斗

争……这段话深深阐述了沙家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在庄严肃穆的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广

场中央,广场两侧象征新四军18个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

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

命精神。雕塑对面为庄严肃穆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上“芦荡火

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深思。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新四军第

六团挺进敌伪力量最为集中的苏南地区,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一次次

的挫败敌军,逐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绘制了一幅又一幅军爱民、民拥

军团结抗战的感人画卷,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革命

教育基地,随处可见的党旗、国旗迎风招展,激起了参观者的爱党、爱国之情,

大家自觉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片革命先烈曾经洒下热血的“红土地”。怀着对

革命先烈的敬意,我们高举右手,在党总支金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相信

这一刻,每个人内心都满怀敬畏、心潮澎湃。

我们来到春来茶馆遗址前,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员们迎着寒风围坐一起,以每位

党员轮流通读的方式,对今年新施行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进行了原文

学习。现在的春来茶馆虽然是根据历史后来修复的,但仍能找到当年的痕迹。

中人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胡司令、刁德一等舞台形象似乎又在春来茶馆活

现起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遥想着当

年“江抗”的革命经典史诗,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

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坎。

向东走,就可以看见一片汪洋的芦苇荡。“翠眸碧水折柳曲,月汀芦荡梦翩翩”

这是对沙家浜如画般风景的最好诠译。一人多高的芦苇一片连一片,如同一道天

然屏障。想当年就是这样迷人的芦苇荡却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打击日伪

军和养伤的天然屏障,就是在这河流沟壑纵横的芦苇荡、芦苇丛生的青青世界里,

留下了新四军和革命群众为广大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作斗争的足迹。“芦花放、

稻谷香、岸柳成行……”喜欢京剧的人们一下子就会想起这是现代京剧《沙家浜》

中的一段唱词。这也正是现在沙家浜给我们感受很深的一个方面,我们深深懂得:

现在的这份和平、宁静、安详和幸福,得来不易,我们都要倍加珍惜!烽火连天

的战场如今已是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清澈见底的清水、挺拔飘逸的芦苇、自由

嬉戏的水鸟、水天一色的宁静使大家深刻感受到先辈创业的艰辛,感受到军民鱼

水之情的美好,给我们大家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如今的“沙家浜”,不仅是一部经典文艺作品,也不仅是一个经典红色景区,“沙

家浜”已经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沙家浜”已经成为革命斗争历史

的一个象征,“沙家浜”已经上升为特定文化的一个符号。当汽车渐渐驶离沙家

浜,我早已深深为这里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所感动,我立志

要牢记革命历史和党的宗旨,全面领会党章党规,进一步弘扬党的传统,以更加

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篇二

1214-15日,我参加了公司党总支组织的江苏沙家浜红色教育党员活动。与

公司党员一起游览了沙家浜景区,观看了抗战实景剧《芦荡火种》,并在春来茶

馆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在沙家浜的行程中,我们了解到革命京剧《沙家浜》之外当年的革命历史背景。

当时京剧《沙家浜》这个剧的人物都是有生动的原型人物, 36名养伤的新四军

战士都是叶飞的部下。虽然他们带着伤病,但是他们仍然坚持抗日斗争,战斗在

沙家浜这片芦苇汤里。在纪念馆内我全身心感受着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氛

围,听着导游满怀豪情的介绍,脑海里不断翻涌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风雨激荡的

岁月,有多少包括阿庆嫂一样的革命战士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

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都激发了我要勇敢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

踏寻新四军的革命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为寻求真理而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英

勇事迹。此次沙家浜的红色之旅在我这名普通党员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时刻

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在我普通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共

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在为公司的可持

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

对于沙家浜镇,本人一直都很向往。在我小的时候就听闻 “阿庆嫂”范惠琴的

英勇事迹,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就在沙家浜。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

年唱遍全国的样板戏《沙家浜》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近日公司党委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前往沙家浜,本人有幸在加入镇联电大家庭后首

次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初冬的沙家浜景区还是有着一点江南独有“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月不落、乌桕

子着在枝头、草色仍带绿意”的冬景。

沿着景区的道路首先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感受着“芦荡火种”“鱼水

情深”,瞻仰“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创作的大型主雕及象征新四军伤病员

18根柱雕,内心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民鱼水情深。随着参观的人群,怀着对革

命先烈的敬意,步入纪念馆,在纪念馆内参观学习了沙家浜军民开展艰苦卓绝的

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重温当年新四军的浴血奋战发展历史和革命先烈们抛头

颅、洒热血的光荣事迹,感受到了抗战期间军民团结一心,与侵略军血战到底的

顽强斗志与英雄气概。

在公司金书记的领誓下,我和一起参加活动的党员在“郭建光”“阿庆嫂”

等形象创作的大型主雕及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这革命的热土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

作为此次主题党日的重要事项,我和全体参加活动党员一起在“春来茶馆”

原原本本、逐章逐条、逐字逐句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并且观看了大型实景剧《芦荡烽火》,该情景剧运用现代高科技特效手段,演绎

沙家浜的传奇故事,运用诙谐、幽默的表演手法,讲述军民紧密配合,共同抗击

日顽的英勇斗争故事。

“熊熊芦荡烽火景,感人军民鱼水情”,通过此次沙家浜红色之旅,深刻地接受

了一次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更筑牢了作为一名党员的爱国忠诚之心,更加

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洗礼,党性修养得到了提高了,

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继续努力发

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水浒传每回读后感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13:1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799432125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稻谷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