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赏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08:06:19 阅读: 评论:0

公主病歌词-牛街礼拜寺

青铜器鉴赏论文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风景作文)

1

内容摘要: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

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

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

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

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青铜器

三大艺术要素形制 纹饰 铭文

关键字: 形制 纹饰 铭文 艺术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现,是指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

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足……

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

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

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

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

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

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

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青铜

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平衡对称 单纯多样 刚柔相济 静中寓动 背离规则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

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说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

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具艺术价值。(商周器物纹饰的

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纹饰内容有时同器物

用途有很大关系。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神灵的尊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

看去有怵目惊心之感

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

从神秘、威严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之为素面。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

以说中国青铜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1兽面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āo tiè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

年》。古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

2

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著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兽面

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

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

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

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2.

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

领袖。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

天子自命。从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

瑞,又是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

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

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

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

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

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西周早期的龙纹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到了西周中晚期,龙纹更趋抽象化,只有将早

期龙纹同其对比观察,才能从中看出发展轨迹。这是因为在周人的观念里青铜器纹饰的宗教

含义已不如商代强烈,由象物形式转向图案化,气氛活泼轻松,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当

然,也含有祥瑞意义。

3, 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

新石器时代,如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

凤凰则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

造型。在这些凤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雁、鸭也有联系。

4. 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犬、猪是著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

动物,象、鹿、犀、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

蛇、蝉、鱼、龟、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这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

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物的侧面或全躯形象

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

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等。

5兽体变形纹

兽体变形纹是不具备某一些动物的整体形状,只有象征性的兽体残余的变形,在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动物。这些动物的头部被省略了,体躯也随着图案而变形。它们在

青铜器上表现的形式有鸟兽合体纹、兽目交连纹、兽体变形纹、波曲纹、鳞纹、蕉叶纹、鱼

3

翅纹等。

6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

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青铜器上属于几何纹的形

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要纹饰的机会非常少。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里,它只能作为

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式的几

何纹才不断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

弦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菱

形雷纹、网纹

7连珠纹 是小圆圈的横式排列,旧称圈带纹。这是青铜器中出现最早的纹饰之一。已有

实体的连珠纹,有作单行或双行排列,周围以弦纹作界栏。商代早期的连珠纹.已是空心的

小圆圈,它已作为主纹。但这一纹饰大多在兽面纹、龙纹、雷纹的上下栏作为次要的纹饰。

弦纹 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条。有的青铜器上仅有弦

纹,没有其它纹饰,简洁朴素,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直条纹 是连续的竖直线条组成的纹饰,除条纹粗细外,没有多大变化。商代晚期到西周

时代的簋、尊、卣、觯的腹部有直条纹,方座簋的方座中间也往往饰直条纹,春秋时代已不

多见。

横条纹 旧称平行线纹、沟纹、瓦纹。是宽阔的横条作突起或凹陷的槽,初见于西周中期,

有通体饰横条纹的,也有腹上部间以其它纹饰的。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代还继续使用。

斜条纹 就是弦纹作45度排列,大多饰于分档鼎及鬲的下腹部,初见于商代二里冈期,

西周时代还有使用。

云雷纹 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凹旋线条是雷纹。商代早期已有

用连续带状云雷纹作为主纹出现的。商代中期兽面纹的主体,有用大量的云雷纹构成的,

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乌纹的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而且云雷纹低于主纹,

起了陪衬作用。春秋战国之际粗犷的兽面纹、龙纹的体躯上,也有各种云雷纹变形图案。战

国开始,云雷纹发展成为线条活泼的流云纹。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云纹壶已用金银片镶嵌

非常华贵。

百乳雷纹 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要纹饰。图案呈斜方格

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

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则既长又尖锐。

曲折雷纹 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与细线条的雷纹一

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期的纹饰。

钩连雷纹 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所填雷纹为细线

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春秋战国时

期盛行很富丽的钩连雷纹,粗细线条有用金、银和绿松石镶嵌的。

三角雷纹 外围是三角形,内填以雷纹,三角形的一角作向上或向下连成横列,形成大的

锯齿带状,角向上饰在簋腹上部,角向下则饰在腹的下端。这类纹饰盛行于商末周初。晚期

的三角雷纹作倒顺三角形交错排列,金银片或金银丝的镶嵌一一相间

. 人物画像

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场面,这类纹饰

在青铜器上出现较晚,初步摆脱了规律化的对称图案,用流畅的线条,结合绘画和雕刻手法,

描绘出各种动景。如宴乐、弋射、采桑、狩猎等活动,还有徒兵搏斗、攻城、水战等战争场

面。这一些用绘画形式表现的画像,是以后绘画艺术的先驱。

青铜器的铭文

4

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铭

文,大都是刻成或錾成的。

据统计,金文约有3005字,其中可知有180460%)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

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

有古朴之风格。

带铭文的商周青铜器共有多少?由于器物的散佚和著录的交叉重复,很难作出精确的

统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殷周金文集成》的著录数量最多,编号为11407

这个数字尽管不能全部反映有铭金文的实际数量,但已大得惊人了。

铭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

密切的关系。夏代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铜器铸造技术也

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简史

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 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葬,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和

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的铜罍,其

肩部铸有三个文字形花样,有人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是花纹。然而商代早期传世青铜器

确有个别铭文发现。

商代中期 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甲骨卜辞的书契也迅速

进步,铜器铭文的铸造也就在这个时候逐渐兴盛起来。铸铭铜器增多,但每器所铸字数仍不

多,一般只有一两字,多者四五字。

商代晚期 上述状况基本不变,直到殷末,没有超过五十字的铭文,数十字的铭文也仅有

几例。商代铜器铭文的内容也较简单,一般无重要意义。铸铭的目的在于标记器主的族氏,

识别用途。这个时期的铭文,一般都铸在器物的不显著部位,

西周时期 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不论是铭文的性质、内容、形式、数量,甚或书体

等方面,都较前有很大的变化。 西周早期,铸铭之器骤然增多,铭文内容丰富多采,像何

尊、矢令尊、大盂鼎等记述贵族们接受周王的训诰和册命典礼的长篇巨制,屡见不鲜。在大

量的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宴飨、田猎、征伐

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奴隶买卖、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以及家史、婚媾

等等,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礼仪情况的重要资料,具有明确的书

史性质。这些铭文资料,可以证信古史,弥补史书的缺佚,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上古语

言文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秋时期 周室东迁,五霸兴起,周王朝的中央集权逐渐分散到列国诸侯之手,他们各霸一

方,各自为政,冶铜铸器各得其便。因此,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也表现出了较强的随意性,

其内容和程式不与西周时期尽同,一般多为联谊婚姻、夸耀祖先之类。

战国时期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衰落,礼制开始崩坏,封建地主阶级兴起,人们的思想意识发

生变化,加上当时的简册书帛通行,文字应用日渐繁复,镂于盘盂琢之金石终不如书于简

册方便.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长篇大作不多,书史性质的更为少见。铭文从其格

式、体例,以至于刻铸方法、书法艺术等方面部起了很大的变化。战国中期以后.铭刻终于

转到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作用上去了。

结论:青铜器铭文从商代早期产生,经过中、晚商的简铭期,西周的长铭期,到战国晚期衰

落,大约经过了千余年的发展变化。

(二)青铜器铭文的内容

1、徽记 标识器主

简式: 族徽 (如:妇好、天、伯、 ……

繁式: 作器者名称、器名、用途、存放地点(如:伯作簋、中作旅簋

5

2、祭祀。古代人视祭祀与征伐为国家的大事.祭祀包括祭神和祭祖.上帝的神力主宰万事

万物.而祖先的神力在于种族国家内部。于是.上帝及其诸神和祖先共同成为商周时期祭祀

的主要对象。

3、征伐。征战作为国家大事之一.是扩大疆域,聚敛财富的武力手段。

4 赏赐。在中国古代,赏赐成为一种制度,并且往往与分封联系在一起.持别是西周时期,

赏赐的对象包括诸侯、贵族和那些征战有功的属下。

5 、册命。这是古代君王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妃、诸王、大臣使用的一种文书。册命作为

一种制度产生于西周早期,其铭文格式主要有时间、地点、受册命者、册命词、称扬辞、作

器、祝愿辞等部分.后期的册命还有赏赐的内容。

6 土地转让。 商周时土地归国家所有.受田者纳税也是一种制度.西周中期,在贵族之

间兴衰不定的情况下.一些趋于败落的旧贵族出于生计,将自己的一那分土地转让给新贵族

的现象增多,但是田地的转让必须征得国家的许可,并在政府官员的监督下履行严格的转让

手续。

7 法律诉讼。西周时期,由于奴隶主贵族内部出现了兴衰浮沉不定局面.贵族之间及其上

下等级之间不断发生利益冲突,于是法律诉讼事件纷起。

(三)青铜器铭文的书体

中国的汉字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形成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

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基础。广义的篆书包括了甲骨文、大篆(籀文)及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

国的文字和小篆。狭义的篆书则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小篆是经过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新书体,又称为秦篆是中国最早的标准字体。小篆

是对大篆的整理简化而来。字形修长.线条柔顺,具有典雅温文的气度。

商周青铜器铭文的书体,一般采用大篆。虽从甲骨文演变而来,但更具线条意味,古朴

雄浑,端庄凝重。它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一贯为研究书法的人们重视。

()青铜器铭文的结构特点

如前所述,金文上承甲骨文,下接小篆隶书,所以在文字结构上也反映了这种过渡和演变。

下面试对铭文的结构特点作一些概略的说明。

1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甲骨文、金文的直系后裔,所以许多汉字在甲骨文、金文中

已经定型,等等,这就使我们可能根据今文去识别或猜测金文

2、由于金文是一种过渡性文字,不但有许多字和今文的字形不同,还有些字与今文的字形

相同而音义不同。对青铜器铭文利用楷体诠释的文字称为铭文的释文。在释文里,常用括

弧在古体字或与现代汉字音义不同的字后面注明现代含义的字,最常见的如:

4、甲骨文和金文同属古文字阶段的大篆范畴,和今文比,象形的味道还比较浓,指事字和

会意字也比较明显。小篆和甲骨文金文相比,已经更加抽象化,较大地减少了象形意味。进

一步将汉字从图案化向符号化推进。

5、甲骨文是刻划而成,笔画都比较细.小篆的笔画也统一 成粗细一致的线条。商代铭文

出现了肥瘦相间的笔划,说明当时已使用毛笔,并有了提按运笔的意识。西周古铜器铭文绚

丽多姿,书法美的各个基本范畴已充分展露出来。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

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

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

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

的变迁以及文化内涵的变迁。因此,学习青铜器鉴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着深远的

意义。

6

居住证明模板-王大虎打工记

青铜器鉴赏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8:0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61179212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铜器鉴赏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铜器鉴赏论文.pdf

标签:盘龙城遗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