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星堆考古
1986年夏季,四川广汉一位砖厂职工在取土时,于距地表深两米之处挖开一角,意外露出十余
件石器,由此“三星堆祭祀坑”向世人揭下了她神秘的面纱。
三十四年时间一晃而过,2020年9月6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宣布重启发掘,半年后,这
次考古成果的陆续公布让这个神秘的文明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月20日,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
遗址再曝重大发现,现已出土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全
世界为之震惊,并在网上引发刷屏浪潮。
三星堆“拆盲盒”,拆得越多越自信
“躺了千年,盼望与你相见;看了千遍,守望古蜀桑田。”连日来,随着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
掘,6个新坑、3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全网的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
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据专家介绍,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
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一经问世便获举世瞩目,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为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故宫上元夜,流光溢彩的灯会惊
艳全国;《国家宝藏》里,前世今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
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典籍里的中国》,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如“预订了热搜”一般,
瞬间火遍全网。【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些案例都是我们时评的老朋友了,都是文化传承的案例
典范】
跳出综艺的视野,我们发现文化的火热早已走进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越过越红火,年轻人酷
爱着古风音乐和汉服,文化和旅游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属于文化的潮流时
代,而且大家喜爱的这些文化大多来自于中华传统,取材于华夏文明。 这股“文化热潮”和突飞猛进
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许,在物质条件不是那么丰盈的过去,出于对经济发达的
向往,我们曾忽略过本国文化的美好和魅力。而在“中国已完全可以平视世界”的现在,当我们带着
平等的目光重新欣赏世界文化之美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我们就身处在富饶的文化之乡,原来源远
流长五千年的文明是如此的灿烂辉煌。 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无数网友真诚的赞叹
和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的自信、对民族的认同寄
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通过对三星堆的
考古,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浪漫想象,感受到“三星伴
月堆,至西十五里”的历史判断,感受到“东有扶桑,西有若木”的大胆猜想。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
考古,亿万国人都能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从而提升文化自信,更坚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还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自有其逻辑
所在!】
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更加自
信地走向未来。
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传承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
如何发端的?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起承转合?这些牵系中华民族根与魂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
必须解答好根本之问。而如何把这一根本之问解答好,大大【考场上领导人名字请写全称。】在2020
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供了基本路径。12月1日,《求是》
杂志发表了大大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的中华文明》。【开头节奏非常紧凑,设问的形式,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确定了文章的立意。】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沃土。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
研究,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丰富民族复兴的历史文化滋养。【分析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上
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大大用四句话总结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
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踏实“寻根之旅”,点亮考古之光。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
年,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考古工作的初心。从渑池仰韶遗迹、秦始皇兵马
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到余杭良渚古城遗址、随县曾侯乙墓、南昌海昏侯墓,我国现代考古学在“寻
根之旅”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我们要把考古工作放在追本溯源、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位置,继
续踏实“寻根之旅”,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认真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同步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长远眼光推动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论点1:找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是考古工作的初心。论证的结构非常清晰:论点+解析+案例分析+总结提升,回扣论点。每个环节
环环相扣,案例丰富,表达精彩。】
丰富“转化成果”,点亮考古之光。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
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考古,
就是要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使之转化为增强文化自信、照
亮奋进之路的精神大餐。对内,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增强奋进的“向心力”,通过加强考古成果和历
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取得的灿烂
成就、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对外,要以丰富的“转化成果”
增强奋进的“吸引力”,运用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
世界与中国“相知、相吸、相爱”,为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论点2:考古能增强民族文
化自信。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它不等同于“挖土”,也不意味着“穷”。源远流长、
擦亮“中国底色”,点亮考古之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是大大
对考古学提出的新要求。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独树一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
的文明,这既为考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对考古明确“中国”的要求。探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史,通过照抄照搬模式绝不可能真实全面照见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动考古工作,必须体现“中国”
二字,要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当下的发展现状,以更加突出的主体性、原创性,建设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论点3: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
学。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每一个考古发现都会促进民
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点亮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奋进
伟力,我们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民族复兴乘风破浪。【总结全文,提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7:4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97782123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星堆考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三星堆考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