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考古揭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
程涛平
(武汉市发改委巡视员,历史学博士、研究员武汉430014)
摘要:
盘龙城商城的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商朝为掠夺南方铜资源而建,是商朝的诸侯国、方国和军事
据点。此文不同意这些说法,认为商朝对诸侯方国统治的基本趋势是:东土逐渐退缩,西土关系复杂,北土较
为巩固,南土重点扩展;商朝的扩展重点在南土,需要在南土建立统治机构,盘龙城是商王建立南方基地的理
想之地,考古成果揭示盘龙城是商朝设在南土的行都。
关键词
:盘龙城考古商朝行都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11)10-0101-14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自从1954年被发矿资源非常丰富,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大冶铜绿山
现以来,商王朝控制长江中游的状况日益清晰,半和阳新港下铜矿至迟在商代晚期已有开采的迹
个多世纪过去,对于盘龙城形成的原因,盘龙城的象,而瑞昌铜岭铜矿商代中期已开始采掘,与盘龙
性质诸问题,学术界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至今未有城的时代吻合。盘龙城遗址中出土的有孔雀石(铜
明晰的结论。笔者认为,盘龙城在长江中游的长江矿石)和练铜炉渣,说明这种铜矿石只能来自邻近
汉水交汇之处出现,是商王在黄河流域的都城或
的鄂北或赣南一带,因为遥远的中原运进铜矿石,
行都之外,在长江流域另设的行都,全面行使商王
则远不如运进铜金属划算
。
朝对南方广大地域的统治权。2.方国、封国说。“方国说”最先由李学勤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他刊发于《文物》杂志上
一、目前对盘龙城商城性质的种种说法的《盘龙城与商代的南土》,堪称盘龙城“方国说”
的开山之作。李学勤推断,盘龙城可能是商时期
1.掠夺资源说。有学者认为,历代都城的兴废“虎方”所在。陈贤一和孙淼认为盘龙城就是早期
及迁徙,多以追寻矿源为主要因素。夏都的历次变荆楚之都邑。潘新藻、郑昌琳认为是三苗后裔土著
迁,均在中原地区铜锡产地的分布范围内。商都沿人组成的南国。还有研究者认为盘龙城是雀国所
鲁豫山地边缘迁徙,周都由西向东迁移,均与矿产
在,雀国是商王朝的属国,或说雀是王族派驻到盘
产地有关,因此盘龙城的兴建,也与掠夺南方的矿龙城的最高统治者、军事首领。
[3]
产紧密相关。有的学者指出,在商代,铜是极其珍3.军事据点说。湖北省考古所《盘龙城一九六
[1]
贵的稀缺资源,“盘龙城商代城的兴建,应与商王三-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认为盘龙城是商
朝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紧密相关。”与盘龙城邻近王朝南征的军事据点。早在成汤时,商族势力已长
[2]
的湖北大冶铜绿山、阳新港下和江西瑞昌铜岭,铜驱南向,征服南土的大、小部族,使长江中游的大
101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小部族皆臣服于商。在盘龙城墓地中,出土了大量超出军事需要的商业行为,都是与军事据点无关
的青铜武器,说明盘龙城拥有一支用先进武器武的物质文化内涵。
装起来的强大军队,用于对外战争及征服异族。盘盘龙城商城论证为掠夺资源、方国和军事据
龙城位于长江北岸,地理位置扼南北交通之要冲,点等说疑点重重,那么,它究竟是一座什么性质的
商王朝为掠取南方财富和矿产资源,在盘龙城建城呢?笔者认为盘龙城是商王处理南土政务的统
南侵的军事据点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盘龙城为掠夺铜资源、军事据点和方国的
疑点三、商王朝的扩展重点在南土
上述诸说,均有一定道理,但细究起来,则经纵观商时期,商王朝对“四土”的统治,基本的
不起推敲。例如说商王朝建盘龙城是为了掠夺南趋势是,东土逐渐退缩,西土关系复杂,北土较为
方资源,特别是铜资源,那么,盘龙城所在的江汉巩固,南土重点扩展。
汇聚之地并不直接产铜,最多只是运输的中转站。在东方,商代早期商朝与东方夷族之间长期
按照常规,以武力攫取资源,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在保持着和平相处的同盟关系,文献和考古学材料
产地直接建军营,监督生产并组织运输,如果是攫均表明,进人商代中期,这一局面开始打破。古本
取大冶铜绿山的铜,就应当在其地建军营或者建《竹书纪年》记载:“仲丁即位,征于蓝夷”,以后又
城,用不着在长江汉水之交建如此规整的盘龙城。提到河甲“征蓝夷,再征班方”。蓝夷居地在今山
显而易见,认为商朝在盘龙城建城的目的单纯是《后汉东省滕州市东南,班方在今山东省东南部。
为了掠夺资源特别是铜资源,论据难以服人。
再看方国说,也有明显疑问。商代的方国一般,商、夷势力互有消长,商朝的统治很不巩服或畔”
都是在当地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无论是哪一个方国,都必定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这现,文化面貌差别很大,皖西地区试掘并发现有中
种文化,必然要反映在物质文化上,可是,盘龙城商阶段文化遗存的遗址有霍邱绣鞋墩、六安众德
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全是典型的商文化风格,寺等,出土遗物多是中原商式陶器的残片。巢湖以
有力地说明城内的上层人物是商朝南下的贵族,东地区中商阶段文化遗址中的典型商式器较少,
更不用说盘龙城具有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规格大多是商式变形器。中商阶段文化遗存大城墩类
城墙、壕沟和城外完全一致的典型商朝宫殿格局、型的陶器表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如大口宽体圆
的作坊区了。
至于军事据点说,同样疑问很多。盘龙城不仅饰圆圈纹在中原商文化中也很少见。由此可以推
出土有众多的武器,很宽的壕沟和高耸的城墙,也知,较之早商时期,中商时期商朝在江淮地区所控
有与军事无关的前朝后寝式格局的宫殿区。仅仅制的区域范围逐步退缩至于皖西地区,商朝东南
是驻扎军队,是不可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宫殿的。在土的范围大为收缩。
王权高于一切的商代,军事据点的军事首领,享受在西方,从考古学材料看,商文化在早商时期
这种越轨的宫殿,是要掉脑袋的。此外,盘龙城外进入西安至铜川一线,形成早商文化北村类型。中
杨家嘴、楼子湾发现的铸造、酿酒、制陶的杨家湾、
等手工业作坊,还有王家嘴发现的早期龙窑,这些化同时并存于关中西部的乳状袋足鬲遗存是一支
书·东夷列传》说以后三百余年,夷人对于商朝“或
固。皖西霍邱、六安一带和巢湖以东地区的考古发
曲腹大口缸等器未见于中原,一些器物肩部腹罐、
岐山一带。与商文商时期,商文化向西抵达扶风、
接受朝拜、缔结治机构,是商王南巡时检阅军队、
盟约的行都。
102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陕西土著文化,它向西可以达到渭水上游,在泾水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
流域也有广泛分布,表明中商时期商文化对关中常”,诗句表明,在商代初年,荆楚和氐羌等方国部
西部地区的影响有限。以后到殷墟时期,关中地区落一样,已经向商王臣服朝见,属于商王朝南土的
的文化面貌趋向单一,在华县南沙村、蓝田怀珍范围。
坊、耀县北村、沣东、西安老牛坡、周至豆村、礼泉商代后期的南疆及东南疆的方国,见于战国
朱马嘴、扶凤益家堡、白家窑,岐山王家嘴等地点及汉代人的作品。《汉书·贾捐之传》记:“武丁、成
发现的殷墟时期的商文化遗存,地方性特点尤为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
明显。由此推测,中商时期商朝对关中地区的经营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左传·昭公九年》
范围较小,时间也颇为短暂。从严格意义上讲,中记“及武王克商,濮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
商时期的关中西部一带很难归入商朝国家的西土邓吾南土也。”两段记载均讲的是商代后期及周代
范围。初年的疆域。江国,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
在北方,中商时期商代部邑已离开郑洛地区50,在汉之汝南郡安阳县,今河南省正阳县境内。
向北迁移。中商时期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黄国,1975年在河南潢川发现三件黄国青铜器,地
北商城和河北邢台地区中商遗址群的发现与发掘在今河南潢川县。江、黄两国及巴、濮、楚、邓,均分
所获得的资料,基本可以与文献记载及学者的推布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断相吻合。小双桥遗址可能是是仲丁所迁都;洹《今本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
北商城可能是河甲所居之相;邢台地区丰富的
次于荆”,则鬼方在荆附近,也位于长江流域。
[4]
中商时期文化遗存可能与祖乙迁邢有关。随着中除上述文献记载外,胡厚宣、胡振宇认为,商
心聚落的北移,中商时期对北土一带的经营逐步“势力所及之地,已东起山东半岛,西至陕西西部,
加强。中商时期商族势力应该已进入冀中地区,并
南及江汉流域,北达河北北部。”李学勤先生在
[5]
且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族关系产生了深刻《盘龙城与商代的南土》一文利用甲骨卜辞《缀
[6]
的影响。
续》62,力证商代在江汉流域存在举国、曾国。依据
在南方,据文献记载商代初年的南疆和东南
《甲编》2902、2907署辞“王在厥”的记载,认为厥地
疆,见于清马《史》卷十四引《周书》,汤问伊尹应在湖北境内,“厥大概就是楚国的屈”。郑昌琳认
曰:“诸侯来献,或无牛马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
为商时在江汉地区还存在南国。
[7]
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建国以来,长江中游以北汉水支流水线上的
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尊商汤令拟定四方
鄂东北一带,不断发现商文化遗存,扩展了我们对
向王室进贡物品的属国、诸侯国和方国名单中,商文化向南所及区域的认识。长江中游的商前期
“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遗址,湖北境内除盘龙城外,在黄陂袁李湾,鲁台
以珠、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霍、短狗,为
山、新州阳逻香炉山,随县淅河等地均有发现,李
献。”涉及到商王朝在南方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的绍连认为:“盘龙城商代城址并非是江汉地区商文
七国。“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
化遗存的孤例。”“把盘龙城及其附近地区视为商
越沤”,涉及到长江下游七国。《吕氏春秋·孟冬纪·早期的南疆南土,似不为过。”
[8]
巽用篇》:“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
商代“四土”的疆域,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
十国归之。”高诱注:“汉南,汉水之南”。可知商初史》附图2“商文化分布区与商文化影响区示意
的势力已经达到汉水之南的长江流域。还有著名
图”(参考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比较合
的《商颂·殷武》“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理,可参看。
[9]
103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商王朝为南疆扩大,必然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此,在南方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机构,供商王亲临
加强南土的政治力量。阵地,就近指挥军队。这即是商王朝选择在长江北
四、商王巡守南土需要行都一味用兵,绝不持久。商王朝对南土更多的是
文献史料,充分证明从商代初年直到商代末“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洽,
年,商王朝十分重视对南方长江流域的武力征伐,王,曰商是常”,《诗经·殷武》的诗句,形象地说明
以实现其将南方众多诸侯国变成为臣服于商的方
商王按照祖制,自然会对南方定期巡守。国。由此,“巡守”的形式,商王亲自维持下去,通常就是利用
商中期对南方广大疆域的统治,采取了武力嫔妃和卫队,定期到南方,与各诸率领文武百官、
和怀柔两手。侯国、方国见面,就近接受各诸侯国、方国的朝拜,
武力方面,派重兵驻守南土。黄有汉指出:卜收取各种贡赋,并给予必要的赏赐等,这同样要有
辞中有:“口口卜贞,(弗)噩在南土,(果)告
[10]
的记载,《甲编》2902有“戊午卜,(弗)克事?”
岸与汉水交汇之处建筑盘龙城行都的原因之一。
“怀柔”为主。商初商王朝与南方的关系比较融以
了当时的良好关系。商王朝要将这种良好的关系
一个相对稳定的机构,供商王巡守时进行日常政
商王朝更需要在南方选一个适中地点,务。由此,
盟誓等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显示军威,进行封赏、
即行使其统治职能的行都。
诸多因素,都无一例外地促成了盘龙城商城的雀亡祸(在)南土,(果)告事?”《甲编》2907也记
应运而生。“庚午卜贞,土(“多”字之误)口亡祸在南土?”这两
五、盘龙城是商王建南土行都的理想之地南土是否安全无祸,以及殷王是否对南土进行征
推测商王在南方选择合适之驻守基地,涉及口当是受殷王派遣而驻守或前去征伐的商朝将
四个要素:一是建一座固若金汤的都城,作为商王也反领。甲骨卜辞中反映了商王朝的征伐和控制,
在南方的根据地;二是地点适中,四通八达,有利映了商王朝对荆楚地区人民反抗的恐惧。到了商
掌控南方;三是交通便捷,离商畿王都近,可进可后期,武丁时至少发生过三次战争。一次是武丁伐
退;四是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理位虎方。李学勤先生分析武丁时期的卜辞《佚存》
置。498,认为是武丁命令武将望乘和举国一起侵伐虎
商代前期的都城,无疑当推偃师商城和郑州
商城。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城内布局,或是文化器”的铭文,考证周初伐虎方的路线,是从今随县
内涵来看,这两座商城都显示了它们作为王都的京山间的曾,出使长北面的唐国出发,经过随县、
气派,展现了商朝都城和宫殿建筑艺术的发达程江中游的大小邦国,沿江而上,直抵秭归的夔,印
偃师商城略早,城址度。大量考古发掘成果证实,证其与卜辞所记武丁路线一致。再一次是武丁伐
中出土的遗物多属商代早期。多数学者认为是汤鬼方。《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
灭夏后所建的都城,即传统上所言的西亳。郑州商于荆”。第三次是武丁伐荆楚,如《商颂·殷武》“挞:
建城发掘情况表明,这里在商代是一处面积广大、
筑完善、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繁华都城。尽管学为加强对南方武力镇压,常常是商王亲自出马,由
贝(败),口南邦方?”“乙未卜,惟口方其克欠(败),
其交通方便、防守严密、适于生活,同时又能举行
(弗)在南?”“乙未卜贞,多口亡祸在南土?”“乙
(未)卜贞,雀亡祸南土,(果)告事?”“辛酉卜贞,
版卜辞时日连续,所卜内容主要是问雀和多口在
伐。殷王还请求神保他们对南土的征伐。雀和多
方,又依据在今湖北安陆地方发现的周初“安州六
。可见商朝对南方征伐的难度,彼殷武,奋发荆楚”
104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术界对其性质是商前期的亳都还是中期的都争峡;南路可通过洞庭湖,直达湘西北的澧水、沅水
论不休,但它是商朝的一座重要都城是不容置疑流域;东路可顺江而下,由黄石,进入鄂东南,或经
的。九江,进入鄱阳湖所属水系。因此盘龙城的地理位
[11]
这两个商城,相距不远,位于商代早期的中心
置,以长江、汉水为主要航线,连接江汉湖泊,构成
地带。若商王从偃师商城或郑州商城出发,到南土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网,成为长江中游水陆交通
巡守,如果车行,走陆路,大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的中心枢纽,在南方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
[15]
沿熊耳山脉穿伏牛山从南阳经随枣走廊至长江汉盘龙城的地理位置完全符合上文所述南方选
水汇合处,到盘龙城;一条是穿桐柏山和大别山交址的四个条件,自然成为商王巡守南方作为行都
界的大隧、直辕、冥“三关”经今信阳、孝感抵达的首选之地。
长江汉水汇合之处,到达盘龙城。还有一条只能
[12]
步行,“翻过大别山沿滠水、不水前进到长江边”,
[13]
六、考古揭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
直达盘龙城。
盘龙城的地理位置为山川险要之处。位于长刘庆柱十分精辟地指出:“中国古代都城作为
江北岸,武汉市郊西部古为云梦泽,湖泊沼泽甚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一般来说,它们是古代国家
多,东南有武湖。古代长江应距盘龙城较近,由于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
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逐渐向南岸移动。长江自心、军事指挥中心”。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盘龙城
[16]
古号称“天堑”,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杨瑞霞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等研究人员基于近年盘龙城遥感影像技术所获资
第一,典型的都城“前朝后寝”宫殿区。盘龙城
料解释:“距今4000年前后,盘龙城周围的水域面城内东北部高地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
积比现在要大,中原与江南的交通往来非常艰难。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基址位于城内大型夯土
盘龙城的修建,为南北交通提供了中转之地。往北台基上。夯土台基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
过武胜关是通往中原的陆路捷径,往南是中原与米,高出城内西部3-5米,台基以红生土夯筑而
江南联系的必经之地。”成。已发掘出的前后两座宫殿基址,排列在一条南
[14]
从古代的地理位置来看,在商代,盘龙城城址北轴线上,方向与城垣一致,皆为北偏东20度,结
所在地扼居于长江与府河的交汇处,当时的汉口构严谨有序,布局前后平行。发掘揭露的一号宫殿
尚为一小镇,是一片低洼地带,每逢汛期,河水泛基址并列四室,据《考工记》描述,周人宫廷“内有
滥,一片汪洋,汉口的所在地,成为长江河床的内
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建筑学家
湾,而坐落在海拔44.8米高地的盘龙城商城内的杨鸿勋判断,一号宫殿基址分四室,四室外有回
宫城,则是汉口一带地势的制高点,或为虎视大江廊,作“寝”的格式,应为“寝宫”;二号宫殿基址在
南北,雄驻大江东西,易守难攻的要塞。从古代交一号宫殿基址的前方,内部未见隔墙,四周分布有
通条件来看,盘龙城商城也应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柱洞,为一座大空间式厅堂,应属“朝”的殿堂。
一个重要港口,是中原与江汉南北交通的咽喉。从可能为王室朝会、册命、布政的朝殿或举行庆功、
盘龙城出发,向北,由府河进入汉水,再通过义阳赏罚、婚丧、祭祀的场所,属于古文献《聘礼》、《公
三关,越过大别山、桐柏山的隘口,北上可直达商食大夫》中所载的“朝”。一、二号宫殿建筑群外围
王朝的统治区;向西北由汉水,穿过随枣走廊,进复原了一周廊庑式建筑,前后共有三重院落,共同
入南阳盆地;向南,经长江,再分东、西、南三路,通
构成一座较为封闭的庭院。
往南方各地。西路溯江而上,直抵荆沙,再转向三如此分室寝宫、朝政殿堂,围以廊庑,构成庭
105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院,形成结构完美、功能齐备的宫殿群,这种建筑《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者,国君所居,人
风格在中原二里头文化时期已出现雏形,在郑州、所都会也。”盘龙城宫殿区“前朝后寝”的考古发
偃师亦可觅其踪影,但“前朝后寝”的建筑格局始现,已充分证实此城实为商王之都,胜过千言万
建于盘龙城商城却是史无前例的。这种高台、“前语,故其商王行都基调,由此发端。
式宫殿建筑格局影响后世几千年,至今尚朝后寝”第二,典型的都城城墙和壕沟。盘龙城宫城亦
能见到的典型实例是北京的故宫。如此巨大的高即内城原四面城垣皆高耸于地面,上世纪五十年
台宫殿建筑,充分显示出王者的威严。代武汉防汛取土将城破坏,现地面尚存残垣,城址
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起居地,更是商朝国王呈平面近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长约260
“前发号施令的场所,是国家的统治中枢。盘龙城米,面积约75400平方米,周长约1100米。城墙为
的格局,是商王在长江流域南土执政的见证。朝”内坡缓,每面中间有一豁夯土筑成,墙体外坡陡、
而只有王都才可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前朝后寝宫殿口。北垣长约261米,残存土垣基部,走向较直,残
建筑,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曾经幽默地说:“二十基宽21-38米,垣基残面中部以西稍高于城内地
世纪五十年代,我曾写过一本书,书里提到一个问面,东段已低于城内现东北部高地,中段揭露出墙
题:根据甲骨文记录,我说商王曾到过湖北。观点宽约3体基部,在西端以东约133米有北门遗迹,
发表后,一度成为笑柄。盘龙城发现后,就再不是米。西垣长约290米,残宽18-45米,距城外地面
[17]
笑柄了。”李学勤先生道出了盘龙城商城最具价残高2-3米,北段较直,南段微内弧,内坡呈二层
台形,南段揭露出主体墙和护城坡遗迹,在北端以值的地方就在于是商王亲临之地。
宽3.6米,门外两侧基部南约145米有城门遗迹,
存有石块。南垣长约262米,残宽21-28米,西段“据说有配偶达数十余位”。宋镇豪进一步考证丁
较直,东段略向北斜弧,墙体内壁最高处高出城内武丁“至少有18妻”。商王多妻,晚商诸王,如武
地面近4米,距城外地面残高3.3米,中段及东段妣癸。《帝王世纪》谓:“帝乙有二乙有妻妣戊、
揭露出主体墙和护城坡遗迹,在西端以东约128妃,正妃生三子,……庶妃生箕子,年次启。”又谓
米有南门遗迹,宽约3米。东垣长约287米,墙体“倾宫之室,妇女衣绫纨者三百余人。祖辛还帝辛
己毁,仅存城垣基底内坡边缘,基底走向较直,基有配偶妣壬,“祖丁另有妣甲、妣辛、妣癸三配”。
底中部留有依稀凹痕残迹,当为东门所在。在东南商王的多妻,在于“重国广嗣”,凡娶妻最多的商
角外曾发现一条石铺路,宽约1米,从城角坡直通王,也正是国力最鼎盛时期。《尚书·盘庚上》:“施
城壕,应为进出东门之路。除东北角破坏较甚外,实德于民,至于婚友”,婚友乃是与商族世代有着
其余三个城角地面形制清楚可见,西北角外缘近婚姻关系的各族氏或家族集团,是商代国家组织
西南角外缘略呈圆形。方形,东南角、当此的基盘,婚友愈多,基盘愈固。武丁娶妻最多,
在城垣外南部、东南角及西北角等处发现城之际,国力最盛。盛世巡守,来到盘龙城行都的商
壕遗迹,均与城墙走向一致,距城墙坡脚约10米,王,必然嫔妃众多,男女有别,寝宫自然是万万不
口大底小呈袋状。其南部城壕面宽11.6米,最大行都内“前朝后寝”的安排,是为商可少的。看来,
深深度距今地表3.9米;东南部城壕面宽6.8米,田猎生活所需要而建。王南巡长住南土期间执政、
2.1米;西北部城壕面宽12.8米,距地表深4.6米。《殷契粹编》收录的第959号甲骨,由几块碎片拼
南城壕底部发现有桥桩的柱穴痕迹,当是连通城合而成,辞意内容全部为田猎之事。所记占卜的日
内外的桥梁或吊桥。日期期起自甲子,终于葵卯,共四十天。每天占卜,
另外,2001年下半年,在城垣东北、北、西面,衔接。可知此次出行,商王至少在外住了四十天。
“后寝”的意义非同一般。胡厚宣指出,商王武
[18]
[19]
[21][20]
[23][22]
106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相距250~500米不等,发现遗址外缘存在带状夯西宽约740米,宫城在内城的中轴线上,外城垣部
土遗迹。夯土带的宽度在25米左右,依地势而蜿分叠压于小城,南北长不少于1710米,东西最宽
蜓起伏,具备城垣的基本特征。依此为基础,可以约1215米,外城垣之外亦有壕沟。稍晚的郑州商
建造高度在10米以上,顶部宽度3-4米的夯土城城,城址也是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组合而
垣,应该是宫城外围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外成,宫殿区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00米、南
城垣(外城垣壕沟有待发掘)。由此,盘龙城也不再北宽约500米。环绕宫城,是商代都城的内城,总
是所谓南北290、东西260米的小城,而是一个大周长近7千米。在内城外围600-1000米处是商代
约东西800米,南北800余米的总面积64万平方都城的外城,目前已经在其西墙、西南角、南墙等
米,有内外两重城垣较大规模的都城遗址。处发现了为4500米的墙基。外城之外同样有壕
[24]
城墙和壕沟、内外两重城垣是都城的最基本沟,外城城池由城墙、城壕和湖泊共同组成,重重
条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中指相套,非常规整。故王震中评价:“将盘龙城与郑州
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商城比较,两地城池的规模大小虽有差别,然而两
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地不但都由内城与外城构成,而且内城都属于宫
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偃师商城和郑州城,外城都主要是由平民和手工业作坊、墓地所组
商城之所以被公认为都城,都是有高峻的内外城成的城邑性质,是颇为相仿的,故盘龙城的内外城
垣。城壕与城垣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似乎就是郑州商城内外城的缩版。”
[31]
系。从现有资料看,人们利用壕沟比城垣要早。早盘龙城比起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除规模、面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西安半积略次外,其都城格局与中原商都城池格局有着
坡、临潼姜寨等聚落遗址上就挖筑有环壕。长惊人地一致性,显示出浓郁的王朝都城气象,是典
[25][26]
江流域约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湖南澧县八十型的商代都城范例。
史前遗址上就有了环壕。大溪文化时期的澧县城第三,典型的商朝都城朝向。盘龙城的内城轮
[27]
头山、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应城门板湾城址、就廓为北偏东20度,宫殿区设在宫城的东北部,这
[28][29]
有了城垣与壕沟。李桃元认为,“从壕沟设施以及是商朝都城制度的经典体现。杨宽指出,殷人尊东
壕沟的高程来看,盘龙城不仅仅是依靠三面临水北方位,商代都城布局均以东北为“重心”。已发掘
的天然屏障,主要的防御设施仍是来自城垣与壕的商朝都城的城址,有商代前期的郑州商城;有比
沟的结合,河湖的水涨水落对城址的防御会带来郑州商城稍晚的湖北黄陂的盘龙城;还有商代后
一定影响,城壕则常年担负了防御的责任。”期的安阳殷墟。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已有基本上相
[30]
盘龙城宫城之外还筑有外城,呈现出城中套同的布局结构,都城都已有一定的布局,作为政治
城的格局,它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城内分区的格局。中心的宫殿区都设在城内东北部,全城以东北部
这一格局对城的功能进行了重要的划分,将其分为重心。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二里岗期的夯土台
为宫殿区的宫城、外郭城,宫城城垣主要是保卫宫基数十处,从殷墟整个遗址的布局来看,宫殿区正
内贵族,其他类型的遗址如作坊遗址、一般居民区处于东北部。“建上述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和盘龙
则处于宫城和外郭城之间。这种规划和格局非同城,尽管时间有先后,有的相距很远,但是城墙的
小可,偃师商城也有宫城、小城和外城垣及壕沟,构筑,宫殿的格局,墓葬的习俗,都有很多相似之
宫城平面为方形,四周有2米厚的宫墙,每边长处,而且整个布局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东北
200余米,宫城内宫殿密集,组成一个庞大的宫殿为重心的。特别是郑州商城和盘龙城的城墙都从
建筑群。内城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东北而略为偏向西南。宫殿建筑都从西北而偏向
107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东南,说明当时商代疆域内,从中央到地方,建设了三处大型窖藏青铜器的窖穴,出土28件商代早
[32]
都城已有统一的格局,可能已有规定的礼制了。”期的王室青铜重器。三重城池和众多的遗址共同
制作陶器和骨构成庞大的都城体系。将铸造铜器、针对偃师商城的宫城位于内城的中轴线上偏南的
器的手工业作坊,安置在与都城有一定距离的近现象,杨宽还指出,“这个早期商代都城是以南部
郊;城内是商王室和贵族居住和从事贵族有关活为重心的,与以后商代都城以东北为重心的布局
动,需要整洁幽雅环境的肃穆之地。从已发现的外不同。”
城墙与商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商宫殿基址朝向不同是区分夏代和商代的标志
文化的作坊遗迹多分布在外城墙的内侧,而在外之一。方酉生认为,“在考古学上区别夏商两代最
城墙的外侧,则基本不见或很少见到有商文化遗(夏代)二里具体明确的标志是殷人尊东北神位。
迹。头遗址第三期第一号、第二号宫殿建筑基址的朝
[35]
无独有偶,盘龙城在宫城与外城之间,也分布向是北偏西的。而商代的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黄
着许多作坊区和墓地。考古发现,盘龙城的外城垣陂盘龙城等的朝向都是北偏东的。”
之内,宫城外东面是贵族墓地,已发现三座大型朱彦民较全面地论述了商代都城偏东朝向的
墓,除有大批青铜器外,二号大墓中还殉有奴隶,“商族起源于原因在于商代人们对策源地的眷恋。
北、南三面都分布有可见规格之高;宫城外的西、河北东北部的燕山以南京津地区的古渤海湾一
作坊遗址,东北面主要是作坊区,发现杨家嘴青铜
铸造作坊等多处作坊遗址,南面的王家嘴主要是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至豫北冀南的漳河流域长期
陶窑类作坊遗址,间有民房与平民墓地;西面的楼
子湾是一处士级身份人物的墓地,发掘了一批全然后再东南行至豫东鲁西南地区。在此与东方夷
小型墓葬;西北面的杨家湾以青铜礼器为主的中、
一带系以平民住地与平民墓地为主的区域,间有达到了入主中原的目的。商人在中原建立了国家
宫城外与外城内作坊遗址。从以上考古发现表明,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先和东北大本营。如果
之间,几乎都有作坊遗迹,住在外城内的平民应多
制陶等类的手工业生产者,即为宫城是从事铸铜、功伟绩,那么他们体国营城中表现出来的对东北
内贵族服务的臣民,而外城垣之外,则鲜见手工作
坊出土。宋镇豪指出,盘龙城早在二里头时期即相“商族的那块神奇土地的不尽追思和无限向往。”
当于中原夏代晚期,这里已形成一个人口稠密区,代都城规划中重东北方位的经营,是个普遍的现
南北长约650米,当时的范围,东西宽约310米,偃师商城、殷墟都城、黄陂盘龙象。如郑州商城、
面积约20万平方米,至商代,范围扩至东西1130
米,南北约920米,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在中部址、安阳洹北商城等莫不如此。”
南北长约290偏南又构筑一城,东西宽约260米,北偏东的朝向,蕴含着大学问。无可争辩地将
米,面积75400平方米,城外有环壕。纯以城区面盘龙城与公认的商朝都城———偃师商城、郑州商
人口仅2400人,但此城性质积推算,可居480家,城和殷墟紧紧捆在一起,列入了商的都城范畴。
属宫城,城内又有大片池沼景观,所居人口当不会第四,典型的内外城之间作坊区。郑州商城内
太多,密集的居民住地均分布在城外,城址面积仅城与外城之间的广大区域,是商王朝的作坊区、墓
故总人口数远非这点。若为遗址总面积的7.25%,奴隶居住区。在这个区域内发现了多处商代葬区、
取遗址总面积三之一推算,可有2200家,人口1墓葬和许多低矮的半地穴式民房。特别是还发现
[33]
带,……商族自此向西南迁徙,顺北京西南通道沿
驻足,休养生息,逐渐发展壮大,且在此得以族名。
人结成联盟。最后打败夏王朝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说商人频繁地祭祀先公先王是他们怀念祖先的丰
方位的尊重,则是他们对那个曾经孕育了这个民
城、夏县东下冯商城、新近发现的焦作府城商代城
[34]
108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1000人。郊的七里河与潮河,皆绕郑州市东南郊东流注入
[36]
都城必须有相当面积的作坊区支撑,盘龙城贾鲁河,另有两条较小的金水河与熊耳河,则分别
宫城周围密布的作坊区,当也是盘龙城确为都城发源于市西南郊,均穿过市区内的中部与南部向
的佐证之一。东流去,从而使郑州商城处于丘陵高地与平原相
第五,典型的都城滨河地势。滨河立都是商族衔接和熊耳河与金水河相夹的险要处。
一贯传统。先商时期商人即滨河徙居,王国维曾对《管子·乘马》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
商族先王先公的八迁之地进行考察,证实商人起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
源于黄河中游之滨,之后渡过黄河,又沿黄河向东防省。”可以说,盘龙城选址于府河北岸的险要地
迁徙,最后长期生活于豫北、冀南的黄河下游地势上,是商王朝滨河立都传统的集中体现。
区,并在此创造了先商文化。商汤之后,偃师商城、第六,典型的都城礼制建筑遗迹。上古时期体
郑州商城及殷墟等,都是滨河立都,无一例外。张现国家统治权的礼制建筑主要是庙、社、朝、寝。
兴兆分析其原因,一是商族主要活动区域内黄河、“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据《周礼》记载,周
洛河的长期安澜;二是商人善于利用河水,有完善代的礼制建筑格局为“右社稷,左宗庙”:朝寝建筑
的水上交通;三是宗教上商人崇拜河流,认为河通居中轴,宗庙在其左(东),社稷在其右(西)。因此,
于神灵又通于人世。《国语·周语上》说:“昔伊、洛当营建都城时,必定是庙、社、朝、寝皆备。考古发
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伊洛地区为夏族主要活现证明,上述礼制建筑格局早在商代就已奠定,最
动地,夏代之王畿,夏由伊河、洛河而通天命。而商典型的范例就是安阳殷墟的礼制建筑。建国前发
族主要活动于黄河沿岸,由黄河而通天命。如此则掘的小屯甲组基址主要是寝殿建筑,乙组基址主
商王朝必然对黄河敬之有加,礼之甚盛。要为朝堂建筑,丙组基址是社坛,建国后发掘的一
[37]
盘龙城古城址坐落在府河北岸的二级台地组宫殿建筑基址则是宗庙建筑。偃师商城则已经
上,与武汉市的汉口隔河相望。古城东面与东北形成“前朝后寝”、“宫庙分置”布局(社坛遗迹尚未
面,有盘龙湖环绕;西面和西北面,是一片连绵起发现)。盘龙城一、二、三号宫殿基址南北排列,构
伏的丘陵岗地。紧邻城垣南面有府河流过,每逢夏成三进院落,形成“前朝后寝”基本格局。依此推
季府河水涨,河水淹没附近湖嘴地带直至西垣脚论,盘龙城也应在朝寝建筑之外,还有宗庙建筑,
下,与湖水连成一片,形成城址三面环水,有如水甚至有社坛。杜金鹏指出:“从相对方位推测,在盘
中半岛,地势十分险要。这种滨河险要地势正是商龙城三号宫殿东南80米处的另外一座建筑,有可
代都城的显著特点。据当地老人说,二十世纪四十能属于宗庙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位置关系,
年代,大雨过后,人们往往提个小篮子,到李家嘴与在殷墟发现的商代晚期朝寝建筑与宗庙建筑的
的湖滨捡取青铜箭镞之类,有时一捡就是半篮子,相对位置,竟然完全相同。”1987年发掘的殷墟宗
用来换米糖什么的。这表明李家嘴这个离宫城较庙建筑,也是位于“外朝”主殿基址东南80米处。
近的一块台地,在当时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这即便是巧合也说明一定问题。如果按照殷墟宫
屏障,在战争中曾直接抵挡过来自东边水面的进殿区朝寝建筑与社坛的位置关系推定,盘龙城若
攻。偃师商城南部,小城与大城的南城墙重叠,南有“社”,应于其二号宫殿西南方求之。“盘龙城宫
与洛水紧邻,形成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郑州商城殿区的礼制建筑已经朝、寝具备,二号宫殿东南的
也是临河而建,发源于荥阳的索水与须水汇合而夯土建筑很可能是宗庙,再做大胆推测的话,二号
成的索河和发源于新密东北郊的贾鲁河均分别环宫殿西南方也许有社坛遗迹。”
[38]
绕郑州市区西郊与北郊向东流去;发源于新郑北不过,盘龙城是否有“社”无关紧要,王震中在
109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商代都邑》中指出:“早商时期的社在空间配置部饰以蝉纹,蝉眼为三角形,身为节状,尾部呈云
上,尚未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目前我们在偃纹上扬之势。这种厚重的商代大铜钺极为罕见。大
《考工记》师商城尚无社的遗迹发现,所以,很难以铜钺实际上是商王亲自执掌的神圣信物或标志,
所说的‘左祖右社’来谈偃师商城的宗庙与社的分《史记·殷本记》记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
[39]
布格局问题。”,说明是商汤亲自持钺,鼓励军队奋勇作战。桀”
《史记·殷本纪》又载商王“赐(周文王)弓矢斧钺,
使得征伐,为西伯”,是说周文王被商王授予持钺商铜器群约400余件,青铜器有36种,其中容器
军权。《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12种,其中多为青铜礼器;兵器11种;工具8种;
,这又是周武王亲自持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洒器有觚、爵、、尊、卣、、其他5种。按器类分,
可为商王持钺的佐证。对于铜钺,可以有两种解等,而尤以觚、爵、为核心组合;祭器和食器有
象征着王权释,一是仪仗用品。铜钺和战旗一样,
的神圣与威严,铜钺在则商王在,只有商王才配拥纹、联珠纹等,无论是在器类、形制,制作技术,还
有铜钺,同时还是商王的卫队举行各种阅兵仪式
必不可少的仪仗,犹如今天国家三军仪仗队的国在器类、器完全—致。盘龙城遗址所出土的陶器,
旗和指挥官手中的指挥刀一样,它的出现,就代表器形和纹饰方面,因与本土文化融合带有地域特
着天子,就代表着国家,是商代至高无上的礼仪重色。目前盘龙城有约30余件出土文物已被中国历
二是王室授权的信物。商王对于某诸侯或方国器。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定级收藏,已有10多件
特别信任,欲授权他维持商王朝南土统治秩序,对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种类和数量在我国商代
反叛之国有直接征讨之权,便授予铜钺,以为凭前期的青铜器群中首屈一指,超过了当时作为王
证,相当于春秋战国调兵的虎符或后世的令箭。盘
其中属盘龙城四龙城出土完整的铜钺,多达5件,址出土器物图形和数据缜密的比较研究,可以令
期的三座墓葬出土有3件,七期的两座墓出土2
件,应都是商王准备授予军权之钺,贮存以供逐步
颁发之用。
《盘龙城》附录四《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铅同位是已知我国最早的用分铸法铸成的实用器;盘龙
素示踪研究》指出:“在盘龙城遗址上,出现过不少城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圆腹大铜鼎,口径约55
陶制炼埚和铜渣残块。有些铸铜残渣,还胶结在埚厘米,复原后高达85厘米,在商代前期的铜鼎中
多数应是当内壁上。这表明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饕餮纹铜尊”,居全国第一;盘龙城王家嘴出土的
地铸造的。根据铅同位素比值的研究结果,具有中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铜尊精品之一;盘龙城还出
等比值的青铜器,其矿料可能来自湖北大冶的铜土了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一批青铜农具
绿山和江西瑞昌的铜岭矿冶遗址。”……。
盘龙城出土青铜器由何人铸造的问题,值得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中出土一件大铜钺,全
重视。盘龙城遗址上多处发现炼埚等遗物并在宫
城外发现青铜铸造遗址说明,青铜器是在本土铸形直内,肩部平直,两侧有对称的长方形孔,弧刃,
造的无疑。但这些青铜器制作水平很高,很可能盘两侧略外张,器身中部有较大圆孔。肩下及两侧各
龙城作为商王的行都,商王不仅带来身边的宫妃、饰夔纹,正面夔纹眼为椭圆形,前后有两列云纹。
随从以及军队,同时也带来了一批铸造工人,专门两侧夔纹竖立,圆眼,体由两列云纹构成,夔纹尾
第七,典型的商文化青铜器。盘龙城出土的早
鼎、簋、鬲、、盘等;纹饰有饕餮纹、夔纹、涡纹、弦
是纹饰及组合变化上,均与郑州等地出土的青铜
都的郑州商城,堪称第一。通过与诸同时期商都遗
:人信服地列出盘龙城青铜器若干个“中国第一”
———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出土的大圆鼎为商前期
青铜鼎中最大者;盘龙城李家嘴l号墓中的提梁卣
长约41厘米,刃部宽约26厘米,体呈梯形,长方
110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解决铸造生活与军事所需的青铜容器和兵器时不现祭祀礼器鼎、簋,说明这二器在商前期已加入青
易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盘龙城青铜器的器形纹铜礼器的组合,在商文化同规格的墓葬中尚属少
饰、铸造技术与商王畿的青铜器高度一致就不足见,均仍以酒器的组合为核心。我国青铜发展史
[41]
为奇了。上最早的一件铜簋出自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它
第八,典型的商代王室玉器。盘龙城出土的玉与盘龙城同时出土鼎的匹配,是为我国先秦时期
器,总数已达100余件,有戈、柄形器、璇玑、璜、青铜礼器的核心组合“鼎簋组合”的源头。在商周
璧、环、琮、笄、钗以及雕塑的饰品等近10种,其中青铜礼器中,商代是重视以觚、爵、为核心的酒
以柄形器出土的数量为最多,其次为玉戈。有的玉器的组合,至西周以后逐渐演变为以鼎、簋为核心
戈形体硕大、修长,最大者如李家嘴3号墓出土的的礼器组合,以鼎、簋组合的礼器是反映等级制的
玉戈,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为我国核心。
商代前期玉戈之最,堪称“玉戈之王”。这件大玉戈“九鼎八簋”是君主身份的标志。盘龙城有鼎,
保存完好,是仿照铜戈样式琢磨而成的。如同铜钺中国最早的青铜簋又发现于盘龙城。盘龙城的祭
一样,这些玉戈也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大臣上朝,祀礼器组合,是商代显贵阶层青铜礼器组合的一
手持玉戈,向商王朝拜,玉戈起着宫廷仪式的道具大突破。这种突破,只有商王室才欲为之,才能为
作用;二是具有符节的功能,象征王权的信物。商之,有着明显的王者之气。
王对于某诸侯或方国特别欣赏,欲给予嘉奖,授予
玉戈,以为凭证,被授予者视为莫大的荣誉,珍藏七、结论:盘龙城属商朝行都
于室,传于后人。玉戈在盘龙城墓葬中出土多达19
件,说明商王带来的随从大臣之多。建国以来,在汉水流域及其支流的鄂东北一
此外,这些玉戈经鉴定绝大多数出自辽宁岫片不断发现商文化遗址,扩大了我们对商文化向
岩。“产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的岫岩玉(矿物名蛇南推进影响所及区域的认识,盘龙城商城在商王
纹石)在新石器时代已被用作装饰品。……蛇纹石朝的地位和在南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不是
产地在我国有多处,以辽宁产的岫玉为最佳,色所谓“地方都邑”、“诸侯国都”、“方国都城”、“军事
浅,透明度好。盘龙城出土的蛇纹石制品虽风化沁据点”、“物资中转站”等结论的机构性质所能比拟
蚀严重,但从其中未被风化部位仍能捕捉到一些的。不少论著对盘龙城的评价趋于客观,如湖北省
信息特征,这些特征与辽宁产的蛇纹石的特征比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考古学报告在“结束语”
较吻合。所以,我们把盘龙城出土的玉制品的原材中指出:“盘龙城这座具有商文化特征、扼居我国
料蛇纹石产地定在辽宁。”南方要道的商代城,应是商王朝统治南方的一个
[40]
辽宁岫岩距商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渤海湾一带重要政治中心”。笔者论证盘龙城为商王行都正是
不远,盘龙城拥有大量来自岫岩的玉器,其与商王对此结论的进一步论定。
室的直接关系显露无遗。“盘龙城商城建立于二里头文化基础之上,其
第九,典型的商代王室礼器组合。礼器组合是始建期、繁荣期、衰落期与郑州商城相始终.地处
显示等级尊卑的集中体现。盘龙城墓葬随葬青铜边缘,与郑州商城相比面积小,这意味着商王朝对
礼器的组合,与中原地区的郑州、偃师、辉县大体它存在着单向的政治和经济支配。南方的商代遗
一致,均重视以觚、爵为核心的酒器组合,并以觚、址除江西吴城、新干等地发现有较大型的商墓等
爵套数的多少来表明墓主身份的高低。值得注意文化遗迹外,基本上都是一般的商代聚落遗址,不
的是,在盘龙城墓葬中,规格较高的贵族墓,已出具备地区中心的文化内涵和规格,惟有盘龙城是
111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南方目前惟一可以确定为有重要政治、经济、军事都城的等级。一个可以理解的原因可能是盘龙城
意义的地区中心聚落。因此,商前期,盘龙城这座的规模偏小。在盘龙城的外城垣尚未发现之前,人
具有商文化特征、扼居我国南北交通要道的商代们以盘龙城的内城比其他商都的外城,当然差别
城市,应是商王朝统治南方的一个重要政治中过大,不可能与都城挂钩,但在盘龙城的外城垣发
[42]
”陈朝云的这段论述,离盘龙城是商代都城的心。偃师商城和现之后,与公认的商朝都城郑州商城、
洹北商城等商都规模相比,差别明显减少(见下武汉市隆重召开“商代结论已经很近了。2002年,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盘龙城的外城垣周长是表)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李学勤会上发
郑州商城的46%,偃师商城的60%,洹北商城的言,认为“盘龙城不仅城池宏阔彰显,城内东北部
73%,悬殊不是太大。作为商畿以外的行都,盘龙城此乃商王朝压迫异夯土台基分布成片。宫殿建筑,
商城的规模不算小了。盘龙城商城,城内设置有雄视南国的强力机关。与此相对应,青铜兵器族、
“前朝后寝”的高规格宫殿群建筑,筑有宫城、外城成批出土;杀殉、人祭成为一种制度;奴隶主贵族
的城池,足以构成论定王都的依据。陵墓颇大、内容丰富;最大的一座奴隶主贵族墓用
还应该指出的是,盘龙城虽然性质属于都城,象征军事统帅的铜钺标示身份,凡此皆非长江中
但只是商王巡守南方的一个行都,历代商王遵循游其它同期聚落形态所能比肩,不容置疑地显示
祖制每五年必到盘龙城,这里才临时行使王都的盘龙城是商王朝临制南方的一个政治、军事中
职能,故无需偌大的外城,供养过多的人口。盘龙枢。”张正明在《盘龙城与武汉市》中,认定“盘龙
城平时大量的时间空置,只有奉命留守的官员在城是商朝镇抚南土诸方国、诸部落的基地”,“盘龙
此驻守,作一些组织物资中转等工作。这些驻守的城是联结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两极”、“盘龙城
官员可能多为武官,直接受商王派遣,有一定任。陈贤一、李桃元、付守平提是商代南土的首府”
期,定期轮换,属流动官员的性质,与可在朝世袭出:“盘龙城是商王朝统治方的区域中心,是商王
的诸侯王或方国国君绝然不同,故毫无氏族色彩。用以获取和维护政治权力的工具,也是国家机关
盘龙城李家嘴大墓的墓主人随身陪葬大量的兵徐少华认为:“从盘龙城城址、宫殿、贵的象征。”
玉戈等象征王权的器物随葬,可器,以及有铜钺、族墓葬的存在及文化面貌的性质来看,其为南方
知其身份为武官。留守武官的职责,在商王未到土著方国的可能性不大,应是商人南下所建直系
时,利用盘龙城完备的防御设施,保卫盘龙城不被方国的都邑所在,……政治上是商王室在南土地
外敌侵占,在商王到来时,随伺左右,履行护驾的区的总代理。”
职能,执行商王的各种命令。大体是簇拥商王,接以上学者的观点,虽与笔者对盘龙城商城的
受商王的政令;征收贡赋,采集物资;赏赐物品,安论定接近共识,但均未将盘龙城商城提高到商王
[43]
[44]
[45]
[46]
偃师商城、洹北商城规模比较表盘龙城与郑州商城、
112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排宴饮;礼阅兵,展示军威;册命诸侯,承认方版,301页。
国;颁发政令,缔结盟约;婚娶庆典,广结姻亲;祭[12]见于《左传·定公四年》,记楚左司马戌对子常
祀先祖,占卜吉凶;狩猎围场,郊野游玩等。这些,说:“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
即是盘龙城作为早商行都的基本职能。塞大隧、直辕、冥。”
多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盘龙城商城的功能、[13]宋焕文:《从盘龙城考古发现试谈商楚关系》,
性质作过探讨,笔者提出的盘龙城商王南土行都《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说则是一新说,此说是建立在盘龙城商城考古新[14]杨瑞霞、郭仰山、王超、陈嘉秀:《基于遥感影像
发现的资料基础上,结合文献的考证及与诸商都的盘龙城与垣商城对比分析》,载《武汉城市之
的类比研究中提出的,祈望能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
和认可,给予盘龙城应有的商朝南土行都的历史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地位。[15]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
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6]刘庆柱:《关于深化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
注释:
探索》,《光明日报》,2010年5月11日。
[1]陈贤一等:《盘龙城与武汉地区商文明》,《武汉
[17]李学勤:《盘龙城与武汉市的历史》,载《武汉城
文博》,1994年第2期。
市之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论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年-
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8]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甲
第503页。
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一册,1944年。
[3]《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
[19]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
展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46页。
[4]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
[20]《三代》6·52·2。
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21]常玉芝:《“祭”卜辞时代的再辨析》,《甲骨文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社,2003年,第52页。
年,173~176页。
[6]《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22]《综图》24·1。
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650页。
[23]分见《续》1·35·1、《契》274、《后》上3·14。
[7]郑昌琳:《南国考》,《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
[24]刘森淼:《盘龙城外缘带状夯土遗迹的初步认
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
识》,载《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
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8]李绍连:《关于商王国的政体问题———王国疆域
年,第194页。
的考古佐证》,《中原文物》,1999年第2期。
[2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
[9]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
出版社,1963年。
学出版社,1994年9月。
[2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临潼姜寨》,文物出版
[10]黄有汉:《论商文化对荆楚地区的影响》,《史学
社,1986年。
月刊》,1996年第3期。
[2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县梦溪八十
[11]《黄河文化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6
113
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年第12期。[38]杜金鹏:《盘龙城商代宫殿基址讨论》,《考古学
[2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报》,2005年第2期。
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文物》,1993年第12期。[39]王震:《商代都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0年。文物出版社,[40]《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30]李桃元:《盘龙城物质文化的特点及其与中原、告》附录10,郑小萍:《盘龙城各遗址玉器鉴定报
南方商文化的关系》,载《武汉城市之根———商代告》。
盘龙城与武汉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41]《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
2002年,第201页。,汉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501页。告》
[31]王震中:《商代都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42]陈朝云:《盘龙城与早商政权在长江流域的势
2010年,第167页。社,,《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力扩张》
[32]扬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43]载《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
2006年,第13页。出版社,,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44]载《武汉城市之根———商代盘龙城与武汉城市
[34]朱彦民:《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北京,商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2007年,第162~165页。务印书馆,第64页。
2008年,第7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武汉文博》,1994年第2期。商文明》
[3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46]徐少华:《从盘龙城遗址看商文化在长江中游
学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地区的发展》,《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
[37]张兴兆:《商代滨河立都原因考论》,《河南广播(责任编校:程平)
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9]国家文物局主编:《199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社,2010年,第74页。
[33]方酉生:《再论偃师商城是夏商断代的界标》,第2页。
[35]李民、岳红琴、张兴照《郑州古代都城》,郑州,[45]陈贤一、李桃元、付守平:《盘龙城与武汉地区
114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7:2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89752123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考古揭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考古揭示盘龙城为商王南土行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