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2022年全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科目——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
基础学科。
一、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极具多元化和交叉性的科学。它以组织、
器官、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等层次,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细
胞、组织、器官、系统、功能与环境适应等生命现象。生物学
与生命科学的其他分支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
理学、生态学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科学的学科体系。
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困难和复杂性。生命现象十分复杂,
涉及到的进程及其相互关系纷繁复杂,难以一步到位地揭示其
本质规律,并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因此,生物学研究
具有长期性、耐心性和创新性,需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科
(3)掌握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基本交叉知识,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1)具备生物学思维和探究性思维,能够发现和解决问
题,独立思考和创新;
(2)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生
物学知识探究问题;
(3)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课题或实
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备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和对生物多样
性的关注,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的维护;
(2)具备批判和辨证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
探究生物伦理、科学伦理等问题,并形成私人是行,公事公办
的价值观。
三、知识体系
1、细胞、遗传与生殖
(1)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
(2)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3)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4)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5)生殖与发育
(4)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物种适应、分布和数量的调节
(4)人类影响与生态环境保护
四、课程实施
生物学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尊重学生兴
趣和个性差异,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授课内容应当符
合生物学科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适
当引进一些新的、热门的、前沿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
的科学素养、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1、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生物学课程结构与设
置。
(1)位置安排
生物学教育应当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独立成章,可以配
合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
(2)年级设置
一年级:生物学常识和基础知识;
二年级:基本理论体系和分子生物学;
三年级:细胞和组织生物学、遗传学与进化论、生态学
2、教学模式与方法
(1)探究性教学
生物学教学应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多样化教学
生物学教学应以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
教学、实验教学、科技教育、科普教育等优势,提高教学兴趣
和教学效果。
(3)社会实践教学
生物学教学应发挥生物学实践教学的作用,组织学生参
与科学实验和社会服务等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与资源
(1)教材
价、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同时,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素
养、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测评,为学生继续深造和工作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7:1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810629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