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和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永乐中学 王鹏飞
我从事了10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
生物学科的学习时很不适应,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
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针对这一想象,我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发现在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原有的初
中生物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对高中生物的认知造成了一
定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有兴趣,有信心,
从而热爱生命科学;有必要做好初,高中生物在知识上,能力上,兴趣上的衔
接,为切实解决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么多年的
教学探索,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从整体来讲,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的基础,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基础
的引申和发展;初中生物教师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特别
要把握好4个衔接点,为高中生物的教学做好孕伏,渗透和铺垫工作;
第一个衔接点:知识内容的衔接
中学生物课程包括十大主题,我国初中生物课程基本全部包括了这些主题,其中
生物的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的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
进化,生物与环境等较为抽象并且对学生认知难度较高的则安排在初,高中两个阶段
来完成;相同的主题则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
如:细胞 在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 在高中则侧重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以及
功能
种子 在初中侧重于结构和萌发条件 在高中则侧重于种子结构与基因型分析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在初中侧重于现象 在高中则侧重于本质及作用机理
营养物质的代谢 在初中侧重于消化器官的认识 在高中则侧重于三大营养物质
代谢
个体发育 初中主要是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器官 在高中主要是注重个体发育
过程
生命活动的调节 初中主要认识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高中主要揭示调节过
程
生态学 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 高中则在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方面深入要
求
初高中内容的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这就在我
们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高中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讲到物
质运输路线中淋巴形成示意图,就根据循环路线把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箭头表示出来,为高中选修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打下基础;在这里我还修正了书中
出现的血液为血浆,避免先入为主,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出现的困惑;在讲到生态系统的
成分时,可以补充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及营养级的概念;在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时,可补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方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通过一些有趣的实
例让学生轻松的接受,也为高中学习垫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个衔接点:目标导向的衔接
高初中生物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和不同;初中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
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份更多一些;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
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
科知识和学科技能;
初中生物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因
此有人认为,不学初中生物一样可以学好高中生物;此言过于偏激;因为初中生物和高
中生物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现在很多高考题的出题背景,就来自于初中教材;
如果能合理的利用好初中教材,才将会把高中生物学的更好;
初中结业与高中升学的目标导向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在生物等非中考学科上
表现尤其突出;由于在初中只是会考学科,成绩不记入升学考试总分,所在在初中教学
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这对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十
分不利;所以我们的初中生物老师应该利用期末和会考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基础,让学
生建立初中知识在学习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性意识;
第三个衔接点:教材使用的衔接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给高二学生上课的老师来说,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必须
面临:那就是在初二学完相应的生物内容以后,各学校为了应对中考,从初三开始不再
开设生物课;从初三升到高中后,由于高一同样也没有开设生物课,所以学生在以往的
学习体系中对于生物知识造成了2年的知识链的断层,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基层学校甚
至一直没有开设过生物课;因此,到高二刚开始上生物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最基本
的生物学知识都不知道,这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一方面要完成教学进
度,一方面要抽时间补充初中的内容,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从而顾此失彼;如
何做好课本知识的衔接尤为重要;
在高中怎么利用初中教材呢 首先,并不要求要将初中教材重学一遍,而是将其放
于案边,以备随时查阅;其次,查阅要有针对性;当你学到某些内容时,如果和初中教材
有联系,便可拿出来,参阅对比;长此以往,会极大的加深你对高中教材理解的深刻性;
第4个衔接点:能力要求上的衔接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
般方法,初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发展
科学探究能力,搜集生物学信息并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生对学
习生物有了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目
前有些生物教师靠灌和放的办法,把生物教的枯燥乏味,使不少学生听到生物就摇头
甚至陌生,对生物学习毫无热情;以至到了高中阶段,对生物的学习也停留在被动接受
知识上面;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名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是,他往往会积极
主动的去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
兴趣,对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同学对每一学科
都感兴趣;那么,如果学生真的对生物学一点兴趣也没有,该怎么办呢 不学了;可能有
许多同学就是这样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从利用书中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
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经济的重要联系,让
学生参与到主题讨论中;我还经常给学生介绍动物世界,科学探索,走进大自然等电视
节目中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经常关注这类电视节目,
从中获得大量的生物学信息,在课堂上讲述给大家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由然而生;
增加生物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各层次的求知欲和对生物课的兴趣是每个生物老
师的首要任务;由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简单,又只会考,对学生的要求低,等到考前简单的
背一背就能得不错的分数;以至到了高中注重能力和创新的要求,还在延续初中的学
习模式,花了工夫背,成绩还是上不来,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学习的信心;最
后放弃生物学科的学习;这时就需要完成一个学习模式的转变,从模仿记忆型过渡到
探索理解型,在高中阶段,只有提高成绩,才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生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
目前,衔接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严重脱节;初中生物进度慢,坡度缓;而到
高中进度快,坡度大;
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
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
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
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解决教
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
能力以及反思的能力;
1. 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包括四个环节:可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复习—课外阅读
(1) 课前预习:从初中开始在每节课后都预先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内容,
并提出一些预习问题,逐步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并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2) 课内自学:采用目标教学和尝试教学,让学生试一试,发现困难在哪
里,然后老师讲解;要启发学生置疑问难,学会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解决问题的
途径;讲解习题时,让学生自己读题和审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不要包办代
替;
(3) 课后复习:让学生先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然后才动笔做作业;适当
的家庭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好处;
(4) 课外阅读:精心选用课外的辅导资料,先做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书中有课内知识的延伸,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2.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重在培
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更多地采取问题-探究式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合作,探究学
习能力的培养更多的体现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
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实验也是高考重点的考试内容,所以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
能的完成一些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通过讨论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
的理解并锻炼了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比如,在学习完“绿色植物怎样制造养料”一
节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如何运用生物学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每个学
习小组根据学到生物学知识,想出了不少 的办法,大大超出了书上介绍的内容,在每
个小组踊跃发言,补充,争辩中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最近我在初中讲授动物呼吸
时,有一个探究问题:请你用一种或几种科学的方法来证明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
作用;有的学生说把它的皮肤搽干,有的学生说裹一层塑料布,有的学生说涂凡士
林;;;;然后学生们就根据自己支持的观点分成小组探究,实践;成功的,失败的在总
结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的生物知识相对高中而言简单基础,学生只需能记住就可以得高分,而高中知
识却是深度广度都很大,只记住那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更进一步地分析,把
考题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分要得高分
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
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
目的;如我在初中讲授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按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观察现象—提出
问题—自学课本—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课本给出的实验是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证
明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和空气;那怎么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温度这个条件呢 阳光是种子
萌发的必要条件吗 启发学生完成对温度和阳光这两个条件的实验设计;
高中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的紧张则更多采用的是“满堂灌”“满堂问”这样的教学方式,
跟学生以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一致;初中教师应注重在每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
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生物知识网,通过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联成线,织
成网,形成一个清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步入高中学习时,对初中生物知识有
一个系统地回顾和全面地了解,使之适应高中学科乃至今后的学习;
4. 反思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也就是让学生针对每次作业,考试后的错题进行深入思考,错在
哪里为什么错是基础知识欠缺还是能力欠缺然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题不在
多,在于如何运用和举一反三;有时反思一道题有胜做10道题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尽
快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梳理衔接知识点,构建生物知识网,夯实初中生物学基础;总之,研究初高中衔
接问题,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7:1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78742123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